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医药行业周报:罗氏双特异性抗体3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

    医药行业周报:罗氏双特异性抗体3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4月16日,医药板块涨跌幅-2.56%,跑输沪深300指数1.49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12名。各医药子行业中,血液制品(-1.16%)、疫苗(-1.42%)、线下药店(-1.70%)表现居前,医疗研发外包(-4.10%)、医疗设备(-3.82%)、医疗耗材(-3.66%)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国邦医药(+10.00%)、哈三联(+9.98%)、花园生物(+8.26%);跌幅榜前3位为五洲药业(-17.32%)、长药控股(-17.23%)、富士莱(-15.03%)。   行业要闻:   4月16日,罗氏宣布其3期试验STARGLO达到总生存期(OS)主要终点。分析显示,与活性对照药物相较,使用其双特异性抗体Columvi(glofitamab)联合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R/R)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这些患者之前至少接受过一线治疗,并且不适合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   (来源:罗氏)   公司要闻:   昆药集团(600422):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KPC-149口服溶液(通知书编号:2024LP00909)按照2.2类改良型新药受理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并同意该新药开展相关临床试验研究。   海正药业(600267):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云生公司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核准签发的猪圆环病毒2型、猪肺炎支原体二联灭活疫苗(重组杆状病毒DBN01株+DJ-166株)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批件。   莎普爱思(603168):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玻璃酸钠滴眼液的《药品注册证书》,经审查,本品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批准注册,发给药品注册证书。   汇宇制药(600521):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甲氨蝶呤注射液《药品注册书》,公司本次获批的甲氨蝶呤注射液(化学药品4类),是国内第二家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4-17
  • 季度改善符合预期,展望医保首年销售放量

    季度改善符合预期,展望医保首年销售放量

    个股研报
      艾迪药业(688488)   主要观点:   事件   2024年4月16日,艾迪药业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1亿元,同比+68.44%;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38.70%;扣非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42.55%。其中,抗HIV创新药收入预计为7,357.88万元(+119.67%),人源蛋白粗品收入预计为2.56亿元(+78.93%)。   点评   销售Q4环比季度改善明显,ACC008销售提升显著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6.19%,同比+3.29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66.45%,同比-28.50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25.38%,同比-5.5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23.16%,同比-14.5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5.36%,同比-10.81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2.54%,同比+2.38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66亿元,同比+79.60%。2023年研发投入总额0.8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0.46%,符合科创板亏损企业不分红条件。单季度来看,23Q4营收1.10亿元(同比持平),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减亏6.38%),扣非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减亏22.81%)。HIV口服新药方面,艾诺米替(ACC008)实现4884万元销售收入,艾诺韦林(ACC007)实现2474万元销售收入。23Q4单季度HIV创新药收入为2709.22万元(同比增加80%,环比增加98.33%),季度改善明显。   公司团队全新架构,直营+招商模式扩大渗透市场   公司于23Q2开始逐步调整创新药商业化模式及销售策略,充分发挥“医学、市场、销售”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强化市场部职能,以学术带领销售为指引,采用学术推广及多模式覆盖,将直营和招商业务模式进行有效结合;根据医院规模、影响力、学术地位及HIV患者人数进行分级管理,划分为核心医院及基层医院,聚焦重点核心医院,同时关注提升药物可及范围,业务下沉,逐级扩展到三四线城市与基层医院。   自2023年下半年,公司聘任新任公司总裁,同时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管理公司运营事务,并陆续引进分管HIV创新药商业化领域高级副总裁、市场总监、财务总监、HR总监等。新管理团队调整之余,公司陆续启动营销团队专业人员扩充,为准入后首年的商业化加速奠定基础。   HIV在售药物扩大进院,整合酶抑制剂临床推进中   2023年公司成功推动两款创新药分别成功纳入及续约国家医保目录,支付范围调整为“限艾滋病病毒感染”,其中,艾诺米替片医保支付价格为724元,艾诺韦林片维持原支付标准515元,进入医保目录将进一步提高临床先进药物的可及性,降低患者的用药负担。公司在新的一年将着力推动药品进入大型传染病医院,提高药占比,目前针对头部传染病医院的覆盖、DTP药房的渗透正在持续扩大范围中。   公司全新机制的口服HIV新药,整合酶抑制剂(INSTIs)ACC017目前已开展临床试验,患者入组持续推进中,未来有望完善公司HIV产品靶点矩阵,带动新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核心产品艾诺韦林(ACC007)及艾诺米替(ACC008)作为国产首个HIV第三代口服新药、首个口服三联复方单片,我们看好核心产品的市场稀缺性及放量能力,以及公司在艾滋病领域的大单品领先优势及全面的产品布局。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5.0/8.2/10.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1%/64.0%/33.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0.2/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2%/132.8%/434.5%,对应估值为亏损/310X/5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艾诺韦林、艾诺米替销售浮动的风险;人源蛋白订单持续性不达预期的风险;医保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17
  • HIV新药艾诺米替片纳入医保快速放量

    HIV新药艾诺米替片纳入医保快速放量

    个股研报
      艾迪药业(68848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4.11亿元(+68.44%),毛利率46.19%(+3.3pp),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6亿元(同比减亏38.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0.88亿元。   艾诺米替片纳入医保快速放量,患者积累呈“滚雪球”式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第二款创新药、抗HIV治疗领域首款国产口服单片复方1类创新药——艾诺米替片上市,填补国产空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实现进口替代。公司获得艾诺米替片(转换治疗经治获得病毒抑制的HIV-1感染者)与进口原研整合酶抑制剂艾考恩丙替片(捷扶康)头对头III期临床结果,数据表现良好。2023年底,艾诺米替片顺利通过医保谈判,艾诺韦林片亦成功续约,同时两款药物的医保支付范围均调整为“限艾滋病病毒感染”,将有利于提升该产品于患者的可负担性和可及性,2023年全年,HIV新药合计实现销售收入约7357.88万元,同比增长119.67%,新增患者数从2023年11月起开始反弹,服药粘性提高,患者积累呈“滚雪球”式增长。   人源蛋白粗品业务稳中向好,稳步推进人源蛋白成品制剂研发。公司依靠自身技术与资源优势,通过与南大药业开展战略合作,进一步巩固人源蛋白业务市场,同时有利于公司“人源蛋白原料制剂一体化”战略的实现。2023年实现人源蛋白粗品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81.11%。公司围绕抗炎和脑卒中等领域打造人源蛋白产品研发管线。在创新药方面,在研管线包括2个1类新药(AD018、AD010)及2个2类新药(AD105、AD108)。仿制药方面,自2023年10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无参比制剂品种仿制研究的公告后,公司计划启动人源蛋白无参比制剂仿制项目,已向CDE递交了沟通交流申请。   深度布局新药在研管线,不断满足国内艾滋病治疗升级的迫切需求。公司在研项目18项,核心包括8个1类新药和4个2类新药。两款抗艾滋病1类创新药艾诺韦林片、艾诺米替片已获批上市并进入商业化阶段。HIV整合酶抑制剂ACC017片目前境内生产药品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进入Ⅰ期临床试验。达芦那韦片仿制药(ADC202)已进入预BE研究阶段,多替拉韦钠片仿制药(ADC201)已进入BE研究阶段。   盈利预测:公司是抗HIV新药排头兵,首个国产三联单片复方抗艾滋病1类新药疗效和安全性优异,纳入医保有望快速放量。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0.04亿元、1.1亿元。   风险提示: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4-17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血液制品稳健增长,聚焦主业实现突破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血液制品稳健增长,聚焦主业实现突破

    个股研报
      博雅生物(300294)   事件   博雅生物股份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营收26.52亿元,同比下降3.87%;实现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下降45.06%;扣非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下降63.5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42亿元,同比增长7.59%。   投资要点   血制品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商誉减值影响表观利润   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26.52亿元,同比下降3.87%,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下降45.06%,主要系计提收购南京新百药业形成的商誉减值准备2.98亿元导致。分业务看,公司主营业务血制品保持稳健增长,2023年实现营收14.61亿元,同比增长8.87%,实现净利润5.42亿元,同比增长8.91%;糖尿病、生化药业等受市场价格变动、集采与医保政策、股权转让等影响出现业绩同比下降。   非血制品业务剥离,聚焦主营业务实现突破,新浆站持续稳步拓展   公司持续优化业务布局,分别于2023年9月、10月转让所持有的复大医药75%股权、天安药业89.681%股权,逐步完成了两个非血业务的剥离处置。2023年公司进一步提高浆站运营管理水平与效率,全年采浆467.3吨,同比增长6.47%,吨浆产值与吨浆毛利始终位于行业前列。公司现有单采血浆站16家,其中在营浆站14家,2023年新获得泰和县、乐平市的2个省级批文。新浆站持续稳步拓展,促进浆量不断提升。   在研管线丰富,C1酯酶抑制剂国内首家临床获批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1.03亿元,同比增长33.77%。公司不断丰富在研管线,血液制品管线中进展最快的是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10%)已完成临床总结报告,申报生产批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研发开展临床病例受试者入组;C1酯酶抑制剂获批、取得发明专利,成为国内首家获得临床批件企业。公司搭建了创新平台,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超前布局小核酸领域、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研究方向。   盈利预测   推荐逻辑:(1)血制品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公司产品结构均衡,产销平衡,吨浆产值与吨浆毛利始终位于行业前列;(2)逐步完成非血业务的剥离,聚焦血制品业务实现突破,随着公司不断拓展浆站,采浆量也将稳步扩增;(3)公司在研管线丰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在申报生产阶段,如获批上市有望为公司业绩贡献新增量。   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9.30、20.79、22.44亿元,EPS分别为1.09、1.19、1.3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4、26.2、23.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采浆和浆站拓展不及预期;血制品销售不及预期;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华鑫证券
    5页
    2024-04-17
  • 2024Q1口服液恢复较快增长,盈利能力稳健,营运效率优化

    2024Q1口服液恢复较快增长,盈利能力稳健,营运效率优化

    个股研报
      康缘药业(600557)   投资要点   4月12日,公司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Q1收入13.6亿元(+0.48%),归母净利润1.48亿元(+4.67%),扣非净利润1.40亿元(+0.2%),经营现金流净额1.99亿元(+4.67%),EPS为0.26元/股。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57.84/66.58/75.7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9/7.83/9.28亿元,EPS分别为1.11/1.34/1.59元/股,当前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7.24/14.27/12.04倍,维持“买入”评级。   收入:口服液恢复快速增长,注射液因高基数略有下滑   分剂型来看,2024Q1注射液收入5.38亿元,同比-8.87%,主要系2023Q1新冠诊疗需求下基数较高;口服液3.7亿元,同比+30.24%环比+14.35%,金振口服液已恢复较快增长;胶囊/颗粒剂冲剂/片丸剂/贴剂收入分别为1.97亿元(-4.88%)/1.05亿元(-15.4%)/0.82亿元(+1.84%)/0.51亿元(-13.1%);凝胶剂收入为0.09亿元(+260.97%),主要系筋骨止痛凝胶实现高速增长。   利润:毛利率略有下滑,费率控制较好,盈利能力稳健   毛利率方面,2024Q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74.61%(-0.49pct),其中注射液/口服液/颗粒剂冲剂毛利率略有下滑(2pct左右),贴剂毛利率下滑4.6pct,凝胶剂毛利率基本不变,胶囊/片丸剂毛利率提升3pct左右。费率方面,2024Q1销售费用率37.44%(-6.52pct),下降明显,管理费用率8.57%(+4.51pct),主要系公司为实现发展战略,在人员架构调整的基础上加大对人才的投入及管理相关活动的开展,研发费用率15.02%(+1.08pct),财务费用率-0.67%(-0.43pct)。综合来看,公司整体毛利率稍有下滑,但费率控制较好,扣非净利率为10.28%(-0.03pct),归母净利率10.89%(+0.44pct),盈利能力稳健   营运效率持续优化,回款较好,现金充足   2024Q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44.67天,同比减少3.28天,环比减少6.43天;存货周转天数为97.27天,同比增加2.22天,环比减少2.31天,公司整体营运效率优化。2024Q1经营现金流净额1.99亿元(+427.77%),主要系现金回款较多所致,投资现金流净额-1.05亿元(-62%),主要系在建工程投资较多所致,筹资现金流净额-0.16亿元,主要系实施股份回购方案所致;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46亿元(+38.88%),现金充足。   研发成果持续落地   2024年3月公司收到注射用AAPB(1类化学新药)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注射用AAPB是公司和中国药科大学联合开发的一种新型抗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剂,临床拟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4月公司收到羌芩颗粒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羌芩颗粒临床用于流行性感冒,处方源于江苏省中医院医院制剂,已在临床使用数十年。2023年公司收到KYS202002A注射液(治疗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乌鳖还闺颗粒(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中医辨证属肾阴虚证)、小儿佛芍和中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气机阻滞证)、小儿健脾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食滞证)的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风险提示:   非注射剂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集采降价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4-04-17
  •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16周):肿瘤分子诊断行业情况更新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16周):肿瘤分子诊断行业情况更新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医疗服务板块领跌。本周全部A股下跌2.25%(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2.58%,中小板指下跌2.90%,创业板指下跌4.21%,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3.03%,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下跌2.23%,生物制品下跌3.05%,医疗服务下跌5.99%,医疗器械下跌3.55%,医药商业下跌1.87%,中药下跌1.62%。医药生物市盈率(TTM)25.18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20.08%分位数。   以燃石医学为例更新肿瘤分子诊断行业情况:关注医药行业监管整顿趋严背景下的肿瘤基因检测行业现状和产业发展趋势。燃石医学2023年实现营收5.374亿人民币,同比下滑-4.6%;归母净亏损为6.54亿人民币,同比亏损缩减3.18亿。其中四季度实现营收1.21亿,同比下滑14.9%,环比下降5%;归母净亏损1.62亿,同比缩减0.54亿。在“肿瘤二代测序技术在医院的落地化和规范化”的一贯理念下,2023年院内检测业务收入1.89亿(+7.6%),合作医院数量继续稳步增加;中心实验室业务收入2.33亿(-26.0%);药物研究开发服务保持高增长,收入为1.16亿(+58.4%)。在全年3.47亿元的研发费用投入下,全年经营性净现金流出2.56亿元,大幅缩减44.0%。公司正积极提高运营效率,降本增效,将实现盈利作为核心目标。行业层面来看,肿瘤分子诊断在合规监管下加速向院内回流,行业处于洗牌阶段,具备“研发+临床+注册报批”能力、开发满足临床需求创新产品的头部企业有望显著收益。   月度投资观点:展望24年Q2业绩趋势,由于23年Q2国内常规诊疗和刚性需求持续恢复,大部分院内诊疗相关公司环比23Q1实现较好增长,我们预计24Q2同比23Q2实现行业整顿后的弱复苏。由于2023年7月开始的医疗行业整顿影响,2024年大部分公司业绩增速将呈现前低后高趋势,且行业整顿影响在逐季度减弱。因此,我们认为24年Q2是布局医药板块的最佳时间点。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4-04-17
  • 23Q4业绩加速好转,看好天然甜味剂大订单持续放量

    23Q4业绩加速好转,看好天然甜味剂大订单持续放量

    个股研报
      莱茵生物(002166)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94亿元,同比增长6.65%,实现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下降53.8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降86.17%。单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5亿元,同比增长43.40%,实现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1322.72%,主要系Q4行业回暖,市场需求恢复增长。   下游客户去库存公司业绩承压,23Q4曙光已现!   公司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14.94亿元,同比增长6.65%。2023年上半年,下游客户库存去化需求迫切导致新增需求萎缩,业内竞争加剧,引发产品市场价格出现历年来的首次较大幅度下滑,公司迅速调整经营策略,丰富天然甜味剂产品线,打造“常规+定制配方”的多元产品体系,公司前三季度实现8.89亿收入,同比下降9.18%,毛利率下滑明显。2023年第四季度,行业回暖,市场需求恢复增长,在此前较为扎实的布局基础上,23Q4公司天然甜味剂业务迅速恢复,单季度毛利率较前三季度平均水平提升12pct,推动公司2023年收入增速回正。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受到核心植物提取物产品市场价格下滑影响,以及本年度公司部分存货计提减值、费用增加。费用方面,23年公司管理费用1.40亿元,同比增长33.88%,主要系股权激励分摊的股份支付费用,以及因工业大麻工厂业务体量暂无法覆盖工厂运营费用与成本而造成的停工损失费用;销售费用为0.54亿元,同比增长20.20%,展览费、差旅费等有所增加;财务费用0.24亿元,同比增长210.88%,利息支出增加及因汇率变动汇兑收益相比上年同期减少;研发费用为0.48亿元,主要是人工费的增长。   与客户签订5年合作新协议,2024年甜叶菊产能释放,天然甜味剂业务持续增长可期!   公司主营植物提取物业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84亿元,同比增长12.27%,占比总收入99.34%,毛利率为23.87%,同比下降5.13pct。其中天然甜味剂业务持续稳健增长,核心业务优势不断提升。公司产能及年度销量居全球天然甜味剂供应商前三。2023年甜味剂产品实现收入9.03亿元,同比增长1.51%,占比总收入60.42%。分地区来看,国外市场,公司与大客户芬美意2018年9月签署的五年合同于2023年到期,合同总金额3.45亿美元,已履行金额3.03亿美元,实际达成率为87.73%。双方于2023年6月16日签署未来五年合作新协议,将于2024年正式启动,本协议累计目标收入金额为8.4亿美元,最低累计目标收入金额为6.8亿美元。国内市场,公司加大天然甜味剂产品的开拓力度,依托品牌、研发等竞争优势加速抢占国内新兴食饮市场,成功与部分国内主流食饮品牌达成合作,2023年公司国内业务营业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公司将全面完成甜叶菊专业提取工厂和合成生物车间的建设,释放更大的产能与成本优势,奠定业务发展根基。我们认为,公司天然甜味剂产能、销量全球领先并已掌握天然甜味剂部分高价值成分的生物合成生产技术,未来或将建立全球领先的天然甜味剂一站式采购与服务基地,成为天然甜味剂行业一流标杆。   工业大麻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市场未来有望实现快速提升。   公司拥有全美最大的工业大麻提取工厂,其在生产规模、工艺技术、质量标准等方面均大幅领先同行业。受行业政策进程缓慢及市场发展不及预期的影响,公司工业大麻市场拓展、产能释放进度延缓,导致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据MordorIntelligence的预测,全球工业大麻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22.1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28年的49.7亿美元,未来五年的复合平均增长率为17.56%。法国、乌克兰、美国、老挝、日本、欧洲、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皆出台大麻放宽政策,随着全球范围内政策的不断松绑,全球工业大麻应用拓展与市场需求有望实现快速提升,公司拥有全美产能最大的工业大麻提取工厂,有望享受行业快速增长红利,提升业绩空间。   盈利预测:我们认为,随着与芬美意五年新订单的签约,公司天然甜味剂业务或将迎来高速增长期;工业大麻全球政策的不断松绑,全球工业大麻市场有望快速提升,公司有望享受行业红利,提升业绩空间。考虑到海外政策开放进程具备不确定性以及市场供需或出现阶段性不平衡,我们下调此前盈利预测,现调整为:预计24-26年营收为19.12/24.09/29.15亿元(24-25前值为21.5/26.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3/2.63/3.46亿元,(24-25前值为3.5/5.3亿元),公司天然甜味剂业务稳健增长,看好天然甜味剂大订单持续放量,以及对未来工业大麻市场的快速提升有信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风险;原材料采购风险;依赖大客户风险;政策风险;工业大麻提取物应用于食品、饮料领域等具体政策的落地时间周期尚存在不确定性;国家出口政策的调整,将对出口外向型企业的经营带来较大影响;工业大麻与中间型大麻、娱乐大麻/毒品大麻应严格区分;坚决反对娱乐大麻合法化;相关业务或有政策变动/法律/经营管理/自然/研发操作风险;具体合作实施进度和效果存在不确定性;我国目前从未批准工业大麻用于医用和食品添加。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4-17
  • 2023年报点评:业绩超预期,核心品种稳定放量,二线品种OTC扩展

    2023年报点评:业绩超预期,核心品种稳定放量,二线品种OTC扩展

    个股研报
      济川药业(60056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3年收入96.55亿元(+7.3%,括号内为同比数据,下同),归母净利润28.23亿元(+30.0%),扣非归母净利润26.92亿元(+32.7%),业绩超预期。   Q4利润加速释放,2024年有望维持高利润率:单季度看,公司Q4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5%和+51.8%,环比增速分别为+63.4%和45.4%;Q3业绩短期受到反腐影响,Q4保持快速恢复;随着院内反腐边际改善,且流感等传染病持续,预计公司24Q1仍业绩亮眼。   费用率控制良好,加速释放利润:从费用率上看,公司通过对销售团队的优化和反腐后费用减少,2023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下滑4.22pct至41.5%;研发费用率同比下滑1.34pct至4.81%;财务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保持优秀水平。随着费用率的下滑,公司2023年销售净利率同比提升5.14pct至29.28%,盈利能力不断加强。   发布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公司拟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计划目标为核心高管和核心研发人员共70人,本期员工持股计划涉及受让股票数量不超过37.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4%;预计总规模不超过1431万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集采等因素影响,我们将2025年的收入由116亿元下调至113亿元,预计2026年收入为123亿元。考虑到公司OTC端的加速开拓,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我们将2024-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由27.0/31.1亿元上调至30.2/33.9亿元,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8.0亿元,对应2024-2026年PE估值为13/12/11倍;基于公司1)反腐影响2024年逐步消除,2)小儿豉翘有望进入儿科基药,加速放量,3)二线品种持续放量,研发管线开始收获;4)BD和销售能力强,有望形成大品种代销,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风险,BD品种存在不确定性,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4-17
  • 核心产品派格宾销售同比增长54%,慢乙肝临床治愈适应症申请获受理

    核心产品派格宾销售同比增长54%,慢乙肝临床治愈适应症申请获受理

    个股研报
      特宝生物(688278)   核心观点   核心产品派格宾销售同比增长54%。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1.00亿元(同比+37.6%),归母净利润5.55亿元(同比+93.5%),扣非净利润5.79亿元(同比+73.6%)。分产品看,核心产品派格宾实现销售17.90亿元(同比+54.2%),占营收比例达到~85%,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毛利率95.52%(同比+6.0pp),主要由于减少了专利使用费支出,派格宾毛利率大幅改善;特尔津、特尔康、特尔立分别实现营收1.60/0.87/0.46亿元(分别同比-16.2%/-12.0%/-31.4%),销售量分别为916.57/183.99/153.47万支(分别同比+4.7%+4.7%/-26.5%);珮金(YPEG-G-CSF)于2023年6月30日获批上市,2024年作为首个完整销售年,有望贡献销售增量。公司专注于重组蛋白质及长效修饰药物。特宝生物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主要从事重组蛋白质及其长效修饰药物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公司以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药物为主要研发方向,为病毒性肝炎、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提供解决方案。   核心品种派格宾目前是国内市场唯一的长效干扰素产品。派格宾是全球首个40kD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于2016年在国内获批上市。基于抑制病毒复制和增强免疫的双重作用,派格宾获批适应症为慢性乙型/丙型肝炎(180μg剂量qWx48);2024年3月,新增联合核苷(酸)类似物适用于临床治愈成人慢性乙型肝炎适应症申请获受理。国内共有3款长效干扰素产品获批上市,其中Merck/先灵葆雅的佩乐能(2016年2月起停产)、Roche的派罗欣(国内合作方歌礼制药于2022年底停止提供推广服务,Roche将不再寻求其他合作方,也不会在国内继续开展派罗欣的商业推广)已退出中国市场,短期内公司派格宾为国内市场唯一长效干扰素产品。   投资建议:公司核心品种派格宾是目前国内唯一长效干扰素产品,国内慢性乙肝患者群体庞大,随着乙肝临床治愈理念的不断普及、科学证据的积累,以长效干扰素为基石的组合疗法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珮金是新一代长效升白药,有望贡献销售增量;长效生长激素已提交NDA,国内进度领先。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8.09/36.72/46.9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0/10.70/14.77亿元。综合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得出公司价格区间为70.27~73.37元,较目前股价有7%~12%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估值的风险、盈利预测的风险、在研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产品商业化不达预期的风险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4-04-17
  • 预计利润端延续高增长,复方阿胶浆强势发力

    预计利润端延续高增长,复方阿胶浆强势发力

    个股研报
      东阿阿胶(000423)   投资要点   预计利润端延续高增长。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Q1业绩预告。(1)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7.15亿元(+16.66%,同增,下同),其中阿胶及系列产品收入43.64亿元(+17.98%);归母净利润11.51亿元(+47.55%),扣非归母净利润10.83亿元(+54.70%)。费用端看,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14.86亿元(+12.78%)、3.77亿元(-2.55%)、1.73亿元(+25.77%),费用率分别为31.52%(-1.08pp)、8.00%(-1.58pp)、3.67%(+0.27pp)。(2)2024Q1,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34-3.57亿元,同比增长45%-55%;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3.09-3.32亿元,同比增长46%-56%。   复方阿胶浆强势发力,阿胶系列产品整体增长势能良好。公司坚持“药品+健康消费品”双轮驱动,持续提升大单品打造能力。(1)东阿阿胶块:通过渠道瘦身推动终端动销,目前渠道库存保持良性水平,继续夯实品类龙头地位。(2)复方阿胶浆:围绕大品种战略持续拓宽渠道布局,一方面通过拓展新适应症及循证研究助力市场开拓,推动医疗渠道稳健增长;另一方面通过零售市场精准营销促进县域市场渗透,2023年销售额超15亿元,增量超40%;2024Q1保持快速增长,公司计划其2024年全年销售目标超25亿元。(3)桃花姬阿胶糕:基于大快消新打法,拓展即食养颜第一品牌。(4)阿胶粉:针对年轻群体,以国潮时尚和数字化等方式推广;围绕线上线下互动整合,2023年销售破亿元。(5)“皇家围场1619”男士滋补品牌:进一步明晰品牌定位,推动终端营销增量。   股权激励彰显长期发展信心,稳定分红提升投资回报能力。(1)股权激励:公司已于2024年1月发布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草案),解禁指标涵盖ROE、净利润CAGR、营业利润率三重维度,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2)分红:作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公司始终将股东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数据统计,自1999年度首次分红至2023年度公司共分红25次,累计分红金额约77.32亿元。根据2023年利润分配预案,2023年分红金额首次突破10亿元,分红比例达99.60%;即每10股派发现金17.8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达11.46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双轮驱动激活内生动力,高势能构筑品牌壁垒;技术创新驱动业务增长,长期发展动力充足。我们上调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3/17.22/20.26亿元(2024-2025年前值为12.81/15.71亿元),增速分别为26%/19%/18%;对应PE分别为30/25/21倍,维持“增持-A”建议。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阿胶价格体系波动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1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