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10)

  • 万泰生物(603392):业绩超预期,上半年HPV疫苗销量破千万支

    万泰生物(603392):业绩超预期,上半年HPV疫苗销量破千万支

  • 健帆生物(300529):Q2收入端显著超预期,公司国际学术地位进一步提升

    健帆生物(300529):Q2收入端显著超预期,公司国际学术地位进一步提升

  • 飞凯材料(300398):22H1医药中间体收入同比高增

    飞凯材料(300398):22H1医药中间体收入同比高增

  • 泰格医药(300347)2022年中报点评:业绩快速增长,海外业务拓展加速

    泰格医药(300347)2022年中报点评:业绩快速增长,海外业务拓展加速

  • 爱美客(300896)2022年半年报点评:注射医美龙头行稳致远,疫情之下韧性彰显

    爱美客(300896)2022年半年报点评:注射医美龙头行稳致远,疫情之下韧性彰显

  • 上半年原料药业务表现亮眼,看好核药下半年增速回升

    上半年原料药业务表现亮眼,看好核药下半年增速回升

    个股研报
      东诚药业(002675)   事项:   公司公布2022半年报,实现收入17.65亿元,同比下降3.33%;实现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8.8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10.04%。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其中2022Q2单季度实现收入8.85亿元,同比下降5.38%;实现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29.2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30.39%。   平安观点:   二季度利润环比大幅改善,肝素原料药表现亮眼。2022H1实现收入17.65亿元(-3.33%),归母净利润1.69亿元(+8.89%),其中Q2实现收入8.85亿元(-5.38%),归母净利润1.14亿元(+29.25%),环比大幅改善。我们认为上半年营收下滑主要受疫情影响,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主要得益于原料药业务毛利率提升及汇率变动影响。2022H1公司整体毛利率39.92%(-0.57pp),净利率11.46%(+0.22pp),其中原料药毛利率达到21.33%(+7.40pp),而制剂和核药产品毛利率分别为72.16%(-4.38pp)、71.42%(-4.79pp)。期间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14.69%(-1.57pp),管理费用率6.30%(+1.19pp),研发费用率3.83%(+0.60pp),财务费用率-0.44%(-2.02pp)。财务费用率大幅下降主要是汇兑收益大幅提升所致,上半年汇兑收益3483万元,上年同期为损失178万元。   核药业务暂受疫情拖累,看好下半年增速回升。2022H1核药板块收入4.22亿元(-20.20%),其中18F-FDG收入1.83亿元(-4.32%),主要由于疫情影响医院正常诊疗秩序所致;云克注射液收入1.01亿元(-40.74%),主要受疫情影响医院正常诊疗秩序和医保对接影响。我们认为伴随下半年疫情形势好转,核药收入增速有望逐步回升。截至2022H1,公司累计投入运营正电子核药房21个,在建10个,未来两年投入运营核药房总数将超30个,覆盖国内93.5%的人口。同时伴随PETCT装机量的逐步落地,现有核药业务增长空间大。   核药创新管线持续丰富,部分品种即将迎来收获期。2022H1氟[18F]思睿肽注射液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即将启动临床试验;99mTc标记替曲膦产品的参比制剂已发布,生产许可证增项办理中,注册工作已启动。其他品种方面,氟[18F]化目前处于3期临床,预计22年底完成临床总结并申报NDA,有望23年获批;铼[188Re]依替膦酸盐注射液目前处于2b期临床,预计22下半年完成临床总结并有望提交附条件上市申请,同样有望23年获批;18F-APN-1607预计22年底完成3期临床,预计2024年上半年获批。我们认为2023年开始,公司部分核药即将迎来收获期。   公司是核医学龙头,22下半年核药增速有望回升,23年迎来核药新药收获期,维持“强烈推荐”评级。公司核药生态圈布局领先优势明显,创新产品有望逐步落地,PET/CT装机有望加速。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9亿、5.30亿、6.80亿元的预测,当前股价对应2022年PE仅26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原料药价格波动风险:公司肝素钠原料药价格目前处于高位震荡,一旦价格大幅下降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2)核医学产品放量不及预期:存量品种放量受PET/CT装机量以及核药房建设进度影响,存在放量不及预期的可能;3)研发风险:公司目前在研品种较多,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不及预期的可能。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6
  • 健帆生物(300529):2Q22公司收入高速增长

    健帆生物(300529):2Q22公司收入高速增长

  • CDMO业务增速亮眼,持续拓展新领域巩固技术优势

    CDMO业务增速亮眼,持续拓展新领域巩固技术优势

    个股研报
      和元生物(688238)   投资摘要   事件概述   2022年8月25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36.24%,实现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增长29.65%,扣非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增长64.14%,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疫情影响下 CGT CDMO 业务仍保持 47.98%高增长, CGT CRO 业务增速放缓。   CGT CDMO: 实现营收 1.07 亿元,同比增长 47.98%,占比79.25%。 虽受新冠疫情影响使部分项目里程碑交付略有延期,但整体业务继续保持较好增长态势。 CDMO 业务在溶瘤病毒、 AAV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及其他各业务领域齐头并进,同时开发了干细胞、 NK细胞和mRNA等新型CDMO业务,业务空间进一步放大。   截止 6 月 30 日, 2022 年 CDMO 累计新增订单超过 1.3 亿元,在手未执行订单超过 3.5 亿元,公司多项目并行运营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此外,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部分 BD 人员派往美国开展业务推广及展会活动,并在美国波士顿设立子公司,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中,为业务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稳定的基础。 临港生产基地一期建设工艺设备线有所调整,在原计划建设 11 条病毒生产线基础上,新增约 12 条(5000m2) 细胞生产线,预计 2023 年初试运行,为进一步产能释放做好充分准备。 累计合作 CDMO 项目超过130 个,正在执行的 CDMO 项目超过 50 个,拥有 IND 批件项目超过 10 个。   CGT CRO: 上半年实现收入 2,438.37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7%。 推出“元载体”新品牌、新服务,并克服新冠疫情对科研市场产生的短暂不利影响,快速响应需求变化,疫情过后采取各项弥补措施。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拓展新领域巩固技术优势。   公司重视研发并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上半年研发支出 1,417.46 万元,较同期增长 67.94%。 引入高端人才, 技术研发人员超过 270 人,同比增加 38.46%。 在基因治疗基础研究和生产工艺各方面实现突破,上半年新申报专利、商标等 27 件,获得授权专利 4 件,公司合计拥有授权专利 19 项,在审专利 43 项; 2022 上半年主要研发进展情况如下:   在 AAV 方面,持续加大对 AAV 文库筛选研发工作投入,在对细胞、小鼠及非人灵长类动物筛选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获得数百种候选新型血清型列表,其中针对工具细胞 NIH-3T3、脑胶质瘤细胞 U87 及U251 的新型 AAV 血清型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在实质审查中,针对多种动物靶器官的验证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   在慢病毒方面,用于难出毒或不出毒的基因正常出毒的 pcSLenti系列载体已经在公司 CRO 平台完成全部升级工作,同时该技术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同时该发明专利已经提交正式 PCT 申请并获得受理。此外,专门用于 LncRNA 过表达的 pASLenti 系列载体也在 CRO 业务中推广并获得了广泛使用。   在工艺优化方面,进一步完善细胞培养技术平台,重点突破了 LV悬浮细胞的驯化和培养工艺的开发,解决了目前细胞工厂贴壁工艺生产慢病毒受规模的限制问题;实现了 AAV 悬浮细胞培养工艺在200L 反应器的放大生产;完成固定床工艺用于溶瘤病毒的放大生产,突破了传统贴壁工艺生产溶瘤病毒的产能限制, 公司成功开发基于下一代可降解微载体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痘苗病毒大规模生产工艺,成功开发基于固定床反应器的 I 型单纯疱疹病毒大规模生产工艺体系,并在 ASGCT 年会以海报和口头汇报形式发布;并初步建立 mRNA 生产工艺及质控技术平台,形成多项 know how,进一步巩固公司在 CDMO 领域内的先发技术优势。   基因治疗产品研发管线持续快速增长, 产品不断获批上市,有利于细胞基因治疗 CXO 企业。   前两大客户复诺健、亦诺微多个临床项目取得进展,进一步带动公司业绩。 我们认为研发管线的持续增长将会为 CDMO 带来源源不断的业务,而产品获批上市将加大 CGT 对资本的吸引力,将会有更多的资金进入该领域,吸引更多科学家创业, 最终有利于 CGT CXO 企业,公司将从行业快速发展中获利。   根据美国基因和细胞治疗协会(ASGCT)近期发布的“Gene,Cell &RNA Therapy Landscape:Q2 2022 Quarterly Data Report”报告显示,截至 2022 年 6 月末,全球进展中的基因疗法开发管线已超过2024 个,其中 284 个项目处于 II期及之后, 8 个项目处于上市前注册阶段,有望 2022 下半年上市。大量基因治疗产品研发多处于早期阶段,超过 70%的研发管线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所涉及适应症涵盖肿瘤、遗传疾病、慢病等多病种,整个行业处于高速成长期。   在 AAV基因治疗领域, 2022年 1月,诺华针对SMA的已上市 AAV基因治疗药物 Zolgensma 在中国获准进入全球多中心 III 期临床试验,有望成为中国首款上市的 AAV 基因治疗产品; 2022 年 7 月,PTC Therapeutics 的 AAV 基因治疗产品在欧盟获批上市。在细胞治疗领域, 2022 年 2 月,美国 FDA 批准传奇生物(LegendBiotech.)与强生合作开发的 BCMA 靶点的 CAR-T 产品在美国上市,成为首个在美国进入市场的中国基因治疗产品; 2022 年 5月,诺华的 CAR-T 基因治疗产品 Kymriah 获得 FDA 批准用于新适应症(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 2022 年 8 月, Bluebird Bio 基于慢病毒的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产品 Zynteglo 在 FDA 获批上市。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 2022-2024 年公司营收为 3.76 亿、 5.85亿、 8.93 亿元,同比增速为47.49%、 55.53%、 52.68%,归母净利润为0.84亿、 1.30亿、2.08 亿元,同比增速为 55.57%、 53.65%、 60.18%,当前股价对应P/E 为 149.93、 97.53、 60.88 倍。 考虑行业景气度以及公司的先发优势,未来的高成长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产能不及预期风险,竞争风险,项目交付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2-08-26
  • 三大板块齐并进,业绩增长超预期——江中药业(600750)公司动态点评

    三大板块齐并进,业绩增长超预期——江中药业(600750)公司动态点评

  • 康方生物(9926.HK):双抗初始商业化成绩超预期,明后年迎多项重磅数据;上调目标价

    康方生物(9926.HK):双抗初始商业化成绩超预期,明后年迎多项重磅数据;上调目标价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