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CXO医疗研发外包深度报告:风物长宜放眼量

    CXO医疗研发外包深度报告:风物长宜放眼量

    医疗服务
      投资要点:   CXO是药物“专利悬崖”、研发效率下滑驱动的药品研产销的代工产业链。面对两大驱动,制药公司都更愿意将其部分研发及生产业务外包给CXO公司,作为缩短上市时间、节省成本、确保合规性及重新分配内部资源的一种手段,自身可以更加专注于新药开发和销售。目前中国、印度和拉美地区是欧美CXO产能转移的主要区域,又以中国CXO的药品市场规模、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保护更具优势。   CXO短期业绩波动主因是2022年大药企短期研发支出下滑+小型和初创制药公司海外融资环境恶化,2024年年中有望迎来同步改善。1)大中型药企端,2022年因新冠药研发退坡,大中型药企研发支出阶段性下行,但长期看仍大概率保持5%以上高增速。2)小型和初创制药公司端,12月议息会议点阵图进一步明确2024年美联储降息,上半年有望一定程度缓解药企的高融资成本,但缓和幅度有待观察。   综合比较产能趋势、盈利能力、客户质量,我们认为CXO板块中CDMO业务仍是当前盈利稳定性和成长性最好的板块。1)客户质量端,大中型药企客户占比高,订单量受短期融资环境恶化的影响小;2)盈利端,CDMO订单附加值更高,持续期较其他板块更长;3)产能端,部分企业虽因新冠大订单,透支部分产能,但我们预计上游大中型企业研发支出大概率5%以上增速,商业化订单增长、产能扩张的基本面不变。   建议关注CDMO板块两类机会:1)β行情,受益大中型药企研发开支稳步增长的龙头CDMO,建议关注凯莱英、博腾股份、药明康德等。2)α行情,特种药物对某类专业CRO/CDMO的需求,建议关注GLP-1靶点CDMO诺泰生物、ADC药物的CDMO药明合联。   其他板块建议跟进上游融资改善情况,同步关注人均创收能力强、受益国产IND申报高增长的龙头企业,如安全评价CRO龙头昭衍新药、临床CRO龙头泰格医药。   风险提示:海外高利率环境持续时间超预期、大中药企业研发支出超预期下滑风险、国内CXO各板块产能过剩风险、地缘政治和经贸摩擦导致CXO产能加速向印度和拉美转移风险。
    联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3-12-15
  • 医疗行业2024年展望:板块有望震荡上行,关注细分赛道轮动机会

    医疗行业2024年展望:板块有望震荡上行,关注细分赛道轮动机会

  • 商贸零售行业专题研究:从湃肽生物看中国多肽市场应用空间

    商贸零售行业专题研究:从湃肽生物看中国多肽市场应用空间

  • 诺泰生物(688076):点评报告:可转债落地,看好寡核苷酸、动保弹性

    诺泰生物(688076):点评报告:可转债落地,看好寡核苷酸、动保弹性

  • 简易续约下降幅明显收窄,支持创新仍是医保谈判主旋律

    简易续约下降幅明显收窄,支持创新仍是医保谈判主旋律

  • 医美专题系列二:医美注射类产品之再生材料

    医美专题系列二:医美注射类产品之再生材料

  • 医药行业:2023年医保谈判目录再扩容,简易续约新规下降价幅度进一步合理化

    医药行业:2023年医保谈判目录再扩容,简易续约新规下降价幅度进一步合理化

  • 华润赋能强化品牌,聚焦昆中药与三七产业链

    华润赋能强化品牌,聚焦昆中药与三七产业链

    个股研报
      昆药集团(600422)   推荐逻辑:1)血塞通软胶囊大单品院外市场持续放量,深化与华润圣火的协同,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2)精品国药层面,昆中药百年老字号品牌优势凸显,营业收入突破13亿元,三大黄金单品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和香砂平胃颗粒2023年单三季度收入增速超过30%;3)深入推进与华润全方面融合,从价值重塑、业务重塑、组织重塑、精神重塑加快融合,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血塞通软胶囊打开院外市场空间。推进“处方-零售”、“针剂-口服”的双轮驱动战略。1)口服剂:积极通过强化与头部连锁药店战略合作,血塞通软胶囊在零售端的持续发力,2023年前三季度血塞通软胶囊同比增长20%以上,根据米内网的数据显示,血塞通软胶囊在城市实体药店心脑血管中成药产品中排名第五,销售额超过5亿元,相较于2019年的第九名有大幅提升。未来也将和华润圣火的血塞通软胶囊形成协同。2)针剂: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粉针属于国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注射用血塞通(冻干)2022年受益于集采中标及医保支付试点逐步推进,销量达到5926万支,同比增长90.3%。   昆中药百年老字号品牌,黄金单品打造精品国药。“昆中药1381”为640年老字号,充分发挥华润三九在品牌、渠道的运作能力,深入展开协同。2022年昆中药收入为13.2亿元(+8.8%),净利润为1.4亿元(+57.5%),未来公司将围绕“大品种大品牌-大品类”,重点打造以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香砂平胃颗粒等为核心的强单品,并持续培育清肺化痰丸、止咳丸、金花消痤丸、口咽清丸等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产品,挖掘更多底蕴悠久的经典名方产品,形成产品集群丰富且有梯度的精品国药平台。   创新药集聚赋能,丰富公司产品矩阵。围绕现有植物药产品进行二次开发,专注“小而美”专科产品管线进行仿制药品种的研究。自2018年开始新增研发投入,围绕“小全面+差异化”研发战略,形成了昆明、北京、上海、北美“四位一体”的研发格局。在自主研发上,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1类药临床Ⅱ期进展顺利;在合作研发上,与药明康德合作的适用于异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1类创新药推进Ⅰ期临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鉴于强品牌与品种优势与华润入主带来治理改善,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1.5%,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5%,对应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亿元、7.3亿元和9.4亿元,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中成药集采政策风险,研发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同业竞争解决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3-12-15
  • 中国消化道出血用药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消化道出血用药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生物制品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头豹研究院的数据,对中国消化道出血用药行业市场规模进行了测算和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报告预测,2023年至2027年,中国消化道出血用药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但增速将逐渐放缓。这主要受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数量增长放缓以及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数量基本持平的影响。 上消化道出血用药市场主导地位 上消化道出血用药市场规模远大于下消化道出血用药市场规模,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数量的增长是驱动该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 主要内容 本报告通过构建测算模型,对中国消化道出血用药市场规模进行了预测。模型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中国总人口数、上消化道出血患病率、下消化道出血患病率、上消化道出血用药年成本以及下消化道出血用药年成本。 市场规模测算模型及关键参数 报告采用以下公式计算中国消化道出血药物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 = (C * F + E * G) / 10,000 其中: C: 中国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数量(万人) F: 上消化道出血用药年成本(元/人) E: 中国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数量(万人) G: 下消化道出血用药年成本(元/人) 报告分别对上述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预测: 中国总人口数 (A) 报告引用国家统计局数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数据,对2018年至2027年中国总人口数进行了预测,预测年复合增长率为0.3%。 上消化道出血患病率 (B) 报告基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的数据,并考虑居民生活压力等因素,预测上消化道出血患病率以每年0.05%的幅度稳定上涨。 中国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数量 (C) 该参数通过中国总人口数 (A) 乘以 上消化道出血患病率 (B) 计算得出,并呈现了2018年至2027年的预测数据及增长率。数据显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数量持续增长,但增长率逐年下降。 上消化道出血用药年成本 (F) 报告以罗欣药业生产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为例,根据其全国集采价格和用药剂量计算得出上消化道出血药物年使用成本为6.6元,并假设该成本在预测期内保持不变。 下消化道出血患病率 (D) 报告基于英国胃肠病学会BSG的数据,保守估计下消化道出血患病率为0.06%,并在预测期内保持不变。 中国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数量 (E) 该参数通过中国总人口数 (A) 乘以 下消化道出血患病率 (D) 计算得出,预测数据显示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增长缓慢。 下消化道出血用药年成本 (G) 报告以四川美大康华生产的酚磺乙酸注射液为例,根据其价格和用药剂量计算得出下消化道出血药物年使用成本为29.4元,并假设该成本在预测期内保持不变。 市场规模预测结果 基于上述参数和计算公式,报告预测了2018年至2027年中国消化道出血用药市场规模,并给出了相应的增长率。数据显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逐年下降。 总结 本报告利用严谨的测算模型,对中国消化道出血用药行业市场规模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影响市场规模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但增速将逐渐放缓。上消化道出血用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增长主要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数量增长的驱动。 报告的数据和分析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参考信息,有助于企业制定更有效的市场策略。 然而,报告中部分参数的假设,例如药物年使用成本的稳定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模型,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此外,报告中缺乏对市场竞争格局、政策环境等因素的深入分析,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补充这些内容,使报告更全面、更具有参考价值。
    头豹研究院
    17页
    2023-12-15
  • 涂料合成树脂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涂料合成树脂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原料
      合成树脂是由乙烯、丙烯等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称为合成树脂涂料。首先,合成树脂行业的准入门槛较高,生产商需具较强技术研发实力。其次,随下游市场需求回暖,市场规模将有所扩展,截至2022年,中国涂料合成树脂行业的市场规模为802亿元,据估计,2027年有望达到1,097亿元。供给侧结构化产能过剩,低端领域竞争激烈,可通过完善产业链达到规模效应,而高端领域缺少技术需大量进口。此外,随技术发展,替代品威胁较大,将加速行业出清,技术力强的企业会更快占据市场。未来中国合成树脂行业需突出高性能、专用化发展方向,加速国产替代。(该词条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工程专业曹舰月于2023年8月编写完成)
    头豹研究院
    18页
    2023-12-1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