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3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9月第4周):流感进入活跃期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9月第4周):流感进入活跃期

      生物制品
        行业观点:   周度回顾。上周(9月22日-9月26日)医药生物板块收跌2.2%,跑输Wind全A(0.25%)和沪深300(1.07%)。从细分板块来看,其他生物制品(0.05%)是唯一收涨板块,原料药(-8.22%)、医疗研发外包(-4.28%)和医院(-3.23%)领跌。从个股来看,向日葵(57.9%)、奥浦迈(23.9%)和信立泰(15.8%)涨幅居前,前期减肥药BD预期较高的个股回调明显,博瑞医药(-38.4%)和众生药业(-14%)跌幅居前。   流感进入活跃期。中国疾控中心、香港卫生署的监测数据显示当前,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南方省份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0~4岁病例组高于其他年龄组。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普通冠状病毒和鼻病毒等存在一定水平活动。香港处于夏季流感季,流感活跃程度持续上升,香港定点普通科诊所呈报的流感样病例占比13.6‰,高于上周的9.2‰,高于2021-2024年历史同期水平。部分地区推荐所有无禁忌的年满6个月以上人士接种流感疫苗,并对高风险人群提供免费流感疫苗接种。   ESMO会议即将到来。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在德国柏林召开,9月22日,ESMO正式发布了本届大会的重磅摘要(Late-BreakingAbstract,LBA)标题。LBA收录了具有高度创新性和临床价值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学者共有23项研究入选最新突破性摘要(LBA),其中3项重量级研究将在大会主席论坛上进行重磅发布,创下历史最好成绩。   风险提示:地缘冲突加剧风险;业务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并购重组存在不确定性;药品研发不确定性风险。
      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9页
      2025-09-29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9月第3周):集采反内卷再优化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9月第3周):集采反内卷再优化

      生物制品
        行业观点:   周度回顾。上周(9月15日-9月19日)医药生物板块收跌2.07%,跑输Wind全A(-0.18%)和沪深300(-0.44%)。从细分板块来看,医疗研发外包(1.09%)是唯一收涨板块,其他生物制品(-3.83%)、疫苗(-3.64%)和体外诊断(-3.41%)。从个股来看,益诺思(23.3%)、福瑞股份(17.8%)和诚达药业(14.6%)涨幅居前,昂利康(-13.4%)、能特科技(-12.6%)和舒泰神(-12.3%)跌幅居前。   集采反内卷再优化。9月2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本次集采方案制定和修改过程中,充分遵循了“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价格反内卷一方面要求投标企业做出不低于成本报价的承诺,对于低于“锚点价”的企业,要求其对报价合理性作出声明,解释具体成本构成;另一方面优化了价差控制“锚点”的选择,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当最低价低于入围均价的50%时,将以入围均价的50%为价差控制的锚点,防范异常低价,有效发挥反内卷作用。9月17日,四川省医保局发布《四川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货款在线结算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针对带量采购结算,首先要求定点医疗机构与医药企业签订带量购销合同后,在购销合同签订15个工作日内,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不低于合同采购金额的50%进行首次预付,合同采购量执行过半后,于15个工作日内再次预付剩余部分的药械货款。该模式显著缩短医药商业和药企的回款周期,有望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我们认为,集中采购政策在摸索中不断优化,反内卷兼顾药品质量、临床习惯和合理降幅的同时,由医保基金预付减轻医院压力,缩短医药企业回款周期,有望达到医院、企业、医保三方受益。   风险提示:地缘冲突加剧风险;业务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并购重组存在不确定性;药品研发不确定性风险。
      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0页
      2025-09-22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9月第2周):国内生物医药底层创新有望加速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9月第2周):国内生物医药底层创新有望加速

      生物制品
        行业观点:   周度回顾。上周(9月8日-9月12日)医药生物板块收跌0.36%,跑输Wind全A(2.12%)和沪深300(1.38%)。从板块来看,医疗设备(3.02%)、体外诊断(2.0%)和医药流通(1.44%)涨幅居前,化学制剂(-2.83%)、原料药(-1.06%)和血液制品(-0.72%)跌幅居前。从个股来看,振德医疗(41.3%)、浩欧博(28.0%)和济民健康(25.9%)涨幅居前,悦康药业(-18.4%)、迈威生物-U(-14.4%)和易瑞生物(-14.0%)跌幅居前。   国内生物医药底层创新有望加速。9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草案)》。会议指出,要推动我国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发展,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着力塑造发展新优势。推动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规范有序进行事关医学进步和患者安全。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依法规范临床研究,保障临床应用质量安全,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确保创新成果更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我们认为生物医药新技术是底层创新,新技术监管层面出台条例,把开展临床研究的机构限定在有资质要求、设备保障和制度保证的三甲医院。条例把风险较低的二类新技术审批下放省级,在合规安全的范围内,审批更加灵活,加速临床转化应用。看好布局国内生物医学新技术方向的医药公司,看好基因编辑、细胞治疗、干细胞等方向加速发展。   风险提示:地缘冲突加剧风险;业务落地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并购重组存在不确定性;药品研发不确定性风险。
      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0页
      2025-09-15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9月第1周):小核酸药物BD加速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9月第1周):小核酸药物BD加速

      生物制品
        行业观点:   周度回顾。上周(9月1日-9月5日)医药生物板块收涨1.4%,跑赢Wind全A(-1.37%)和沪深300(-0.81%)。从板块来看,其他生物制品(4.86%)、化学制品(4.52%)和医疗研发外包(3.78%)涨幅居前,医院(-2.31%)、疫苗(-2.08%)和医疗设备(-1.97%)跌幅居前。从个股来看,海辰药业(28.7%)、长春高新(24.2%)和百花医药(21.3%)涨幅居前,舒泰神(-24%)、广生堂(-15.8%)和塞力医疗(-15.6%)跌幅居前。   小核酸药物BD加速。9月2日,ArrowheadPharmaceuticals宣布与诺华公司就临床前阶段帕金森方向siRNA疗法ARO-SNCA达成交易,2亿美元的首付款,总包20亿美元和两位数销售分成。9月3日,诺华与舶望制药达成多项心血管方向小核酸药物的交易,1.6亿美元预付款,总包52亿美元和销售分成。诺华在一周内连续完成两笔小核酸方向BD交易,整体交易偏早期,布局在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等慢病方向。MNC持续加注小核酸方向药物研发,国内小核酸药物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我们看好差异化布局肝外递送技术等国内biotech公司,也看好小核酸药物在心血管慢病管理中的商业化应用,建议关注国内布局小核酸方向的创新药公司。   关注WCLC会议进展。9月6日-9日,国际肺癌研究学会举办的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orld Conferenceon Lung Cancer,WCLC)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多项肺癌重磅研究进展正在发布,国内多个明星品种发布数据,建议关注今年参加的创新药公司。   风险提示:地缘冲突加剧风险;业务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并购重组存在不确定性;药品研发不确定性风险。
      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0页
      2025-09-08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8月第4周):MRD有望成为新的免疫伴随诊断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8月第4周):MRD有望成为新的免疫伴随诊断

      中药
        行业观点:   周度回顾。上周(8月18日-8月22日)医药生物板块收涨1.05%,跑输Wind全A(3.87%)和沪深300(4.18%)。从板块来看,医疗设备(4.49%)、疫苗(4.41%)和中药(2.86%)涨幅居前,医疗研发外包(-3%)、原料药(-1.44%)和医疗耗材(-0.01%)跌幅居前。从个股来看,香雪制药(40.4%)、欧林生物(38.3%)和透镜生命(29.5%)涨幅居前,力诺药包(-22.1%)、南模生物(-17.9%)和福元医药(-17.9%)跌幅居前。   MRD有望成为新的免疫伴随诊断。8月18日,Natera宣布IMvigor011膀胱癌试验取得积极结果,Signatera在预测辅助免疫治疗获益方面显示出显著作用,Natera将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Signatera上市前批准申请,作为选择在膀胱切除术后接受阿特珠单抗治疗的MIBC患者的伴随诊断。8月20日,吉因加自研的「肿瘤分子残留病灶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正式进入创新医械特别审查程序。本周,中美的MRD产品同时向前,虽然技术路线不同,但MRD对肿瘤治疗的重要性已获得确认。全球肿瘤药物开发如火如荼,免疫治疗更是热门方向,新的肿瘤标记物必将给肿瘤药物开发带来新的变化,给肿瘤患者带来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我们认为MRD有望成为肿瘤免疫辅助诊断的新范式,建议关注布局MRD的分子诊断公司。   风险提示:地缘冲突加剧风险;业务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并购重组存在不确定性;药品研发不确定性风险。
      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0页
      2025-08-25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8月第1周):创新药授权合作再次升温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8月第1周):创新药授权合作再次升温

      生物制品
        行业观点:   周度回顾。上周(7月28日-8月1日)医药生物板块收涨2.08%,跑赢Wind全A(-1.09%)和沪深300(-1.75%)。从板块来看,化学制剂(5.48%)、其他生物制品(5.36%)、和医疗研发外包(4.07%)涨幅居前,医疗设备(-1.43%)、血液制品(-0.7%)和医院(-0.69%)跌幅居前。从个股来看,南新药业(78%)、利徳曼(46.4%)和辰欣药业(40.9%)涨幅居前,*ST苏吴(-15.1%)、三诺生物(-10.1%)和博拓生物(-9.5%)跌幅居前。   创新药授权合作再次升温,7月28日,恒瑞医药同葛兰素史克达成首付款5亿美元潜在总包120亿的大额BD,授权了恒瑞自主研发的PDE3/4抑制剂创新药HRS-9821及其他11个项目的海外权益。7月30日,石药集团以1.2亿美元潜在总包20.75亿美元向Madrigal授权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SYH2086全球权益。8月1日,乐普生物NewCo出海授权T细胞衔接器技术,云顶新耀战略增持天境生物,博瑞医药同华润三九达成减肥药战略合作。本周创新药的授权合作不断推进,创新药资产从肿瘤一枝独秀过渡到呼吸、代谢、免疫、肿瘤百花齐放,合作方也是海外MNC、NewCo、国资药企、biotech齐聚一堂。我们认为国内创新药资产的全球竞争力在不断提升,长线持续看好创新药方向。   安徽启动生物类似药信息填报收集工作。8月1日,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发布公告,开展部分单抗类生物制剂信息填报收集工作,要求阿达木单抗、贝伐珠单抗、地舒单抗、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托珠单抗、英夫利西单抗、帕托珠单抗厂家填报信息,2025年初安徽牵头生物类似物集采的工作开始推进。   风险提示:地缘冲突加剧风险;业务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并购重组存在不确定性;药品研发不确定性风险。
      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0页
      2025-08-0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7月第3周):第十一批集采边际向好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7月第3周):第十一批集采边际向好

      生物制品
        行业观点:   周度回顾。上周(7月14日-7月18日)医药生物板块收涨4%,跑赢Wind全A(1.4%)和沪深300(1.09%),板块乐观情绪延续。从板块来看,原料药(7.01%)、化学制剂(6.83%)和其他生物制品(5.85%)涨幅居前,线下药店(-2.65%)是唯一一个收跌的板块。从个股来看,博瑞医药(42.3%)、力生制药(41.7%)和南新制药(35%)涨幅居前,重组方向个股跌幅居前:*ST苏吴(-22.3%)、ST未明(-16.8%)和浩欧博(-16.8%)。   第十一批集采边际向好。7月15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本轮集采规则有进一步优化,在报量方面,一改以往医疗机构按药品通用名报量的单一模式,医疗机构首次可按具体品牌报量,让有一定规模和口碑的主流医药企业获得比较大的报量。报价反内卷方面,一是优化价差控制规则,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作为参照,防范异常低价;二是实行“低价声明”。对于每个品种报价最低的中选企业,国家医保局将要求其对报价的合理性   作出解释,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发布相关声明,回   应社会对低价中选的质疑;三是强化围标防范,探索引入“首告从宽”机制。集采政策改革方向整体更加尊重临床用药选择,更好照顾患者对品牌的关切,充分尊重医疗机构的话语权。我们认为集采规则迭代,破除唯低价论,医疗机构话语权提升有利于主流品牌药企在集采中获得更好的竞争身位。   风险提示:地缘冲突加剧风险;业务落地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并购重组存在不确定性;药品研   发不确定性风险。
      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0页
      2025-07-21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7月第2周):创新药商保目录申报启动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7月第2周):创新药商保目录申报启动

      生物制品
        行业观点:   1)周度回顾。上周(7月7日-7月11日)医药生物板块收涨1.82%,跑赢沪深300(0.82%)和Wind全A(1.71%),进入半年报业绩密集披露期,市场主要围绕半年报预期以及BD进行交易。从板块来看,医疗研发外包领涨,收涨9.29%,主要系药明康德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增公告,市场重新重视CXO板块业绩修复,线下药店(-1.29%)和其他生物制品(-1.55%)领跌。从个股来看,前沿生物-U(41.4%)、美迪西(38.9%)和连环药业(38.6%)领涨,ST未名(-18.5%)、神州细胞-U(-13.4%)和舒泰神(-11.6%)领跌。   2)创新药商保目录申报启动。7月11日,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正式启动。在基本医保“保基本”的定位之外,商保目录纳入“超出保基本定位、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药品,如5年内上市的独家新药或罕见病用药,基本医保不予支付,但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今年10月-11月新版基本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将发布。创新药商保目录意味着国内医药多元支付体系重构,商业健康险将在创新药支付方面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高价创新药可及性有望进一步提升,建议关注细胞、基因治疗等方向的国产创新药企业。   3)风险提示:BD进程不及预期;地缘冲突加剧风险;业务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并购重组存在不确定性;药品研发不确定性风险。
      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0页
      2025-07-1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7月第1周):关注PD-1/VEGF双抗的二次BD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7月第1周):关注PD-1/VEGF双抗的二次BD

      生物制品
        行业观点:   周度回顾。上周(6月30日-7月4日)医药生物板块收涨3.64%,跑赢沪深300(1.54%)和Wind全A(1.22%)。从板块来看,与PD1/VEGF靶点相关涨幅居前,其他生物制品收涨8.28%,医疗设备(-0.21%)和医院(-0.04%)微跌。从个股来看,塞力医疗(51.5%)、广生堂(48.6%)和神州细胞-U(45%)涨幅居前,力诺药包(-5.7%)、ST中珠(-4.8%)和皓宸医疗(-4.8%)跌幅居前。   关注PD-1/VEGF双抗的二次BD。6月2日,百时美施贵宝(BMS)和BioNTech宣布双方已达成111亿美元的协议共同开发和商业化BioNTech的PD-L1/VEGF双特异性抗体BNT327(PM8002,收购自普米斯),这是基于国内PD-1/VEGF双抗底层资产的二次BD。自康方生物依沃西双抗头对头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击败帕博利珠单抗后,PD-1/VEGF双抗的战略地位不断抬升,海外MNC争先BD卡位布局。国内biotech第一波PD-1/VEGF双抗出海在5月20日辉瑞同三生大额BD达到高潮,值得关注的是,国内biotech在PD-1/VEGF双抗方向上,BD首付款整体不高。海外MNC在同PD-1/VEGF双抗国内管线洽谈的同时,首批PD-1/VEGF海外biotech   交易方也不断传出MNC谈判的二次BD信息。我们认为,PD-1/VEGF双抗作为确定性较高的战略方向,已明确成为海外MNC的必争之地,后续预计还将有BD落   地。PD-1/VEGF双抗方向无论是已出海管线的二次BD   还是新管线BD交易,底层资产基本都来自国内创新药   企业,建议关注国内布局PD-1/VEGF双抗的企业。   风险提示:地缘冲突加剧风险;业务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并购重组存在不确定性;药品研   发不确定性风险。
      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0页
      2025-07-07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6月第4周):创新药出海持续进行中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6月第4周):创新药出海持续进行中

      生物制品
        行业观点:   周度回顾。上周(6月16日-6月20日)医药生物板块出现巨幅回撤,收跌4.35%,跑输沪深300(-0.45%)和Wind全A(-1.07%)。从板块来看,各子版块全线下跌,其他生物制品(-6.7%)、医疗研发外包(-5.83%)和化学制剂(-5.65%)领跌。从个股来看,昂利康(21.2%)、悦康药业(19.3%)和创新医疗(19%)涨幅居前,澳洋健康(-16.7%)、康惠制药(-12.2%)和浩欧博(-10.2%)跌幅居前。   创新药出海持续进行中。今年以来,创新药出海交易持续爆发,五月份三生制药同辉瑞授权SSG-707的总额60.5亿美元交易更是将短线情绪推向高点,本周的创新药出海仍在继续。和铂医药同大塚制药共同开发BCMAx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HBM7020,荣昌生物泰他西普合作Vor Bio,迈威生物同Calico LifeSciences合作IL-11,创新药出海对象不仅有传统买家海外药企,也有new-co和科技新贵,出海管线既有早期项目也有已上市成熟产品,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我们认为本轮创新药BD热潮实质是生物科技底层竞争力的提升带来的,BD交易补充的短期现金流固然重要,加入全球新药研发竞争,拓展全球渠道对于未来   国内biotech公司则有更深远的意义,长线看好创新药出海方向。   礼来公布Bimagrumab治疗减重的2b期临床数据,减脂增肌效果显著。试验结果显示,治疗72周,Bimagrumab治疗组减重10.8%,但100%来自于脂肪,肌肉增加2.5%;司美格鲁肽治疗组减重15.7%,但只   有71.5%来自于脂肪,肌肉损失7.4%;联合治疗组减重22.1%,92.9%来自于脂肪,肌肉只损失2.9%。   风险提示:地缘冲突加剧风险;业务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并购重组存在不确定性;药品研发不确定性风险。
      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9页
      2025-06-3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