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659)

    • 康方生物(09926):更新报告:引领IO双抗发展,国内商业化与国际化迈向新阶段

      康方生物(09926):更新报告:引领IO双抗发展,国内商业化与国际化迈向新阶段

    • 康宁杰瑞制药-B(09966):ADC前沿探索差异化开发,乳腺癌多亚型覆盖大品种即将兑现

      康宁杰瑞制药-B(09966):ADC前沿探索差异化开发,乳腺癌多亚型覆盖大品种即将兑现

    • 圣湘生物(688289)呼吸道检测有望持续放量,外延探索平台化发展

      圣湘生物(688289)呼吸道检测有望持续放量,外延探索平台化发展

    • 医药生物:医保基金预付文件发布,积极布局2025年改善方向

      医药生物:医保基金预付文件发布,积极布局2025年改善方向

      医药商业
        报告摘要   医药板块走势跟随市场,建议切换布局2025年。本周沪深300下跌3.29%,医药生物下跌3.92%,处于31个一级子行业第18位,本周医药子行业全部下跌,医药商业、医疗器械、生物制品、中药、化学制药、医疗服务分别下跌1.52%、3.37%、3.39%、3.99%、4.08%、5.51%。本周医药板块表现与市场整体走势高度相关,周中受到医保基金预付工作文件的催化,有短暂表现。三季报后,医药行情较为分散,并无明确主线,主要围绕事件催化,如并购重组等,或是政策预期改善,相应底部顺周期板块有所表现。业绩空窗期,且前期题材已经持续一段时间表现,我们认为行情可能逐步切换为关注2025年,重点寻找基本面改善的方向,我们建议把握高景气、困境反转以及业绩稳健。   医保基金预付文件发布,支付端压力有望一定程度缓解。11月11日,两部门联合发布《国家医保局办公室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在国家层面统一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付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定点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赋能助力。通知指出,此举旨在帮助定点医疗机构缓解医疗费用垫支压力,用于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等医疗费用周转支出,不得用于医疗机构基础建设投入、日常运行、偿还债务等非医疗费用支出。原则上,统筹地区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不低于12个月,可实施职工医保统筹基金预付,居民医保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不低于6个月,可实施居民医保基金预付。上年已出现当期赤字或者按照12个月滚动测算的方法预计本年赤字的统筹地区,不能预付。我们认为,随着医疗保险基金预付制度不断深化完善,配套DRG/DIP制度不断在各省市地区落地执行,在医院、医药企业、医保之间“三角债”关系长期存在,“药品零加成政策”压缩医院盈利空间的背景下,有望显著减轻医疗机构资金链条的压力,缓解费用支付压力,缩短药企、耗材厂商的付款周期。   重点推荐个股表现:11月重点推荐:药明康德、华润三九、东阿阿胶、仙琚制药、康方生物、艾力斯、贝达药业、诺泰生物、诺唯赞、迪安诊断。中泰医药重点推荐本月平均上涨3.88%,跑赢医药行业2.26%;本周平均下跌2.40%,跑赢医药行业1.52%,其中诺泰生物表现亮眼,月涨幅、周涨幅分别达到11.68%、3.16%。   一周市场动态:2024年初到目前的医药板块进行分析,医药板块收益率-9.8%,同期沪深300收益率15.7%,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收益率-25.5%。本周沪深300下跌3.29%,医药生物下跌3.92%,处于31个一级子行业第18位,本周医药子行业全部下跌,医药商业、医疗器械、生物制品、中药、化学制药、医疗服务分别下跌1.52%、3.37%、3.39%、3.99%、4.08%、5.51%。以2024年盈利预测估值来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3.8倍PE,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市盈率大约为20.0倍PE,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19%。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7.7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5.3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32.0%。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风险,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4-11-19
    • 医药生物行业2024三季报总结之CRO、CDMO:订单逐步改善,曙光有望将至,积极把握底部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2024三季报总结之CRO、CDMO:订单逐步改善,曙光有望将至,积极把握底部机会

      生物制品
        报告摘要   2024年CRO、CDMO板块三季报完美收关,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市场关注度高的22只CRO与CDMO创新药产业链核心标的分别组成CRO与CDMO板块,对各项指标进行解读,发掘数据背后的行业趋势。   2024Q1-Q3板块受大订单基数扰动增长略有放缓,2024Q3收入逐步改善,需求端逐步好转,供给端有望逐步出清,拐点可期。   1)Q3收入逐步改善:2024Q1-Q3CRO、CDMO核心标的板块收入-7.9%,归母-33.8%,扣非-31.3%。分季度看,2024Q3收入-2.2%,归母-28.2%,扣非-31.0%,较2024Q2呈逐步改善趋势。   2)需求端持续好转:源于2024H1全球投融资逐步恢复,2024Q1-Q3部分以海外收入为主的公司在手订单恢复显著,如药明康德2024Q1-Q3在手订单+35.2%,博腾股份+40%以上,康龙化成新签订单+18%以上。   3)供给端有望逐步出清:2024Q1-Q3板块固定资产+7.4%、在建工程-6.7%,均较过去三年增长快速放缓   4)盈利能力:毛利率、净利率及扣非净利率略有波动,2024Q1-Q3板块整体毛利率约为38.6%(-3.7pp),净利率与扣非净利率分别为约16.9%(-6.6pp)与15.8%(-5.4pp);   5)估值处历史底部:自2021Q4以来,板块经历地缘博弈、投融资波动、疫情反复、政策扰动等悲观预期持续调整,截止2024年11月15日,2024年核心标的平均PE约24.6X,较近5年平均PE(TTM)折价约65.6%,我们认为目前估值   水平处历史较低水平   投资建议:曙光有望将至,积极把握底部机会:   1)CDMO:①源于下游单品持续快速放量,化学大分子CDMO如多肽、寡核酸CDMO需求有望快速提升,持续看好相关产业链(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等)投资机会;②随着全球投融资逐步恢复、前端项目持续向后端延伸,小分子CDMO(凯莱英、博腾股份、药石科技、皓元医药等)有望逐步恢复,建议重点关注;   2)CRO:①2024年以来,海外CPI月度数据虽有波动,但海外有望逐步进入降息节奏,投融资改善预期有望边际向好,且部分公司前三季度订单已然看到恢复,我们预计海外收入为主的一体化CRO/CDMO(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康龙化成等)及国内临床前CRO(昭衍新药、美迪西、泓博医药等)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机会;②源于CRO板块受国内外投融资环境、不利因素影响较大,但随着国内政策逐步发力,我们预计板块有望逐步恢复,持续关注临床CRO(泰格医药、普蕊斯、诺思格、博济医药等)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事件: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新药研发失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数据样本存在一定筛选,或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的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4-11-17
    • 博安生物(06955):仿创结合大分子新锐,盈利能力+创新实力快速提升

      博安生物(06955):仿创结合大分子新锐,盈利能力+创新实力快速提升

    • 医药有望走出低谷,积极把握反弹行情

      医药有望走出低谷,积极把握反弹行情

    • 医药生物:医药有望走出低谷,积极把握反弹行情

      医药生物:医药有望走出低谷,积极把握反弹行情

      中药
        报告摘要   医药板块迎来反弹行情,建议积极配置基本面强劲个股。本周沪深300上涨5.50%,医药生物上涨6.43%,处于31个一级子行业第14位,本周医药子行业全部上涨,医疗服务、中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医药商业分别上涨10.11%、7.44%、6.37%、5.70%、4.79%、4.68%。在政策刺激预期下,本周市场强势上涨,医药作为长期底部、前期滞涨的板块,跟随市场迎来反弹。本周医药表现集中在:一方面是事件催化,比如并购重组、政策刺激等个股,另一方面则是底部具有复苏预期的板块,如消费医疗、CRO/CDMO等。正如我们在11月月报中提出:随着三季报业绩的披露,市场对于2024年整体的经营情况具有了更为清晰的脉络。在整体Q3普遍承压的情况上,市场将更为关注2025年的经营趋势,重点寻找基本面改善的方向。我们认为当前的投资思路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布局明年,另外在业绩真空期积极把握主题、事件催化。   政策“组合拳”不断推进,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提振市场信心,我们认为市场活跃度有望持续,医药行业作为需求持续增长的重要民生行业,且当前处于历史底部区间,长期结构性机会可期。建议关注以下方面:1)高景气:近两年高景气投资主要面临估值的压制,其中不缺乏创新不断收获、基本面持续强劲的个股,展望明年,我们认为随着政策支持市场整体走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高景气投资打开估值空间,看好创新药、仿创结合、GLP-1赛道等。如康方生物、艾力斯、贝达药业、君实生物、九典制药、苑东生物、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等。2)困境反转:是近两年医药板块的   主线方向,核心是寻找真正能够出现拐点,且较为准确判断拐点的节点。今年来看,原料药、低耗、上游的部分个股率先表现出了一定改善,展望明年,我们认为原料药、低耗的趋势有望持续,CRO/CDMO、上游、ICL、设备招投标可能逐步走出明显拐点。如仙琚制药、拱东医疗、诺唯赞、药明康德、康龙化成、迪安诊断、金域医学、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等。3)业绩稳健:医药板块的轮动在近两年表现的较为明显,但结构性行情一直存在,核心因素就是业绩,建议重点把握明年业绩持续强劲的个股,如部分中药、血制品龙头公司,如东阿阿胶、华润三九、佐力药业、天坛生物等。4)主题、事件:11月开始市场进入较为漫长的业绩真空期,我们认为短期风险偏好有望提升并购重组、政策改善等带来的机会。   重点推荐个股表现:11月重点推荐:药明康德、华润三九、东阿阿胶、仙琚制药、康方生物、艾力斯、贝达药业、诺泰生物、诺唯赞、迪安诊断。中泰医药重点推荐本月平均上涨6.42%,跑赢医药行业0.65%;本周平均上涨6.40%,跑输医药行业0.03%。   一周市场动态:2024年初到目前的医药板块进行分析,医药板块收益率-6.1%,同期沪深300收益率19.6%,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收益率-25.7%。本周沪深300上涨5.50%,医药生物上涨6.43%,处于31个一级子行业第14位,本周医药子行业全部上涨,医疗服务、中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医药商业分别上涨10.11%、7.44%、6.37%、5.70%、4.79%、4.68%。以2024年盈利预测估值来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4.6倍PE,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市盈率大约为20.5倍PE,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20%。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8.7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5.3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32.7%。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风险,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4-11-11
    • 医疗器械板块2024三季报总结:政策扰动下基本面见底,看好院内诊疗边际改善+设备更新陆续落地

      医疗器械板块2024三季报总结:政策扰动下基本面见底,看好院内诊疗边际改善+设备更新陆续落地

      医疗器械
        报告摘要   高基数+政策扰动致院内诊疗短期承压,低值耗材延续上半年快速增长趋势。2024前三季度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收入1880.07亿元,同比下降1.16%,扣非净利润272.42亿元,同比下降11.43%,不同子板块分化明显:2024前三季度收入增速从高到底排序为低值耗材(+13.17%)、高值耗材(+4.08%)、医疗设备(-2.18%)、体外诊断(-5.12%),扣非利润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为低值耗材(+36.04%)、高值耗材(+4.54%)、体外诊断(-11.48%)、医疗设备(-13.74%)。其中低值耗材在2023年行业下游去库存的背景下,自2024年初开始,已恢复到快速增长趋势,前三季度增速在上半年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高值耗材板块中骨科赛道随着集采影响逐步出清,业绩端有较快恢复;医疗设备大部分公司受招投标放缓和渠道去库存影响,短期继续承压;体外诊断在23H1疫后诊疗高基数、叠加DRGs、集采政策影响下,收入利润均呈现下降趋势。   24Q3收入增速保持稳定,利润增速继续承压,其中低值耗材表现持续亮眼。2024年单三季度,医疗器械板块整体收入同比增长0.78%,环比下降7.03%,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7.02%,环比下降33.29%。子板块来看,收入同比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为低值耗材(+19.76%)、高值耗材(+2.77%)、体外诊断(-2.30%)、医疗设备(-4.49%);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为低值耗材(+70.74%)、高值耗材(-3.63%)、体外诊断(-14.83%)、医疗设备(-30.99%)。   体外诊断:新冠影响逐步出清,DRGs+集采扩面继续影响量和价。2024前三季度子板块收入下降5.12%(+55.80pp,相较2023Q1-Q3收入同比变化,下同),扣非利润同比下降11.48%(+76.18pp),新冠影响较2013年同期进一步减弱;2024Q3,板块收入同比下降2.30%(+48.96pp),环比下降0.94%,扣非净利润同比下14.83%(+68.61pp),环比下降25.60%,同比下降趋势较Q2进一步收窄,多数企业在24Q3陆续进入常态化增长状态,在检验领域,临床拆套餐、成本思维等可能对存量检验样本量带来负面影响(参考行业头部企业在没有集采和新冠影响下,新产业24Q1-Q3收入同比+17.41%,安图24Q1-Q3收入同比+4.24%);同时2022年底江西牵头的生化肝功集采在24年前三季度实现全面执行,考虑到生化诊断国产化率较高,我们预计各生化企业面临较大的降价压力(参考生化业务占比高的九强生物24Q1-Q3收入同比+0.30%,利德曼24Q1-Q3收入同比-17.15%,美康生物24Q1-Q3收入同比-4.35%)。展望2024Q4和2025年,DRG/DIP边际影响有望逐渐减弱,但生化和发光集采范围持续扩大,国产企业面临持续降价和进口替代的挑战与机遇。结合当前政策环境、竞争格局等,我们依然看好2条投资方向:1)出海,建议重点关注迈瑞医疗(+7.99%,24Q1-Q3营收同比增速,下同)、新产业(+17.41%)等出海布局早、落地见效快的头部企业。2)差异化高景气细分,如自身免疫、阿尔茨海默、IgA肾病等有望带动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建议重点关注九强生物(+0.30%)、亚辉龙(-9.78%)、诺唯赞(+13.42%)等深度布局差异化创新方向的领先企业。   医疗设备:招投标延后+渠道去库存影响短期业绩,看好后续设备更新政策落地。2024年8-9月已有环比改善趋势。2024Q1-Q3子板块收入下降2.18%(-16.89pp),扣非利润同比下降13.74%(-31.29pp),其中2024Q3设备板块收入下降4.49%(-10.25pp),扣非净利润下降30.99%(-36.72pp),板块增速下滑主要因设备更新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及医疗反腐致前三季度招投标同比显著放缓,同时部分企业也加速清理渠道库存带来短期业绩扰动。我们认为医疗反腐带来的招投标放缓并未影响终端的设备采购需求,伴随设备更新政策陆续在各省份落地,前期挤压的需求有望在未来中期逐步释放,建议重点关注迈瑞医疗(+7.99%)、联影医疗(-6.43%)、开立医疗(-4.74%)、澳华内镜(+16.79%)等头部企业。   高值耗材:集采影响逐步出清,持续看好创新品种。2024前三季度子板块收入增长4.08%(+8.56pp),扣非利润同比增长4.54%(+17.28pp);2024Q3板块收入增长2.77%(+5.50pp),扣非利润下降3.63%(+7.67pp),在23Q1-Q3疫后诊疗高基数下依然保持增长趋势。“应采尽采”趋势下,目前常用高值耗材大多已陆续纳入国家或地方集采范围,降价压力持续释放,相关品种国产中标份额提升显著,未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一方面建议重点关注集采即将出清的骨科龙头,如三友医疗(-7.30%),同时看好电生理领域持续进口替代,包括微电生理(+23.21%)、惠泰医疗(+25.63%)等。   低值耗材:增长趋势延续,看好海外OEM/ODM模式持续放量。2024前三季度低值耗材子板块收入增长13.17%(+20.16pp),扣非净利润增长36.04%(+69.49pp),其中24Q3板块收入增长19.76%(+23.63pp),扣非净利润增长70.74%(+114.62%),业绩增长显著,一方面是部分以OEM/ODM为主要商业模式的企业在经历1年左右下游客户去库存的负面影响后,于2024Q1陆续恢复增长趋势;另一方面部分防护产品为主(如防护手套)的企业,在经历疫后产能过剩和价格持续触底后,进入量价齐升状态,驱动业绩持续向好。前三季度国内终端诊疗在高基数叠加反腐等政策影响,恢复进度可能略慢于海外,因此我们更看好具备强出海能力(客户积累+海外产能)的低耗企业,尤其是国内OEM/ODM为主的企业不断进入外资龙头供应链体系,有望带来中期持续高成长,建议重点关注美好医疗(+10.86%)、维力医疗(+8.53%)等。   投资建议: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短期在诊疗高基数和政策扰动下整体行业持续承压,但我们依然看好创新驱动下的进口替代以及全球化发展,当前时间点我们预计多重负面已经充分释放,未来边际趋势有望持续向好。我们一方面持续看好在政策扶持以及技术驱动下,竞争力不断提升,加速进口替代,有望持续快速放量的国产创新品牌,包括迈瑞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惠泰医疗等;另一方面我们建议结合政策进展、行业供需格局、公司经营节奏等,积极布局差异化细分龙头或者有边际向好变化的优质标的,包括三友医疗、美好医疗、诺唯赞、迪安诊断等。   风险提示: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数据进行了一定的筛选和划分,存在与行业实际情况偏差风险等。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4-11-11
    • 锦波生物:Q3业绩再超预期,产品获海外首证看好未来发展空间

      锦波生物:Q3业绩再超预期,产品获海外首证看好未来发展空间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