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659)

    • 慧康云2.0战略稳步推进,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

      慧康云2.0战略稳步推进,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中报季接近尾声,持续关注Q3修复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中报季接近尾声,持续关注Q3修复的机会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本周观点:   中报季迎来尾声,持续挖掘Q3修复机会。本周沪深300下跌1.05%,医药生物行业下跌1.13%,处于31个一级子行业第27位。8月中报季迎来尾声,受国内疫情扰动,医疗服务、药品板块中报增长略有波动,导致本周医药板块调整明显。我们认为中报落地有望进一步加速板块探底,积极关注Q3在诊疗、消费、生产等环节预期修复的标的。长期来看,当前政策预期、估值水平、基金持仓均处于长期的底部位置,而医药行业的创新升级、产业转移、国产替代等逻辑均持续稳步推进,结构性机会仍然值得重点关注。   细胞治疗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8月25日,海外细胞治疗Biotech Iovance Biotherapeutics公布其TIL疗法lifileucel将向FDA递交用于治疗PD-1/PD-L1治疗后进展的晚期黑色素瘤的滚动上市申请,如若获批,有望成为在该领域FDA批准的首个TIL疗法。同一时间,CDE官网公布复星凯特申报的阿基仑赛注射液获得一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用于成人大B细胞淋巴瘤(r/rLBCL)患者的二线治疗,这是继去年6月NMPA批准其治疗二线/复发难治性(三线治疗)大B细胞淋巴瘤上市申请后的又一突破。实际上,近年国内细胞疗法研发利好不断,纷纷迎来收获,而且我们看到国内细胞治疗研发不仅局限于血液瘤,在实体瘤中也有了初步进展,如科济生物CT041的胃癌、胰腺癌等多个实体瘤临床已在美国、国内同时获批。我们相信很快会有更多细胞疗法陆续进入申报阶段,国产细胞治疗正迎来高速发展的大时代。看好国内细胞治疗相关创新药企复星医药、药明巨诺、传奇生物、佐力药业等。此外,源于细胞治疗研发生产壁垒、成本较高,随着多个产品逐步上市,相关产业链也有望持续获益,建议关注细胞治疗外包领域的药明康德、和元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博腾股份等。   重点推荐个股表现:本周平均下跌3.13%,跑赢医药行业0.18%。8月重点推荐: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智飞生物,百济神州,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凯莱英,信达生物,昭衍新药,益丰药房,大参林,普洛药业,迪安诊断,康方生物,拱东医疗,奥锐特。   一周市场动态:对2022年初到目前的医药板块进行分析,医药板块收益率-22.8%,同期沪深300收益率-16.9%,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收益率5.9%。本周沪深300下跌1.05%,医药生物行业下跌1.13%,处于31个一级子行业第27位,子板块仅医药商业上涨,涨幅为0.35%,其余均下跌,其中生物制品跌幅最大,为-2.40%,中药跌幅最小,为-0.70%。以2022年盈利预测估值来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6.9倍PE,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市盈率大约为31.1倍PE,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13.4%。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3.5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6.8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21%。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风险、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2-08-30
    • 常规业务持续50+%高增,生物医药板块进入收获期

      常规业务持续50+%高增,生物医药板块进入收获期

    • 中泰化工周度观点22W34:新能源景气拉动需求,原料乙烯焦油乘上快车道

      中泰化工周度观点22W34:新能源景气拉动需求,原料乙烯焦油乘上快车道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年初以来,板块领先于大盘: 本周化工(申万)行业指数跌幅为-0.48%,创业板指数跌幅为-3.44%,沪深 300 指数下跌-1.05%,上证综指上涨下跌-0.67%,化工(申万)板块领先大盘 0.19 个百分点。 2022 年初至今,化工(申万)行业指数下跌幅度为-7.23%,创业板指数下跌幅度为-20.54%,沪深 300 指数下跌幅度为-16.86%,上证综指下跌幅度为-11.09%,化工(申万)板块领先大盘 3.85 个百分点。   专题: 新能源景气拉动需求,原料乙烯焦油乘上快车道。   石墨负极包覆材料: 供给端: 负极包覆材料行业属于电池产业链中上游比较细分的行业,目前行业参与者较少,主要为信德新材、大连明强、德国吕特格、辽宁奥亿达、新疆中碳、辽宁润兴、辽宁鸿宇。信德新材为行业领先企业, 2020 年市场占有率在 27%-39%之间。其他竞争者大连明强、辽宁润兴,辽宁奥亿达产能均为 0.5 万吨/年。根据公开资料, 行业规划产能约 10 万吨。 需求端: 2021 年全球负极材料产量为 87.88 万吨,同比增长 63%。其中,我国负极材料产量为 81.09 万吨,同比增加76%,在全球市占率由 85%进一步提升至 92%, 2013-2020 年 CAGR 为 38.41%,带动负极包覆材料需求迅速增长。根据信德新材招股说明书,人造石墨与天然石墨分别取负极包覆材料添加量 11.88%和 10.21%,并考虑 11%的损耗率,预计 2022 年,全球负极包覆材料需求约 14.0 万吨,至 2025 年可达 32.7 万吨, 2021~2025 年 CAGR为 35%   原材料乙烯焦油:供给: 处于偏紧状态。 受原料轻质化影响, 2016-2019 年乙烯焦油整体产量增速有限。至 2020 年, 6 套乙烯裂解装置相继投产,使得乙烯焦油产量增至 205.14 万吨,同比涨幅在 7.36%。 2016-2019 年,乙烯焦油整体处于货源偏紧状态,2020 年局面略有改善。 需求端: 负极包覆材料将带来较大增量。 目前下游消费以燃料与炭黑为主, 2021 年比例分别为 46.99%、 25.02%。其次是深加工及树脂料,占比分别在 19.79%、 3.2%。 1) 燃料: 燃料市场上,由于连续两年“气荒”, 2019 年受政策指引,流向燃料市场有所增加。 2) 炭黑: 随着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预计国内炭黑产量还将继续增长,预计 2022 年中国炭黑产量将达到 519.2 万吨,在产量增加的同时,需求量也在增加, 2021 年中国炭黑需求量达 437.1 万吨,较 2020 年增加了15.6 万吨,同比增长 3.7%,预计 2022 年中国炭黑需求量将达到 453.6 万吨。其中高温煤焦油可以替代乙烯焦油制备炭黑,但目前乙烯焦油存在价格优势。 3) 负极包覆材料: 目前行业加速扩建产能, 根据信德新材招股说明书, 生产 1 吨负极包覆材料需要 4.9 吨乙烯焦油,预计规划 10 万吨产能对应需要 49 万吨乙烯焦油产量。 若根据 2025 年全球负极材料需求进行预测, 预计将新增约 20 万吨产能,对应乙烯焦油约 98 万吨。   产品价格涨跌互现: 价格涨幅居前品种: 液化气(FOB 东南亚)(16.39%)、盐酸(11.00%)、无烟煤(7.51%)、顺酐(6.87%)、 R134a(6.82%)。 价格跌幅居前品种: 磷酸一铵(MAP)(-22.22%)、维生素 B3(烟酸,99%)(-10.77%)、金属硅(441)(-7.32%)、溴素(-7.27%)、丙烯酸(-6.94%)。   风险提示事件: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原油价格波动风险、企业经营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2-08-29
    • 百克生物(688276):疫情影响业绩承压,流感提前批签发恢复可期

      百克生物(688276):疫情影响业绩承压,流感提前批签发恢复可期

    • 泰格医药(300347):业绩符合预期,疫情扰动下收入持续强劲

      泰格医药(300347):业绩符合预期,疫情扰动下收入持续强劲

    • 天坛生物(600161):Q2业绩表现亮眼,全年有望稳健增长

      天坛生物(600161):Q2业绩表现亮眼,全年有望稳健增长

    • 鱼跃医疗(002223):高基数+疫情干扰影响短期表现,22H2有望业绩加速

      鱼跃医疗(002223):高基数+疫情干扰影响短期表现,22H2有望业绩加速

    • 康华生物(300841):业绩符合预期,二倍体狂苗稳步放量

      康华生物(300841):业绩符合预期,二倍体狂苗稳步放量

    • 中国生物制药(01177):收入持续稳健,创新药占比持续提升,四大治疗领域不断突破

      中国生物制药(01177):收入持续稳健,创新药占比持续提升,四大治疗领域不断突破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