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坚持创新和长期主义,ICL龙头开启发展新篇章

      坚持创新和长期主义,ICL龙头开启发展新篇章

      个股研报
        金域医学(603882)   核心观点   深耕医检近三十载,金域医学已成为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领导者。公司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创办的校办企业广州医学院医学检验中心,2003年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成立,历经14年完成全国所有省区中心实验室布局。迄今为止,公司已建立49家医学实验室、750余家合作共建实验室和辐射全国的远程病理协作网,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所在区域,可为全国超过23000家各类医疗机构提供约3900项检验项目。创始人梁耀铭为实控人,开创了国内第三方医检行业的先河;公司核心管理层具备专业背景,践行长期主义。   政策与技术双重驱动,ICL行业长坡厚雪。中国第三方医检市场规模超250亿,预计将维持较快增长。目前仍以普检为主,特检市场占比预计将不断增加。2021年中国ICL的渗透率仅在个位数,远低于日本的60%、德国的44%以及美国的35%。DRGs/DIP、检验收费价格调整等医改政策有助于加速检验外包,而检验技术进步和精准诊疗也将驱动特检需求释放。复盘美国ICL行业发展历程及Quest、Labcorp经营现状,两家龙头公司均通过收并购拓宽地域覆盖能力,并大力发展特检业务拉动检验量和单价同步增长。   坚持医检主航道,实现强者恒强。公司已布局七大技术中心和八大疾病线,并构建了行业领先的管理体系认证资质。旗下重点子公司在疫情前大部分达到12-17%的净利率水平,资本开支预计进入稳定阶段,规模效应有望逐步体现。公司夯实“顶天立地”业务格局,2023H1三级医院收入占比已提升至近40%,同时发展“合作共建”模式,2022年全年在运营项目近740个。公司以产学研一体化激发创新潜力,每年研发新项目300-500项,创新力度空前,特检(高端技术平台)业务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45%持续提升至2022年的52%,有望持续拉动毛利率稳中有升。“医检4.0”数字化转型战略驱动公司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投资建议:公司拥有强大的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顺应政策趋势持续提升市占率,通过自主研发和产学研一体化保证技术领先性。伴随高端技术平台的不断完善、“医检4.0”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以及多元化业务协同,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稳健提升。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7.57/12.08/15.64亿元,同比增速-72.5%/59.4%/29.5%;当前股价对应PE=41/25/20x。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公司合理股价为77.4-90.3元,相较当前股价(2023-11-27)有18-38%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政策变动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5页
      2023-11-30
    • KC1036临床Ⅲ期即将启动,有望提供ESCC后线用药新选择

      KC1036临床Ⅲ期即将启动,有望提供ESCC后线用药新选择

      个股研报
        康辰药业(603590)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11月28日,公司发布公告称KC1036对比化疗治疗晚期食管鳞癌(ESCC)的Ⅲ期临床获CDE同意,该临床将于近日启动。   KC1036针对ESCC展现更优疗效,Ⅲ期临床即将启动。KC1036为公司自研ALX、VEGFR、CSF-1R等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正积极推进涵盖消化系统肿瘤、胸腺肿瘤等适应症的多项临床,入组患者超200例,现有临床研究结果已显示突出的抗肿瘤活性与安全性。KC1036治疗ESCC患者临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31日,ORR为26.1%,DCR为69.6%,mOS为7.1月,体现了明显优于现有临床结果的疗效,其Ⅲ期临床将于近日启动。此外,KC1036儿童用药II期临床申请已获受理,期待后续更多阶段性成果读出。   KC1036有望提供ESCC患者后线用药新选择。据IQVIA数据推算,2022年中国食管癌存量患者人数74.2万人,其中晚期转移性食管癌比例约70%,其中可接受系统性治疗者约占80%,约为41.6万人。根据文献报道,食管癌5年生存率约18.4%,转移性食管癌5年生存率约5.6%。CSCO指南提示,食管癌标准一线治疗为PD-1单抗联合含铂化疗,二线可选方案为PD-1或单药化疗,二线后无优选方案,因此存在极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国内ESCC适应症竞争格局看,除了PD-1药物外,KC1036已获批Ⅲ期临床,在研进展靠前;勃林格殷格翰的阿法替尼(第二代EGFRTKI)及百济神州的欧司珀利单抗(TIGIT)国内均处于Ⅱ期临床,正大天晴的TQB-2618(TIM3)及TQB-3617(BET)处于临床Ⅰ/Ⅱ期。   公司在研管线稳步推进,宠物药赛道有望迎来突破。公司其他在研管线方面,(1)苏灵:犬用适应症NDA已获受理。近年来随着国内宠物犬数量的增加,宠物医疗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对“安全、有效”的止血药需求日趋强烈。苏灵在宠物药赛道的开拓有望延长其生命周期,进一步打开产品空间;同时公司有望以此为契机不断丰富宠物药产品管线。(2)金草片:作为国家药监局批准临床的唯一一个以“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适应症精准定位的中药有效部位制剂,目前Ⅲ期临床已完成患者入组。(3)KC-B173(重组人凝血七因子):正按计划进行非临床研究。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1.42/1.67亿元,增速分别为26%/11%/18%,对应PE分别为51/46/39倍。苏灵放量+股权激励保障公司业绩快速增长,KC1036创新药前景可期,维持“买入-B”建议。   风险提示:KC1036研发失败或进度低于预期、苏灵销售不及预期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29
    • 立足医药迈向医美,童颜针蓄势待发

      立足医药迈向医美,童颜针蓄势待发

      个股研报
        江苏吴中(600200)   投资要点   立足医药迈向大健康新格局,打造“医药+医美”双产业:公司成立于1994年,为适应市场形势的发展变化,先后剥离服装、地产、化工等业务,2020年以来明确打造“医药+医美”双产业。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20.26亿元,同增14.13%。2023年Q1~Q3公司营收/归母净利分别同增8.91%/123.39%,呈现良好恢复趋势。未来若童颜针、玻尿酸等医美产品顺利获批,有望带来营收业绩新的增长驱动。   搭建医美产业平台,内生外延布局医美赛道:2021年4月成立医美事业部以来,公司搭建医美产业平台,并且不断扩充在研发、生产、销售方面的核心人才,推动医美管线全面布局。(1)Aesthefill童颜针:采用聚双旋乳酸成分&空心微球专利技术,定位再生材料高端市场,具有刺激再生效率较高、可多浓度复配、速溶性、安全性等显著差异化优势,有望于2024Q1获批。(2)HARA玻尿酸:艾莉薇的迭代新品,使用最新交联技术,拥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处于临床阶段,有望于2024Q1提交注册申请。(3)重组胶原蛋白:内外并进,外部和浙大、东万生物以及美国企业达成技术合作或引进,内部中凯生物制药拥有重组蛋白药物产业化经验,溶液和植入剂处于临床前阶段,敷料自有品牌“婴芙源”于2022年上市。(4)溶脂针:发展潜力较大,2022年已完成立项工作,在临床前阶段。(5)利丙双卡因乳膏:依托吴中医药团队研发,处于临床阶段,有望于2025年获批。   深耕医药产业链,产品线丰富底蕴深厚:(1)产品线丰富:公司已在“抗病毒、抗肿瘤、抗感染、免疫调节”等多个规模大且成长迅速的领域形成了完善的产品布局,构筑了核心竞争优势。(2)研产销一体化:已经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3)CDMO蓄力新增长:吴中医药集团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总投资额为17.28亿元,集研究、中试放大和规模化生产一体,也承接CDMO业务。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医药产品和产业链布局完善,通过内生外延医美业务也蓄势待发,童颜针和玻尿酸等产品有望在未来陆续获批贡献新的利润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3~25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2/1.3/2.6亿元,分别同增127%/513%/103%,当前市值对应2023~25年PE316/52/2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在研产品进展不及预期,产品推广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3-11-29
    • 2023年医疗行业企业日纪要

      2023年医疗行业企业日纪要

      个股研报
        通化东宝(600867)   核心胰岛素业务稳步增长,公司预计2024年整体收入双位数增长:3Q23公司内地胰岛素制剂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9%,整体收入同比增长仅2%,主要是因为部分业务受到行业外部因素和欧洲地缘冲突影响。二代胰岛素销量稳步增长:公司二代胰岛素销量市占率目前接近45%,公司预计2023年销量增速个位数。三代胰岛素持续放量,拉动收入增长:公司预计2023年三代胰岛素整体销量同比增长50%,分产品来看:1)甘精胰岛素2023年销量同比增长超30%,目标2024年同比增长超行业增速;2)门冬胰岛素2023年销量超过200万支,2024年目标翻倍;3)目标甘精和门冬远期市占率达到20%。其他产品:利拉鲁肽公司预计2024年收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下同),恩格列净贡献部分收入。   产品迭代加速:1)2023-25年多款降糖新品将申报上市/获批:利拉鲁肽公司预计2023年底获批;三代新品赖脯25R和首个四代胰岛素超速效赖脯已进入III期临床,有望于2024-25年申报上市;甘精赖脯双胰岛素以及德谷利拉复方制剂将在2025年后陆续申报上市。2)痛风/高尿酸领域:THDBH130(URAT1)已经完成IIa期临床试验,公司预计12月完成试验总结报告;THDBH151(XO/URAT1)已经完成I期临床试验。3)差异化布局GLP-1:口服小分子GLP-1THDBH110降糖适应症IND已获批,公司正在考虑2024年推进减肥适应症的申报;THDBH120(GLP-1R/GIPR)半衰期长,目前正探索双周给药,公司预计2023年12月IND获批,2024年进入I期。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和BD机会:2023年9月公司与健友股份达成合作协议,主要胰岛素品种正在美国进行药学研究,公司预计2H24-1H25在美国申报BLA。BD方面,公司正围绕内分泌代谢疾病领域积极对接包括但不限于CGM、长效GLP-1等相关项目,后续有望和现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当前性价比高,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4/25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达到10.5亿/12.5亿/14.9亿元。随着三代胰岛素放量,公司短期内业绩复苏具有较高弹性,长期创新管线价值有望持续兑现。我们维持买入评级和目标价14.41元,对应2024年22.9xPE/1.2xPEG。
      交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6页
      2023-11-29
    • 产能升级释放新动能,仿创结合构筑业绩增长驱动力

      产能升级释放新动能,仿创结合构筑业绩增长驱动力

      个股研报
        京新药业(002020)   报告摘要   公司是中国精神神经、心脑血管领域的领先者。公司主要从事药品及医用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医药制造板块业务收入占比超80%。公司制剂产品主要聚焦于精神神经、心脑血管、消化三大领域布局,核心品种全部纳入集采。其中精神神经以及心脑血管两大管线现已逐步消化集采影响,主营业务业绩稳健回升。消化管线康复新液降幅收窄,集采风险有望快速消化。医疗器械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常年稳定在15%左右,近五年收入稳步增长,CAGR达11%。2023年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6亿元,同比增长4.48%,实现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0.18%。   院内+院外双驱动,助推制剂业绩增长。公司精神神经和心脑血管管线品种几乎全部进入集采,以价换量后重点医院市占率快速提升,销量稳健增长,院内立足基层市场有望提升空间。2021年公司开始在心脑血管领域重点布局院外市场,通过医药电商、品牌、商销等多种方式加速拓展院外终端市场,院外市场线上业务发力,2022年收入增长至1.67亿元,同比增速174%,已成为药品业务新的收入和盈利增长点。公司于2023年一季度启动销售策略改革,联合院外商业合作伙伴积极开发院外零售市场,院外终端市场有望迎来加速拓展。   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优势,产能提升增长新动能。公司构建了从原料药到成品药的完整制药产业链,并且持续向上下游延伸,将提升公司的成本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拥有多个“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主要品种,分别为辛伐他汀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匹伐他汀分散片、盐酸舍曲林片、左乙拉西坦片等。随着上虞制剂生产基地、山东原料生产基地、内蒙中药生产基地的产能逐步投放,公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将不断突显,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CMO业务规模有望提升。总固体制剂产能将突破100亿片,预计产值约为16亿元。内蒙中药生产基地建成后将形成6000万盒中药产品产能,预计满产产值约4.5亿元。   仿创结合构筑产品管线,失眠新药打开成长天花板。围绕精神神经和心脑血管两大管线,公司合理规划研发管线和产品梯度布局,持续加快创新药物研发的同时,推进仿制药的研发。公司每年申报10个以上项目,形成具有一批成本优势的仿制药产品群,提高仿制药竞争力。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仿制药项目注册获批3项、注册申报4项,研发启动9项,累计在研50余项,持续丰富仿制药产品管线,为公司的发展持续提供产品支持。创新药方面,公司首个创新药品种地达西尼的上市申请已完成技术审评,有望在今年底获批上市。地达西尼激动剂+拮抗剂作用机制创新,不良反应、疗效及半衰期方面优势明显。依托公司在精神神经领域多年的经验及专业的销售团队,有望在获批上市后快速提升市场份额。我们认为公司地达西尼远期空间有望超过10亿元。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4/2025年收入为40.17/44.47/49.83亿元,同比增长6.26%/10.72%/12.05%。归母净利润为6.77/7.20/8.44亿元,同比增长2.17%/6.43%/17.24%。对应当前PE为18/17/14X。考虑公司产品管线储备丰富,院内集采影响出清,院外市场提升空间大,产能逐步释放以及失眠新药地达西尼获批在即有望驱动未来增长。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22倍PE,对应未来6个月目标价为18.4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化风险;药品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环保风险;人才缺乏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3-11-29
    • 海吉亚医疗(06078):3Q23收入快速增长,上调目标价

      海吉亚医疗(06078):3Q23收入快速增长,上调目标价

    • 阿里健康(00241)港股公司点评:业务板块稳健发展,再获大股东注资

      阿里健康(00241)港股公司点评:业务板块稳健发展,再获大股东注资

    • 中国生物制药(01177):交银国际2023年医疗行业企业日纪要

      中国生物制药(01177):交银国际2023年医疗行业企业日纪要

    • 江苏吴中(600200):立足医药迈向医美,童颜针蓄势待发

      江苏吴中(600200):立足医药迈向医美,童颜针蓄势待发

    • 康诺亚-B(02162):诺亚-B()重大事项点评:CMG901后线胃癌数据积极,出海可期

      康诺亚-B(02162):诺亚-B()重大事项点评:CMG901后线胃癌数据积极,出海可期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