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1768)

  • 22H1药玻收入同比+9.95%,拓展模制瓶品类完善产业布局

    22H1药玻收入同比+9.95%,拓展模制瓶品类完善产业布局

    个股研报
      力诺特玻(301188)   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22H1公司实现收入3.75亿元,同比-10.94%;22H1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0.33%。单22Q2来看,22Q2公司实现收入1.87亿元,同比-16.94%;22Q2实现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18.01%。   22H1药用玻璃收入同比+9.95%。分品类来看,22H1公司耐热玻璃、药用玻璃及电光源玻璃分别实现收入2.01亿元、1.54亿元和0.12亿元,分别同比-18.53%、+9.95%和-60.33%,耐热玻璃主要因为疫情、海运不畅、通货膨胀等影响,需求有所下滑。分区域来看,22H1境内、境外销售分别为2.89亿元和0.86亿元,同比-8.00%和-16.13%。   22H1净利率同比+1.84pct,22Q2毛利率环比+1.72pct。毛利率方面,22H1公司毛利率24.21%,同比-5.07pct;22H1耐热玻璃、药用玻璃及电光源玻璃毛利率分别为21.32%、26.94%和34.34%,分别同比-5.79pct、-2.22pct和-12.48pct。主要因为硼砂、硼酸、电力、天然气价格均有大幅度增长,且22H1产品运费在在销售费用-运费科目核算。净利率方面,22H1公司净利率16.44%,同比+1.84pct;22H1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86%、4.05%和-1.51%,分别同比-3.68pct、+0.85pct和-1.65pct,主要因为汇率上升,汇兑收益增加,借款金额同比减少导致利息支出减少,募投资金利息收入增加。环比趋势来看,22Q2公司毛利率25.07%,环比+1.72pct,22Q2公司净利率16.28%,环比-0.32pct。   轻量薄壁高档药用玻璃瓶项目8月点火,填补公司在模制瓶领域空白。22年5月公司“中性硼硅药用玻璃扩产项目”部分产线投产;全电智能药用玻璃生产线项目计划于22年7月份点火;轻量薄壁高档药用玻璃瓶项目于22年8月点火,项目达产后,可生产中硼硅药用模制瓶5080.87吨,填补公司在模制瓶领域空白,完善公司产业布局,提升公司在中硼硅药用玻璃领域竞争力;22H1公司启动了“棕色中硼硅药用玻璃拉管项目”,目前项目正处于建设过程中;卡式瓶项目预计将于22H2投产。此外,轻量化高硼硅玻璃器具生产项目延期投产时间至23年6月。   未来5-10年,药用玻璃用量具备4-5倍空间。在国家医药政策改革推动下,未来5-10年,药用玻璃中将会有30%-40%由低硼硅玻璃、钠钙玻璃升级为中硼硅玻璃,用量增长空间4-5倍。此外,22H1公司与齐鲁工业大学签署《特种玻璃材料联合研究院共建协议书》,合作建立“特种玻璃材料联合研究院”,力争在中性硼硅药用玻璃、虚拟现实玻璃基板、微晶玻璃、光学玻璃等特种玻璃领域取得突破。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硼硅玻璃制品企业,重点发力中硼硅药用玻璃享受行业β,客户资源、成本效率及know-how经验优势多维共振,有望长期享受α收益!因为22H1耐热玻璃主要因为疫情、海运不畅、通货膨胀等影响,需求有所下滑,我们将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由1.7/2.2/2.9亿元下调至1.4/1.8/2.3亿元。我们预计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9.1/11.1/13.7亿元,同比+2%/+22%/+23%,归母净利润1.4/1.8/2.3亿元,同比+11%/+27%/+33%,2022-2024年PE分别为28X/22X/17X。   风险提示:原材料进口风险;短期内股价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5
  • 疫苗行业深度报告:高端化国产化国际化,国内疫苗行业驶在快车道

    疫苗行业深度报告:高端化国产化国际化,国内疫苗行业驶在快车道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疫苗卫生经济价值高,行业壁垒高。疫苗是回报率最高的卫生投入之一,疫苗接种费用远低于疾病发生后所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及其他经济损失等,以乙肝疫苗为例,效益成本比为50:1,目前已有超过20种高危疾病通过疫苗接种得到消灭或有效预防。疫苗种类不断丰富,从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等传统疫苗到重组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不断提高。疫苗研发周期长、难度大、壁垒高,通常一款疫苗从研发到上市往往需要10-15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行业新进入者较少。   全球疫苗市场稳定增长,市场空间逐步扩大。全球疫苗行业呈寡头垄断格局,GSK、赛诺菲、默沙东和辉瑞四家公司的疫苗产品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疫苗行业呈现出以品种驱动的特征,沛儿13、HPV4/9等重磅产品上市超过10年,年销售额依然位居前列,市场需求持续旺盛。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mRNA疫苗首次问世,在研发效率、保护效力等多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以mRNA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疫苗技术有望带动整个疫苗产业的升级更迭。除了疾病预防,疫苗产品也向着疾病治疗领域拓展,成人疫苗治疗性疫苗进一步打开了疫苗行业的成长空间。据Evaluate Pharma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疫苗市场规模为326亿美元,剔除新冠疫苗的增量影响,市场规模将于2025年达到476亿美元,2020-2025年间复合增速预计为6.8%。   国内疫苗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持续高景气度。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出台了《疫苗管理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实行高于药品之上的最严管理,在强监管背景下,我国疫苗行业持续健康规范发展。2019年,我国非免疫规划苗市场规模达到425亿元,预计未来十年将实现12.2%的复合增长,于2030年达到1320亿元。当前我国疫苗行业正处于产品升级和国产替代的双轮驱动阶段,多联多价及质量更高的优质苗有望逐步取代单苗及普通疫苗;同时,随着肺炎疫苗、宫颈癌疫苗等领域陆续有本土产品上市,国内疫苗产品有望对进口产品实现良好替代。新冠疫情以来,国内疫苗企业表现优秀,迅速研发上市多款新冠疫苗,2021年我国疫苗出口金额达157亿美元,我国疫苗企业为全球抗疫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也展现出国内疫苗企业迅速壮大的研发实力,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随着我国疫苗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国产疫苗正走向国际市场,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得到拓展。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疫苗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新技术、新产品将推动整个疫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疫苗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行业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高端化国产化国际化将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疫苗龙头型企业。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疫苗上市公司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康泰生物、万泰生物、康希诺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产品研发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3页
    2022-08-25
  • 核心品类快速增长,医用板块实现放量

    核心品类快速增长,医用板块实现放量

    个股研报
      采纳股份(301122)   业绩简述   2022年8月24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74亿元,同比+37%;实现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6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59%;   分季度来看,2022年Q2公司实现收入1.33亿元,同比+34%,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148%,扣非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157%。   经营分析   穿刺注射核心产品快速增长,医用器械板块实现放量。公司上半年注射器类产品实现收入1.74亿元,同比+86%;穿刺针类产品实现收入0.72亿元,同比+67%,核心品类快速增长,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负责公司医用器械产品的全资子公司采纳医疗实现收入1.89亿元,实现净利润6429万元,同比+335%,医用器械产品快速放量,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二季度汇率波动贡献大额汇兑收益,利润率显著提升。公司上半年销售净利率36.36%,同比+5.74pct;其中二季度净利率45.52%,同比+20.85pct。除核心品类增长持续带来的规模效应外,由于公司产品销售以出口为主,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超过95%,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形成约1290万元汇兑收益,财务费用下降明显。   医用器械产品线丰富,高端出口品类不断拓展。公司产品线丰富,品类众多,目前销往欧美地区的医用器械包括安全胰岛素注射器、安全采血/输液针、安全注射针等多项高附加值产品,未来公司还将进一步强化在安全胰岛素笔针、安全留置针、安全弹簧回缩注射器等高安全性、高附加值产品领域的市场地位,出口品类将不断拓展,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在注射穿刺领域的发展前景,未来医用器械产品还将不断拓展品类及使用场景。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5、2.99、4.06亿元,同比增长57%、46%、36%,EPS分别为2.18、3.18、4.32元,现价对应PE为38、26、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大客户收入占比较高风险;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海外贸易摩擦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5
  • 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眼科医疗服务赛道风起云涌,如何看待各家投资价值?

    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眼科医疗服务赛道风起云涌,如何看待各家投资价值?

    医疗服务
      1.国家鼓励社会办医态度不变。非公医疗一直定位为公立医院的有益补充,共同扩大医疗资源供给。鼓励社会办医在每年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重点工作任务中都有所体现,在其他各级别文件也有相关表述,语句调整也在正常范围内,经多方研究论证并无逻辑变化。医疗服务价格及医务人员薪酬改革趋势下,医疗服务劳务价值属性有望增强。   2.眼科一超多强格局清晰,共同享受行业高景气度,重点看各公司的α能力。市场担心眼科上市潮之后,各家借助并购基金,造成优质民营眼科服务供给增加,市场竞争加剧,我们认为,民营眼科相对公立医院市场份额仍然较小(民营占眼科市场比例约25%),优质民营眼科的专科服务供给,有利于民营医疗服务的品牌提升,部分城市民营眼科市场份额都已达到60%以上。我们认为目前眼科行业一超多强格局清晰,共同享受高景气度,各家有成长的充足空间,重点看各公司的α能力。   3.在单店模型跑通下,关注具备连锁扩张复制能力的标的。我们认为连锁扩张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扩张战略,目标市场(一二线省会/下沉市场)+扩张载体(医院/视光中心)的组合与选择,二是复制能力,在爱尔眼科完成全国下沉布局(610家医院)、视光中心作为重要连锁布局载体的大背景下,一二线省会城市建店、视光门诊/中心成为各家连锁布局的关键词。   4.建议关注:爱尔眼科(龙头强者恒强,内生外延稳健增长,“1+8+N”战略推动新十年高质量发展)、普瑞眼科(全国复制性已验证+省会重点城市持续扩张,盈利门店稳增长+新开门店减亏回正推动)、何氏眼科(医生创业+视光&人才培养能力出众的辽宁眼科龙头,视光中心+省外扩张提供增长潜力)、朝聚眼科(区域优势明显,逐步往省外扩张,估值性价比高)等。   5.风险提示:医疗事故风险、医保控费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并购基金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49页
    2022-08-25
  • 医药工业持续发力,中报业绩表现稳健

    医药工业持续发力,中报业绩表现稳健

    个股研报
      马应龙(60099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15.5%;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17.1%。   核心肛肠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业绩稳中向好。2022H1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主要利润来源医药工业板块的核心肛肠业务保持稳定增长。2022H1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6.5%(-2.8pp),管理费用率为2.6%(+0.2pp),研发费用率为2.1%(-0.03pp),财务费用率为-1.2%(-0.2pp),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较多导致销售费用率明显下降,财务费用明显下降主要系本期利息收入增加所致,管理费用增长较多主要由于折旧及摊销费用增加。分季度看,20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亿元(+21.2%),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2.3%),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4亿元(+1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由所得税费用增加所致。   医药工业板块稳定发展,为公司贡献主要利润。2022H1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5亿元(+14%)。公司持续强化核心品种销售,优化产品政策,上半年肛肠品类规模同比增长12%;持续推进渠道下沉,产品覆盖率持续提高,目前主导产品覆盖率达92%,终端产出同比增长30%。除肛肠品类产品外,公司着力发展眼科业务,核心产品八宝眼膏规模实现同比增长。目前拥有超过10个独家品种。销售方面公司自建销售团队拓展线上线下市场,线下市场已经形成覆盖全国8个大区、42家办事处,共1000多名自有销售人员的终端网络,负责对全国256家一级经销商、1953家二级分销商等商业渠道进行维护,并积极推动产品在医院、医疗机构、互联网终端等渠道的市场动销;线上市场进驻主流互联网渠道,通过自营店铺和平台店铺相结合,打造马应龙独特的线上渠道终端网络。此外今年上半年大健康业务规模增速超过40%,主要得益于拓展线上渠道并深化渠道运营,优化大健康业务渠道结构。   医疗服务持续改善,共建诊疗中心值得期待。2022H1公司医疗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72.2%),主要由于旗下药品销售、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等采配业务快速增长。目前公司与地县级公立医院合作共建肛肠诊疗中心58家,合计病床数超2000张。同时公司对北京医院部分病房进行翻新改造,新增如夜间客服服务等免费增值服务,提升整体就医体验;组织开展肛肠健康体检、直肠癌筛查等活动,开发企业客户。   医药商业提质增效,多创新业务齐头并进。2022H1公司医药商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4亿元(+12.4%)。医药商业板块主要包括医药物流及药品零售两块业务。1)医药物流:由旗下子公司马应龙物流开展,一部分批发给商业公司,一部分直接配送至湖北省各地市连锁药店、单体药店、公司自有实体药店以及B2B平台、B2C平台等,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配送。公司持续完善供应链运营机制,建立健全品类分级目录管理,贯彻执行下游客户自动采购计划为主、临时计划为辅的计划体系。2)药品零售:完善实体药店建设,联动重症药房、中医馆扩大服务半径,持续探索标杆社区康养服务;大力发展医药零售B2C业务,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美团等平台开设了零售药店,为患者提供完整的“智能分诊+在线图文问诊+电子处方+药品配送”的一体化闭环云医疗服务。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亿元、6.4亿元、7.4亿元,EPS分别为1.31元、1.49元、1.71元,对应PE分别为17、15、13倍。考虑到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结合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3年19倍PE,对应目标价28.31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不及预期;集采风险;在研产品进度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2-08-25
  • 费用拖累整体业绩表现,研发项目进展顺利

    费用拖累整体业绩表现,研发项目进展顺利

    个股研报
      天士力(600535)   2022年中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1,085.86万元,同比增长4.82%;利润总额-34.319.21万元,同比减少129.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775.91万元,同比减少140.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5.513.89万元,同比减少26.53%;基本每股收益-0.27元,同比减少140.85%。报告期内,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因公司支付美国Sutro Biopharma,Inc.1.69亿人民币许可费导致,如剔除此影响,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25亿元,同比增长0.89%。   多项主营业务稳中有增   报告期内,公司中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2,788.29万元,同比增长6.65%:毛利率70.91%,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88个百分点。化学制剂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2,694.64万元,同比减少6.46%;毛利率79.16%,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34个百分点。化学原料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395.50万元、同比增长1.97%:毛利率55.44%,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97个百分点。生物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274.56万元,同比增长8.97%;毛利率70.78%,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5.80个百分点。医药商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4,810.32万元,同比增长9.30%;毛利率25.47%,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62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公司核心中药、生物药、医药商业等主业稳中有增;受我国集采政策加速推进影响,公司化学制剂药板块收入承压,同比有所下滑。   研发费用快速提升,在研项目顺利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46,561.8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1.66%公司研发费用大幅上升,系Sutro Biopharma,Inc.许可费所致,剔除此影响后,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约16%。公司目前拥有在研项目92个,其中45个为1类创新药项目,已有43个项目进入临床期。公司现有管线中,拥有自主研发项目47个、产品引进项目21个、合作开发项目16个、投资优先许可权项目8个。其中,心脑血管领域在研管线20个;消化代谢领域16个;肿瘤领域22个;中药在研管线26个;生物药16个;化学药46个。   报告期内,公司多个Ⅱ期项目顺利推进,安神滴丸Ⅱ期已获组长单位伦理完成量表一致性全国研究者培训会,首例病例已入组;注射用尼可地尔处于申报生产阶段,已获得CDE发补通知,即将完成发补研究:普佑克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验证性试验方案正在完善中;PB-119项目启动Ⅱ期临床试验;培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注射液(脂糖素)获得FDA临床试验批准;复方丹参滴丸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适应症的治疗已纳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并积极筹备国际临床研究。随着管线顺利推进,公司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有望驱动业绩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摊薄后(暂不考虑转增股本的影响)的EPS分别为0.83元、0.89元和1.00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2.25倍、11.41倍和10.13倍。公司作为我国品牌现代中药企业,在创新和传统中药领域均有良好布局,目前中药行业受益于行业政策和新冠需求双重驱动,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研发风险、市场不及预期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5
  • 2022年半年度报告点评:核心产品持续快速增长,期待疫后渠道进一步开拓

    2022年半年度报告点评:核心产品持续快速增长,期待疫后渠道进一步开拓

    个股研报
      卫信康(603676)   事件:   卫信康于2022年8月22日晚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H1公司实现收入6.68亿(+33.63%),扣非归母净利润1.02亿(+95.66%),业绩符合预期;分季度看,2022Q2收入3.53亿(+20.82%),扣非归母净利润0.64亿(+89.42%)。   三大核心高收益产品均快速放量,期待下半年加速推广进度服务性收入(主要来源于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实现收入4.81亿(+37.81%),覆盖医院数量约2000家;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40ml):实现收入8384万(+302%),覆盖医院超过150家;小儿多种维生素注射液(13):实现收入2047万(+54.74%),覆盖医院百余家,预计国内部分重点地区的疫情影响了该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高收益品种业绩贡献提升,提高了公司盈利能力   从盈利能力角度看,得益于上市公司三大核心高收益品种的快速放量和占比的提高,公司毛利率持续改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50.09%提升至2022年的51.34%,归母净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0.67%快速提升至2022年上半年的15.42%。费用端:销售费用率为21.00%,较去年同期降低4.25pct;管理费用率为10.32%,较去年同期增长1.87pct,主要是公司人员规模扩大及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的影响;研发费用率为3.62%,较去年同期增长1.18%,主要是公司研发费用化项目阶段性投入增加所致。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产品矩阵逐渐丰富   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2419.92万元(+98.80%),研发投入力度仍在加大。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在研新产品项目30多个。其中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I)于2022年5月取得药品注册证书,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I)为静脉氨基酸类用药,是国家医保目录(乙类)品种,适用于婴幼儿(包括低体重儿)及小儿的肠外营养支持,公司系该品种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2022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开展各省级行政区域的中标/挂网。此外,预计2022年下半年公司还将有2个产品取得审批结论,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Ⅰ)药品注册申请分别于2022年1月、2022年6月获得受理,公司产品矩阵不断丰富。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和小儿多种维生素注射液(13)的快速放量,叠加2022年下半年疫情防控经验和防疫工具包的不断丰富,预计疫情影响将更为受控,公司相应的销售和推广工作的逐渐恢复和进一步推进;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1)挂网准入工作的积极推进,预计今年可能开始产生业绩贡献。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14.29/20.10/27.38亿,增速分别为38.26%/40.65%/36.25%;归母净利润1.59/2.26/3.21亿,增速分别为64.96%/40.55%/40.93%;EPS为0.36/0.51/0.72元/股,对应PE为33.90/24.12/17.1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不确定性;核心医保产品降价;行业竞争加剧;渠道拓展不确定性等。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5
  • 2022年半年报点评:激励费用短期影响利润,产品销量快速增长

    2022年半年报点评:激励费用短期影响利润,产品销量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贝达药业(300558)   业绩总结: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8.5%),实现归母净利润0.95亿元(-56%),扣非归母净利润0.6亿元(-69.5%)。   股票激励费用导致管理费用大幅增加,若剔除该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持平。2022年半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励费用为12119.2万元,若剔除该影响后归母净利润为21590.9万元,同比增长0.38%。上半年毛利率为88.9%(-3.8pp),管理费用率24.7%(+12.3pp),主要系股票激励费用同比增加,财务费用率0.2%(+0.3pp),销售费用率为35.1%(-3.4pp)。研发费用率为25.3%(+4.3pp),主要系新药项目研发投入增加。   埃克替尼销量维持良好增长趋势,恩莎替尼销量爆发增长。埃克替尼销量同比增长37.40%,恩莎替尼销量同比增长1495.29%,贝安汀快速实现商业化。埃克替尼2021年新获批术后辅助治疗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加速放量。恩莎替尼二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于2021年底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快速放量,一线适应症于2022年3月获批上市,一线、二线共同发力提高竞争力和可及性,术后辅助适应症临床正积极推进,未来有望贡献新增量。贝安汀新增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宫颈癌等适应症,广泛的适应症助力其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新生动力。   创新管线推进顺利,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公司目前在研16个品种,包括2项BLA/NDA,2项Ⅲ期,2项Ⅱ期,1项Ⅰ/Ⅱ期,9项Ⅰ期,其中BPI-442096拟用于晚期实体瘤的IND申请获FDA批准,进一步丰富了海外新药管线。公司已上市和在研品种覆盖NSCLC所有主要突变类型,包括EGFR、ALK、KRAS和其他突变。此外公司布局多个肿瘤领域热门靶点,包括CDK4/6、PD-1、CTLA-4、FGFR等,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基础。从获批上市进度看,三代EGFR抑制剂贝福替尼有望2022年获批上市,伏罗尼布有望2023年获批上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亿元、5.88亿元、8.92亿元,对应PE分别为47、33、22倍。公司核心产品埃克替尼稳定放量,新产品恩沙替尼贡献增量,销售收入稳定增长。公司在研管线顺利推进,未来陆续有新药上市。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展低于预期、已上市产品销售低于预期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5
  • 上市产品销量持续增长,新药研发推进积蓄动能

    上市产品销量持续增长,新药研发推进积蓄动能

    个股研报
      贝达药业(300558)   事件   公司公告2022年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53亿元,同比增加8.50%;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下降55.96%;剔除股票激励影响后的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0.3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7.02亿元,同比增长3.1%,研发支出费用化金额3.17亿元,同比增长30.65%。研发投入4.59亿元,研发投入/营业收入为36.63%。   点评   商业化产品力克疫情,持续兑现销量   公司通过对凯美纳价格体系的维护,不断提高医院覆盖率和药店医保准入,EGFR-TKI凯美纳销售量持续兑现,销量同比增长37.4%。凯美纳是中国第一个用于NSCLC术后辅助治疗的一代EGFR-TKI,其销售额不断取得突破,术后辅助适应症获批并成功完成医保谈判准入助力实现市场覆盖进一步扩大,夯实其在中国肺癌靶向药市场的领先地位。借助医保的纳入,ALK-TKI贝美纳增速迅猛,同比增长1495.29%。贝美纳作为首个国产ALK抑制剂,二线适应症于2021年底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一线适应症于2022年3月获批上市,医保助推其快速放量。后续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的临床,挖掘第二增长曲线。贝伐珠单抗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并通过医院药店的准入,加快商业化推进。贝伐珠单抗是公司首个大分子药物,2022年3月新增适应症胶质瘤、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宫颈癌等获批上市,目前已进入各大医院和药店,公司正在加快贝伐珠单抗的全国挂网、市场准入和临床应用,加大其品牌建设,为公司营收贡献增量。   新药研发和申报持续推进   公司始终坚持创新为核心战略,深耕肺癌等癌症治疗领域,围绕EGFR、ALK、VEGF、CDK4/6等多个靶点布局丰富多样的研发管线。2022年3月,贝美纳一线治疗适应症在国内获批上市,一线、二线共同发力提高竞争力。贝安汀新增适应症补充申请获批。2022年1月伏罗尼布(CM082)与依维莫司联合治疗既往接受过抗血管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晚期肾细胞癌(RCC)患者的上市许可获得NMPA受理,稳步推进。CDK4/6(BPI-16350)联合氟维司群对比安慰剂联合氟维司群治疗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HR+/HER2-局晚、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III期研究扎实推进。恩沙替尼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PD-L1、SHP2临床获得NMPA批准开展,其中SHP2试验获得美国FDA批准开展,进一步丰富了贝达海外新药管线。   战略合作不断加强   公司牢牢把握战略合作机会,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2022年5月,公司与EyePoint签署《扩大许可协议》,贝达取得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区域的开发和商业化EYP-1901的独家权利,并授权EyePoint在中国区域外开发伏罗尼布用于所有局部给药的眼科适应症,包括糖尿病黄斑水肿(DME)。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8.36亿元、39.16亿元、54.9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3%、38.1%、40.4%;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亿元、5.88亿元、8.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9%、38.5%、40.7%。2022-2024年对应的PE分别为45.58X、32.91X、23.39X。我们持续看好贝达的商业化能力,现有产品适应症扩容以及后续管线带来的第二增长曲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和审批风险;医药政策变动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5
  • 业绩符合预期,战略远景目标始于足下

    业绩符合预期,战略远景目标始于足下

    个股研报
      寿仙谷(603896)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公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营业收入3.495亿元,同比增长10.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01.65万元,同比增长49.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623.045万元,同比增长48.70%;基本每股收益0.42元。   分析点评   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净利润增速远超营业收入   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84.99%,同比+2.33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65.96%,同比-1.7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49.34%,同比-0.8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7.92%,同比-0.36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1.30%,同比-0.48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85亿元,同比+30.07%,系销售收入增加及公司积极收回应收款所致。单季度来看,公司2022Q2收入为1.46亿元,同比+1.71%;归母净利润为0.23亿元,同比+67.2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13亿元,同比+47.89%。   灵芝孢子粉&铁皮石斛营收毛利率齐升,省内省外线上三线开花   分产品来看,灵芝孢子粉类产品部分收入为2.36亿元,同比增速为+10.91%;毛利率为89.66%,同比增加1.97个百分点。铁皮石斛类产品部分收入为0.63亿元,同比增速为+13.67%;毛利率为79.12%,同比增加2.12个百分点。   分渠道来看,浙江省内地区部分收入为2.30亿元,同比增速为+10.82%;毛利率为87.53%,同比增加3.12个百分点。浙江省外地区部分收入为0.42亿元,同比增速为+11.79%;毛利率为78.63%,同比减少5.65个百分点。互联网部分收入为0.72亿元,同比增速为+5.25%;毛利率为86.92%,同比增加3.71个百分点。   全产业链优势凸显,2035“三个百亿”远景目标踏上征程   公司已形成灵芝、铁皮石斛等系列产品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种植:公司建有珍稀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公司已在武义白姆乡、俞源乡建立了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主要用于种植灵芝、铁皮石斛、西红花、杭白菊、三叶青等中药材。公司基地初步入选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第一批新版GAP重点培育单位。   研发:一方面开展基础研究新品迭出,寿仙上品牌破壁灵芝孢子粉颗粒、寿仙堂牌破壁灵芝孢子粉片完成保健食品备案。成为浙江省首家灵芝食药物质试点企业,首家生产类别全覆盖的试点企业。另一方面与知名研究机构开展寿仙谷去壁灵芝孢子粉的机制研究,进一步解决“中医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机制是什么”这一重大科学问题。   渠道:公司充分利用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互联网技术建立了自身的销售渠道,在浙江、上海等地设立了22家直营店。为拓展省外渠道,公司截止2022年6月底,已签约城市代理商14家,公司销售代理网点实现昆明、贵阳、重庆、南昌、武汉、连云港及长三角多点散发。代理商数量半年增加4家,预计是受疫情影响导致,公司年初目标为2022年计划新增20家城市代理商,期待下半年提速。   公司紧紧围绕“打造有机国药第一品牌”“打造世界灵芝领导品牌”战略目标,以实现2035“三个百亿”远景目标,即2035年实现“带动农民增收百亿,营收百亿,总资产百亿”的远景目标。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此前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9.7/12.2/15.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8%/25.9%/25.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3.4/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3%/29.7%/28.9%,对应估值为26X/20X/16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自然灾害风险、省外拓展不及预期风险、种源流失风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