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3514)

  • 业绩延续高增长趋势,他唑巴坦有望量价齐升

    业绩延续高增长趋势,他唑巴坦有望量价齐升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富祥股份业绩持续高增长,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他唑巴坦系列和培南系列销量和价格的明显提升,受益于下游制剂需求的扩大。 * **他唑巴坦量价齐升的潜力:** 竞争对手停产,富祥股份有望成为市场主要供应商,推动他唑巴坦量价齐升,为公司带来巨大的业绩弹性。 # 主要内容 ## 1. 事件概述:2016年业绩预告 公司发布2016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净利润1.64-1.91亿元,同比增长75%-105%。 ## 2. 核心产品高增长,业绩持续高增长 * **单季度业绩分析:** 2016Q4实现净利润0.32-0.59亿元,同比增速为10%-84%。单季度增速略有下滑,主要是因为2015Q4公司产品销量和价格已经有所提升,基数相对较高。 * **全年业绩驱动力:** 核心产品他唑巴坦系列和培南系列受益于下游制剂需求扩大,销量和价格均明显提升。同时,公司加大对价格更高的欧美等规范市场的拓展力度,产品平均售价有所提升。齐鲁制药停产也导致下游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需求扩大。此外,公司加强工艺优化,大幅度提高反应收率,且原材料价格下降也增厚业绩。 ## 3. 竞争对手停产,他唑巴坦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 **市场格局变化:** 齐鲁制药天和惠世和浙江华邦医药分别于2016年10月10日和2017年1月3日停产。随着两家主要的竞争企业停产,公司成为市场上主要的他唑巴坦供应商,有望推动他唑巴坦量价齐升。 * **他唑巴坦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估计2016年他唑巴坦占公司收入和毛利的比例分别为37%和54%,是公司销售规模最大的产品,随着销量增加和价格提升,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业绩弹性。 ## 4. 抗菌药市场逐步回暖,海外市场持续拓展 * **抗菌药市场复苏:** 由于市场刚需及新产品上市,限抗政策影响逐步消除,抗菌药物市场逐步恢复,2015年我国抗生素市场规模达到1861亿元,同比增长8.4%。 * **公司市场地位:** 公司是国际上主流的抗菌药物中间体和原料药供应商,能够充分享受下游市场带来的业务增长。核心产品舒巴坦系列和他唑巴坦系列是主要的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制成复方制剂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且价格也更高。 * **复方制剂市场增长:** 自2011年行业最低点以来,舒巴坦类复方制剂和他唑巴坦类复方制剂的增速都逐年提升,量价齐升趋势十分明显。 * **海外市场拓展:** 公司持续开拓海外市场,部分产品已通过美国、欧盟和日本药监部门的认证,未来放量值得期待。 ##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考虑到他唑巴坦有望迎来量价齐升,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16-2018年EPS分别为1.56元、2.73元、3.80元,对应PE分别为40倍、23倍、16倍,上调至“买入”评级。 ## 6. 风险提示 他唑巴坦放量和提价或低于预期的风险;股东或继续减持的风险。 #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富祥股份2016年业绩预告,指出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核心产品他唑巴坦和培南系列量价齐升。竞争对手停产为公司带来他唑巴坦量价齐升的机遇。抗菌药市场回暖和海外市场拓展也为公司发展提供动力。上调公司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但同时提示了相关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17-01-13
  • 老树新花,资产重组打造医药创新平台型企业

    老树新花,资产重组打造医药创新平台型企业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 **资产重组与战略转型:** *ST 百花通过资产置换,完成了从煤炭行业向医药行业的战略转型,并引入了员工持股计划,增强了公司内部的凝聚力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 **CRO 业务布局与创新平台建设:** 公司置入华威医药等 CRO 优质资产,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有望在 CRO 一致性评价市场中占据先机。公司致力于打造医药创新平台,全面布局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和生物制药领域。 * **投资评级与盈利预测:** 考虑到公司在 CRO 行业的领先地位和未来资产重组的预期,给予公司“增持”评级,并预测未来几年净利润将保持稳定增长。 # 主要内容 ## 公司已完成第一轮重组,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公司对未来信心 *ST 百花于 2016 年 9 月完成资产置换,剥离煤炭资产,并以 19.45 亿元的价格置入华威医药 100% 股权,实现了从煤炭为主业向医药为主业的转变。2017 年 1 月,公司完成新一轮定增,募集资金 6.3 亿元,降低了资产负债率,提升了偿债和融资能力,为未来的资产整合做准备。同时,员工持股计划的完成,将核心高管和高级管理人员纳入股东范围,体现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 置入 CRO 优质资产,业务布局符合行业发展方向 华威医药是国内领先的临床前 CRO 公司,在药品研发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公司已向下游布局临床 CRO 和 CMO 业务,并与康缘药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化学仿制药的研发。在新一轮药政改革的背景下,一致性评价为 CRO 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公司在一致性评价的药学评价阶段拥有深厚的积淀,有望在 CRO 一致性评价市场中占据先机。 ## 志在打造医药创新平台,全面布局朝阳行业迎接新生 六师国资公司、礼颐投资、瑞东财富三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对公司新的治理结构的建立和管理团队的组建提出了合理规划,并支持百花村持续并购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和生物制药方面的优质业务资产。公司将优先整合 CRO 领域优质资产,完善 CRO 产业链,并有望在未来向下游延伸到新药和新兴治疗手段等产品研发领域,提升公司在研发产业链中的价值获取能力。 ##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公司资产置换完成后,进入 CRO 产业链,已置入资产华威医药在 CRO 行业中领先,盈利能力强,未来进一步置入优质医药资产预期强烈,公司未来有望打造成医药创新的平台型公司。暂不考虑未来的资产重组,预计已置入资产华威医药 16-18 年公司净利润为 1.08/1.3/1.56 亿元,17/18 年同比增长 20%/20%,考虑到 2017 年 1 月增发摊薄,预计实现 EPS0.31/0/32/0/39 元,同时考虑到公司所在行业和未来的资产重组预期,给予公司目标价 20.8 元,对应 2017-18 年估值分别为 65/53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 总结 *ST 百花通过资产重组,成功转型进入医药行业,并积极布局 CRO 业务,致力于打造医药创新平台。公司引入员工持股计划,增强了内部凝聚力,并有望在 CRO 一致性评价市场中占据优势。基于公司在 CRO 行业的领先地位和未来发展潜力,本报告给予公司“增持”评级,并预测未来几年净利润将保持稳定增长。投资者应关注华威医药的业绩表现以及公司资产整合的进度,同时注意行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7-01-13
  • 甾体药物原料龙头企业

    甾体药物原料龙头企业

    个股研报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17-01-13
  • 收购器械子公司少数股权,增厚上市公司利润

    收购器械子公司少数股权,增厚上市公司利润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本报告主要分析了嘉事堂(002462)收购器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事件,并探讨了其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 收购少数股权,增厚公司利润 嘉事堂拟通过发行股份收购12家器械子公司的部分少数股权,此举旨在进一步巩固对这些子公司的控制权,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并显著增厚上市公司利润。 ## 器械流通龙头,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 报告还分析了医疗器械流通领域“两票制”的潜在影响,认为嘉事堂作为器械流通龙头,将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同时,看好公司GPO业务的全国拓展前景。 # 主要内容 ## 事件概述:收购器械子公司少数股权 公司拟发行8.5亿元收购12家器械子公司的部分少数股权,发行股份为2054万股,发行价格为41.30元/股。 ## 巩固控股地位,提升运营效率 通过本次交易,上市公司对12家标的公司的控股比例均增加至75%,剩余25%股权仍由标的公司管理层持有。此举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对于旗下医疗器械子公司的控制力,提升对标的公司的管理和运营效率,并激发管理层积极性。 ## 器械流通“两票制”预期 虽然国家层面“两票制”改革主要聚焦药品流通领域,但实践中已有陕西、宁夏等地将医用耗材也纳入“两票制”改革中。公司心内科高值耗材已实现全国渠道布局,搭建的5个器械物流中心已陆续运营,为受益的器械流通龙头。 ## GPO业务全国拓展 在医保控费的大趋势下,医疗机构迫切需要降低采购成本,各区域均在探索新的药品采购模式。公司已与多家医院合作开展GPO业务,未来将继续加强GPO业务的全国拓展。 ##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16-2018年EPS分别为0.87元、1.08元、1.38元,对应PE分别为49倍、39倍、31倍。维持“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医疗器械降价风险。 # 总结 本报告认为,嘉事堂收购器械子公司少数股权将增强其控制力,提升运营效率,并增厚公司利润。同时,公司作为器械流通龙头,将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和GPO业务的全国拓展。维持“买入”评级,但需注意相关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7-01-12
  • 全年业绩增速超预期,持续推进大健康布局

    全年业绩增速超预期,持续推进大健康布局

    个股研报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17-01-11
  • 事件点评:多层次布局化学发光,顺应发展潮流业绩可期

    事件点评:多层次布局化学发光,顺应发展潮流业绩可期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科华生物多层次化学发光布局分析 科华生物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代理合作,顺应化学发光快速发展的潮流,实现了多层次的市场布局。公司通过自产+代理模式,与国际厂商建立紧密合作,结合Biokit的先进技术和科华的营销网络,为终端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 化学发光业务增长潜力 科华生物在化学发光领域已累计取得约40项注册证,并计划继续丰富检测项目。随着注册证的不断获批和市场推广,化学发光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 主要内容 ## 事件 2017年1月10日,科华生物与Biokit进一步签署《战略联盟和分销协议》,确定了公司在国内全面代理Biokit旗下BioFlash台式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及其传染病试剂相关事项的商业条款和分销政策。 ##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代理合作继续加强 * 科华生物与Biokit S.A.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明确了BioFlash仪器及其传染病检测试剂盒的独家代理权,合作期限为5年,并由Biokit提供技术培训服务。 * 科华生物凭借自产+代理模式,与多个国际厂商建立了紧密的代理合作关系。 * Biokit是全球诊断行业领导者沃芬集团旗下子公司,在传染病、血浆蛋白和止血领域独树一帜。 * 科华与Biokit合作,将科华在国内广泛的营销网络同Biokit先进技术结合起来,为终端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 ## 顺应发展潮流,多层次布局化学发光 * BioFlash作为台式全自动化学发光仪,设计精密小巧,使用方便,满足了精密检验和小巧灵活的需求,准确覆盖此类空白市场,提供了更灵活的解决方案。 * 化学发光作为国内IVD增长速度最快的子行业,成为企业争夺的焦点。 * BioFlash仪器及其传染病检测试剂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现有的发光产品线,成为公司化学发光业务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 科华生物顺应发光快速发展的潮流,目前已多层次布局化学发光:TGS产品技术先进,有望在三甲医院与罗氏、雅培竞争;自产卓越系列发光设备凭借较高性价比,争夺二级医院市场;而BioFlash则以小巧灵活特点满足了个性化的化学发光检测需求。 ## 产品线布局齐全,有望形成多个增长点 * 科华生物已经成为产品线最为齐全的A股IVD公司。 * 生化试剂检测项目全面,质量过硬,同时也是为数不多的仪器与试剂协同发展的公司,为迎合生化封闭式发展趋势铺平道路。 * 酶联免疫作为公司传统优势项目,在终端用户有口皆碑。 * 在化学发光逐渐替代酶联免疫后,公司及时转向发光业务,从多层次(高、中、低端),多角度(自产+并购)布局化学发光,满足各个层次的需求。 * 分子诊断领域,受益于2015年底核酸血筛大规模中标,2016年分子诊断业务爆发式增长,未来血筛试剂业务也可带来持续性的营收保障。 ##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公司2016年-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52亿,3.01亿和3.57亿,每股收益分别为0.49元,0.59元和0.70元,对应PE分别为41X、34X、29X。 * 科华生物坚持仪器与试剂协同发展,全面布局生化、免疫、分子诊断领域,重点加强丰富化学发光产品,迎合差异化的市场需求,未来发展可期,维持“推荐”评级。 # 总结 ## 多元化布局与增长潜力 科华生物通过加强与Biokit等国际厂商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实现了在化学发光领域的多层次布局。公司在生化、免疫、分子诊断等领域均有布局,产品线齐全,有望形成多个增长点。 ##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报告预计公司未来几年净利润将保持稳定增长,维持“推荐”评级,但同时也提示了HIV金标试纸业务恢复不达预期的风险。总体而言,科华生物在IVD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未来发展可期。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17-01-11
  • 器械流通布局完成,开启未来高成长赛道

    器械流通布局完成,开启未来高成长赛道

    个股研报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17-01-10
  • 深度报告:药品销售触底反弹,肿瘤服务启动高增长态势

    深度报告:药品销售触底反弹,肿瘤服务启动高增长态势

    个股研报
    广州广证恒生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26页
    2017-01-10
  • 事件点评:行业景气度提升,龙头内生外延稳步扩张

    事件点评:行业景气度提升,龙头内生外延稳步扩张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行业景气度提升与龙头企业扩张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化肥行业景气度提升,龙头企业金正大(002470)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扩张,稳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 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 报告分析了春耕需求、出口关税优惠等因素对化肥行业景气度的积极影响,以及金正大在产品结构升级、农化服务和国际化布局方面的战略举措。 # 主要内容 ## 事件:近期单质肥价格持续上涨 近期单质肥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受煤价上涨、运力紧张、环保核查、行业巨头限产保价以及外运限制等因素影响。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和氯化钾等产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 1. 春耕供需缺口凸显+出口关税优惠提振,化肥行业景气度提升 ### 春耕需求与价格上涨 春耕旺季临近,经销商淡储进度较低,行业库存不足,短期内尿素供需矛盾可能集中爆发,价格上涨行情有望延续。磷肥、复合肥也将迎来需求旺季。 ### 政策利好与产能消化 国家政策调控、环保压力和高成本产能淘汰有助于缓解国内供给过剩压力。出口关税优惠政策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国内化肥出口竞争力,促进过剩产能的消化。2017年,尿素、磷肥出口关税取消,三元复合肥税率下调。 ## 2. 复合肥龙头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农化服务提升综合竞争力 ### 产能扩张与产品升级 金正大复合肥总产能至2017年末将超过700万吨,其中新型肥料占比近60%。公司通过与上游单质肥企业合作,进一步扩张产能,优化产品结构。 ### 农化服务与营销突破 金正大通过农化服务提高用户品牌粘性,实现营销突破。公司计划在全国经济作物种植密集区建立300个农化服务中心,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 ## 3. 国际化进程迈开坚实步伐,全球化布局大幅提升影响力 ### 国际化收购与全球布局 金正大通过收购德国Compo、西班牙Navasa、荷兰Ekompany、以色列艾森贝克(参股)等国际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全球化布局和营销渠道扩张。 ### 收购Compo的影响 收购德国Compo短期内可能影响金正大业绩,因园艺业务下半年为经营淡季,且收购交割过程中产生非经常性费用。 ## 结论 暂不考虑德国Compo并表,预测金正大2016~2018年EPS分别为0.36元、0.44元、0.52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化肥行业景气度提升的背景下,金正大作为龙头企业的内生外延发展战略。通过春耕需求分析、政策利好解读、产品结构升级、农化服务创新以及国际化布局等多方面分析,认为金正大具备稳步扩张的潜力,维持“强烈推荐”评级。报告同时提示了农产品价格下滑、化肥价格下滑、农化服务推广不及预期以及收购整合不及预期等风险。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17-01-09
  • 点评报告:医药商业快速扩张,多项业务亦推进

    点评报告:医药商业快速扩张,多项业务亦推进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本报告主要分析了海王生物(000078.SZ)的业务发展和市场前景,核心观点如下: * **医药商业扩张受益政策与并购**:公司医药商业板块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和定增资金,通过并购快速扩张,尤其在河南、山东、湖北等省份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 **多元业务协同发展**:全药网中标深圳市GPO,有望与上市公司子公司形成协同效应;进军质子治疗和高端医械领域,有望提升配送业务并获取顶级医院资源;医药研发板块独立运营,促进对外合作和技术输出。 # 主要内容 ## 医药商业板块分析 ### 受益政策与定增,并购持续推进 医药商业是海王生物最主要的业务,收入占比超过93%。公司在9个省份布局,这些省份人口基数大,医药市场容量大,使得公司近年来商业保持20%左右的高增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国家政策支持大型医药商业公司做大做强,两票制和营改增加速了小商业公司的淘汰,为大公司提供了并购机会。海王生物通过并购在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加速扩张,并整合旗下医药商业公司,以省为单位设立区域集团公司,并采取股权激励和下达业绩目标等措施,刺激各地区业务增长。公司借助政策和资金优势,有望在流通领域继续并购扩张,并可能向其他省份扩张。公司过往并购史中体现了较强的整合能力,例如收购河南东森后,营收规模显著提升。 ## 全药网与配送业务协同 ### 中标深圳GPO,配送业务协同效应 海王集团旗下子公司全药网中标深圳市公立医院药品集团采购组织,负责公立医院80%的药品采购。上市公司子公司深业医药也入选配送企业,预计全药网与深业医药能够形成一定协同性,保证深业医药的配送份额和毛利率。未来如果全药网中标其他地区采购,公司也有望继续参与合作。 ## 高端医院市场布局 ### 质子治疗与高端医械,进军高端医院 公司成为美国Provision集团质子治疗系统在华独家运营商,有望藉此将配送业务打入更多高端大医院。公司入股Provision Healthcare,共同设立中国合资公司并在中国境内独家经营Provision集团质子治疗系统。公司收购高端医疗器械代理商北京建昌,该公司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北方地区总代理,拥有北京地区和北方地区多家著名三甲医院的医疗机构客户资源。收购北京建昌能直接增厚公司盈利能力、提升销售规模,并获得其原有的顶级医院资源和业务网络,为公司发力高端医院市场奠定基础。 ## 医药研发板块独立运营 ### 研发板块独立,促进对外交流合作 公司将原研发事业部分离并成立独立的科技公司“海王医药科技研究院”及海王药品一致性评价研究中心。该研究院被定位为联合、开放、国际化研发平台,可以为上市公司提供服务,也可以与外部展开合作。研发业务独立后,不仅可以与内外部合作研发技术,也可将技术出售。同时公司在海王医药研究院的层面预留不超过20%的股权,对核心管理人员及研发团队实施股权激励,有助于提高该板块盈利能力。 # 总结 海王生物作为大型综合医药公司,以医药商业为核心业务,受益于国家政策和自身战略,有望持续高速扩张。公司通过并购、业务整合和多元化发展,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也面临医药商业外延扩张和并购整合不达预期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17-01-0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