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2558)

  • 2022年中国内窥镜行业:澳华内镜、开立医疗、南微医学如何开启国产品牌之路?

    2022年中国内窥镜行业:澳华内镜、开立医疗、南微医学如何开启国产品牌之路?

    医疗器械
      在硬镜领域,国产品牌迈瑞医疗挤进前三   在硬镜市场,2021年医疗机构硬镜招投标中,卡尔史托斯以10.3亿中标总额,中标总数量为1,069件,占市场份额的34.5%,成为中标品牌的Top1;中国国产品牌迈瑞医疗市占7.2%,挤进Top3   软镜领域,主要由日本品牌垄断,国产品牌份额占比小   2021年,医疗机构软镜招投标,软式内窥镜技术壁垒较高,主要由日本品牌垄断。2021年,奥林巴斯、宾得、富士等进口品牌中标金额合计31.3亿元,占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中国国产品牌开立医疗、澳华内镜、优亿等设备采购金额合计2.6亿元   其中,奥林巴斯市场份额达54.4%,其中标总额21.8亿元,总量2,010件均居第一;富士市场份额达17.1%,其中标总额6.9亿元,总量615件均居第二   中国目前医用内窥镜政策环境友好   医用内窥镜受到“两票制”、阳光集采和集中带量采购等政策影响有限;此外,中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中国国内企业生产自主研发的医疗器械,并积极推动国产品牌代替国际医用内窥镜品牌进程   核心医用内窥镜技术与国际领先水平还有一段差距,但是中国正逐步实现突破   医用内窥镜供应链复杂,技术门槛高,其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光学镜头集成、图像传感器技术、镜体设计与集成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包括降噪、边缘增强技术等)   以成像镜头为例,光学镜头是获得光信号的关键,日企多凭借相机等光学业务起家,在变焦镜头、实现多倍光学放大且分辨率不变等领域有丰富专利积累,而中国厂商高端数控机床加工、技术专利积累等还与进口品牌有较大差距   此外,在图像显示领域,中国厂家在图像后处理方面也实现突破。澳华内镜自研光学染色的CBI分光染色技术,使得医生能更好观察病变黏膜下的微血管结构。开立医疗自研的光电复合染色成像VIST技术,保证画面亮度和高分辨率图像同时,凸显早期病变的细微结构变化。综合来看,边缘增强技术瓶颈被攻克,国产厂家与进口厂家的技术差距已经缩小,还未攻克的技术未来5年内会实现
    头豹研究院
    18页
    2022-11-24
  • 欧洲能源价格上涨,维生素价格有望上行

    欧洲能源价格上涨,维生素价格有望上行

    个股研报
      新和成(002001)   事件:   11月21日,帝斯曼宣布,基于对冬季能源成本较高的预期,帝斯曼将从2023年1月2日起停止瑞士锡瑟尔恩工厂的Rovimix维生素A生产,停产不少于两个月。由于共用配套公用工程,Rovimiix维生素E50的生产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结论及建议:   受天然气短缺影响,欧洲化工品成本上涨,影响维生素产量,叠加国内养殖利润回升,维生素价格有望上行。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维生素供应商,有望受益于海外生产商的供给收缩。公司后续有多个项目新增产能释放,长期成长动力充足,维持“区间操作”评级。   欧洲能源价格上涨,维生素价格有望反转:2022年受疫情及全球通胀影响,养殖业需求不振,饲料添加剂景气下滑,公司VA/VE价格承压。11月VA均价为100.88元/kg,yoy-67%,mom-3%;VE均价为81.88元/kg,yoy-11%,mom+1%;均处于历史底部位置。而受天然气价格上涨影响,欧洲化工品成本抬升,维生素产量受到影响。维生素行业目前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受供给端影响较大,根据Feedinfo资讯,此次受影响的锡瑟尔恩工厂的维生素A(1000IU)名义产能为5600吨/年,约占全球产能的15%;用来生产50%维生素E的维生素E油名义产能为18000吨/年,约占全球产能的13%。欧洲维生素供给端收紧,后续看好维生素价格反转,带动公司利润修复。   养殖利润回升,下游承受能力增强:维生素主要的下游应用是饲料添加剂,2022年下半年来,生猪养殖利润开始扭亏为盈,上周自繁自养模式生猪养殖利润为805.24元/头,yoy+83%,wow-13%。我们认为下游利润回升有望提高养殖企业对维生素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此外,Q4是维生素传统旺季,双重因素叠加,我们看好维生素价格上涨。   新增项目陆续投产,保障公司长期发展:公司持续布局“生物+”、“化工+”平台,不断丰富产品线,三个板块协同发展。营养品板块25万吨/年蛋氨酸二期项目稳步推进,其中10万吨装置平稳运行,15万吨装置预计2023年6月建设完成;5000吨/年维生素B6、3000吨/年B12正常生产、销售;3万吨/年牛磺酸项目按进度建设。香精香料板块,年产5000吨薄荷醇项目已于2022年Q3投产。新材料板块,7000吨/年PPS三期项目试车顺利;己二腈项目现处于中试阶段,项目报批流程有序推进。原料药板块,500吨/年氮杂双环项目已打通工艺路线,开车并销售。公司在建项目丰富,成长潜力充足,我们看好其长期发展。   盈利预测: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2/2023年分别实现净利润40/49亿元,yoy-6.94%/+22.95%,折合EPS为1.30/1.60元,目前A股股价对应的PE为15/13倍,估值合理,维持“区间操作”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产品价格不及预期;2、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3页
    2022-11-24
  • 电商板块聘任新负责人,线上转型迈入新阶段

    电商板块聘任新负责人,线上转型迈入新阶段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事件   公司公布关于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聘任王熙雯女士为公司总裁助理兼电商部总经理,任期自2022年11月28日起至第四届董事会届满日止。王熙雯女士将全面负责公司电商业务板块工作,带领公司电商团队在以天猫为代表的平台电商,和以抖音为代表的内容电商等线上销售渠道的运营相关工作,并协助总裁联系供应中心、研发中心、市场中心的工作。   公司重点发力电商板块,加快电商转型步伐   公司持续进行线上渠道结构优化转型。双11主品牌丸美天猫旗舰店GMV同增9.5%,天猫渠道首次恢复正向增长;抖音渠道自播GMV同增1620.2%、达播同增30.6%,实现靓丽增长。王熙雯女士拥有美妆行业十二年工作经验,从零售(丝芙兰)到线上平台(当当、淘宝&天猫)拥有10年+美妆业务团队搭建及管理经验;对美妆行业发展有较深的洞察力,近四年来见证并操盘了大批国货&新锐美妆在淘系的孵化和发展。王熙雯女士的加入,符合公司新形势下战略性重点发力电商渠道的实际需要,有助于公司加快布局以天猫为代表的平台电商市场以及以抖音为代表的内容线上市场。   主品牌丸美产品端发力,彩妆品牌恋火快速增长   公司梳理精简SKU,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聚焦发展具有丸美核心科技的大单品,打出眼部护理+抗衰品牌心智。主品牌丸美产品端发力,推出双胶原小金针、双胶原眼霜等新品。公司重组双胶原蛋白具有三螺旋生物活性结构,解决了功效性、稳定性、透皮吸收性三大问题。彩妆品牌PL恋火表现亮眼,逐渐成长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双11全网GMV超21年全年,其中天猫实现3.8倍超速增长,全网实现2.8倍超速增长,PL看不见粉底液荣登天猫回购榜、热销榜、加购榜、好评榜第一。   投资建议   作为国内稀缺的中高端护肤品牌,丸美深耕眼部护肤的同时,由眼及面推出面部护肤品类,提高公司的增长天花板。公司线下渠道匹配公司中高端定位,线上渠道调整提高运营效率,抖音、快手等新兴平台拓展使品牌触及更多年轻消费者。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0.64、0.74、0.8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57、50、43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新品营销进展不及预期;公司渠道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疫情反复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1-23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全球新冠再添新药,盐野义3CL药物日本EUA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全球新冠再添新药,盐野义3CL药物日本EUA

    化学制药
      事件   2022年11月22日,日本盐野义制药在其官网宣布,其新冠药物Xocova®(通用名:ensitrelvirfumaricacid,CodeNo.:S-217622),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的紧急监管批准。该批准是根据《药品和医疗器械法》第14-2-2条规定的紧急监管批准制度授予的。此外,根据盐野义和MHLW于2022年3月签署的Xocova®国内供应基本协议,公司与MHLW签订的日本政府购买100万疗程Xocova®的合同现已生效。   点评   盐野义Xocova®(富马酸恩西瑞韦)的此次获批,是全球首个针对3CL靶点而不需要利托那韦组合用药的新冠小分子口服单药的紧急批准授权(EUA)。   (1)此次EUA,是基于该药的预期疗效及其安全性的可接受性。根据该产品2期临床(入组497例)和3期临床(入组1,821例)获得的2/3期临床研究的结果,达到新冠相关症状(主要终点)的临床症状疗效和抗病毒疗效(关键次要终点)。   (2)此项3期临床研究,是在日本、韩国和越南的1,821名(出现新冠症状72小时内、大多数已接种过新冠疫苗、未区分新冠进展风险高低的)轻/中度新冠患者中进行的。用药组相比安慰剂组患者,解决五种新冠症状(鼻塞或流鼻涕、喉咙痛、咳嗽、感觉热或发烧、精力不足或疲倦)的中位时间显著缩短:167.9小时vs192.2小时,统计数据24小时差异显著(p=0.04),达到主要临床终点。第4天(第三次给药后),用药组比安慰剂组的病毒RNA比基线(入组时)的减少有差异(p<0.0001)。   (3)该药是北海道大学和盐野义联合研发的一种3CL蛋白酶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3CL蛋白酶来抑制新冠病毒的复制。目前,仅针对无症状/轻度症状的新冠感染者的2/3期研究的2b/3期部分正在亚洲进行,主要是在日本。在安全性方面,该药耐受性良好,研究中没有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或死亡。最常见的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是高密度脂蛋白的短暂降低和血液甘油三酯的升高。   全球新冠药物与疫苗推陈出新,疫情可控与回归常态在望。至此,全球已有莫诺匹拉韦(默克)、Paxlovid(辉瑞)、阿兹夫定(中国真实生物)、恩西瑞韦(日本盐野义)4款新冠口服药面世,还有多项在研新药与针对最新变种的新冠疫苗正处于上市前夕。我们判断,随着国内新冠疫苗与药物的陆续推出以及防疫政策的不断优化,生产、物流与患者流动将日益回归常态,创新药与医药商业等也将迎来估值与业绩的先后修复上行。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随着更多新冠药物与疫苗的陆续获批,创新药临床推进与商业化兑现将回归正轨。建议关注:神州细胞(重组蛋白新冠4价苗)、复星医药(辉瑞BioNTech的mRNA新冠二价苗)、上海医药(中国第一大进口药平台)、众生药业(3cl新冠小分子)。   风险提示   新冠小分子药物及疫苗研发进展不达预期、商业化兑现不达预期、药物及疫苗副作用超出预期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1-23
  • 医药行业:呼吸系统中成药市场分析

    医药行业:呼吸系统中成药市场分析

    生物制品
      防疫新二十条落地,科学精准有效。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内容包括隔离时间缩短、不再判定次密接、调整风险等级、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加强医疗资源建设、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加快新冠药物储备、防止一刀切等,防疫政策将进一步科学化、精准化、有效化。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通知:“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做好供应储备,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风险和老年患者治疗需求。重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做好有效中医药方药的储备”。另外,根据第九版新冠诊疗方案,其中提到根据医学观察期和治疗期的不同疾病进展推荐了相应的中药。   新冠叠加流感季,感冒咳嗽相关用药需求增加。新冠的轻症患者以及流感患者症状多表现为呼吸系统相关症状,如咳嗽、感冒等。2021年我国呼吸系统用药市场规模为422亿元,相较于2019年490亿元,其市场规模有大幅回落,随着后续对于零售药店端“四类药”管控进一步放松,叠加流感及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进入高发季,感冒咳嗽相关用药需求增加,短期关注感冒咳嗽相关药物公司。   投资建议:呼吸系统相关用药企业涉及标的主要包括:以岭药业、太极集团、华润三九、济川药业、康缘药业、贵州三力、特一药业、葵花药业、同仁堂、步长制药、天士力、红日药业、同仁堂科技等。   风险提示:防疫政策变动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2-11-23
  • 【粤开医药行业周报】CDE连发技术指导原则,把握创新药临床导向投资逻辑

    【粤开医药行业周报】CDE连发技术指导原则,把握创新药临床导向投资逻辑

    化学制药
      行情回顾   上周医药生物领涨两市,最终周涨6.15%位列榜首。细分来看,所有子板块均实现上涨,中药板块涨幅最大,涨幅达9.67%;医疗服务涨幅最小,涨幅达2.92%。本周涨幅前三为神奇制药(58.37%)、特一药业(49.38%)、金石亚药(48.60%),跌幅前三为泓博医药(-10.95%)、双成药业(-9.58%)、康惠制药(-9.30%)。截至2022年11月18日,医药生物指数市盈率为26.06(剔除负值),环比上周增长6.63%,处于3年来历史17.12%分位。   行业观点   本周行业重要事件包括CDE连发多项指导原则和多地公布第七批国采执标时间。   11月14日,CDE官网发布《双特异性抗体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此后,连续征求公开征求关于《狼疮肾炎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慢性肾脏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与恶性肿瘤治疗相关中药新药复方制剂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多发性硬化治疗药物临床试验设计技术指导原则》《干眼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特应性皮炎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等多个指导原则意见,旨在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研发思路和技术建议。   1月18日,湖北、湖南、吉林等地公布第七批国采执标时间,宣布中选药品有关采购要求规定。截至目前,共有31省市已对具体执标时间进行公布,中选的61个品种有望迎来新一轮放量。   本周细分板块观点如下:   (1)创新药:医药市场是刚性需求市场,伴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审评审批鼓励创新、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两票制、医保支付等政策快速推进,行业竞争形态发生重大改变,本土创新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对于创新药投资,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两条核心逻辑。一是重点关注具有仿制药时代累积优势,且寻求创新转型的big pharma型企业,该类企业内生盈利强,成长更为稳健,转型创新具有技术和成本优势。二是关注研发管线丰富,已有产品上市且积极布局国际化的biotech企业,该类企业产品矩阵形成,创新研发、BD能力、商业转化基本得到验证,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2)医疗器械: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是当前一个阶段医疗器械增长的主要逻辑。叠加政策端鼓励加快医疗器械创新和技术升级,推动实现进口替代,国产创新医疗器械有望在多个领域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局面。我们重点推荐关注细分领域国产替代引领者,有持续创新能力且已经通过市场验证的龙头企业。   (3)中药: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结合近期优化防控二十条重点提出“做好有效中医药方药的储备”,中药材价格指数高位小幅回调,有利于下游中成药、中药饮片板块成本端压力缓解,板块长期向好趋势不变。建议重点关注中医药底蕴深厚、具有重磅独家品种、实现现代化智能生产的龙头企业。   (4)CXO行业:今年以来,受资本寒冬、地缘风险、估值回调等因素影响,CXO板块持续低迷。但从发布的三季度报告来看,龙头企业依然保持高增长态势,部分甚至超出预期。未来,考虑到下游企业研发需求恢复和周期下滑拐点到来,建议继续关注具备经营韧性、具有规模效应、全球布局、多地运营及全产业覆盖优势的企业。   (5)疫苗: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受病毒变异和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目前来看,接种疫苗后可显著降低病毒感染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疫苗依然是疫情防控最强有力的武器。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也明确提出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制定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的方案,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加快开展具有广谱保护作用的单价或多价疫苗研发。建议重点关注新冠疫苗相关标的,尤其是涉及到mRNA、腺病毒、重组蛋白等新技术路线的新型疫苗。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药物研发失败风险、创新药竞争失利风险。
    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2-11-23
  • 2022年11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IL-4Rα抗体研发概况)

    2022年11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IL-4Rα抗体研发概况)

    生物制品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4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2款药物提交NDA,9款药物处于临床Ⅲ期。辉瑞Paxlovid已在中国获批上市,Molnupiravir在中国已递交NDA,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获批上市,君实生物、开拓药业、先声药业、众生药业等处于三期临床。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2年11月第三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48支个股上涨,13支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三叶草生物-B(+81.12%)、腾盛博药-B(+31.6%)、药明巨诺-U(+28.34%)。跌幅前三为益方生物-U(-6.23%)、金斯瑞生物科技(-10.38%)、东曜药业-U(-12.45%)。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3.27%,跑赢沪深300指数2.93pp,生物医药上涨5.55%。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上涨10.99%,跑赢沪深300指数14.64pp,生物医药累计上涨0.33%。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上涨3.63%,跑输恒生指数0.22pp,恒生医疗保健上升7.98%。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上涨7.09%,跑赢恒生指数16.83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上涨5.95%。本周XBI指数下跌4.44%,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上涨19.28%。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11月国内2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国内有无新药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11月美国3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美国2款新药获批上市,包括Elahere和Sezaby。本周欧洲1款新药获批上市,为sutimlimab。11月日本无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IL-4Rα抗体研发概况   2022年11月14日,康乃德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了IL-4R抗体CBP-201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三期临床试验。该三期临床计划入组450例中至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预计2024年8月初步完成,2025年7月最终完成。该三期临床分为3个剂量组,探索不同的剂量与给药间隔。康乃德设定此次三期临床采用双终点,IGA0/1和EASI-75均作为主要终点。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13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4起。1)Jnana宣布与罗氏公司第二次合作,以应对癌症、免疫介导和神经系统疾病中药物靶点的挑战;2)CytomX和Regeneron宣布在癌症治疗的条件双特异性治疗领域开展战略研究合作;3)Marinus宣布与Tenacia合作,在中国开发和商业化Ganaxolone;4)Simcere和Idorsia就Idorsia-daridorexant在中国签订许可协议。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2-11-23
  • 北交所新股申购报告:辰光医疗:磁共振MRI核心硬件专精特新“小巨人”突破国外垄断

    北交所新股申购报告:辰光医疗:磁共振MRI核心硬件专精特新“小巨人”突破国外垄断

    个股研报
      辰光医疗(430300)   超导MRI核心硬件专精特新“小巨人”,净利润三年CAGR达205.35%   辰光医疗是一家长期致力于MRI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维修的自主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辰光医疗产品主要包括射频探测器、超导磁体、梯度线圈等超导MRI系统核心硬件,营业收入2019-2022H1分别为13,391.97万元/14,246.47万元/19,615.42万元/5,581.17万元,2019-2021三年CAGR为21.02%;净利润2021年为2334.41万元,同比增长448.81%,净利润率为11.90%,2019-2021三年CAGR达到205.35%。   超导MRI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国产化提升空间较大   2020年全球医学影像市场规模约3,100亿元,中国医学影像市场规模为537亿元,2015年至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2%。从全球市场来看,2020年,MRI系统的市场规模达到93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45亿美元。中国市场MRI系统销售规模在2020年达到89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2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国内外医学影像市场近70%的份额被GE、Siemens和Philips占据,2021年,根据医招采数据统计,国内共采购1,061台超导MRI系统,GE、Siemens和Philips分别占据28%、25%和18%的市场份额,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31%、29%、20%,国产化率仍有待提升。   辰光医疗产品具有性能指标优势,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垄断实现国产替代   在超导磁体方面,辰光医疗能够实现1.5T、3.0T、7.0T等应用于医学MRI系统上超导磁体的自主开发和商业化,具备同样能力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分别是GE、Siemens和联影医疗,辰光医疗所生产的超导磁体在磁场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性能优势;射频系统方面,辰光医疗是Philips的战略供应商,产品获得美国FDA、欧洲CE、日本PAL、CFDA、ISO13485/14001/9001等多项权威认证,在射频功率、通道数、轻薄柔特性方面优势明显;梯度线圈方面,辰光医疗成功发布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5T超导MRI梯度线圈,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行业领先的英国Tesla公司同类线圈的水平,并实现量产。随着辰光医疗及宁波健信推出国产梯度线圈,英国Tesla公司逐步退出中国市场。同时辰光医疗自主开发7.0T临床前MRI系统,填补国内厂商在该领域的空白。   申购建议:估值处于较低水平,建议申购   本次募投项目拟发行1500万股,投资1.5亿元资金用于磁共振成像核心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科研定制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两大项目,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年总产值2.24亿元。本次发行底价定为10元/股,对应稀释前2021PE为28.57X,稀释后2021PE为34.82X,相较于同业可比公司平均2021PE72.66X的水平仍处于较低位置。   风险提示:技术创新不能产业化风险、产业整合并购风险、境外市场政策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2-11-23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核酸检测实施办法等文件印发,进一步优化疫情精准防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核酸检测实施办法等文件印发,进一步优化疫情精准防

    医药商业
      事件   2022 年 11 月 21 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监测指南》 4 个文件。   点评:   针对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 提出,常态化监测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并对①医疗机构就诊人员、②风险职业人群、③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④社区管理人员、⑤购药人员、⑥跨区域流动人员,这六类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时间和频次做了详细要求和指导。其中,针对购药人员, 出现本土疫情后,辖区药店应对购买退热、抗病毒、抗生素、止咳感冒等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推送辖区街道(社区)管理,及时督促用药者开展核酸检测,必要时可先开展 1 次抗原检测。   针对发生本土疫情的地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 提出, 疫情处置过程中,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根据疫情发生地区人口规模大小、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综合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检测人群的范围、频次和先后顺序。 其中,①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检测范围划分到疫情所在区、②一般城市检测范围划分到疫情市的城区、③农村地区检测范围划分到疫情涉及的自然村、 涉及乡镇政府所在地及所在县城;对于划定的检测区域每日开展 1 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 3 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 3 天再开展 1 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 根据二十条措施要求,取消中风险区域,对高风险区域和低风险区域的划定标准、防控措施、解除标准、和外溢风险人员管控措施做了详细的定义和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 和《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监测指南》 则分别对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检测的场所要求、管理要求、保障要求做了详细规定。   本次 4 个文件的印发是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 和 11 月 11 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尤其是对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的落地实施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具体的要求。 4 个文件的发布有利于以二十条措施为标志的新冠疫情优化、科学、精准防措施控的进一步推进落地。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推进,看好疫情防控方向包括感冒及解热镇痛常备药物、新冠特效药、新冠疫苗、抗原检测等方向的结构性机会,建议关注相关产品研发、放量进展。看好前期受疫情影响企业的业绩持续修复。   建议关注: 以岭药业, 近岸蛋白、石药集团、东方生物、泰林生物等。   风险提示   疫情变化风险,政策落地实施不及预期风险,研发风险,订单及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11-23
  • 医药行业创新药周报:2022年11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IL-4Rα抗体研发概况)

    医药行业创新药周报:2022年11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IL-4Rα抗体研发概况)

    生物制品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4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2款药物提交NDA,9款药物处于临床Ⅲ期。辉瑞Paxlovid已在中国获批上市,Molnupiravir在中国已递交NDA,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获批上市,君实生物、开拓药业、先声药业、众生药业等处于三期临床。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2年11月第三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48支个股上涨,13支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三叶草生物-B(+81.12%)、腾盛博药-B(+31.6%)、药明巨诺-U(+28.34%)。跌幅前三为益方生物-U(-6.23%)、金斯瑞生物科技(-10.38%)、东曜药业-U(-12.45%)。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3.27%,跑赢沪深300指数2.93pp,生物医药上涨5.55%。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上涨10.99%,跑赢沪深300指数14.64pp,生物医药累计上涨0.33%。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上涨3.63%,跑输恒生指数0.22pp,恒生医疗保健上升7.98%。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上涨7.09%,跑赢恒生指数16.83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上涨5.95%。本周XBI指数下跌4.44%,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上涨19.28%。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11月国内2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国内有无新药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11月美国3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美国2款新药获批上市,包括Elahere和Sezaby。本周欧洲1款新药获批上市,为sutimlimab。11月日本无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IL-4Rα抗体研发概况   2022年11月14日,康乃德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了IL-4R抗体CBP-201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三期临床试验。该三期临床计划入组450例中至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预计2024年8月初步完成,2025年7月最终完成。该三期临床分为3个剂量组,探索不同的剂量与给药间隔。康乃德设定此次三期临床采用双终点,IGA0/1和EASI-75均作为主要终点。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13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4起。1)Jnana宣布与罗氏公司第二次合作,以应对癌症、免疫介导和神经系统疾病中药物靶点的挑战;2)CytomX和Regeneron宣布在癌症治疗的条件双特异性治疗领域开展战略研究合作;3)Marinus宣布与Tenacia合作,在中国开发和商业化Ganaxolone;4)Simcere和Idorsia就Idorsia-daridorexant在中国签订许可协议。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2-11-2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