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01)

  • 化工行业深度报告:Q1化工行业景气修复上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化工行业深度报告:Q1化工行业景气修复上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化工行业
      投资要点   疫情后加速重启, 2020 年全年营收小幅上涨,盈利逆风翻盘。 经历了 2020H1 的重创后, 2020 年下半年化工行业随企业复工复产逐步修复, 全年中信基础化工行业实现营业总收入 14842.56 亿元,同比增涨 1.39%;归母净利润为 855.20 亿元,同比增长 113.55%,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20 年全年基础化工 ROE 为 7.78%,同比上升96.04%;全年资产负债率为 47.04%,与 2019 年相比小幅下降。   2021Q1 行业景气持续上行, 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2021 年第一季度中信基础化工行业实现营业总收入 4270.12 亿元, 同比增长42.76%;归母净利润为 458.45 亿元,同增长 205.90%, 盈利能力大幅上升。 二级板块方面, 2021Q1 中信基础化工六大二级板块营收全面上涨。 同比增速分别为农用化工(23.50%)、化学纤维(58.06%)、化学原料(41.31%)、其他化学制品Ⅱ(59.17%)、塑料及制品(53.76%)以及橡胶及制品(41.97%)。盈利能力方面,农用化工、 化学纤维、化学原料、 其他化学制品Ⅱ、塑料及制品和橡胶及制品板块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上涨了 275.98%、 1801.09%、214.59%、 139.28%、 212.26%和 80.27%。   投资策略:    整体来看, 2020 年下半年起至 2021 年一季度基础化工行业以景气修复需求上行为主基调,各二、三级子板块营收及盈利能力均表现良好。主要原因在于: 1.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宏观经济修复上行,下游各终端领域需求回暖; 2.原油价格震荡回升,带动多种化工品及其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企业产品定价形成了有力支撑; 3.现阶段海外疫情仍较为严重,企业开工率不足,因此多数国内化工企业出口订单量饱满。出口需求增长叠加国内下游需求修复,使出现供不应求需排单生产现象的化工品不在少数, 化工行业整体库存量降至低位,进而进一步提升了化工品及其原材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我们认为,后续化工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建议关注的投资主线如下: 1.下游各行业持续回暖背景下,需求逐渐修复的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2.具备核心壁垒、规模优势以及成本优势的、 长期成长性确定的传统周期大白马; 3.十四五期间重点规划、国产替代化趋势显著的新材料,主要涉及 5G、半导体产业链相关企业; 4.环保、低碳理念下,政策驱动打开蓝海市场的环保材料,如汽车尾气处理材料、可降解塑料等。   风险因素: 海外疫情严重,国内部分地区疫情二次抬头, 原油价格波动带动化工品及其原材料价格震荡风险,环保政策施压企业开工率及项目建设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1-05-26
  • 化工行业周报:周期行情持续分化,甄选攻守兼备品种

    化工行业周报:周期行情持续分化,甄选攻守兼备品种

    化学制品
      本周市场走势:过去一周,沪深300指数涨幅为0.46%,化工指数涨幅为1.79%。化工行业涨幅靠前的子板块有:钾肥(9.08%),其他化学制品(6.81%),玻纤(6.25%)。   本周价格走势:过去一周涨幅靠前的产品:无烟煤(洗小)(39.33%)煤沥青(中温)(15.91%),煤沥青(改质)(8.33%),鞋底原液(6.45%),硫酸(5.80%)。过去一周跌幅靠前的产品:辛醇(-13.69%),丙酮(-11.51%),BDO(华东)(-8.31%),甲醇(-7.63%),PBT(-6.27%)。   本周发布报告:新和成点评报告:VE价格持续上涨,公司周期成长属性兼具。   行业动态:本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叠加亚洲疫情形势严峻,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周内前期,美国一关键输油管道恢复运营,同时印度疫情严重失控持续打压需求,全球股市受挫亦令原油市场承压,不过美国加油站断供情况仍严重,加之全球主要股市上涨及美元汇率下跌限制了油价下行空间,原油价格先涨后跌。周内后期,欧美需求回升迹象让市场对能源需求前景乐观,但是美国与伊朗核会谈取得进展的消息打压了石油市场气氛,同时亚洲疫情形势严峻,市场担心通货膨胀会导致美联储加息,进而抑制经济增长,加之美国原油库存增长,国际油价跌至三周最低水平。本周末,WTI原油价格为63.58美元/桶,较上周下跌2.74%;布伦特原油价格为66.44美元/桶,较上周下跌3.30%。   投资建议:本轮周期行情持续分化,当前时点建议从Q2景气持续以及穿越周期成长角度甄选攻守兼备品种。重点推荐山东赫达、新和成、鲁西化工、青松股份、硅宝科技、金发科技、万华化学、华鲁恒升、赛轮轮胎、齐翔腾达等。山东赫达:公司是典型时间换空间阿尔法品种,作为国内纤维素醚和植物胶囊龙头企业,自17年起连续四年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四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达到75.93%。随着新产能持续投产,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成长属性确定,一季度业绩持续翻倍增长。新和成:受供需格局改善影响,维生素A/E价格中枢有望提振;蛋氨酸、生物发酵等新项目投产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公司是典型时间换空间优质标的,多元化布局下兼具周期及成长属性。鲁西化工:公司是典型顺周期高贝塔品种,受益主要产品价格轮番上涨,公司业绩持续大幅改善,今年Q1以来丁辛醇、己内酰胺、有机硅等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一季报大超市场预期,当前时点公司主要产品景气持续,Q2有望维持业绩高弹性。硅宝科技:公司深耕有机硅密封胶市场,产品下游应用广泛,目前形成国内建筑用胶龙头、工业用胶持续发力良好阶段,新建10万吨项目一期4万吨预计6月份投产,主要用于高端建筑用胶以及光伏太阳能用胶,有效缓解产能瓶颈,随着新产能不断落地以及原材料价格调整,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时间换空间品种。赛轮轮胎:公司继越南三期项目后,进一步投资柬埔寨项目,持续海外布局战略,同时下游汽车销量复苏,海外贸易关系改善,美国双反靴子落地不确定性消除,公司有望受益量价齐升,向世界轮胎第一梯队稳步迈进。齐翔腾达:公司乘顺周期东风,抢抓机遇新项目落地。20万吨丁腈胶乳和20万吨MMA产品分别于去年Q4和今年Q1投产,此外公司在建己二腈-PA66一体化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垄断,率先实现己二腈国产化。金发科技:今年1月开始,最严限塑令开始落地实施,可降解塑料产品需求爆发。公司是国内改性塑料龙头,积极布局可降解塑料黄金赛道,随着国内需求爆发以及公司新建产能投产,业绩有望迎来持续增长。青松股份:公司完成对诺斯贝尔完全控股,实现精细化工以及化妆品代工双轮驱动,兼具周期及成长属性,我们看好公司独特战略布局下进可攻退可守属性,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同时具备向上弹性,当前估值水平具备较强安全边际。万华化学:顺周期下主要产品量价齐升,助力公司业绩大涨,Q1利润达到66亿创历史新高。当前时点MDI景气持续复苏,随着技改扩建后进一步夯实全球龙头,业绩有望持续大幅改善。此外公司通过发展上游石化乙烯板块和下游精细化学品,已经形成以MDI为核心的完整聚氨酯产业链,有望成为比肩巴斯夫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化工平台。华鲁恒升:顺周期下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大幅提升,带动公司Q1业绩创历史新高。当前时点公司主要产品景气持续高位,荆州项目有望复制公司优质煤化工基因。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海外疫情反复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1-05-26
  • 医疗:颜值经济系列深度报告之一:变美步履不停,“颜值经济”浪潮来临

    医疗:颜值经济系列深度报告之一:变美步履不停,“颜值经济”浪潮来临

    医疗行业
      摘要   医美市场:千亿市场乘风而起,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随着医美产品及仪器技术水平的提升、医美知识的普及和对医美的接受度提升,我国医美市场蓬勃发展。(1)规模: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达1769亿元,2014-2019年复合增速近30%,其预计至2023年规模有望超3000亿元;(2)分类:可分为手术类和非手术类,其中非手术占比逐年提升,目前为42%左右,其中注射类占非手术近一半;(3)产业链分析:①上游:高技术壁垒使得盈利能力最强,毛利率通常在75%-95%之间,然而受经营模式不同影响,期间费用率差别较大,净利率看最高的爱美客在60%+,行业均值在35%左右;②中游:医美机构规范性和盈利水平参差不齐,头部效应明显,毛利率通常在50%-70%之间,期间费用率一般为40%-60%,区域医美机构龙头净利率可达15%-20%。(4)监管:上游和中游监管趋于严格,正规产品有望逐步取代水货份额,同时医美机构连锁化和集中度将提升。   化妆品市场:高景气、韧性强的消费品,国货品牌竞争力总体提升。化妆品也是中国消费品中韧性最强的品类之一,2017年以来领跑社零增速,2020年疫情期间社零增速也率先反弹。(1)需求端:2019年我国美妆个护市场规模4777亿元(+14%),欧睿预计至2024年规模有望突破8000亿元。其中,护肤规模为2444亿元,占比51%。彩妆市场规模551亿元,占比12%,增速最快;(2)供给端:2010-2019年,前十大国产护肤品牌市占率由2010年的11.9%提升至2019年的19.6%,包括珀莱雅、百雀羚、自然堂等传统国货品牌以及薇诺娜、HFP等新锐功能性品牌;(3)产业链:主要由品牌商和渠道商定价,品牌商和渠道商的毛利率分别在60%+/40%+;(4)市值增长:2010年以来国际化妆品集团市值实现强劲增长,雅诗兰黛、高丝市值实现了6倍的增长,我国化妆品需求更为广阔、景气度更高,同样有望走出跨越周期的可选消费龙头。   投资建议:(1)医美板块:推荐壁垒稳固的上游器械商代表爱美客、华熙生物、华东医药和以中游切入布局医美生态的奥园美谷,建议关注四环医药、创尔生物、朗姿股份、华韩整形;(2)化妆品板块:推荐功能性龙头贝泰妮、华熙生物、效率领先的国货龙头珀莱雅和多品牌平台化发展的上海家化。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安全风险,渠道推广不及预期。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3页
    2021-05-26
  • 化工行业2021年中期策略:业绩为王,挖掘化工投资机会

    化工行业2021年中期策略:业绩为王,挖掘化工投资机会

    化工行业
      2021H2化工行业投资主线:业绩为王,精选细分龙头   前言:自20Q2以来,由于疫情控制的不同步,全球经济修复不同步,供需错配,叠加流动性宽裕催化,化工品价格指数自20年4月2日底部提升+58%,化工行业21Q1单季度ROE提升至3.54%,创12年以来Q1新高,优质核心资产市值普遍21Q1创新高。随着通胀、流动性收紧预期提升,周期景气持续度备受质疑,市场进入震荡期,我们认为业绩为王,围绕估值性价比,自下而上,重点推荐一体化及细分行业龙头。   1、优质核心,一体化龙头:淡化短期波动,注重中长期价值。重点推荐万华化学(三大板块自我造血)、卫星石化(项目增量显著)、荣盛石化(炼化聚酯龙头)、恒力石化(炼化聚酯龙头)、扬农化工(农药龙头)、宝丰能源(煤化工龙头)、华鲁恒升(煤化工龙头)。重点关注东方盛虹(大炼化投产在即)。   2、细分子行业龙头:重点推荐龙蟒佰利(钛白粉龙头)、苏博特(水泥减水剂龙头)、云天化(磷肥龙头)、亚钾国际(钾肥小龙头)、广信股份(农药细分龙头)、合盛硅业(工业硅和有机硅双龙头)。重点关注万盛股份(阻燃剂龙头)、鲁西化工(业绩拐点)、中核钛白(钛白粉+磷酸铁锂)。   3 、新材料龙头:重点推荐震安科技(减隔震龙头)、昊华科技(电子特气等新材料)、万润股份(OLED+国六沸石放量)、奥福环保(蜂窝载体龙头)、泛亚微透(ePTFE龙头,打造中国戈尔)。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通胀、流动性、在建项目投产及盈利不及预期、安全环保。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1-05-25
  • 化工行业周报:原油价格先涨后跌,关注超跌优质龙头

    化工行业周报:原油价格先涨后跌,关注超跌优质龙头

    化工行业
      本周要点   石化方面,根据EIA报告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增加,成品油库存超预期减少。随着美国和欧洲等国家放开疫情限制,将促进成品油的消耗,提高原油市场需求。但因受印度和亚洲疫情扩散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需求和价格出现波动。另一方面,伊朗核协议谈判取得进展,伊朗原油出口未来可能不受限制,供给增加,国际原油价格承压下跌。总体来看,全球疫情情况逐渐好转,石油的需求量会稳步恢复,同时受压于伊核问题的进展和美国通胀过高引发的潜在加息风险,原油价格呈先涨后跌趋势。   基础化工方面,上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出现震荡下行趋势,化工指数高位震荡。受印标RCF新一轮不定量招标,本已涨幅收紧的尿素市场继续呈上行趋势。同时,即将进入春夏季用电高峰期,煤炭的需求量会大幅上升,市场的供给量因为环保检查存在紧俏的情况,煤炭行业价格持续上行。另一方面,受迫于目前通货膨胀严重程度和潜在加息政策风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下行趋势。我们建议关注近消费端产品,如食品添加剂(金禾实业)、农药(利民股份)、涂料行业(三棵树)等。   化工品涨跌幅情况   上周化工品涨幅居前的有:甲酸(22.86%)、正丙醇(21.43%)、天然气现货(9.96%)、轻循环油(8.2%)、叶酸(8.16%)。   跌幅居前的有:三聚氰胺(-17.12%)、辛醇(-13.88%)、、异丙醇(-12.79%)正丁醇(-12.07%)、丙酮(-11.77%)。   A股涨跌幅情况   个股方面,江山股份、蓝晓科技、星源材质、藏格控股、中伟股份领涨,涨幅为31.87%、28.57%、26.74%、25.03%、24.00%,康得退、ST红太阳、ST尤夫、震安科技、三友化工领跌,跌幅为39.53%、17.57%、15.76%、15.67%、13.88%。   关注低估值顺周期及优质赛道龙头   周期方面,基于通胀预期及行业β趋势向好逐步兑现,企业估值提升明显,尽管近期有所回调,但我们仍然建议关注顺周期中α属性强的龙头企业(万华化学、扬农化工、新和成等)以及部分前期受关注较低的优质企业(巨化股份),此外,油价后期有望提升,可关注油价中枢提升受益的烯烃龙头(宝丰能源等)、化纤板块(新凤鸣等)及高能耗炭黑行业(黑猫股份等)。   优质赛道方面,我们认为化工及新材料领域的优质赛道较多,主要集中在近消费端及新型材料等领域。我们建议关注代糖领域(无糖化大趋势,龙头:金禾实业等)、化妆品领域(线上高增长、国产品牌成长,龙头:珀莱雅、科思股份等)、胶粘剂(国产替代提速,龙头:回天新材、硅宝科技等)、特种表面活性剂(国产替代提速,国内消费市场增量空间大,龙头:皇马科技)、碳纤维(国产突破型号增多,民用提速)、纳米分子筛(国产替代加速,龙头:建龙微纳)、半导体材料(化学耗材到物理耗材逐步突破,龙头:晶瑞股份、鼎龙股份、安集科技等)、尾气处理材料等(国六标准实施,龙头:万润股份等)。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存在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振;化工企业重大安全事故及环保事故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3页
    2021-05-25
  • 化工在线周刊2021年第19期(总第831期)

    化工在线周刊2021年第19期(总第831期)

    化工行业
      【苯酐市场压力重重】   今年以来,国内苯酐市场整体呈现先涨后跌、区间震荡走势。以邻法苯酐为例,春节前由于供应偏紧,叠加下游集中备货,苯酐市场启动涨势,春节后受下游增塑剂行业大幅度上涨支撑,一度涨至7500元(吨价,下同)高点。但苯酐冲至高位,下游抵触情绪不断增加,苯酐工厂库存压力较大,高位出货受阻明显,清库背景下,让利动作不断,市场价格跌至6000-6700元左右区间震荡。   产能方面,据化工在线(www.chemsino.com)统计,截止2020年,国内苯酐总产能约331万吨,其中邻法苯酐约186万吨/年,占比56.3%,萘法苯酐约145万吨/年,占比43.7%。2021年及以后苯酐计划新增产能数量众多,包括古蕾化学26万吨邻法苯酐、联成化工7万吨邻法苯酐、山西三维豪信化工4万吨萘法苯酐等装置,总计约77万吨左右,占到国内现有产能的23%左右,其中邻法占比64%,萘法占比36%。但实际投产仍需视市场行情和企业本身情况而定。部分计划2020年投产的苯酐厂家,虽装置已建好,但因市场或资金等因素,投产计划推至2022年或者更远,观望下游需求是否满足投产条件,若时机未到,新装置仍有搁置或低负荷运行的可能。如果此些新增产能够如期投放市场,2021年国内苯酐产能扩能潮或将迎来高潮。总体来看,目前国内苯酐行业产能已经过剩,行业竞争将更加惨烈。   需求方面,苯酐主要应用于增塑剂和不饱和树脂,合占消费总量的73%。其中增塑剂占比47%,不饱和树脂占比26%。增塑剂是苯酐的最大下游,而DOP在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苯酐的影响很大。近年来,因环保制约,加上其他环保类增塑剂的冲击,DOP装置闲置问题凸现,对苯酐的需求也是逐年下降。另一主要下游不饱和树脂行业,因国内环保高压而严重减产,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不饱和树脂企业,由于生产及排放不达标,或减产或停产,对苯酐需求也相应减少。近几年,国内不饱和树脂行业也在加速洗牌与整合,未来几年内产能增长有限。
    化工在线
    0页
    2021-05-24
  • 化工行业周观点:尿素市场延续涨势,DMC价格回温

    化工行业周观点:尿素市场延续涨势,DMC价格回温

    化工行业
      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中信行业指数中,基础化工板块上涨 1.46%,同期沪深300 上涨 0.46%,基础化工板块同期领先大盘 1 个百分点。石油石化板块下跌 0.22%,同期落后大盘 0.68 个百分点。其中,江山股份(31.87%)、蓝晓科技(28.57%)、百龙创园(28.32%)、星源材质(26.74%)、藏格控股(25.03%)位列涨幅前五;跌幅前五分别是:康德退(-39.53%)、圣济堂(-20.70%)、 ST 红太阳(-17.57%)、 ST 尤夫(-15.76%)、震安科技(-15.67%)。   行业核心观点:   尿素:上周,尿素市场被新一轮印标“点燃”涨势难挡。据百川数据显示,5 月 20 日山东及两河尿素出厂报价2270-2300 元/吨,成交价在 2260-2300 元/吨。七日环比上涨 3.93%,较年初上涨 27.28%。供给端来看,目前厂家库存仍处低位,因而厂家产品议价权更高;需求端方面,虽价格高涨引起了下游企业的一定抵触情绪,但大部分终端拿货仍较为积极。整体来看,虽然印标能够较大影响国内尿素行情,但考虑到印度疫情仍未可控,海运费过高等情形,尿素市场或存在一定风险,短期内预计价格将处在持续高位。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DMC:上周五,受环保巡查等因素影响,国内有机硅企业突发停车检修,市场节奏应声反转。据百川数据显示,5 月21 日国内 DMC 市场报盘 26500 元/吨,周内上涨 1.92%。5月以来, DMC 价格经历了大幅下降,直至 5 月下旬行情才有所回暖。供应端方面,国内部分装置突发的停车检修使后市产品供应不稳定因素增加,上游厂家开始提价。目前江西星火装置产量正逐步恢复, 后续市场供给有望继续增加;需求端方面,下游企业目前主要以按需采购拿货为主,对于大量备货仍采取谨慎态度。预计短期内 DMC 市场有望趋于平稳,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关注 2 条主线:1.顺周期阶段下价格及景气度持续上涨的传统化工品及相关龙头企业;2.具有政策支撑的国产替代相关的新材料板块,如碳纤维、涉及5G、半导体产业链的相关新材料。   风险因素:海外疫情严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震荡,尿素、DMC 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1-05-24
  • 石油化工行业专题研究:天然气淡季暴涨的启示——波动创造价值

    石油化工行业专题研究:天然气淡季暴涨的启示——波动创造价值

    化学制品
      天然气价格夏季消费淡季出现罕见的大幅上涨。亚太LNG现货市场价格近期达到9美金/百万英热;欧洲LNG现货市场的价格达到8美金/百万英热。这是之前难以想象的夏季价格水平。   本文分析了天然气价格淡季暴涨的原因,展望了碳中和对国际天然气市场的深远影响,并给出对中国天然气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启示:   1)接受需求波动、接受价格波动,可能是未来的新常态。在碳中和背景下,天然气不会成为主体能源,调峰的属性决定了其需求波动性是天然气产业链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需求的波动性增强会带来一系列影响——长协减少现货贸易增加,国际LNG贸易挂钩基准更灵活   2)调峰能力很重要,灵活性创造价值。天然气价格波动对企业来讲并不一定是坏事,拥有调峰能力的企业会在价格波动中获益。调峰能力包括,储气调峰能力、需求端调峰能力、供给端调峰能力。所以,对于城市燃气公司来讲,拥有多重终端客户类型、拥有多重气源类型,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推荐新奥股份,公司近年来重视上游产业链布局、气源多元化,以及下游综合能源业务,并作为国家管网公司托运商,拥有良好的灵活性调配供需能力,或将受益中国天然气需求的良好增长,以及面前上下游价格波动性的应对能力。   风险提示:国际LNG出口终端和中国LNG进口终端建设进度慢于预期的风险;国际LNG进口价格长期高位影响经济性,导致中国天然气市场需求增速显著低于预期(8-10%CAGR)的风险;国际LNG现货价格波动过大,影响下游企业盈利稳定性的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1-05-24
  • 化工行业周报:有机硅价格上涨,重点关注龙头企业表现

    化工行业周报:有机硅价格上涨,重点关注龙头企业表现

    化学制品
      原油:本周油价小幅下跌,预计未来窄幅震荡截至5月21日,Brent和WTI油价分别达到66.44美元/桶、63.58美元/桶,较上周分别下跌3.30%、2.74%;就周均价而言,本周均价环比分别下跌1.63%、1.48%。年初以来,Brent和WTI油价上涨均超过25%。油价上涨符合我们2020年油价周期底部确认、2021年价格中枢向上的判断。总体来看,2021年原油供需将处在基本平衡或紧平衡状态,当前中油价水平有望延续,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呈现窄幅震荡格局。   库存转化:本周原油正收益、丙烷负收益,年初至今正收益依据我们搭建的模型计算,本周原油库存转化损益均值在103元/吨,年初至今为185元/吨;本周丙烷库存转化损益均值在-268元/吨,年初至今为108元/吨。年初至今正收益主要系年初以来原油、丙烷价格整体上行影响。   价格涨跌幅:本周上涨势头放缓,约22%产品价格上涨在我们重点跟踪的180个产品中,与上周相比,共有40个产品实现上涨,占比22%;约36%产品价格持平、42%产品价格下跌。本周价格涨幅较大的产品有DEG、二氯甲烷、液氨、焦炭、黄磷、原盐、煤焦油、丁二烯、二甲基环硅氧烷(DMC)、柴油等。价格跌幅较大的产品有辛醇、丙酮、三聚氰胺、碳酸二甲酯、正丁醇等。   价差涨跌幅:锦纶切片价差涨幅较大在我们重点跟踪的142个产品价差中,与上周相比,共有72个价差实现上涨。本周价差涨幅较大有锦纶切片价差(己内酰胺)、LLDPE价差(甲醇)、尼龙6(注塑)价差(己内酰胺)等。价差跌幅较大的有苯酐价差(邻二甲苯)、聚酯切片(半光)价差(PTA)、三聚氰胺价差(尿素)等。   投资建议本周主要有二甲基环硅氧烷(DMC)等产品价格/价差上涨,化纤产业链年初以来持续维持高景气,相关企业盈利有望显著改善,建议重点关注合盛硅业(603260.SH)、三友化工(600409.SH)、华峰化学(002064.SZ)。在2021年油价回归背景下,考虑到影响石油加工行业的主要不利因素(产品销量减少、盈利能力下降、原料库存转化损失等)将“由负转正”,石油加工行业业绩有望周期改善,推荐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石化(600028.SH)、上海石化(600688.SH)。油价回暖也利于油服行业的景气复苏,推荐通源石油(300164.SZ)、石化油服(600871.SH)。持续看好进行低成本业务布局的卫星石化(002648.SZ)、宝丰能源(600689.SH),油价上涨同样带来业绩弹性。   风险提示产品产销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价差下降的风险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1-05-24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尿素价格涨势如虹 化肥行业持续景气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尿素价格涨势如虹 化肥行业持续景气

    化工行业
      投资摘要:   每周一谈:   国内外需求向好,尿素价格大幅上涨:尿素上周涨幅达到3.9%,近一个月涨幅超过10%,创10年以来的新高,这与其供需两端的诸多利好密不可分。供应端受到供给侧改革的影响,近5年国内产能逐步下滑,尿素供应压力明显降低,而需求端则受到出口需求的拉动。尤其是得益于印度的频繁招标,1-4月累计出口尿素134万吨,同比增长23.6%,需求支撑强劲。   粮食安全问题凸显,化肥行业持续景气:除了以尿素为代表的氮肥之外,磷肥以及钾肥等其他化肥行业也处于景气周期。一方面是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明显,农民种植意愿有所增强。另一方面,粮食安全问题也愈发受到各国重视,粮食种植面积稳中有增,推动化肥需求增加。考虑到目前化肥企业库存处于相对低位,并且海外出口需求仍然旺盛,化肥产品价格仍有提升空间,我们继续看好化肥板块,建议关注云天化、新洋丰、史丹利、兴发集团等农化龙头企业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本周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下跌0.56%,上证综合指数成份下滑0.3%,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相比,基础化工板块落后0.26个百分点。子板块方面,本周基础化工子板块以下跌为主,其中锂电化学品(16.97%)、钾肥(+10.23%)、碳纤维(+7.34%)、食品及饲料添加剂(+4.1%)、无机盐(+2.57%)等子板块涨幅居前;涤纶(-8.1%)、氨纶(-7.64%)、橡胶助剂(-5.99%)、绵纶(-5.44%)、粘胶(-4.66%)等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涨跌幅:本周基础化工板块领涨个股包括江山股份(+31.87%)、蓝晓科技(+28.57%)、百龙创园(+28.32%)、星源材质(+26.74%)、藏格股份(+25.03%)等;领跌个股包括康得退(-39.53%)、圣济堂(-20.7%)、ST红太阳(-17.57%)、ST(-15.76%)、震安科技(-15.67%)、三友化工(-13.88%)等。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的风险,贸易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1-05-2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