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01)

  • 化工行业周观点:尿素涨至两年最高,草甘膦景气持续上行

    化工行业周观点:尿素涨至两年最高,草甘膦景气持续上行

    化工行业
      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中信行业指数中,基础化工板块下跌 0.40%,同期沪深300上涨2.29%,基础化工板块同期落后大盘2.69个百分点。石油石化板块上涨 0.35%,同期落后大盘 1.94 个百分点。其中, ST 达志( 49.96%)、 震安科技( 48.51%)、 圣济堂( 40.98%)、 拉芳家化( 36.42%)、 亚钾国际( 25.12%)位列涨幅前五;跌幅前五分别是: 康德退( -40.28%)、 ST 澄星( -18.29%)、 赛伍技术( -16.53%)、 云图控股( -14.66%)、江苏索普( -14.22%)。   行业核心观点:   尿素: 上周尿素行情持续上涨,达到两年以来最高价。据百川数据显示, 5 月 13 日山东及两河尿素出厂报价2170-2220 元/吨,成交价在 2170-2200 元/吨。 七日环比上涨 4.39%,较年初上涨 22.47%。 供给端方面, 部分地区生产装置短暂停车或检修不断,导致目前厂商货源偏紧,整体处于库存低位,部分企业存在惜售情绪;需求端方面,近期下游客户拿货积极性有所提升,同时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农业活动陆续开展,工业板材、复合肥等下游企业开工率有所提升。 预计短期国内尿素市场将维持坚挺。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草甘膦: 上周草甘膦市场表现优异。据百川数据显示, 5月13日草甘膦实际成交参考至3.9-3.95万元/吨,港口FOB报价 6100-6180 美元/吨。 供应端来说, 在供给侧改革和环保常态化趋势下,国内草甘膦行业中小企业产能持续退出,国内现有多家草甘膦企业生产装置满负荷运转,总体货源偏紧;需求端来说, 随着全球粮食安全战略升级,国内多款转基因作物获批,草甘膦国内外市场需求都有所增加。预计短期内受政策及供给端货源偏紧的影响,草甘膦市场将持续高位震荡。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关注 2 条主线: 1.顺周期阶段下价格及景气度持续上涨的传统化工品及相关龙头企业; 2.具有政策支撑的国产替代相关的新材料板块,如碳纤维、涉及5G、半导体产业链的相关新材料。   风险因素: 海外疫情严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震荡、 草甘膦、 尿素需求不及预期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1-05-18
  •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经济向好叠加管道事件利好油价,长丝待需求复苏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经济向好叠加管道事件利好油价,长丝待需求复苏

    化工行业
      中美经济向好叠加管道事件利好油价,长丝静待需求复苏   截至5月14日,Brent原油价格为68.83美元/桶,周环比上涨0.56美元/桶;WTI原油价格为65.53美元/桶,周环比上涨0.72美元/桶,虽印度疫情持续但中美经济数据乐观加之美国燃油管道遇袭供给缺口尚未完全恢复提供一定支撑利好油价;本周因一网络黑客攻击迫使美国主要燃料输送管道关闭,而所有输油管道系统于14日重启,管道商的输油网络仍未完全恢复。受益标的:(1)民营大炼化:桐昆股份、恒逸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2)轻烃裂解:卫星石化、东华能源;(3)油服龙头:中海油服;(4)煤制烯烃龙头:宝丰能源;(5)民营加油站:和顺石油;(6)受益资产注入管网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油工程、新奥股份、深圳燃气。   美国库存增加&需求下滑,管道遇袭尚未完全恢复   供给增加:根据EIA最新数据,5月7日当周,美国原油产量为1100万桶/天,周环比增加10万桶/天;BakerHughes公布5月14日的当周数据,本周美国活跃钻机数为448台,与上周持平;库存增加:5月7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和油品总库存为12.84亿桶,周环比增加338.5万桶。其中,商业原油库存为4.85亿桶,周环比减少42.6万桶;汽油库存为2.47亿桶,周环比增加37.8万桶;需求下滑:5月7日当周,炼厂方面加工能力为1809万桶/天,周环比减少5万桶/天;消费方面,本周美国油品消费总量为1748万桶/天,周环比减少221万桶/天,其中,汽油消费880万桶/天,周环比减少6万桶/天。本周美国最大燃料管道系统遭到黑客攻击,截至14日管道完整恢复燃油供给仍需数天时间,汽油供应趋紧的预期仍在。   长丝价格小幅回落,静待市场需求恢复   价格方面,本周POY150D报7250元/吨,周环比下跌50元/吨;FDY150D报7300元/吨、DTY150D报8700元/吨,周环比均下跌50元/吨,本周涤纶长丝市场弱势整理,双原料虽上涨,但涤纶长丝存在累库现象,多数厂商报价下调,优惠出货;供应方面,涤纶长丝企业平均开工率约为94.41%,较上周上调0.95%;需求方面,江浙地区化纤织造综合开机率为72.35%,环比下降0.77%;五一假期期间,部分织造企业选择放假,导致周内开工呈现下降趋势,后续仍将维持偏弱运行为主;价差方面,本周PX-石脑油价差增加5.42美元/吨;PTA-PX价差缩小123.02元/吨;涤纶长丝与PTA、乙二醇的价差扩大77.65元/吨。进出口方面,据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3月我国涤纶长丝当月出口量为304124.72吨,环比上涨55.79%,累计出口量同比上涨29.22%。   本周LNG小幅探涨,原料价格坚挺形成支撑   根据百川盈孚,本周LNG价格指数环比上调427元或12.77%至3770元/吨。供给端,进口原料气价格的持续上调,以及市场开工率的下行,且下旬中石油原料气价格跟涨,均对LNG市场价格有明显支撑;供给端,市场需求面提升尚未有明显的利好支撑,多按需采购,本轮涨价主要由供应面拉涨,故本周液价小幅探涨。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地缘政治加剧、疫情反复导致需求萎靡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1-05-17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能源双控政策持续PVC龙头有望受益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能源双控政策持续PVC龙头有望受益

    化工行业
      投资摘要:   每周一谈:   能源双控政策引发电石价格持续上涨:内蒙古对“十四五”的能耗双控工作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确定了2021年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能耗增量控制在500万吨标准煤以内的目标任务。根据卓创数据,内蒙古电石有效产能115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能的30%,位居全国第一,由于内蒙古外销电石比例相对较大,限产导致电石价格持续上涨   电石法PVC一体化企业将持续收益:电石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外购电石的企业利润明显下降,由于限电政策是长期性的政策,电石价格下调空间受限,外购电石的企业利润受到较大挑战,目前部分成本较高的厂家徘徊在盈亏平衡线附近,出现降负或者提前检修的情况,PVC价格持续上涨,相关一体化龙头有望收益。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本周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上涨1.66%,上证综合指数上涨2.25%,与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相比,基础化工板块落后0.59个百分点。子板块方面,本周基础化工子板块上涨为主,其中钾肥(11.84%)、、橡胶制品(8.5%)、日用化工品(5.9%)、氮肥(5.6%)、食品及饲料添加剂(+3.98%)等子板块涨幅居前;氨纶(-8.18%)、复合肥(-2.64%)、碳纤维(-2.42%)、锦纶(-0.93%)、涤纶(-0.91%)等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涨跌幅:本周基础化工板块领涨个股包括*ST达志(49.96%)、震安科技(48.51%)、圣济堂(40.98%)、拉芳家化(36.42%)、亚钾国际(25.12%)等;领跌个股包括康得退(-40.28%)、*ST澄星(-18.29%)、赛伍技术(-16.53%)、云图控股(-14.66%)、江苏索普(-14.22%)等。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的风险,贸易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1-05-17
  • 化妆品行业研究:板块继续领跑市场,关注Q2基本面向好标的

    化妆品行业研究:板块继续领跑市场,关注Q2基本面向好标的

    化工行业
      行情回顾   2021.4.26~2021.5.14 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 300 分别涨 0.47%、跌1.00%、跌 0.48%,化妆品板块涨 3.00%,跑赢沪深 300 0.47PCT。板块对比来看,化妆品涨幅处行业上游。 个股方面,拉芳家化、华熙生物、名臣健康涨幅居前,其中华熙生物涨幅居前主要为获益医美板块关注度提升、板块总体估值提升。壹网壹创、水羊股份、蓝月亮等跌幅居前。   重点数据点评   化妆品和医美行业 20A&1Q21 业绩总结:   化妆品: 20 年疫情带来短期波动, 1Q21 线下恢复强劲增长。子板块中代运营成长性最强,美妆总体景气、个股分化,生产商业绩稳健。   医美: 成长性优, 20 年疫情带来短期波动,影响程度中游服务商>下游终端医美机构>上游耗材, 上游耗材成长性/盈利性总体最高,个股表现分化。   重点品牌天猫旗舰店 4 月销售情况:   1)基础性护肤品牌:珀莱雅主品牌继续高增 55%;子品牌彩棠同增607%; 华熙生物润百颜/夸迪/肌活/米蓓尔同增 28%/453%/46%/127%; 水羊股份主品牌御泥坊维持复苏态势,销售额同增 15%; 小迷糊同增 33%、花瑶花同降 89%; 代理品牌中强生旗下李施德林、露得清涨势强劲; 上海家化六神/玉泽/佰草集分别同比 9%/-60%/10%,其他品牌中启初、双妹等表现靓丽; 丸美同降 54%; 壹网壹创代运营百雀羚/Olay/雅顿/泡泡玛特同增32%/17%/1468%/157%; 丽人丽妆代运营雪花秀/后同增-8%/23%。   2)功效性护肤: 本土品牌 4 月线上承压 , 4 月薇诺娜同降 5%。   3)新锐彩妆品牌: 表现分化, 花西子同增 74%、完美日记同降 1%。   4)洗衣液: 蓝月亮同增 29%。   投资建议   一季度化妆品板块获益线下恢复性增长、业绩总体表现靓丽,行业竞争加剧、净利增速低于收入、个股表现进一步分化。展望二季度电商旺季来临、线下低基数效应减弱,建议关注线上旺季有望销售靓丽/线下持续恢复增长等有较强基本面支撑的贝泰妮、珀莱雅、上海家化、水羊股份、壹网壹创等。   行业公司动态   行业新闻: 联合利华 1Q21 营收超 960 亿, 计划剥离非核心品牌;雅诗兰黛发布 21 年一季报, 中国区营收增 35%, 高端护肤、亚太市场贡献主要增量;百岁山将推出喷雾产品进军护肤市场;华为入局美妆, 牵手香港化妆品零售企业卓悦控股,计划帮助卓悦加强电子商务零售业务和提升盈利能力,三年计划在内地店铺数量达到 3000 家; ZARA 即将推出完整美妆线;露华浓 1Q21 销售额低于预期,高端产品表现强劲、 大众产品滞后;资生堂1Q21 中国市场营收强势增长,计划出售部分彩妆品牌,继续聚焦护肤主业;巴西美业巨头 Natura 一季度营收涨 26%,电商表现亮眼。   重点公告: 水羊股份/丸美股份/壹网壹创/昊海生科/泡泡玛特/青松股份/拉芳家化/蓝月亮发布 20 年报及 21 一季报;贝泰妮拟引入红杉文德 1000 万增资;丸美股份/名臣健康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获税收优惠;丽人丽妆获得政府 3989 万补助;翔港科技拟申请不超过 0.63 亿并购贷款。   风险提示   新品/营销/渠道发展不及预期;生产商/代运营商大客户流失。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1-05-17
  • 化工行业周报:成本推涨煤化工价格,万华再突破新技术

    化工行业周报:成本推涨煤化工价格,万华再突破新技术

    化工行业
      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预计五月份化工产品价格将维持高位。经过前期调整,行业优秀一二线公司再次回到估值合理区间。中长期仍关注优质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半导体新材料等子行业可能关注度持续提升。   行业动态:   本周跟踪的 101 个化工品种中,共有 36 个品种价格上涨, 30 个品种价格下跌, 35 个品种价格稳定。涨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苯酚、苯乙烯、甲醇、二甲醚、 纯苯;而跌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液氯、醋酸、丙酮、甲基环硅氧烷、环氧氯丙烷。   本周 WTI 原油收于 65.51 美元/桶,周涨幅 0.94%;布伦特原油收于 68.83美元/桶,周涨幅 0.81%。本周油价高位盘整,多空交织博弈,重心变化不大。美国石油管道问题加剧下游短缺,但美元指数拉升抑制了油价涨幅,且印度疫情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信心,原油价格主要的支撑依然来自需求端的逐渐恢复,而供应端变化暂时在市场预期之内。   据财政部官网 5 月 14 日消息,近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 2021 年 6 月 12 日起,对部分成品油视同石脑油或燃料油征收进口环节消费税。主要涉及三种成品油,分别是混合芳烃、轻循环油和稀释沥青。 本周五国内油品市场受此影响,期货市场夜盘相关品种如沥青、LPG、原油、燃料油等有较大涨幅,未来可能对国内成品油价格利好。   本周甲醇成本端有力支撑,市场价格延续涨势,价格指数由 2349元/吨涨至 2503元/吨,涨幅较大。本周部分前期停车装置陆续重启,但华北、西北地区均有新增停车装置,局部地区仍有供应利好支撑。甲醇期货走势较强,受此影响港口现货市场价格上调,港口局部地区去库,下游刚需采购为主,接货积极性尚可。整体来看,近期受到煤炭价格走高带动,甲醇成本支撑优势明显,加之局部地区仍有装置处于检修中,上游厂家整体库存多在中低位水平。不过煤炭价格近期可能会受到政策影响限制继续上涨,警惕成本出现快速坍塌。总的来说甲醇价格预计短期内仍然走势较强。   由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完成的“高效绿色不对称催化制备 L-薄荷醇技术”项目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成果鉴定。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薄荷醇消费国,同时也是生产 L-薄荷醇的传统大国。万华化学攻克了以柠檬醛为核心原料的 L-薄荷醇生产成套工艺技术,建成投产了 1000 吨/年的工业化示范装置,成为了世界上第四家掌握薄荷醇生产核心技术的企业。投资建议:   本月观点:   4月份,化工品价格涨跌互现,跟踪的产品中 50%产品价格环比上涨,其中涨幅超过 10%的产品占比 12%; 42%产品价格环比下跌,跌幅超过 10%的产品占比 6%;另外 8% 产品价格持平。与 2020 年同期相比,约 88% 的化工产品价格同比上涨。从子行业中观数据来看, 2021 年 3 月一级子行业营收累计同比仍为很大幅度增长,但增速较 2 月略有回落。库存水平来看,补库持续进行,行业大部分产品库存可能处于中等略偏低水平。投资建议,市场方向不明,且波动加剧。我们认为,经过前期调整,行业优秀一二线公司再次回到估值合理区间。线公司再次回到估值合理区间。中长期仍关注优质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半导体新材料等子行业可能关注度持续提升。中期关注的子行业包括化肥、农药、化纤、维生素、基建相关化学品、新材料等,挑选各子行业优势龙头企业。   本月金股: 桐昆股份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因素变化引起油价大幅波动; 2)全球疫情形势出现变化。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1-05-17
  • 石油石化行业:乙二醇成本推升背后上涨的煤价

    石油石化行业:乙二醇成本推升背后上涨的煤价

    化工行业
      投资摘要:   每周一谈:   原料成本推动乙二醇价格上涨:4月底开始至5月12日,乙二醇现货仅半月时间涨幅9%,同期乙二醇9月合约涨幅14%,其主要原因为原料煤价大幅上涨带来的成本推动效应,而供需面则并未出现剧烈变化。随后5月13以及14日,EG跟随煤炭价格大幅回调,现货回调4.5%、盘面回调7%。   煤化工长协统供实际价格变动较现货平缓:实际煤化工装置原料煤的采购为长协统购,结算价实行月度结算。中长期合同执行“基准价+浮动价”的价格机制,权重各占50%。当煤炭现货价格上涨时,煤化工长协价仅浮动部分变化,且时间上滞后一个月。因此,煤价的上涨对乙二醇成本端实际影响要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   成本推升价格乙二醇更具弹性:煤炭是国内乙二醇生产主要原料之一,目前国内煤制乙二醇工艺约占总产能的40%左右。如果剔除长期停车装置,产能占比约33%。煤制乙二醇工厂成本计算方式差异较大,原料(3-5吨)煤+催化剂+水电气+人工、财务、折旧+运输及其他费用。报告中使用3.2*褐煤+3600元/吨进行计算EG成本,意味着每百元煤价上涨对乙二醇成本端的影响大概320元,考虑到煤化工企业多长协采购,对其生产成本的影响比现货采购减少一半,预计煤价每上涨百元,成本端抬升160元附近。此轮乙二醇价格从4月26日行情启动至前高,动力煤期货主力价格涨幅200元,而对应乙二醇盘面涨幅700元,反映出原料推升成本上涨时,乙二醇价格弹性明显高于原料。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本周中信一级石油石化指数下跌1.52%,位居30个行业指数倒数第六。本周上证指数涨幅2.09%,中信一级石油石化指数落后上证指数3.61%。其他石化子板块拖累整体石油石化板块表现,油田服务(+6.04%)、石油开采(+4.17%)、工程服务(+2.62%)、炼油(+0.32%)、油品销售及仓储(-1.77%)、其他石化(-5.26%)。   个股涨跌幅:本周石油石化板块领涨个股包括三联虹普(+10.55%)、东方盛虹(+9.93%)、中海油服(+9.13%)、中曼石油(+6.20%)、宝利国际(+5.78%)、洲际油气(+5.39%)等;领跌个股包括ST海越(-12.57%)、荣盛石化(-11.42%)、恒力石化(-9.28%)、海利得(-7.25%)、和顺石油(-6.91%)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地缘政治加剧风险;原油价格剧烈波动风险,全球新冠疫情持续恶化风险;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1-05-17
  • 深耕自免和生殖领域的化学发光生力军

    深耕自免和生殖领域的化学发光生力军

    个股研报
      亚辉龙(688575)   自产产品高速增长,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公司近年来战略弱化代理业务,自产产品收入高速增长带动业绩快速提升。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9亿元,归母净利润2.11亿元,近三年CAGR分别为23.5%和229.3%,自产产品占总收入的比由2017年的26.25%提升至2020年的65.40%。同时受益自产产品高毛利,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综合毛利率由2017年的36.63%提升至2020年的60.16%。   国产化学发光在三级医院存在广阔增量替代空间,公司客户结构精准匹配:2019年我国化学发光市场规模约为300亿元,而进口替代率低于20%,空间较大。根据我们测算,2019-2025年国产化学发光市场规模CAGR达24.8%,其中非省会及直辖市的地级市三级医院市场将有40%的增速,为各级医院市场中最高,同时三级医院将贡献国产化学发光市场规模43%的绝对增量,是国产发光企业的主战场。截至2020年末,公司化学发光业务实现营收5.16亿元,在自产产品收入中的比例由2018年的57.08%提升至2020年的78.92%,为公司业绩主要驱动力。公司化学发光仪性能参数行业领先,截至2021年1月31日试剂检测项目数达121项行业顶尖,同时产品覆盖三级医院971家,三甲医院746家,三甲医院覆盖率49.21%。以三级医院为主的客户结构赋予公司由上至下的独特打法,精准匹配高端医院需求,有望获得国产发光领域超额增长。   自免诊断临床需求较大,公司特色项目领域优势明显:公司在自身免疫和生殖健康特色项目领域布局较早,先发优势明显。自免疾病患者人群广泛,2019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见自免疾病患者人群超1700万,同时临床诊断需求旺盛。在化学发光检测不断渗透、国家鼓励风湿免疫科室建设等背景下,自免抗体诊断痛点不断突破,行业广阔潜在空间有望逐步实现。同时自免化学发光领域“罗雅贝西”进口四大家尚未布局,先发国产企业将享有良好的竞争格局。亚辉龙作为自免化学发光诊断先驱,在仪器性能、平台技术布局、学术推广等方面具备先发优势,目前产品已进入协和医院、华西医院等顶尖三甲医院检验科。未来公司持续研发,在自免诊断领域有望形成绝对优势。此外,公司在生殖健康领域研发实力较强,拥有AMH、INHB等高端、高技术难度生殖健康项目,有望持续增厚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收入分别为14.59亿、18.40亿、23.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1亿、4.97亿、7.45亿元,相应2021-2023年EPS(发行后)分别为0.84、1.23、1.84元,发行价对应估值分别为18、12、8倍。考虑公司化学发光业务快速增长,特色项目试剂处于加速放量期,我们认为后续增长空间较大,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化学发光外产品销售萎缩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销售区域过于集中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1-05-17
  • 化工在线周刊2021年第18期(总第830期)

    化工在线周刊2021年第18期(总第830期)

    化工行业
      【纯苯牛年迎牛市】   自今年2月以来,纯苯价格持续上涨,截止到目前,华东地区市场报价达到8300元/吨的位置,创下2017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此价格和1月底的起涨点相比上涨77%,较去年同期涨幅高达140%。   纯苯下游多数产品同步上涨,如苯乙烯、苯胺、苯酚和己内酰胺等。苯乙烯行情屡次刷新高位,给予纯苯市场较大的上涨动力,但是上涨炒作气氛较浓,面对产能的急速增长,市场预计回调风险极大,而关联性极强的纯苯届时又何去何从呢。   就纯苯方面而言,苯乙烯的涨势作用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助推,但其基本面存在优势,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成本和供需面的利好对市场的上涨起到强劲的支撑。所以,如果苯乙烯市场回调,纯苯或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其本身也存在着抗跌性。   首先,从成本面来看,尽管国际上风起云涌,但是原油市场表现坚挺走势。目前WTI在66美元/桶附近,和1月初相比,上涨38.8%,较去年同期涨幅161.3%。尽管OPEC+决定增产,同时印度疫情加重,加剧了业内对原油需求的担忧,但是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乐观判断,导致油市表现坚挺走势。油市的强势运行进一步对国内纯苯市场形成托底支撑。   其次,从供应面来看,2020年国内总产能增至1706万吨/年,但年内产能增长仅有100万吨/年,增长率不足6.5%。除了东营威联和中化泉州两套芳烃装置之外,其他多来自大乙烯和重整装置,单套产能有限。2021年浙石化二期和盛虹炼化两大项目投产,加上古雷石化等,预计新增产能近300万吨,但是和纯苯下游的增量相比,仍相差甚远。   近几年纯苯下游迎来扩能高峰。据化工在线统计,2020年苯乙烯新增257万吨,己内酰胺新增20万吨,苯酚新增72万吨,能消化纯苯280万吨左右。2021年尚未过半已经投产了三套苯乙烯,总产能123万吨,后续还有350万吨计划今年投产。除了苯乙烯之外,今年苯酚和己内酰胺各有近百万吨的投产计划,苯胺方面也有近60万吨的扩能,相对应需要近620万吨的纯苯。目前来看,国内纯苯市场供需失衡将维持一段时间。   进出口方面来看,据海关数据统计,2020年全年共计进口209.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8.5%。除了下游需求旺盛之外,受疫情影响,海外需求减弱,纯苯美金盘暴跌,中国市场成为价格高地,经销商套利导致进口量增加。此外,恒逸文莱50万吨装置投产,产品运回国内,也使得纯苯进口量增长。2021年1季度纯苯进口量延续去年高歌猛进的势头,1-3月进口47.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3.8%。尽管国内价格持续拉涨,但是仍低于外盘行情,进口量居高不下。   综上所述,纯苯牛年迎来牛市,是众多原因共同造成的。近期国内大宗商品尤其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原料上涨导致终端产品纷纷调价,而终端产品的价格涨跌和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目前部分下游产业已经有降负的计划,这必将反过来对上游产生影响。纯苯价格已经创历年新高,后市继续大涨的可能性已不大,但国际原油有望继续偏强运行,同时纯苯供矛盾难有改善,基本面表现乐观,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或将维持坚挺格局。
    化工在线
    0页
    2021-05-17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市场波动较大,关注具有成长性的估值安全标的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市场波动较大,关注具有成长性的估值安全标的

    化工行业
      本周化工市场综述   本周化工板块下跌 1.36%,沪深 300 上涨 2.29%,化工板块跑输沪深 300。本周周期板块调整较为明显,部分产品价格高位风险提升,带动市场情绪波动较大。   投资组合推荐   东材科技、金能科技、新亚强   本周大事件   1、 万华联合上海交大研发“高效绿色不对称催化制备 L-薄荷醇技术”通过石化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   万华化学集团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产学研合作,攻克了以柠檬醛为核心原料的 L-薄荷醇生产成套工艺技术,建成投产了 1000 吨/年的工业化示范装置,成为世界上第四家掌握薄荷醇生产核心技术的企业。 此前公司公式了柠檬醛及其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公司已经通过了小石、中试、工业化实验验证,公司已经具有柠檬醛的声场工艺,此次结合薄荷醇技术的鉴定,公司在精细化工平领域的技术研发获得持续推进,有利于公司在香料、营养化学品等领域的进一步延伸,同时扩展公司现有叔丁醇的下游产业链条。   2、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刘德春主持召开部分节能形势严峻地区谈话提醒视频会议。   会议要求相关地区高度警醒一季度严峻的节能形势,切实采取得力措施。要大力推进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改造,深挖节能潜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一季度内蒙出台相关能耗双控政策后,其他地区尚未出台明确政策,带动部分产品的执行情况较差,能耗管控并未形成有效的市场影响,而此次会议再次明确,碳中和前期的能耗双控的监管是持续的,碳中和涉及到的产能过剩,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仍建议持续关注。   投资建议   不确定市场下,市场博弈成分上升,建议降低仓位等待时机。具体来说,不确定来自几个方面,一是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方向确定但时间节奏不确定,二是是否会发生滞涨不确定,三是需求恢复的节奏以及程度存在不确定,四是主要品种的价格趋势存在不确定;再者,当前万得全 A 估值位于历史中位数之上,整体来看,性比价不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资金跷跷板效应以及成长股股价的折返跑。投资方面,我们建议关注两个方向,一是优质个股超跌带来的长期布局机会,另外一个机会是业绩迎来边际拐点+估值合理的成长股。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国内外需求,原油价格剧烈波动,贸易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1-05-17
  • 代理江苏创英种植体,进一步完善口腔种植领域生态链的布局

    代理江苏创英种植体,进一步完善口腔种植领域生态链的布局

    个股研报
      正海生物(300653)   事件:5月16日,公司举办上市四周年暨投资者交流活动,公布与国内种植体代表企业江苏创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创英”)开展合作。正海生物发挥民营口腔渠道优势,在全国范围内代理江苏创英的种植体产品在民营医院的销售,进一步完善公司在口腔种植领域生态链的布局。   种植体在终端种植手术中,占有较大的价值量。根据草根调研情况,目前国内市场上种植牙手术的费用大概在8000-22000元:种植体作为核心材料、费用最高,一般约占整个手术费用的44%(价格下降后预计到35%左右);其次为手术费+麻醉费左右约占比25%,修复材料约占13%,种植基台约占比12%,牙冠分烤瓷或全瓷牙占比6%左右。相较于公司原有的口腔修复膜和骨粉材料产品,包含种植体在内的整套产品销售有望为医生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以及提升的终端推广能力的优势。   我国种植牙渗透率低,各因素影响下有望持续实现高增速。根据Straumann年报数据,发达国家种植牙渗透率普遍在100-200颗/万人,最高如韩国和以色列能达到600颗/万人,而中国2017年仅有18颗/万人。根据行业巨头Straumann的分地区销售情况,2020年亚太地区种植牙市场份额占比约为20%,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韩国和日本,中国占全球市场比重不超过5%。   我们预计除了2020年受疫情影响以外,我国每年种植牙颗数的增速均在30%以上,其中2020年约为380万颗种植牙;若按照1500元的出厂价计算,市场规模接近60亿元人民币。基于种植牙价格下行、市场下沉至三四线城市、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等因素,行业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种植行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   种植体进口替代空间充足,公司完善布局打开成长空间。国内口腔种植市场基本以进口品牌为主,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不足10%。进口欧美品牌定价在10,000-2,0000元人民币区间;国产种植体基本以中低端价位为主,普遍定价在5,000-7,000之间,性价比较高,进口替代空间充足。   江苏创英公司与瑞士科研机构合作,引进了全套瑞士的生产设备和表面处理技术,以及产品加工工艺。江苏创英种植牙的TL软组织水平及BL骨水平种植体系统,在国产种植系统中医生认可度高。公司代理江苏创英种植体,在现有口腔修复膜和骨粉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叠加产品线、以及完善口腔种植领域布局,有望大幅拓展公司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国内种植牙渗透率提升空间大,种植牙领域将保持快速增长,公司作为国内口腔耗材领域优质稀缺标的,受益于口腔行业快速发展,以及口腔修复膜进口替代,业绩快速增长。公司活性生物骨获批将开启广阔骨科市场,其他在研品种引导组织再生膜、新一代生物膜等为现有品种升级版,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1.95/2.46亿元,按着5月14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55/44/35倍,继续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研发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5-1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