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1)

  • 滋补品龙头,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滋补品龙头,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个股研报
      东阿阿胶(000423)   投资要点:   打造滋补品行业龙头,构建“药品+健康消费品”双轮驱动。1.阿胶块:立足阿胶块“滋补国宝”品牌定位,提升品牌势能;聚焦核心资源,渠道精简瘦身,提升客户粘性,促进终端纯销持续增量。2.复方阿胶浆:阿胶浆实现学术与营销相互赋能,打造OTC补气补血品类领导地位。公司积极进行高水平循证证据打造,拓展新适应症。立足医保解除限制,把握院外零售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院内市场。3.健康消费品:公司目前以桃花姬为核心,打造阿胶糕第一品牌。桃花姬消费人群定位年轻化,线上线下打造多元渠道销售,用快消品的思路由区域产品走向全国。公司通过探索“阿胶+”和“+阿胶”业务模式打造第二增长曲线。4.构建“皇家围场1619”男士滋补产品矩阵,立足学术研究支持,新产品放量潜力充足。   产品库存出清,旨在稳定供求与量价关系。1.过往频繁提价导致囤货使得渠道库存积压。流向市场的阿胶量下降使得阿胶迎来新一轮的提价恶性循环。市场上阿胶的供需关系失衡,导致2019年爆发业绩亏损。2.2019年公司开始清理渠道库存,稳定价格体系,重塑渠道信心,提升品牌势能,加大终端销售力度并控制发货,至2022年公司产品库存清至合理范围。   股权激励彰显公司发展信心。公司股权激励已落地,对公司盈利能力做出明确要求。2024-2026年归母净利增速基于2022年复合增速不低于20%,ROE分别不低于10%/10.5%/11%,营业利润率分别不低于23%/23.5%/2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阿胶系列产品龙头,向“阿胶+”再到“+阿胶”不断延伸,打造健康消费品的第二增长曲线。我们预测2024/2025/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5.23/64.94/76.09亿元,收入增速为17%/18%/17%。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0/16.73/19.68亿元,增速为21%/20%/18%。我们看好公司产品的品牌势能与推广能力,给予公司2024年35PE,市值为486.63亿,目标价格为75.56元,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风险,阿胶系列产品市场竞争风险;渠道开拓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驴皮等价格波动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7页
    2024-04-21
  • 恒瑞医药(600276):业绩符合预期,第二成长曲线明确

    恒瑞医药(600276):业绩符合预期,第二成长曲线明确

  • 海康威视(002415):各业务板块边际向好,AI赋能智能物联

    海康威视(002415):各业务板块边际向好,AI赋能智能物联

  • 乐普医疗(300003):1Q24环比改善,看好全年趋势向上

    乐普医疗(300003):1Q24环比改善,看好全年趋势向上

  • 医药生物周跟踪20240420:怎么看欧盟IPI调查的影响?

    医药生物周跟踪20240420:怎么看欧盟IPI调查的影响?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儿科业务加速启航,优质BD赋能长期发展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儿科业务加速启航,优质BD赋能长期发展

    个股研报
      济川药业(600566)   增长动力轮换交接,儿科已成中流砥柱   济川药业成立于1994年,2013年借壳上市,专注于儿科、口腔、呼吸、消化、妇产及其它领域药品的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的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为代表的儿科已接过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为代表的呼吸及消化两大传统优势领域的发展接力棒。未来儿科业务板块成长空间大,BD项目持续高效引进有望为公司中长期发展贡献新增量,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2/34.11/38.39亿元,EPS为3.28/3.70/4.16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3.4/11.9/10.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产品结构优化,基本盘稳定增长、优势单品加速放量   公司一线核心产品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是公司业务发展的基本盘,整体增速稳健。其中独家品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2022年在全国公立医院儿科感冒用中成药市场中,市占率位列第一,龙头品种地位凸显;叠加针对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品规的调整和扩充,推出无蔗糖型颗粒和糖浆剂型,有望提升儿童用药依从性以及产品售价,实现量价齐升,进一步打开业绩增长天花板。此外,二线产品主要有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健胃消食口服液和黄龙止咳颗粒,涉及的治疗领域不一,可以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中长期有望为公司贡献新增量。   加大新品引进及研发力度,深化销售优势赋能可持续发展   公司采用专业化学术推广为主、渠道分销为辅的销售模式,不断深化学术平台的搭建,目前已覆盖全国逾30个省市。覆盖广、专业性强的学术网络大力提升了公司将产品迅速推向市场的能力。公司尤其在儿科等优势科室具有领先的商业化销售经验,因此成功推动2021年11月与天境生物达成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伊坦生长激素)产品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战略合作。此外,公司2022年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其中要求2022-2024每年BD产品不少于4个,我们认为中长期来看优质BD项目的高效引进有望为公司打开第二增长曲线,深化销售优势,赋能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不及预期,BD引进速度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4-04-21
  • 24年一季报点评:扣非归母净利润高速上涨,24年重回上升通道

    24年一季报点评:扣非归母净利润高速上涨,24年重回上升通道

    个股研报
      马应龙(600993)   投资要点:   归母净利润高基数实现正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高增速。   公司24年Q1实现营收9.55亿元(+14.7%),归母净利润1.98亿元(+5.4%),扣非1.93亿元(+35.7%)。   费用端,24年Q1销售费用率19.87%(+3.14pct)、管理费用率3.11%(+0.21pct)、财务费用率-1.53%(-0.35pct)和研发费用率1.76%(-0.29pct)。   医药工业:优化存量结构,渠道梳理顺畅,核心产品库存大幅下降。   重点产品库存优化:23年麝香痔疮膏/麝香痔疮栓/痔炎消片/八宝眼膏/金玄痔科熏洗散产量分别下降11.7%/11.8%/30.6%/30.6%/29.9%,库存量分别下降86.1%/44.4%/49.6%/27.2%/51.8%。我们认为24年Q1动销良性。   线下渠道整合:渠道增设共建渠道部和广阔渠道部,拓展县域市场和下沉市场;核心品种品规归拢渠道,减少一级经销商数量,优化合作方式;加强营销中台支持,基本实现进销存全链路数据采集与跟踪。   品牌推广力度加强:通过“529肛肠健康日”、“66爱眼日”、“带着龙珠去旅行”等系列品牌活动,加大终端产品动销力度,聚焦重点连锁,强化营销策划和推广,23年重点终端产出同比增长17%。   线上营销平台覆盖:拓展线上全域营销,基本实现抖快平台全覆盖,积极发力品牌自播,自播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00%。   大健康业务拓展:23年公司聚焦肛肠、眼科等战略关键领域,开发升级大健康产品80余个。肛肠领域,开发上市小蓝湿厕纸、大白卫生湿巾等系列湿巾产品。眼科领域,创新开发马应龙八宝祛眼袋及祛皱抗衰2个核心功效组方,拓展马应龙八宝系列眼霜,全年眼部健康产品销售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其中马应龙八宝系列产品同比增长15%。   服务与商业:打造马应龙肛肠全产业链的重要支点   医疗服务:1.马应龙肛肠连锁医院覆盖武汉、北京、西安、大同等地。2.加快布局肛肠诊疗中心共建,截至2023年已签约80家诊疗中心。3.打造移动健康云平台“小马医疗”。医药商业:医药零售与医药批发并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24/25/26年公司营收为35.7/40.5/45.1亿元,增速为14%/13%/11%;24/25/26年净利润为5.6/6.5/7.4亿元,增速为25%/17%/14%。给予公司2024年23倍PE,市值为127.9亿,对应目标价格为29.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和推广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成本上涨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4-04-21
  • 23FY及24Q1稳扎稳打,创新多抗平台陆续验证

    23FY及24Q1稳扎稳打,创新多抗平台陆续验证

    个股研报
      泽璟制药(688266)   主要观点:   事件1   2024年4月20日,泽璟制药发布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27.83%;归母净利润-2.79亿元,同比+39.08%;扣非归母净利润-3.49亿元,同比+29.46%。单季度来看,公司2023Q4收入为1.04亿元,同比-0.07%;归母净利润为-0.76亿元,同比+18.2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5亿元,同比-4.81%。   事件2   同日,泽璟制药发布2024年一季报,公司2024Q1收入为1.08亿元,同比+0.12%;归母净利润为-0.39亿元,同比+30.9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43亿元,同比+33.51%。   点评   运营增效稳扎稳打,经营性现金流首次为正   2023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92.44%,同比+1.09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193.69%,同比-70.32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64.82%,同比-10.50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4.29%,同比-24.27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3.85%,同比+0.6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28.44%,同比-36.20个百分点,研发投入总额为4.96亿元,绝对值同比减少0.1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33亿元,同比-37.15%。   2024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93.40%,同比+0.32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140.01%,同比-16.00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55.53%,同比+4.2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2.99%,同比-7.0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6.43%,同比-6.1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77.92%,同比-7.08个百分点,研发投入0.84亿元,绝对值同比减少0.07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0.89亿元,首次回正,同比增长390.88%。   现有商业化产品恢复增长,24H1商业化看点密集   多纳非尼片销售额在23Q4重新企稳,恢复稳步商业化推进,市场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年销售收入保持近30%增长。销售所产生的收入加上公司高效运营带来的成本费用降低,使公司亏损持续收窄,随着多纳非尼在肝癌生存期为患者带来持续获益优势,预计2024年将保持增速稳步增长。   公司在2024年进入商业化密集兑现期,重组人凝血酶在2023年12月成功合作远大辽宁、2024年1月正式获批上市后,目前商业化准备进行中,依托合作方远大辽宁既有的广泛渠道,有望迅速打开市场,改变泽璟制药单品销售格局,未来有望达到20亿销售峰值。   公司下一个重磅小分子药物JAK抑制剂杰克替尼,涉及肿瘤及自身免疫病两大领域,市场前景广阔。主要竞品芦可替尼2021年全球销售额达到37.29亿美元,公司杰克替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优于同类进口竞品芦可替尼,有望实现同类最佳产品(Best in class)进行国产替代。2022年10月,杰克替尼片治疗骨髓纤维化NDA申请获CDE受理,已经完成注册检验、临床核查和二合一现场核查,资料发补已完成,有望在2024H1获批上市。以及盐酸杰克替尼乳膏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的II/III期临床试验于近日获批开展。   后续BIC、FIC管线排布,双抗三抗平台进入验证期   公司生物药多抗平台的多款双靶点、三靶点抗产品进度处于全球领先梯队。公司ZG006CD3/DLL3/DLL3三特异性抗体靶点潜力初显,其同类产品Amgen的CD3/DLL3双抗近日公布其治疗后线SCLC的2期临床数据,ORR高达40%,靶点有效性得到初步验证;而DLL3CAR-T相关资产先后获得MNC大厂如诺华、默沙东的青睐,公司的ZG006CD3/DLL3/DLL3多特异性抗体为全球首创。2024年将陆续在学术会议上披露多项管线的早期临床数据,平台进入验证期。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9.4/18.8/29.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2.3%/100.4%/57.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0/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1.8%/160.9%/173.6%,对应估值为亏损/124X/45X。看好公司重组人凝血酶、杰克替尼商业化前景,CD3/DLL3/DLL3等多个FIC管线的推进为公司带来长期增长驱动,公司有望成为下一代综合型创新制药企业。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失败风险、审批准入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销售浮动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4-21
  • 新材料产业周报:国内首台大芯片先进封装专用光刻机交付入厂 2024Q1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达31.1%

    新材料产业周报:国内首台大芯片先进封装专用光刻机交付入厂 2024Q1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达31.1%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新材料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正处于下游需求迅速爆发阶段,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国内新材料有望迎来加速成长期。所谓“一代材料,一代产业”,新材料产业属于基石性产业,是其他产业的物质基础。我们筛选了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持续挖掘并追踪处于上游核心供应链、研发能力较强、管理优异的新材料公司   1)电子信息板块:重点关注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5G材料等。   板块动态:   4月18日,全球半导体观察:由广东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组织的“曝光时刻--3D异构芯片封装技术研讨会”暨国内首台大芯片先进封装专用光刻机交付入厂仪式在增城区广东越海集成技术有限公司举行。本次交付入厂的国内首台大芯片先进封装专用光刻机由星空科技自主研制,可以为Chiplet和2.5D/3D大芯片的集成制造提供光刻加工工艺。越海集成成立于2022年1月,由兴橙资本、湾区传感器产业集团发起设立,广州产投领投,省、市、区三级国资共同参与投资。其聚焦于半导体晶圆级和系统级先进封装领域,以领先的TSV和2.5D/3D系统级封装技术,加速芯片产业的国产化进程。一期项目2023年5月实现首批设备通线,2024年初开始量产。   2)航空航天板块:重点关注PI薄膜、精密陶瓷、碳纤维。   板块动态:   4月16日,格隆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15日召开科技成果鉴定会,宣布我国自主研制的100吨超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研制成功。振动试验系统可模拟火箭、卫星、飞机等装备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环境,检测装备结构和性能可靠性。目前,该系统已投用于我国航空航天领域。   3)新能源板块:重点关注光伏、锂离子电池、质子交换膜、储氢材料等。   板块动态:   4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1.5万辆和2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2%和31.8%,市场占有率已达31.1%。   4)生物技术板块:重点关注合成生物学、科学服务等。   板块动态:   4月18日,药智新闻,神州细胞发布202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营业收入6-6.2亿元,净利润为0.6-0.8亿元(同比增长139.21-152.28%),扣非净利润为1.45-1.65亿元。由于港股18A没有强制披露一季度业绩的要求,神州细胞可以算是2024年国内第一家宣布盈利的Biotech,具备里程碑意义。   5)节能环保板块:重点关注吸附树脂、膜材料、可降解塑料等。   板块动态:   4月15日,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磷石膏综合利用行动方案》,鼓励和支持磷化工企业采用水洗、焙烧、浮选、中和等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实施磷石膏不落地深度净化工艺改造。建设磷石膏无害化处理设施,逐步实现新增磷石膏堆存前达到无害化。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新材料受到下游应用板块催化,逐步放量迎来景气周期,维持新材料行业“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替代技术出现;行业竞争加剧;经济大幅下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等。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4-04-21
  • 创新药收入快速增长,持续加强源头创新

    创新药收入快速增长,持续加强源头创新

    个股研报
      恒瑞医药(60027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和2024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28.20亿元(+7.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02亿元(+10.14%),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1.41亿元(+21.46%)。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9.98亿元(+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69亿元(+10.48%),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4.4亿元(+18.06%)。   业绩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3年公司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毛利率84.55%(+0.94pp);净利率18.75%(+0.82pp),利润率稳步提升。费用率管控良好,研发费用率21.71%(-1.26pp),销售费用率33.2%(-1.34pp),管理费用率10.59%(-0.25pp)。   创新成果持续获批,创新药收入拉动整体业绩稳健增长。仿制药集采的影响逐步减弱,创新药收入拉动整体稳健增长。2023年公司创新药收入达106.37亿元(含税,不含对外许可收入),同比增长22.1%。第二批集采涉及产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醋酸阿比特龙片因多数省份集采续约未中标及降价等因素影响,销售额同比减少7.02亿元,第七批集采涉及产品销售额同比减少9.11亿元。2023年创新成果持续落地:   新药获批上市:3款1类创新药(阿得贝利单抗、磷酸瑞格列汀、奥特康唑)、4款2类新药(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醋酸阿比特龙纳米晶、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获批上市。公司已累计在国内获批上市15款1类创新药。   新适应症获批上市:卡瑞利珠单抗的第9个适应症及阿帕替尼的第3个适应症(二者联合用于一线治疗晚期肝癌);马来酸吡咯替尼片第3个适应症(联合曲妥珠单抗加多西他赛一线治疗HER2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第2个适应症(联合来曲唑或阿那曲唑一线治疗HR阳性、HER2阴性局部复发或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第2个适应症(用于2-6周岁儿童全麻手术前的镇静/抗焦虑)。   上市申请:共有14项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   临床推进:12项临床推进至Ⅲ期,35项临床推进至Ⅱ期,30项临床推进至Ⅰ期。   持续建设行业领先的新技术平台,加强源头创新。公司不断完善已建立成熟的化药(含多肽、PROTAC)、单/双抗体药、ADC药物、小核酸、核药等技术平台,初步建成多特异性抗体、双抗ADC平台,积极探索PDC、AOC、DAC、mRNA等新分子模式平台,并尝试开拓结构生物学、AI药物研发等平台。公司ADC平台已有11个新型、具有差异化的ADC分子成功获批临床,SHR-A1811目前已有五项适应症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公司自主研发的KRAS G12D抑制剂采用脂质体包裹制成,是全球首个脂质体KRAS G12D抑制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9/60.2/72.3亿元,对应PE为57X/47X/39X。创新药占比不断提升,创新升级加速,创新药国际化即将迎来质变,仍然是国内创新药投资首选,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仿制药集中采购降价、药品研发进度不达预期、里程碑付款金额存在不确定性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4-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