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1944)

  • 45亿定增落地,创新药、原料药发展添动力

    45亿定增落地,创新药、原料药发展添动力

    个股研报
      复星医药(600196)   事件   2022年7月26日,公司公告《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10名投资者以42元/股的价格现金认购1.07亿股A股股票;此次定增,公司共募集44.84亿元,用于(1)创新药临床、许可引进及;(2)原料药及制剂集约化综合性基地的建设。   点评   助力前沿创新加速转化,多元化模式参与多个创新药项目。(1)公司拟使用18.74亿元用于创新药的临床开发、商业化许可、里程碑款支付以及部分产品上市准备相关费用。(2)此次共涉及11个创新项目:FCN-437、枸橼酸焦磷酸铁溶液(Triferic)、FS-1502、FCN-159、利拉鲁肽、SurVaxM、Tenapanor、Balixafortide、干细胞治疗(CTX)、干细胞治疗(hRPC)、新冠mRNA疫苗。(3)公司在创新药的研发上,已形成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深度孵化等多层次合作模式,快速切入具有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产品,进一步丰富公司的创新药管线,提高市场竞争力。   原料药制剂产业链垂直整合,集约化提升产能。(1)公司拟使用13.49亿元用于特色原料药基地和制剂集约化综合性基地项目。(2)该项目定位集约化、大产能产品制造及创新药和特殊制剂综合生产基地,原料药可直接用于公司制剂产品生产,“原料制剂一体化”在集采大环境下可以更好的应对降价压力,发挥成本优势。(3)公司在原料药、制剂的研发及生产商具有丰富的规模化生产经验。公司已经有十余个原料药产品通过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的GMP认证。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3/24年营收448.56/516.74/596.83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5.67/66.01/78.57亿元,EPS2.17/2.58/3.07元。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2/23/24年22/18/15x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上市进程不达预期、集采等政策影响产品盈利能力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7-27
  • 百诚医药更新报告:六问六答

    百诚医药更新报告:六问六答

    浙商证券
    5页
    2022-07-27
  • 心脉医疗点评报告:定增开启,助力发展

    心脉医疗点评报告:定增开启,助力发展

  • 医药板块2022Q2公募基金持仓及运行情况分析:Q2基金持仓已降至2018年以来最低水平

    医药板块2022Q2公募基金持仓及运行情况分析:Q2基金持仓已降至2018年以来最低水平

  • 药明康德(603259):Q2疫情扰动有限,主业持续强劲,全年高增有望持续

    药明康德(603259):Q2疫情扰动有限,主业持续强劲,全年高增有望持续

  • 回购开启,激励将至——太龙药业(600222)公司动态点评

    回购开启,激励将至——太龙药业(600222)公司动态点评

  • 基础化工:2022Q2持仓配置小幅提升,持续聚焦行业龙头

    基础化工:2022Q2持仓配置小幅提升,持续聚焦行业龙头

    化学制品
      事件   根据披露规则,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票信息应于每季度结束后15天内完成披露,2022Q2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已经完全披露,本文分析主要基于化工行业(基础化工、石油石化)十大重仓股情况进行。   板块持仓变动   基础化工板块方面,2020Q1以来公募基金对基础化工股票整体配置比例持续回升,2022Q2公募基金所持基础化工股市值占重仓持股配置比例提升至3.68%,环比+0.13pcts,同期基础化工股票于A股中市值占比为4.35%,环比+0.04pcts。   石油化工板块方面,2020Q3以来公募基金石油化工股票整体配置比例提升趋势明显,2021Q4出现回落。2022Q2,公募基金所持石油化工股市值占其重仓持股配置比例为0.98%,环比+0.05pcts,同期石油化工股票于A股中市值占比为2.76%,环比-0.18pcts。   申万行业化工股被持数量(公募基金重仓股)方面,基础化工股自2019Q4以来呈上升趋势,2022年升至高位,Q2基础化工股基金持仓股数为141支,环比-6支;石油化工股同期有19支股票有基金持仓,环比基本保持稳定。对比图1,与22年Q1的持股数量和持股市值占比双升的状态相比,Q2在持股市值占比上升的同时持股数量下降,表明机构持仓呈现集中化。   个股变动分析   我们将所有重仓股各基金持股市值加总后排序,得到2022Q2所研究基金的前50位重仓股,万华化学、荣盛石化、华鲁恒升、石英股份、盐湖股份位居前5位,其中盐湖股份取代广汇能源成为第五。   化工行业持有基金数量前50的重仓股中万华化学、石英股份、广汇能源、华鲁恒升、中国海油位居前五位,其中石英股份、中国海油取代盐湖股份、卫星化学进入前五。   2022年Q2化工行业各基金持股股数排名前50的重仓股中,荣盛石化、广汇能源、远兴能源、华鲁恒升、盐湖股份位居前5位,与一季度保持稳定。   市场偏好分析:大市值龙头股依旧受到青睐   我们发现,大市值的细分行业龙头股受到市场持续青睐,2022Q2500亿以上股票(共8支)的持股市值占化工股前50名持股总市值的30.08%;300亿以上市值股票的持股市值占重仓化工股前50名持股总市值的比例为57.5%。从重仓化工股的基金产品数量来看,2022Q2持有万华化学的基金产品数量最多,达到187支,较2022Q1增加71支;其他被基金产品持有较多的股票分别为石英股份(98/1754,环比+49支)、广汇能源(95/1754,环比+25支)、华鲁恒升(89/1754,环比-46支)和中国海油(89/1754,环比+89支)。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冲突风险;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新冠疫情导致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安全环保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2-07-27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全球医药创新常青,外包需求高景气持续不断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全球医药创新常青,外包需求高景气持续不断

    医药商业
      投资逻辑   2000-2021年全球Biotech Funding呈现持续攀升趋势,特别是2015年以来大幅提升。22H1投融资总额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Biotech企业经营状况向好;同时2022H2-2023年有望逐渐进入BigPharma并购的活跃周期,总体来看,全球医药创新需求持续、快速增长,CXO行业持续高景气。2019年至2021年,全球BiotechFunding规模逐年攀升,从667.98亿美元增长至1470.18亿美元,2022上半年规模约589亿美元,同比降低22%。虽2021年同比增速略有放缓,但我们认为短期波动不会影响CXO行业的长期高景气。连续投融资,累计8个季度投融资金额保持平稳上升。另一方面,以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中成分企业为例,我们对其经营性现金流及投资活动现金流进行分析发现,1)Biotech企业经营情况有所好转,存在融资需求的Biotech企业数量呈下降趋势;2)多数企业在没有融资支持的极端情况下,仍可持续经营一年以上。同时,结合对BiotechFunding的分析,我们进一步探究了全球生物制药M&A趋势,我们认为自2016年起,生物制药相关并购进入相对不活跃周期,以及通过对影响交易决策的本质因素,即买方的需求、买方的资金量和标的估值水平进行分析,根据结果我们预计2022H2BigPharma的并购逐渐进入活跃周期。结合对Biotech估值分析,我们认为后市将持续保持创新,Biotech估值回暖,有望进一步带动创新产业链估值回升。   从全球新药研发趋势看,仍有大量临床为满足需求,创新需求常青,有望进一步带动医药外包产业发展。医药行业发展至今,每年有许多新研究、新发现、新疗法,但仍有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从过去五年及未来五年看,全球的新药研发投入也主要集中于有较高未满足需求的疾病领域,如自身免疫、肿瘤等。同时,临床阶段新药研发风险持续升高,有望进一步带动医药外包产业发展。   疫情对海外研发的影响:通过海外CXO行业龙头企业的业绩复盘能够发现,各公司业绩整体表现较为平稳,因主营业务不同所受疫情影响略有差异。1)CDMO公司,在受到疫情冲击后2020与2021年业绩增速不降反增,所受影响最小;2)临床前CRO公司,2020年受疫情冲击较小,业绩波动不大,2021年实现加速增长;3)临床CRO公司则相对受疫情影响最大,但2021年业绩也呈现回稳趋势。   对海外CXO公司业务端进行梳理发现,许多公司纷纷关注并布局新兴技术领域。如CDMO龙头企业Catalent开始将业务聚焦于生物药,并将CGTCDMO作为发展主线;如CRO龙头企业ICON收购PRAHealth以增强公司在远程CRO领域的服务能力。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全球新药研发热情持续,继续看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内头部CXO企业,建议重点关注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昭衍新药、九洲药业等。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订单交付不及预期风险,研发失败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8页
    2022-07-26
  • 二季度疫情影响收入微降,下半年有望企稳回升

    二季度疫情影响收入微降,下半年有望企稳回升

    个股研报
      济川药业(600566)   事件:济川药业发布2022H1经营数据公告,公司实现营收38.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5%左右;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左右。   点评:   2022H1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稳中增长,整体发展向好。公司2022Q1实现营业收入21.71亿元,同比增长13.31%,归母净利润5.81亿元,同比增长32.35%;按上半年收入38.6亿元,归母净利润10亿元估算,公司Q2实现收入16.89亿元,同比下降4.36%,归母净利润为4.19亿元,同比增长0.96%。我们推测主要原因为疫情对经营造成了影响,公司稳步开展经营工作,通过产品升级、拓展销售渠道、推进商务拓展等使得业务整体保持稳定,上半年整体营收及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若未发生严重疫情,公司可正常开展业务,推动业绩实现增长。   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助力企业稳中发展。2022年1月公司主力产品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改进版正式上市销售,全面优化产品口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龋齿儿童、肥胖儿童也可放心使用。2021年下半年,公司成立零售事业部,组建专业化团队运作OTC端渠道,通过OTC和电商渠道销售渠道拓展、积极推进潜力市场开发,推动公司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主力销售品种与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梯队产品共同发展。   与天境生物达成战略合作,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2021年,公司达成了4项产品引进或合作协议,以丰富产品线。公司全资子公司济川有限、济源医药与天境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天境生物许可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进行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伊坦生长激素”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公司将充分发挥儿科治疗领域的优势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从而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和儿科治疗领域的行业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济川药业儿科类产品目前销售增长态势较好,大单品蒲地蓝口服液销售企稳向好,公司发力产品合作引进,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二季度疫情影响公司收入微降,下半年有望企稳回升。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64/97.03/109.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8/23.16/26.42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产品集中风险、产品降价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07-26
  • 医药生物: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附条件上市,重点关注新冠药物产业链业绩兑现情况

    医药生物: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附条件上市,重点关注新冠药物产业链业绩兑现情况

    医药商业
      事件: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阿兹夫定新冠肺炎适应症   7月2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附条件批准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阿兹夫定片上市。7月25日,国家药监局再发公告,阿兹夫定应急附条件批准阿兹夫定片新冠肺炎治疗适应症注册的申请。   阿兹夫定属于新型核甘类逆转录酶和辅助蛋白VIF抑制剂   阿兹夫定是一种新型核营类逆转录酶和辅助蛋白VIF抑制剂、也是全球首个双职点抗艾滋病创新药。2021年7月,阿兹天定片作为1类创新药上市,用于治疗高病毒载量的成年HIV-1感染忠者。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后会进行自身RNA的复制。而阿兹夫定是核苷类似物,可以在新冠病毒复制的过程中作为“劣质材料”参入病毒RNA,阻碍正常病毒RNA的继续合成,进而成功阻止新冠病毒复制、治疗新冠肺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表明,阿兹夫定除了抑制病毒RNA复制之外,还有可能具有保护免疫功能的作用。在大鼠上的实验结果显示,口服阿兹夫定后,药物的活性形式会在胸腺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聚集;在恒河猴的实验结果显示,阿兹夫定可以降低病毒载量,恢复胸腺,改善淋巴细胞分布,减轻炎症和器官损伤。   阿兹夫定Ⅱ期数据表现良好   支持阿兹夫定上市的关键Ⅱ期注册临床试验,是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临床试验结果显示:1)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阿兹夫定片可以显著缩短中度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症状改善的患者北例,达到临床优效结果。首次给药后第了天临床症状改善的受试者比例阿兹夫定组40.43%,安惠剂组10.87%(P值<0.001),受试者临床症状改善的中位时间阿兹夫定组与安思剂组有极显者统计学差异(P值<0.001)。(PPS集);2)抑制新冠病毒作用:阿兹夫定具有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病毒清除时间为5天左右;3)安全性方面:阿兹夫定片总体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阿兹夫定组与安慰剂组无统计学差异,未增加受试者风险。   目前我国多款新冠口服药物处于研发阶段   徐已附条件上市的阿兹夫定片外,我国日前多个新冠口服药项目步入临床试验阶段,包括君实生物的VV116(临床Ⅱ期)、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临床Ⅱ期)、先声药业的SIM0417(临床II/III期)、众生容创的RAY1216(临床I期)和科兴制药的SHEN26(临床I期),歌礼制药的ASC10等研发项目目前处于临床前阶段。   BA.4/BA.5亚型加迷流行,口服药需求前景可期   自5月份以来,传播速度更快、致病性更强的奥密克我变异株BA.4和BA.5已在多个国家蔓延开来。欧洲疾控中心指出,从专播速度上看BA.4和BA.5是日前为止传播速度最快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日前BA.4和BA.5已成为全球范围,包括美国、英国和欧洲其他地区主导性的变异株。根据美国CDC数据,截至7月16日,BA.5毒株在美国流行占比已经达到77.9%;BA.4毒株流行占比为12.8%。在法国、西班牙、瑞典、葡萄牙等国,BA.5毒株也占据最大流行比例。从美国新冠治疗药物分发情况来看,自5月份BA.4和BA.5亚型快速传播以来,美国各州政府新冠治疗药物分发量明显上升,尤其是辉瑞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物Paxlovid4月24日Paxlovid分发量为17.5万疗程/周,7月24日上涨至64.27万疗程/周。综合考虑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持续流行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走势,我门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呈现反复和不确定性较大的特点,新冠治疗产业链,无其是小分子口服药产业链需求持续验证。   投资建议:   1.阿兹夫定产业链方面:1)与真实生物签订上游原料供应和中游药物生产的相关企业,如华润双鹤、奥翔药业等;2)下游拥有阿兹夫定在中国及海外国家产品经销的合作企业,如复星医药、新华制药等。   2.新冠小分子口服药产业链方面:1)是产业链上游具备向辉瑞默沙东、君实生物、真实生物等国内外新冠创新药企提供药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体和原料药的企业,如美诺华、天宇股份、同和药业、拓新药业等;2)产业链中游的研发新冠治疗药物的生产企业,如君实生物-U、药明康德、开拓药业-B、众生药业、先声药业、歌礼制药-B、广生堂、科兴制药等;3)通过MPP获得辉瑞和默沙东等新冠药物的专利授权,面向中低收入国家生产仿制药的生产企业,如普洛药业、复星医药、九洲药业、博瑞医药和华海药业等;4)深度参与新冠治疗药物供应链的CDMO企业,包括凯莱英、博腾股份、华润双鹤、奥翔药业等;5)授权经营辉瑞、真实生物新冠治疗药物的产业链下游企业,如中国医药、新华制药等。   3.国内首个小分子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的获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综合考虑海内外新冠药物的研发和商业化进展,市场关注的重心已经由研发进展预期进入到业绩兑现的阶段,建议重点关注新冠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商业化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包括复星医药、奥翔药业等,同时关注深度参与新冠治疗药物供应链的CDMO企业,包括凯莱英、博腾股份等。
    中航证券
    5页
    2022-07-2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