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信达生物(01801):早期数据密集公布,下一代肿瘤治疗矩阵雏形初显,重申买入

    信达生物(01801):早期数据密集公布,下一代肿瘤治疗矩阵雏形初显,重申买入

  • 沛嘉医疗(9996.HK):审计结果或为投资人注入更多信心,重磅新品有望成为股价催化剂

    沛嘉医疗(9996.HK):审计结果或为投资人注入更多信心,重磅新品有望成为股价催化剂

  • 信达生物(1801.HK):三项肿瘤管线资产公布积极的一期数据

    信达生物(1801.HK):三项肿瘤管线资产公布积极的一期数据

  • 信达生物(01801):三项肿瘤管线资产公布积极的一期数据

    信达生物(01801):三项肿瘤管线资产公布积极的一期数据

  • 沛嘉医疗-B(09996):审计结果或为投资人注入更多信心,重磅新品有望成为股价催化剂

    沛嘉医疗-B(09996):审计结果或为投资人注入更多信心,重磅新品有望成为股价催化剂

  • 锦波生物(832982):胶原赛道景气度延续,全年业绩有望达成高增

    锦波生物(832982):胶原赛道景气度延续,全年业绩有望达成高增

  • 医药行业周报:益普生FIC小分子获FDA批准,用于治疗PBC

    医药行业周报:益普生FIC小分子获FDA批准,用于治疗PBC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6月11日,医药板块涨跌幅+1.01%,跑赢沪深300指数1.88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4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其他生物制品(+1.98%)、疫苗(+1.58%)、血液制品(+1.52%)表现居前,医药流通(-0.41%)、线下药店(+0.05%)、医疗研发外包(+0.62%)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迪哲医药(+10.37%)、汉商集团(+9.95%)、海泰新光(+8.81%);跌幅榜前3位为ST中珠(-5.07%)、ST长康(-5.06%)、ST景峰(-5.04%)。   行业要闻:   6月11日,益普生宣布,美国FDA已加速批准Iqirvo(Elafibranor)80毫克片剂与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用于治疗对UDCA应答不足的成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或作为单药疗法治疗对UDCA不耐受的患者。Iqirvo是近十年来首个获批用于治疗罕见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新药。益普生已向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提交监管申请,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作出最终监管决定。   (来源:益普生)   公司要闻:   维力医疗(603309):公司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海南维力医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知,公司产品Wellead?Latex Foley Catheter(维力乳胶导尿管)获得了美国FDA批准注册,用于常规排尿或术后常规引流及膀胱冲洗。   东方生物(688298):公司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美国衡健近日取得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Healgen COVID-19/Flu A&B Ag ComboRapid Test Cassette(Swab)的紧急使用授权(EUA),用于鉴别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或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   中国医药(600056):公司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天方药业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两份盐酸倍他司汀片《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该药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主要用于治疗梅尼埃病相关的眩晕、耳鸣、听力下降。   君实生物(688180):公司发布公告,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PFS和OS均已达到方案预设的优效边界,近期将向监管部门递交该新适应症的上市申请。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6-19
  • 化工2024中期策略报告:看好天然碱投资机遇

    化工2024中期策略报告:看好天然碱投资机遇

    化学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纯碱:应用广泛的基础化工原料。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生产的主要原料包括原盐、合成氨、石灰石等。纯碱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平板玻璃、日用玻璃、光伏玻璃、小苏打、硅酸盐、碳酸锂等行业。纯碱工业产品主要包含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两种,这两种产品的化学性质无区别,只是物理性质有所不同。轻质纯碱主要用于冶金、造纸和印染等工业,重质纯碱主要应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洗涤剂和陶瓷釉等的生产。   天然碱改变我国纯碱供需格局:供给增速大于需求增速,行业供需格局趋于宽松。(1)需求:平板玻璃对纯碱需求有望保持稳健,光伏玻璃、碳酸锂等对纯碱需求有望继续增长。纯碱最大的下游领域是平板玻璃,尽管平板玻璃的下游地产在2022年上半年开始呈现下滑趋势,但由于玻璃行业高温连续生产、不轻易停工的特殊性以及国家多个相关政策的刺激,平板玻璃所对应的纯碱需求自2022年以来仍保持相对平稳。光伏玻璃、碳酸锂等行业在未来有明显产能扩张,有望拉动纯碱需求。在国家地产相关政策对地产玻璃有一定托底的情况下,我们预计2024-2026年我国纯碱需求有望分别达到3063、3193、3251万吨,继续向上增长。(2)供给:天然碱产能产量增长明显,深刻改变我国纯碱供需格局。我国近年主要纯碱增量来自远兴能源旗下银根矿业的天然碱项目,此项目共规划天然碱产能780万吨,其中一期500万吨,已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投产,二期280万吨计划于2025年12月建成。此外,河南金大地、连云港碱业等公司近年也有新增纯碱产能。若规划新增产能全部投产落地,我国纯碱产能将达到4775万吨,比2023年产能增长610万吨。我们预计2024-2026年我国纯碱产量有望分别达到3226、3508、3667万吨。(3)供需格局趋于宽松,行业有产能出清压力。我们预计2024-2026年我国纯碱供给过剩的量有望分别达到171、224、325万吨。我们进一步测算了不同企业的成本,未来行业内价差低于200元/吨的4家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这4家企业产能合计360万吨,按照价差从小到大分别为:广东氨碱法(60万吨产能)、江苏氨碱法(130万吨产能)、山东氨碱法(150万吨产能)、云南联碱法(20万吨产能)。   天然碱优势明显,高成本路线形成价格支撑。纯碱的主要生产方法包含两大类:化学合成法和天然碱法。化学合成法又包含氨碱法、联碱法两种工艺。2023年联碱法和氨碱法纯碱产能占总产能的比例分别为49%和38%,天然碱占比仅13%。天然碱法相对氨碱法和联碱法,能耗低、环保,成本优势明显。根据百川盈孚三种纯碱工艺的成本数据,2021年1月-2024年5月,天然碱平均单位生产成本为955元/吨,联碱法为1618元/吨,氨碱法为1745元/吨。我们综合2024年1-5月各地区原材料价格等,以我国40家纯碱企业为对象,测算出了不同地区不同工艺之下纯碱的单位成本。从测算结果来看,天然碱的成本在817元/吨左右,多数化学合成法的成本在1433元/吨左右,成本最高达到2087元/吨。我们认为若原材料价格等相对稳定,1400元/吨的这一价格可能是纯碱价格的下限。我们认为由于天然碱的成本优势,新增化学合成法纯碱可能不再会出现,最终天然碱法可能会掌握市场的定价权。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国内天然碱龙头远兴能源,公司拥有低成本和扩产能双重优势。   风险因素:下游需求大幅下降的风险;煤炭、原盐等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6页
    2024-06-19
  • 公司深度报告:核心产品快速放量,新适应症加速推进

    公司深度报告:核心产品快速放量,新适应症加速推进

    个股研报
      荣昌生物(688331)   投资要点:   国内自免和ADC领域的领导者。公司2008年成立,2020年11月于香港联交所上市,2022年3月于科创板上市,为A+H两地上市企业。公司致力于发现开发同类首创、同类最佳的生物药物,核心产品泰它西普是全球首创的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维迪西妥单抗是国产首款ADC药物。公司管理团队在创新药开发方面经验丰富,具有国际化视野,多个项目已陆续开展海外临床研究,具备全球竞争力。公司在规模化生产、研发投入、商业化建设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   泰它西普:全球首创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自免领域适应症不断拓展。泰它西普是全球首款、同类首创的注射用重组BLyS/APRIL双靶点新型融合蛋白产品,相比单靶点表现出更好的药效学效果与疗效。目前国内仅有GSK的贝利尤单抗和公司的泰它西普两款SLE生物制剂,竞争格局良好。国内针对SLE已转为完全批准,于2023年底获简易续约。针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新适应症于2023年8月提交NDA,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获批针对重症肌无力(MG)、原发性干燥综合症(pSS)、IgA肾病、视神经脊髓炎频谱系疾病(NMOSD)的III期临床顺利推进中。海外方面,SLE正在全球推进国际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针对MG、pSS和IgA肾病三大适应症均已获得FDA同意开展全球III期临床研究,MGpSS被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认定。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市场空间广阔,庞大的用药群体为泰它西普的持续放量奠定良好基础。   维迪西妥:国产ADC先行者,差异化竞争优势明显。维迪西妥单抗是我国首个获得FDA、NMPA突破性疗法双重认定的ADC药物,国内已获批胃癌(GC)和尿路上皮癌(UC)两大适应症。针对GC,三线治疗获I级推荐,针对UC,维迪西妥是唯一获批的HER2-ADC已获得全线推荐。公司正在积极开展维迪西妥单抗与免疫疗法联合用药研究,不断拓展用药人群,与PD-1联用治疗一线UC患者的III期临床、治疗一线HER2表达GC的II/III期临床研究持续推进。维迪西妥单抗治疗HER2阳性伴肝转移的晚期乳腺癌的III期临床取得阳性结果,近期递交上市申请,同时公司也在推进产品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领域的差异化竞争海外方面,与美国Seagen达成合作,维迪西妥单药治疗二线UC的II期关键性临床、联合PD-1治疗一线UC的III期临床持续推进中。2023年辉瑞收购Seagen,受益于辉瑞在临床和商业化方面的优势得以加速推进。   公司在研管线丰富,持续加强长期竞争力。公司搭建了三大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平台,已开发了20余款候选药品,覆盖自身免疫、肿瘤和眼科三大类疾病领域的20余种适应症。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从2018年的2.16亿元增至2023年的13.06亿元。RC28是VEGF/FGF融合蛋白,针对眼科疾病湿性老年性黄斑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正处于III期临床。另有三款ADC药物,RC88获得FDA批准治疗卵巢癌的II期临床试验并获得快速通道资格认定;RC118针对多种恶性实体瘤处于II期临床阶段;RC248处于I期临床阶段。RC148(双抗)、RC198(融合蛋白)处于I期临床。公司管线梯度结构合理,随着在研管线持续推进,公司产品种类有望不断丰富。   投资建议:公司现有两款创新药上市销售,处于快速放量阶段,并且适应症也在陆续拓展公司多项在研产品进入临床阶段,随着管线顺利推进,产品种类将不断丰富。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5.86亿元、21.75亿元和29.5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1.38亿元、-9.89亿元和-3.5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1页
    2024-06-19
  • 医药行业周报:礼邦医药小分子新药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医药行业周报:礼邦医药小分子新药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6月17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02%,跑赢沪深300指数0.13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6名。各医药子行业中,血液制品(+2.09%)、其他生物制品(+0.54%)、医疗研发外包(+0.21%)表现居前,医院(-1.26%)、线下药店(-0.77%)、医疗设备(-0.65%)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嘉应制药(+10.00%)、太安堂(+9.52%)、楚天科技(+5.94%);跌幅榜前3位为罗欣药业(-5.16%)、ST南卫(-5.05%)、三元基因(-4.92%)。   行业要闻:   6月17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礼邦医药的AP306胶囊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拟开发的适应症为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AP306是一种钠依赖性磷酸盐转运蛋白泛抑制剂,已完成针对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的2期临床研究。   (来源:安进)   公司要闻:   科伦药业(002422):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科伦博泰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批准其开发的创新药物注射用SKB518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临床试验通知书,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   微芯生物(688321):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西奥罗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和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   恒瑞医药(600276):公司发布公告,近日与子公司山东盛迪医药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关于HRS7415片、HRS-8080片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将于近期开展二者联合用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试验。   科兴制药(688136):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深圳科兴研发的“GB08注射液”I期临床研究成功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给药,该药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Fc融合蛋白长效化生长激素。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6-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