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58)

  • 和黄医药(00013):重磅新药出海在即,管线步入爆发收获期

    和黄医药(00013):重磅新药出海在即,管线步入爆发收获期

  • 医药行业专题报告:全球GLP1受体激动剂市场研究

    医药行业专题报告:全球GLP1受体激动剂市场研究

  • 计算机23Q4策略报告:关注国产算力和医疗IT标的

    计算机23Q4策略报告:关注国产算力和医疗IT标的

  • 生物医药行业深度:减肥药制剂篇:有望诞生“全球药王”,国内市场爆发在即

    生物医药行业深度:减肥药制剂篇:有望诞生“全球药王”,国内市场爆发在即

    医药商业
      核心要点及投资建议:   肥胖为“万恶之源”,解决“病从口入”。依据《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的统计数据,中国成年人中超重及肥胖人群占比过半,预计国内人群超6亿人。肥胖对个人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多种慢性疾病呈现显著正相关,为健康的“万恶之源”。随着美国和中国批准多款减重药物,我们认为减肥药市场将迎来爆发,消费属性强,空间大,值得重点关注。   GLP-1类药物已成为肥胖首选药物,多适应症拓展势如破竹。GLP-1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的肠促胰岛素,通过中枢神经和胃肠道发挥减肥作用。目前发展已有如下趋势:1)长效化:从2-3次/日的艾塞那肽/贝那鲁肽,延长到1天一次的利司那肽/利拉鲁肽到1周/次的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大大提高了依从性;2)从单靶点到多靶点:礼来的双靶点替尔泊肽获批上市,信达生物的双靶点玛仕度肽国内三期即将完成,礼来的三靶点Retatrutide刷新减重记录;3)从单药到组合:诺和诺德的CagriSema由司美格鲁肽和卡格列肽固定剂量组合,礼来收购Versanis公司布局Bimagrumab(ActRIIA/B单抗)拟推动减脂肪增肌新亮点;4)从减肥到其他适应症:国际巨头已推动GLP-1类药物其他适应症开发,如NASH、阿尔兹海默、外周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心衰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根据23年5月AgingCell上发表的文章表示GLP-1类药物可延长寿命,多适应症拓展势如破竹;5)口服VS注射,小分子VS多肽:口服便捷性高于注射,诺和诺德司美口服已获批上市,多个口服小分子GLP-1药物在临床,安全性为核心考虑因素。   GLP1减重药物市场暴发,空间千亿美元量级,助力礼来及诺和诺德成为全球市值前三大药企。美国资本市场高度认可GLP-1,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和礼来替尔泊肽爆发式增长,预计全年分别超200亿美元和40亿美元,在销量超预期和临床数据超预期的催化下,助力礼来5000亿美元市值,诺和诺德4000亿美元市值,成为全球市值前三大药企。   国内市场即将爆发,多个产品已上市/临床后期:我们根据产品类型及研发进度,同时考虑销售能力,建议如下:1)GLP-1减重新药,且管线较全的标的:美股重点-礼来、诺和诺德等;国内重点:信达生物、华东医药、石药集团(新诺威)、恒瑞医药、博瑞医药、众生药业等;2)司美26年到期,关注进度快的企业:丽珠集团、联邦制药、四环医药和智飞生物等。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6页
    2023-10-26
  • 2023年三季报点评:3Q202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6%,进一步布局高丝族氨基酸业务

    2023年三季报点评:3Q202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6%,进一步布局高丝族氨基酸业务

    个股研报
      华恒生物(688639)   事件概述。2023年10月26日,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64亿元,同比增长38.67%;实现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47.4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55.57%。其中3Q2023实现营收5.14亿元,同比增长44.92%;实现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46.1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54.86%。据公告,公司营收及利润增长主要系公司氨基酸产品产销增加所致。   三大生物基新产品稳步推进,有望构筑“华恒2.0”。目前,公司已拥有成熟的氨基酸及衍生物生产技术,为充分发挥公司以构筑的合成生物平台研发和生物制造能力,实现公司业务的横向扩展,公司将战略方向延伸至生物基丁二酸、生物基PDO和生物基苹果酸等产品的应用开发。据公司最新募集说明书(申报稿)公告,预计丁二酸及苹果酸项目全面达产后将新增年均销售收入22.44亿元,毛利率13.38%/收入7.92亿元,毛利率28.77%,基于公司现有业绩体量,如果新产品能够实现顺利投产,将助力华恒生物业绩迈入新的台阶。   新设合资公司优华生物,进一步拓展高丝族氨基酸相关产品业务。同日,公司公告拟于关联方杭州优泽生物共同投资设立优华生物,其中,优泽生物和华恒生物分别占优华生物注册资本的60%/40%。优泽生物经过持续研发,自主构建了高性能微生物菌种和生物酶,成功突破了高丝族氨基酸菌株的有关技术瓶颈,在小试中实现了部分产品的发酵产量、转化率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公司拟与优泽生物共同投资设立优华生物,设立完成后,优华生物将从优泽生物受让高丝族相关产品技术,以实施高丝族氨基酸相关产品的中试平台建设。   投资建议:公司是合成生物学领先企业,主业丙氨酸、缬氨酸厌氧工艺行业领先,三大新产品有望贡献新的利润增量。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将实现归母净利4.48亿元、6.02亿元和8.05亿元,EPS分别为2.85元、3.82元和5.11元,对应10月26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33、25和1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核心技术或核心技术人员流失。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0-26
  • Q3业绩持续增长,投资布局高丝氨基酸

    Q3业绩持续增长,投资布局高丝氨基酸

    个股研报
      华恒生物(688639)   主要观点:   事件描述   2023 年 10 月 25 日, 华恒生物发布 2023 年第三季报报告,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64 亿元,同比增加 38.67%;归母净利润3.20 亿元,同比增长 47.42%;扣非归母净利润 3.15 亿元,同比增长 55.57%。   Q3 业绩大幅增长, 氨基酸+维生素两大系列产品持续放量   公司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4 亿元,同比增长 38.67%;归母净利润 3.20 亿元,同比增长47.42%;扣非归母净利润 3.15 亿元,同比增长 55.57%。 其中2023Q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14 亿元,同比增长 44.92%,环比增长 14.38%;归母净利润 1.29 亿元,同比增长 46.19%,环比增长16.97%;扣非净利润 1.26 亿元,同比增长 54.86%,环比增长12.94%。 报告期内公司巴彦淖尔及秦皇岛两大生产基地氨基酸产品稳步放量。 2023 年以来公司维生素系列产品营收迅速增长,据公司公告, 2023H1 公司维生素类产品销售收入为 8,144.89 万元,同比增长约 4 倍; 占主营收入 10.98%,同比+8.34pct;实现毛利率56.27%,同比+19.69pct。维生素板块营收高增主要系 2023 年公司实现新产品肌醇的生产与销售及恢复 D-泛酸钙销售所致。未来公司泛酸钙、泛醇、肌醇三大维生素产品将有望持续放量,与氨基酸产品协同推动业绩增长。   联手优泽生物成立合资公司优华生物,布局高丝氨基酸市场   合作推进高丝氨基酸产业化, 创造新利润增长点。 2023 年 10 月26 日,公司发布公告拟与关联方杭州优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优华生物, 优华生物注册资本为 1,000 万元,其中公司拟认缴出资 400 万元,占注册资本 40%。 高丝族氨基酸包括甲硫氨酸、半胱氨酸、腺苷蛋氨酸、高丝氨酸等,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饲料等行业, 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传统的合成方法中,菌株生产效率低下、能量损耗突出。优泽生物经过多年技术沉淀,自主构建了高性能菌种及生物酶,在小试中发酵产量、转化率已达行业领先水平。 合资公司优华生物成立后, 将从优泽生物受让高丝族氨基酸相关产品技术,加快推进中试平台建设。公司有望依托于自身研发实力及资源优势, 与优泽生物深度合作,推进高丝氨基酸产品的产业化进程,进而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矩阵,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32、 5.05、 7.44 亿元,同比增速为 34.9%、 17.0%、 47.2%。对应 PE 分别为 34、29、 20 倍。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1) 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2) 原材料产品价格上涨;   (3) 市场需求放缓及市场容量有限的风险;   (4)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6
  • 新华医疗(600587):聚焦主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新华医疗(600587):聚焦主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恒瑞医药(600276):业绩稳健增长,创新和国际化快速推进

    恒瑞医药(600276):业绩稳健增长,创新和国际化快速推进

  • 铷铁硼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铷铁硼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原料
      铷铁硼行业定义[1]   铷铁硼(NdFeB)材料是一种Fe基磁性材料,主要由钕铁硼(Nd2Fe14B)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四方晶体结构,其中Fe元素约占总质量的三分之二,Nd元素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一,而B等含量最少,约占1%。铷铁硼是现今磁性最强的永久磁铁,也是最常使用的稀土磁铁。钕铁硼材料是一种质地较硬的脆性材料,密度低,但力学性能高,制作成本低于其他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磁铁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产品,例如硬盘、手机、耳机以及用电池供电的工具等,是中国特色的重要资源,拥有丰富的资源储备,发展前景广阔。[2]   铷铁硼行业分类[3]   按生产工艺划分,铷铁硼永磁材料可分为烧结铷铁硼和粘结铷铁硼。粘结钕铁硼各个方向都有磁性,耐腐蚀;而烧结铷铁硼因易腐蚀,表面需镀层,一般有镀锌、镍、环保锌、环保镍、镍铜镍、环保镍铜镍等。   铷铁硼行业特征[4]   铷铁硼行业目前市场空间广阔,中国铷铁硼行业竞争格局分化明显,大多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不高,产品以中低性能为主,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主要应用在中低端领域,竞争较为激烈,行业集中度高,其中,以烧结铷铁硼作为主导产业。   铷铁硼发展历程[6]   铷铁硼材料自6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高速发展,按其开发应用的时间顺序可分为四代:第一代为SmCo5系材料;第二代是Sm2Co17系磁体;第三代稀土永磁则为80年代初期开发成功的铷铁硼(NdFeB)系磁性材料;第四代为稀土铁氮(Re-Fe-N系)和稀土铁碳(Re-Fe-C系)。铷铁硼永磁体的问世,为稀土高科技领域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是目前性价比最好的磁体,被视为未来20年不可替代的“永磁之王”。铷铁硼永磁材料是目前磁性能最好、综合性能最优的磁性材料,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7]
    头豹研究院
    15页
    2023-10-26
  • 锦波生物(832982):“薇旖美”放量加速,业绩、盈利超预期

    锦波生物(832982):“薇旖美”放量加速,业绩、盈利超预期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