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2612)

  • 王老吉盈利见拐点,大南药板块驱动业绩增长

    王老吉盈利见拐点,大南药板块驱动业绩增长

    个股研报
    新时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18-08-07
  • 西南证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期待潜力品种放量-180805

    西南证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期待潜力品种放量-180805

    个股研报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8-08-06
  • 2018半年度报告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收入利润逐季加速,精准医疗部分存在巨大认知差

    2018半年度报告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收入利润逐季加速,精准医疗部分存在巨大认知差

  • 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静待价值重估

    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静待价值重估

    个股研报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18-08-06
  • 中国医养结合趋势展望:探索健康养老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医养结合趋势展望:探索健康养老的“最后一公里”

    医疗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养老产业正经历快速发展,但面临“最后一公里”难题,即优质医疗服务匮乏。医养结合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但其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多头监管、医保支付水平有限、盈利模式不明确以及人才短缺等。报告分析了中国民营养老产业模式、医养结合的进展与困境、政策支持、国外医养结合案例(美国PACE模式和日本三层次体系),并针对市场参与者提出了建议,包括关注政策动态、明确市场定位、挖掘需求、探索多点执业、推动二级医院转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以及供应链整合等。 中国养老产业现状及挑战 中国老龄化加速,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难以满足需求,养老产业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规模将达13万亿元。然而,目前民营养老产业模式存在医疗属性缺失的问题。机构养老模式“地产化”,盈利模式主要为产权销售、会员卡和保险捆绑,医疗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家政化”,缺乏专业医疗服务,市场渗透率低。 医养结合:机遇与挑战并存 医养结合是解决中国养老产业“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关键,但其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多头监管: “医”和“养”分别由不同部门监管,导致准入和监管困难。 医保支付水平有限: 医保覆盖率低,许多养老机构自设医疗配套难以申请医保,限制了医养结合的普及。 人才失衡: 专业医护人员短缺,特别是养老护理人员,影响服务质量。 盈利模式不明确: 医养结合服务盈利难度大,大部分收益依赖地产或金融属性,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要内容 中国民营养老产业模式分析 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国民营养老产业的模式,指出其主要呈现“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格局。机构养老发展迅速,但地产属性过重,医疗属性缺失;居家和社区养老发展缓慢,服务“家政化”,缺乏专业性。 医养结合的进展与政策支持 报告梳理了医养结合的政策支持,指出其发展历经顶层设计、任务规划和细则落实三个阶段。未来政策将重点关注简化审批流程、完善医疗配套标准、鼓励多点执业、扩大试点范围等方面。 国内外医养结合模式比较 报告分析了美国PACE模式和日本三层次医养结合体系,指出PACE模式虽然高效,但在中国推广面临医保支付、基础设施和老人筛选标准等问题;日本的三层次体系则为中国提供了借鉴,特别是其介护保险机制。 医养结合对市场参与者的启示 报告针对市场参与者提出了多项建议: 关注政策动态,把握政策红利: 积极关注医养结合政策,利用政策红利提升竞争力。 明确市场定位,根据国情设计产品: 针对中端市场需求,设计符合国情的产品。 服务端应重点关注需求的挖掘和匹配: 根据老年人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 专业医护工作者的多点执业与养老的结合值得探索: 利用医生集团等组织,提升人才利用率。 二级医院可积极向医养结合机构转型: 利用现有资源,向养老康复方向转型。 利用数字化技术抓住医养结合市场机遇: 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附加值。 供应链整合,构建医养结合生态圈: 整合供应链,提升盈利能力。 总结 中国医养结合发展潜力巨大,但面临诸多挑战。解决多头监管、医保支付、人才短缺和盈利模式等问题是关键。市场参与者应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通过明确市场定位、创新服务模式、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供应链整合等方式,推动中国医养结合产业健康发展,最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目标。 报告中分析的美国PACE模式和日本三层次体系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但需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本土化创新。 未来,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将是推动中国医养结合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德勤
    29页
    2018-08-06
  • 瑞康医药2018年半年度业绩快报点评:业绩快速增长叠加现金流改善,长期发展可期

    瑞康医药2018年半年度业绩快报点评:业绩快速增长叠加现金流改善,长期发展可期

  • 2018年中报点评:IVD景气度不减,二季度业绩稳健增长

    2018年中报点评:IVD景气度不减,二季度业绩稳健增长

    个股研报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18-08-02
  • 公司受益于呈味核苷酸二钠量价齐升,中期预盈

    公司受益于呈味核苷酸二钠量价齐升,中期预盈

    个股研报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18-08-01
  • 苯磺酸氨氯地平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市占率有望提高增厚公司业绩

    苯磺酸氨氯地平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市占率有望提高增厚公司业绩

    个股研报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18-07-31
  • 核心品种加速放量,高端仿制药望接连落地

    核心品种加速放量,高端仿制药望接连落地

    个股研报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8-07-3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