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576)

    • 百年中华老字号,创新变革助力业绩快速增长

      百年中华老字号,创新变革助力业绩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健民集团(600976)   中华老字号品牌竞争力凸显,精益生产助力业绩增长   健民集团传承百年历史,中药产业链底蕴深厚,以“健民”、“龙牡”、“叶开泰”三大品牌为依托,深耕儿童用药和儿童大健康领域,形成了以中成药为主的儿科产品线、妇科产品线、特色中药产品线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集团,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用户基础。公司持续推行精益生产,完成了4个(龙牡壮骨颗粒、健脾生血颗粒、健脾生血片、麝香壮骨膏)产品的“黄金批次”打造,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助力业绩持续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6亿元,同比增长62.23%;实现归母净利润2.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4.36%。   核心单品焕新升级,品牌营销打通下游渠道   2020年公司秉持敢于创新的理念,同时基于产品自身产品力,焕新升级黄金单品龙牡壮骨颗粒,顺势提价增厚利润水平。龙牡壮骨颗粒中西结合,功能全面,补钙的同时具有健脾、健胃等功效,提价后日均费用仍较为合理,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公司打出品牌营销组合拳,构建多渠道品牌传播矩阵,对产品进行了品牌重塑和渠道重构,新一代龙牡黄金大单品脱颖而出,2021H1龙牡壮骨颗粒销售量突破2亿袋,同比大幅增长90.29%。公司借助品牌营销打通下游渠道,旗下产品梯队有望贡献新的业绩增长。   参股体外培育牛黄独家供应商,有望长期获益   公司参股子公司武汉健民大鹏拥有国家中药1类新药体外培育牛黄的独家知识产权,是国内最大的体外培育牛黄产业化基地。天然牛黄资源稀缺,价格持续飙升,体外培育牛黄在成分、含量及临床疗效等方面可媲美天然牛黄,并且质量稳定,可实现量产,价格仅为天然牛黄的三分之一。2020年健民大鹏的体外培育牛黄年产量达到5吨,国家药监局规定体外培育牛黄可等量替代天然牛黄入药,但不得使用人工牛黄替代,体外培育牛黄可替代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持有健民大鹏33.54%股权,2020年健民大鹏实现净利润2.90亿元,为公司贡献了0.95亿元投资收益,占归母净利润的64.27%,健民大鹏将有望长期受益于牛黄资源的稀缺,持续贡献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作为百年老字号中药企业,敢于创新变革,有望把握产品升级换代的机遇,带动业绩持续增长。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28、39.56、45.7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28、4.24、5.20亿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1年42倍PE,健民集团合理估值为137.94亿元,对应目标价89.9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辅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产品集中风险,经营成本增加风险,研发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1-12-21
    • 深度报告:基因疗法新秀,拳头产品剑指超百亿市场

      深度报告:基因疗法新秀,拳头产品剑指超百亿市场

      个股研报
        诺思兰德(430047)   报告摘要:   基因疗法新秀,基因治疗与重组蛋白双平台支撑丰富管线   公司目前拥有基因治疗及重组蛋白两大平台,研发管线包括7个基因治疗药物以及6个重组蛋白质类药物,主要覆盖下肢缺血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等多个治疗领域。公司多款药物研发进展均处在全球前列,其中基因治疗药物NL003、重组蛋白药物NL002均处于临床III期,预计2022年提交NDA,重组人胸腺素β4(NL005)处于Ⅱ期临床,预计2025年上市。   NL003重组人肝细胞裸质粒改善缺血优势突出,剑指超百亿市场   公司NL003为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裸质粒,通过在缺血部位的横纹肌细胞中表达两个异构体的HGF蛋白,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新的血管网络,改善缺血部位血流供应,实现对缺血性疾病的治疗。目前严重肢体缺血(CLI)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国内保守预计待治疗人群超过百万,NL003有望实现革命性治疗突破,预计明年提交NDA,2023年将进军这个百亿大市场。   NL005与NL002临床优势突出,进展快速   NL005位重组人胸腺素β4,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前研究表明其抗心梗作用明显,目前该适应症也缺少有效治疗药物,公司产品有望2025年上市;NL002为新型重组人白介素-11,主要用于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NL002经过改造,安全性突出,起效剂量低,临床有效剂量仅为同类产品的1/3-1/5,有望改成长效制剂,提升市场潜力,目前已经处于三期临床,有望明年提交NDA。   投资建议   综上,公司作为生物工程创新型企业,拥有两个重磅基因治疗平台,在研产品丰富且成熟度高,重点产品进度居世界前列,且后续仍有在研产品持续推向临床,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有望成为一家先进成熟的基因治疗公司。由于公司重磅产品还在研发之中,每年均需投入巨额研发费用,未来几年仍将继续保持亏损状态,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为0.65、0.70和1.90亿元,净利润为-0.72、-0.68和-0.59亿元,通过对上述三个核心产品进行分布估值,我们预计公司合理市值为113.73亿元,首次覆盖,予以“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药品销售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研发失败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1-12-21
    • 造影剂原料药格局奠定,业绩拐点已现

      造影剂原料药格局奠定,业绩拐点已现

      个股研报
        司太立(603520)   投资要点   造影剂原料药奠定全球龙头地位。碘造影剂全球制剂和原料药公司重合度较高,实现了一体化,其中GEHealthcare占全球造影剂原料药销量最大市场份额。司太立深耕行业多年,长期为行业龙头恒瑞医药、正大天晴等供货,2018年收购国内产能第二名的海神制药,2020年定增扩产产能翻倍。国际四大龙头近年来新增产能不多,国内其他几家新增厂家难以顺利进入其供应链,而司太立新增产能较多且技术、产品皆优,国际巨头对司太立可能从竞争为主转向合作,一方面奠定行业长期格局,提升企业估值,一方面公司的新增产能也得到了充分消化。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的原料药销量(含自用)分别为960、1400、2000吨,价格和毛利率保持平稳或有所上升,预计收入端有40%以上的复合增长。   制剂发力Q4开始业绩持续提速。2020年仙居工厂爆炸产能恢复爬坡需要时间,2021年Q3要对国采备货,公司2021年前几个季度业绩并不理想。2021年Q4开始,公司2021年6月中标的碘海醇、碘克沙醇注射剂开始执标,约定量是每年200万瓶,按照前四轮国采试剂量有约定量两倍有余。我们假定2021年Q4、2022年全年量分别为50万、400万瓶,则新增收入分别为5000万元、4亿元,新增利润约为1000、8000万元,带来显著的利润增量。同时考虑到近一倍的原料药和中间体产能释放,我们预计2021年Q4开始公司业绩将持续提速,公司2021年Q4归母净利润约为1.1亿元,单季度同比增长超150%。   长期看,公司原料药全球市占率有翻倍提升空间。国内碘造影剂制剂(包含碘海醇、碘帕醇、碘克沙醇、碘佛醇、碘普罗胺等)销售额市占率2023年有望达到40%,该部分集采前有160亿元市场,假设集采降价60%,不考虑增长国内制剂收入25-30亿元,对应5-6亿元利润;原料药和中间体销量相对2020年有3倍以上增长,对应利润7亿元,合计利润超12亿元。制剂海外出口方面也在南亚、南美洲等地区有突破,这部分预期还未包含在内。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为19.20/27.14/32.88亿元,同比增长40.4%/41.4%/21.1%,归母净利润为3.45/5.54/7.24亿元,同比增长44.4%/60.8%/30.7%,EPS分别为1.41/2.26/2.96元,以当前股价对应PE为45.48/28.27/21.64倍,公司作为国内碘造影剂龙头企业,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加速、集采打开制剂放量空间,叠加原料药产能逐步落地,公司具有较大的业绩增长潜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EHS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料药价格上涨风险;产能投产不及预期风险;新技术替代风险;高管变动相关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1-12-20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义翘神州:雏形已现的生物试剂平台公司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义翘神州:雏形已现的生物试剂平台公司

      个股研报
        义翘神州(301047)   深耕行业十余年,致力于打造生物试剂平台公司   义翘神州致力于打造“一站式”的生物试剂平台公司,在重组蛋白、抗体、基因和培养基等生物试剂产品齐全,并进一步拓展 CRO 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产品及技术服务,平台价值逐步显现。基于行业特征及终端客户需求的特点,我们看好拥有自主生物技术平台,并能提供多种生物试剂产品线及丰富品种数的平台公司的长期发展。我们预计 2021-2023 年营业收入分别是 10.74/8.85/9.4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84/5.06/4.59 亿元, EPS 分别为 10.06/7.44/6.75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5.4/47.9/52.7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生物试剂行业:国内市场快速增长,行业百花齐放   生命科学试剂是生命科学研究和开发的基础材料,作为易耗性工具在生命科学科研活动中被广泛使用。 2019 年全球生物试剂整体市场规模 175 亿美金,并稳步扩容;中国 2019 年的生物试剂规模为 136 亿元,并快速增长,预计 2019-2024复合增速在 13.8%。我们看好政策鼓励下的国内科研服务水平的快速提升,作为基础科研的“卖水人”长期发展可期,预计新冠疫情将加速国产替代及国际化进程。   打造自主闭环的生物试剂平台,积极拓展产品及业务线   义翘神州依托自主闭环式生物技术平台,开发了重组蛋白、抗体、基因和培养基等齐全的产品线,生物试剂下游客户需求多样,公司开发众多类别的产品,有助于满足基础科研和创新药物研发等全面的产品需求,提升公司在客户群的口碑,加强义翘神州的品牌力。深度挖掘技术平台价值,布局 CRO 业务,随着公司在苏州子公司投入使用,公司 CRO 业务将会进一步快速增长,为公司业绩贡献新的增长点。   风险提示: 新冠业务下滑超预期、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新产品开发风险、产品质量风险、海外市场推广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1-12-20
    • 自研+合作双轮驱动的全球化创新企业

      自研+合作双轮驱动的全球化创新企业

      个股研报
        百济神州(688235)   推荐逻辑:研发是核心驱动力,BD是强助攻,自研+合作双轮驱动公司成长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biopharma。1)已上市3款领先创新药产品,自研矩阵新、快、精,支撑收入高增长,预计2020-2025年收入CAGR76.1%;2)授权许可、合作研发进一步扩大产品布局,预计2020-2025年收入CAGR34.5%。3)公司高度重视研发,2017-2020年研发费用CAGR64.3%,远高于同类可比公司,科创板上市募资促进研发及产业化,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头部地位。   差异化、全球性自研矩阵不断拓展。第一波研发中,BTK抑制剂泽布替尼、PD-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PARP抑制剂帕米帕利已获批上市带来可观收入,仍在积极布局新适应症。第二波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小分子新药,TIGIT(全球第二)、RAF、BCL-2(潜在BIC)、PD-L1、TIM3、OX40(非配体竞争性OX40单抗BGB-A445)、PI3Kδ、HPK1(FIC潜质)、TYK2等靶点的差异化设计新药均在临床开发当中快速推进。新一波布局,公司的CDAC、双/三抗、ADC、CAR-NK、细胞因子等技术平台均已逐渐成熟,支撑持续性研发。此外,公司还有50+个临床前项目在开发中,过半具有FIC潜力,在接下来的两年内,超过10个项目即将走进临床。   授权许可、合作研发进一步扩大产品布局。公司的全方位一体化创新药开发能力已获得业界普遍认可,并已与新基、安进、Mirati、SpringWorks、Zymeworks等13家制药及生物科技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9款授权许可产品(来那度胺、阿扎胞苷、白紫、地舒单抗、贝林妥欧单抗已经商业化贡献现金流,卡非佐米、达妥昔单抗β、司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类似物商业化在即),28款合作研发产品(sotorasib、sitravatinib、zanidatamab等),极大地丰富了公司的商业化及在研产品管线,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更多驱动因素。   科创板上市募资助力研发和产业化。公司的研发引擎与生产和临床开发无缝衔接,最大程度发挥研发平台的创造力。临床前:超650人的研究团队(全球最大肿瘤研究团队之一,预计2021年年内将达800人)+先进的自主研发技术平台。临床:超2100人的全球临床开发团队(中国1000人+)。生产:140m2北京研发中心+6.3万m2苏州工厂+10万m2广州大分子基地+3.7万m2普林斯顿西部创新园区+CMO生产协议。商业化:中国超3100人+美国超150人+欧洲超40人。本次发行募资促进研发及产业化,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头部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77亿元、95.5亿元和135.7亿元。公司作为全球化创新药标杆企业,自研+合作双轮驱动高速增长,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上市、商业化不达预期;药品降价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8页
      2021-12-15
    • 抗新冠药物获临床批准,同机制新药国内进度第一

      抗新冠药物获临床批准,同机制新药国内进度第一

      个股研报
        前沿生物(688221)    事件: 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抗新冠病 毒药物注射用 FB2001 的药物临床 I 期桥接试验申请获得批准。   同机制药物已显示优异的治疗效果。 FB2001 为 SARS-CoV-2 蛋白酶抑制剂,在实验动物体内展现出良好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和安全性,国际权威期刊《 Science》 公布了部分前期研究数据: FB2001对新冠病毒 SARS-CoV-2 M的抑制活性 IC为 0.053±0.005μM,体外抗病毒活性 EC为 0.42±0.08μM,具有高效靶向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的活性。 辉瑞的抗新冠新药 Paxlovid 同为SARS-CoV-2 蛋白酶抑制剂,其中期数据分析显示: 与安慰剂相比,在症状出现后三天内接受治疗的患者(主要终点)因任何原因导致的新冠病毒-19相关住院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 89%; 0.8%接受 PAXLOVID 治疗的患者在随机分组后的第 28 天内住院( 3/389,无死亡),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有 7.0%住院或死亡( 27/385, 7 例随后死亡), p<0.0001,疗效优异。    FB2001在国内同机制药物中进度最快, 全球及国内在研同类品种少,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有 3个 SARS-CoV-2抑制剂上市, 3个处于 III 期或 II/III 期临床, 2个 II 期临床, 1个 I 期临床。但 3 个已经上市和 1 个处于 III 期临床的药物是老药新用,目前来看治疗新冠的效果尚不能确定。全球进度最快的就是辉瑞的处于 III 期临床的 PAXLOVID,正在美国申请 EUA。 公司的 FB2001是国内同机制在研新药中进度最快的, 除此之外, 尚有 3 家公司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疫情波动常态化, 抗新冠药物成为刚需品种, 国内仍有市场空间。 中国 2021年1 月 1日-2021年 12月 12日,共新增确诊的新冠患者 1.3万人,这一部分人是新冠药物的直接使用者。且国家可能对于新冠药物还有战略储备。因此国内新冠药物仍有市场空间。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 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 7000万元、 1.4亿元、 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亿元、 -1.7亿元和-1.0亿元, EPS 分别为-0.55元、 -0.47元、 -0.28 元。   风险提示: 艾可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12-15
    • 医院托管再下一城,协同效应提升业绩

      医院托管再下一城,协同效应提升业绩

      个股研报
        盈康生命(300143)   事件   2021年12月13日,盈康生命下属子公司友谊医院与公司控股股东盈康医投签订了《关于盈康运城医院有限责任公司之委托管理协议》,协议约定盈康医投将运城医院委托给友谊医院进行管理和运营。本次协议约定委托管理期限自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托管期限为3年,并根据协议约定收取相应委托管理费用。   此外,友谊医院与盈康医投于2021年12月13日签订《关于长春盈康医院有限公司之委托管理协议补充协议》,将委托管理期限由1年变更为3年。   点评   进一步消除同业竞争,盈康运城医院业务增长未来可期   盈康运城医院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北部新区,建筑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约17万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三级综合医院。规模上,医院设置床位1500张,在2021年全国社会办医院床位100强中并列第40位。业务上,医院开设临床、医技科室50余个,其中心血管内科是运城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科荣获山西省社会办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自医院运行以来,各项业务指标不断提升,同时在当地具较好的品牌口碑优势,是山西医科大学、大同大学、长治医学院等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本次托管协议签订,有效借助友谊医院再医疗服务领域管理运营经验,促进运城医院业务的发展和增长,有效解决并且避免运城医院与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   有望增加公司经营收入,奠定其西北及东北经济圈医疗服务市场拓展基础   盈康生命在托管期内可以向山西运城医院收取相应的管理咨询费用,未来能够增加公司收入,对公司未来的经营成果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盈康生命旗下医院四川友谊、重庆友方及即将交割完成的苏州广慈医院现部署于全国西南、东部经济圈,未来随着山西运城医院和长春盈康医院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运营模式的不断成熟,有望成为盈康生命西北及东北经济圈医疗服务市场的开拓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的收入为6.84/14.31/17.17亿元(未考虑到苏州广慈合并报表,根据公司公告,其预测广慈医院2021-2023年营业收入为4.39/4.88/5.45亿元)及归母净利润为1.31/1.43/1.57亿元(未考虑到苏州广慈合并报表,根据公司公告,广慈医院2021-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承诺为0.37/0.49/0.59亿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商誉减值风险;疫情反复风险;医疗政策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12-15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托管盈康运城医院,服务网络囊括西北经济圈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托管盈康运城医院,服务网络囊括西北经济圈

      个股研报
        盈康生命(300143)   盈康运城医院托管给四川友谊医院,进一步解决同业竞争   12月13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下属子公司四川友谊医院与公司控股股东青岛盈康医投于12月13日签订《关于盈康运城医院有限责任公司之委托管理协议》,协议约定盈康医投将盈康运城医院委托给友谊医院进行管理运营,自2022年1月1日起,委托管理期限为3年。此外,友谊医院与盈康医投于2021年12月13日签订《关于长春盈康医院有限公司之委托管理协议补充协议》,将托管期限由1年变更为3年。海尔控股后公司聚焦肿瘤+康复医疗,深入推进“1+N+n”布局,器械+服务一体化提升规模效应,扩张空间大,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2.56/3.48亿元,EPS分别为0.21/0.40/0.5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0.7/37.8/27.9倍,维持“买入”评级。   托管费用带来收益,友谊医院运营经验助力发展,全国服务网络布局日益完善   形成托管收入,避免同业竞争:盈康运城医院的托管,可以进一步解决并避免运城医院与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截至公告日,友谊医院总计托管3家医院:杭州怡康医院、长春盈康医院以及盈康运城医院,托管费用能够增加公司的收入,对公司经营产生积极影响。借助友谊医院在医疗服务领域管理运营经验助力医院发展:四川友谊医院管理运营经验丰富,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康运城医院盈利水平,同时加速杭州怡康、长春盈康孵化。有望落实西北经济圈旗舰医疗中心布局,完善全国服务网络。   海尔优秀的医院运营能力有望在其他医院得以复制,借力海尔未来可期   海尔强大的医院运营能力、丰富的医院资产等全方位赋能公司发展。苏州广慈医院于2018年被海尔被收购后,在海尔高效运营下,医院核心指标提升明显,如床位使用率从2017年的88%提升至2021H1的98%,床位周转天数从8.66天下降至7.51天,住院门诊人次和诊疗能力明显提升,净利率超7%,有望在其他医院得以复制。海尔控股后公司聚焦肿瘤+康复医疗赛道,深入推进“1+N+n”布局,器械+服务一体化提升规模效应,未来扩张空间大。   风险提示:苏州广慈并表进度不及预期,伽玛刀销售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1-12-15
    • 中药创新药公司,业绩以三年倍增为目标

      中药创新药公司,业绩以三年倍增为目标

      个股研报
        新天药业(002873)   投资要点   中药政策拐点出现,鼓励传承创新基调明确。新的《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明确了中药注册分类标准,构建、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审评审批机制。将中药分为4类: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同名同方药。新分类标准淡化原注册分类管理中“有效成份”和“有效部位”含量要求,不再仅以物质基础作为划分注册类别的依据,而是支持基于中医药理论和中医临床实践经验评价中药的有效性,更加强调疗效。同时,也要求建立中药资源评估机制,强化中药研制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新注册分类明确后,中药新药申报临床、上市数量大幅增加。2018年~2021年申报临床的中药新药数量分别为:2个、0个、9个、30个,2019年~2021年获批上市的中药新药数量分别为2个、4个、9个。   公司专注于中药创新药。公司已上市的坤泰胶囊和宁泌泰胶囊及即将上市产品,如果现在进行研发,按照新的分类标准,均属于1类中药新药。公司在研究过程中,不拘泥于“中药”身份,以临床一线疗法为对照,注重循证医学证据和治疗机制研究,临床试验设计包括与一线用药进行头对头比较,或与安慰剂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等,采用现代的研究方法学进行研究,数据经得起检验。同时,公司还前瞻性布局药材溯源系统,源头控制中成药质量。   公司股权激励目标三年倍增。产品布局上,采取老产品二次开发+新品种研发+二线品种挖潜。公司对老产品进行二次开发,通过拓展适应症延长产品生命周期。3个在研新产品术愈通颗粒、龙芩盆腔舒颗粒、苦莪洁阴凝胶已经结束临床。公司做好妇科大单品坤泰胶囊的同时,已经形成妇科产品集群。长期还将逐步拓展到男科、儿科等领域。销售层面扩展渠道,一方面深耕院内市场,不断加大医院覆盖,另一方面增加OTC渠道的投入力度,挖掘OTC渠道的销售潜力,力争院外渠道的销售占比从当前20%~30%提升至50%以上。公司产能供给保障充足。股权激励目标三年倍增,我们认为会大概率超预期完成。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03亿元,13.19亿元,17.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56%、31.49%、30.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亿元、1.38亿元、1.89亿元,同比增长35.07%、37.66%、37.41%,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B”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产品研发风险;药品质量风险;股权质押率过高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1-12-10
    • 公司深度报告:营销改革及终端提价助力公司迎来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深度报告:营销改革及终端提价助力公司迎来第二增长曲线

      个股研报
        羚锐制药(600285)   营销改革后公司发展迈入新阶段,维持“买入”评级   羚锐制药是国内贴膏剂龙头企业,第一次营销改革完善布局,为第二次改革奠定快速增长基石,随着营销整合成效显现、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稳健增长、壮骨麝香止痛膏升级换代、3大普药成功提价、基层医疗品种快速放量,公司发展将迈入新阶段,我们上调2021-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6(原为3.77)/4.55(原为4.53)/5.72(原为5.54)亿元,EPS分别为0.68/0.80/1.0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0/16.1/12.8倍,维持“买入”评级。   2019年第二次营销改革简化布局、提质增效   公司于2021年实施股票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设立2021-2023年扣非净利润(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年化增速分别为20%/20%/15%的业绩考核标准,公司2012年第一次营销改革加大投入、完善布局,成效明显,但由于加大营销投入,销售费用率基本和毛利率保持同步增长,由此开启第二次营销改革,简化布局、提质增效,我们预计公司营销效率不断提升,销售费用率有望平稳下降。   通络祛痛膏稳健增长,壮骨麝香祛痛膏升级换代,普药提价有望快速体现   通络祛痛膏OTC端渠道快速拓宽,且搭配销售活血消痛酊等助力上量,同价格下改变OTC端贴数增强盈利能力,预计未来保持稳健增长。壮骨麝香止痛膏采用精品替代,售价从0.3-0.5元/贴提高至约2-3元/贴,精品销售占比稳步增加,有望实现快速增长。老产品壮骨麝香止痛膏、伤湿止痛膏、关节止痛膏3个贴膏剂产品单贴价格皆提升,且基本未带来渠道库存积压,预计提价带来的业绩增厚将较快在报表端中体现。   基层医疗端加大营销推广,增加品种供给,有望快速放量   营销改革后公司加大基层医疗的营销推广,旗下较多口服药产品适宜在基层推广,且公司逐步恢复生产及再注册部分品种,加大品种供给,我们认为,受益此次营销整合,基层医疗的产品销量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1-12-1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