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公司研究报告:IVD全面布局,多点发力、强势崛起

      公司研究报告:IVD全面布局,多点发力、强势崛起

      个股研报
        安图生物(603658)   投资要点:   安图生物创立于1998年,专注于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的研发、制造、整合及服务,IVD全面布局,多点发力。公司于2016年成为国内首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体外诊断研发与制造型企业。公司产品涵盖免疫、微生物、生化、分子、凝血等检测领域,能够为医学实验室提供全面产品解决方案和整体服务,目前是国内综合实力较强的生产厂商之一。   公司近年高速增长,强势崛起。公司营收从2017年14.00亿元增加到2022年44.42亿元,5年CAGR为25.98%,归母净利润从2017年4.47亿元增加到2022年11.67亿元,5年CAGR为21.16%。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01亿元,超越2022年同期数据。   根据沙利文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IVD市场规模约为2198亿元,2020-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38%,且比整体医疗器械市场的增速更快,预计体外诊断占中国总医疗器械市场的份额将从2020年的14.7%增长到2025年的17.9%。   2023年12月安徽省医保局牵头开展二十五省(区、兵团)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采,本次集采主要聚焦分子诊断和免疫诊断领域,共130余家企业代表参与价格申报。本次集采,企业报价平均降幅为53.9%,采购量和金额最大的传染病八项(化学发光法)最高降幅65.2%,最低降幅50.01%,平均降幅54.14%。雅培、罗氏等进口企业以及迈瑞、安图、新产业等国内龙头企业均以高于50%的降幅全部拟中选。在二十五省集采传染病八项的分组里,安图生物以7812万人份的中标数成为中标占比最高的国产诊断试剂厂家,也赢得本次集采单项最多中标数。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EPS分别为2.05、2.66、3.20元(2023年原预测为2.79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1%、29.4%、20.4%,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公司所处IVD行业的高景气度和领先地位,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66.41元(原目标价68.72元,2021年40倍PE),-3%),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估值波动风险,集采降价不及预期,海外发展不及预期等。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21页
      2024-03-11
    • 2023年年报点评:玻尿酸实现高速增长,眼科保持快速增势

      2023年年报点评:玻尿酸实现高速增长,眼科保持快速增势

      个股研报
        昊海生科(68836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6.54亿元(+24.59%,表示同比增速,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4.16亿元(+130.5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83亿元(+141.52%)。2023年Q4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72亿元(+22.74%),实现归母净利润0.89亿元(+377.1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9亿元(+330.78%)。业绩符合预期。   眼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人工晶体增势迅猛。2023年公司眼科产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8亿元,同比增长20.57%。其中,1)人工晶状体和眼科粘弹剂受益于白内障手术量恢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7%、29%;人工晶状体产品系列在经历了过去两轮的省级集中带量采购后维持了稳定的价格体系,并在2023年11月的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全面中选,公司利用多品牌全产品线优势、渠道优势、成本优势巩固并进一步提高人工晶状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其中高端区域折射双焦点人工晶状体产品SBL-3的销量同比增长69.37%,有力带动了人工晶状体产品线的收入增长。2)近视防控与屈光矫正产品线收入同比增长5.82%。其中,视光材料收入同比增长20.17%,视光终端产品收入同比下降6.34%,主要由于剥离子公司河北鑫视康60%股权并表收入有所影响。3)其他眼科产品也受益于国内白内障手术量的稳步恢复,收入同比增长31.46%。   玻尿酸产品线实现高速增长,第三代“海魅”实现翻倍,第四代将上市贡献增长。2023年公司玻尿酸产品实现销售收入6.02亿元,同比增长95.54%,第三代“海魅”玻尿酸产品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3亿元,同比增长129.32%。公司通过“海魅”高端产品稳固自身行业学术领先地位,增强客户对本集团的粘附性,并带动玻尿酸产品组合整体向上,其中“海薇”、“姣兰”玻尿酸产品收入也分别同比增长94.14%和57.70%。此外,人表皮生长因子收入同比增长13.58%,射频及激光设备产品收入同比下降1.97%。公司第四代有机交联玻尿酸产品已完成国内的临床试验,有望上市后驱动玻尿酸继续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人工晶体集采、宏观环境和需求影响,我们将2024-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由5.81/7.26亿元下调至5.11/6.32亿元,预计2026年为7.61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估值分别为35/28/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或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3-11
    • 呼吸道病原体POCT快检龙头,持续稳健增长可期

      呼吸道病原体POCT快检龙头,持续稳健增长可期

      个股研报
        英诺特(688253)   呼吸道产线驱动,业绩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   英诺特是一家专注于POCT快速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公司以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和多种病原体联合检测为特色,以急门诊,尤其是儿童急门诊检测作为切入点,致力于打造中国呼吸道症候群快速鉴别诊断试剂领导品牌。我们认为公司呼吸道检测市场目前渗透率较低,且公司多款呼吸道症候群快检产品为市场独家产品,具备先发优势,有望带动其他产线品种院内销售,叠加未来C端和海外市场放量,成长空间大,公司有望迎来高速增长期。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78/6.37/8.7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2.55/3.6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8/1.87/2.64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7.07/18.54/13.1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呼吸道病原体快速检测需求旺盛,未来成长空间大   随着疫情期间民众对于呼吸道病原检测认知度的提高,疫后呼吸道检测需求快速增加,2023Q4以来呼吸道检测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通过复盘海外市场,美国较国内提前约一年半时间放开,其2023年流感感染率对于预测国内2024年流感传播具备参考价值,公开数据表明,美国在2023年呼吸道病原感染率仍较高。我们认为未来1-2年,国内流感感染率预计呈现同美国类似趋势,检测需求持续旺盛。除流感之外,其他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均高发流行。国内呼吸道病原检测仍处于初期,渗透率或低于10%,未来成长空间大。   多款独家呼吸道检测产品具备先发优势,可拓展渠道广   公司长期深耕呼吸道快速检测市场,早在2015年取得呼吸道病原检测产品注册证,于2017年成为呼吸道病原快速检测行业领导者,2019年成为呼吸道病原快检市场份额第一厂家。当前公司是国内呼吸道病原POCT快检领域布局最全的厂家。公司全血呼吸道五项、病毒血清五项、流感病毒三项快速鉴别诊断试剂为国内胶体金方法学独家产品,预计仍具备约两年市场独占期,业绩高增长概率大。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面向院内儿科门急诊市场,ToC端线上市场初步参与,药房市场及基层医疗机构、海外市场可开拓潜力较大。   风险提示:   市场推广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集采政策超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9页
      2024-03-11
    • 本维莫德较快增长,生物材料新产品快速放量

      本维莫德较快增长,生物材料新产品快速放量

      个股研报
        冠昊生物(30023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3亿元。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1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026.6万元。   本维莫德实现较快增长,特应性皮炎新适应症处于Ⅲ期临床。本维莫德2023年营业收入4943.8万元(+43.9%),实现较快增长。在治疗银屑病方面,临床结果显示,本维莫德乳膏具有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等优势。该药不仅疗效优于阳性对照,而且停药后复发率低,治愈后缓解期长,长期用药安全有效。本维莫德乳膏在2020年医保谈判中成功入围,医保支付标准为:138元(10g:0.1g/支),2023年成功续约,维持原医保支付标准不变,体现了国家对本维莫德乳膏临床价值的肯定与支持。除银屑病外,本维莫德还对多个重要疾病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领域等,特应性皮炎新适应症处于Ⅲ期临床阶段。   生物材料领域新产品和细胞技术服务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胸普外科修补膜同比增长29.2%;无菌生物护创膜同比增长15.8%;B型硬脑(脊)膜补片和乳房补片同比分别增长20.9%和7.6%;细胞技术服务同比增长24.3%。2023年,公司脑膜产品先后中标八省二区联盟和陕西六省联盟集采,产品覆盖率在集采区域进一步提高,公司代理产品颅内压监测产品、手术床、多功能头架等市场开拓稳步推进,泪道栓塞项目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   在研项目持续推进,“生物人工肝”完成项目验收。在研“生物人工肝”完成项目验收,通过开展相关研究,验证生物人工肝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公司正在“间充质干细胞在多种疾病治疗”方向上的前期研究,已与多家医疗单位合作推进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项目的临床研究备案工作;同时,公司正积极推进“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的申报工作,将为今后新药研发、医学转化研究、生物与健康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平台支撑。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0.8/1亿元,对应PE为48X/33X/27X。公司本维莫德有望迎来快速增长,细胞技术服务和生物材料新产品贡献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本维莫德放量不及预期风险、耗材带量采购未中标或降价超预期风险、研发失败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3-11
    • 康缘药业(600557):业绩增长符合预期,逐步渡过改革阵痛期

      康缘药业(600557):业绩增长符合预期,逐步渡过改革阵痛期

    • 康缘药业(600557):2023Q4业绩环比改善明显,看好非注射剂产品增速回升

      康缘药业(600557):2023Q4业绩环比改善明显,看好非注射剂产品增速回升

    • 康缘药业(600557):2023年年报点评:业绩增长超预期,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康缘药业(600557):2023年年报点评:业绩增长超预期,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 康缘药业(600557):业绩略超预期,医保更新受益

      康缘药业(600557):业绩略超预期,医保更新受益

    • 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提振长期发展信心

      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提振长期发展信心

      个股研报
        安科生物(300009)   2024年3月8日,公司发布关于推动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助力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切实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公司将推动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方案中提出聚焦主业、增强研发能力、持续稳定分红、实施回购增持、完善公司治理、强化投关水平等多个方面具体措施。   经营分析   202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2024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者价值,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公司将推动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以切实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投性,促进公司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聚焦生物医药主业,整体业绩持续稳步增长。公司聚焦生物医药主业,主营产品干扰素系列产品、生长激素系列产品、体外诊断试剂等生物制品在各自细分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上市以来公司整体业绩持续稳定增长。根据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7.80~9.20亿元,同比增长10.90%~30.81%。   研发工作顺利推进,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公司融合蛋白长效化生长激素已进入II期临床试验阶段,人生长激素新增适应症、新增规格、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AK1012吸入用溶液等项目临床试验进展顺利。公司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夯实、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将为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分红回购齐头并进,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公司自上市以来连续14年现金分红未间断,累计已实施的现金分红金额18.27亿元。公司将继续根据所处发展阶段,统筹公司发展、业绩增长与股东回报的动态平衡,落实“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股东价值回报机制,保持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切实让投资者共享企业的发展成果。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8.81(+25%)、11.16(+27%)、13.94亿元(+25%)。2023-2025年公司对应EPS分别为0.53、0.70、0.84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8、14、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不达预期的风险,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业务整合、规模扩大带来的集团化管理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3-11
    • 创新转型逐步兑现,潜在大单品助力成长

      创新转型逐步兑现,潜在大单品助力成长

      个股研报
        丽珠集团(000513)   报告摘要   2020年以来,公司提出“二次创业”,聚焦“创新药+高壁垒复杂制剂”,开启创新转型大幕,随后整个医疗行业经历了新冠疫情的考验,以及医疗行业整顿的深远影响,公司股价经历了比较明显的调整,引发市场对公司投资性价比的关注。   我们就公司主要看点进行了梳理,为投资者了解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评估未来的成长潜力提供参考。   一、公司主要看点有哪些?当前估值处于什么水平   (1)公司搭建了以微球为代表的高壁垒复杂制剂平台和以生物药为代表的创新药平台,已逐步形成制剂、原料药和诊断试剂等业务全面发展的大型综合医药企业。   (2)公司专注于优势领域同时不断创新,重点布局消化、辅助生殖、肿瘤/免疫、精神和代谢疾病五大领域,构筑了丰富的在研管线,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3)公司兼顾发展同时重视股东回报,近十年累计现金分红75亿元,2017-2022年股息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3.01%-4.93%)。   (4)公司目前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和同行业可比公司比较,公司ROE长期排名靠前,PE估值相对较低,具备较高安全边际,投资性价比高。   二、公司微球产品的竞争力如何 潜在大单品有什么   (1)公司微球产业化经验国内领先,在研管线进度靠前。公司为国内首批成功产业化生产缓释微球产品的企业,首款获批的亮丙瑞林微球2009年上市后,累计销售额接近75亿元。2023年05月09日,醋酸曲普瑞林微球(1个月)上市申请获得批准。整体来看公司已形成良好的微球产品梯队,自2023年开始每年预计1-2项微球新品报产,并且已有相应成熟产品的销售渠道,预计上市后可迅速爬坡。   (2)公司阿立哌唑微球有望引领国内精分长效制剂发展,可能发展成为超十亿大单品。目前国内长效制剂仅帕利哌酮纳米晶和利培酮微球原研在国内上市,占抗精神病药物市场份额不到3%。丽珠阿立哌唑微球即将报产,预计2025年获批上市,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引领国内长效药物发展,加速短效抗精神病药物的替代过程。   三、公司生物药竞争力如何 潜在大单品有什么   (1)公司是国内较早布局单抗类生物药的企业之一,以肿瘤免疫为重点,创新性疫苗、辅助生殖和自身免疫等领域为支撑。目前公司已建立生物类似物+新药的管线梯队,3-5年内将逐步进入重点管线兑现期。   (2)司美格鲁肽国内研发进度领先,原研专利2026年到期后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快速提升市场规模,远期峰值有望达13亿元。   (3)公司布局了国内首个IL-17A/F双靶点药物,目前已处于临床3期阶段,有望成为同类Best-in-Class大单品,远期峰值预计超过十亿。   四、盈利预测及估值   公司为国内大型综合性药企之一,业务范围广泛,产品数量众多,在研创新药管线逐步进入兑现期,2023年获批新品托珠单抗和曲普瑞林微球预期贡献新的收入增量,此外还新获批了布南色林,以及艾普拉唑新适应症。   我们认为,随着多款潜在大单品获批上市,公司将步入“创新药+高壁垒复杂制剂”战略转型后的快速发展阶段。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EPS为2.16、2.42和2.71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年PE为16倍,维持“买入”评级。   五、风险提示   制剂产品降价风险,在研产品获批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4-03-1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