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24年业绩略有承压,后续看一次性耗材放量
下载次数:
803 次
发布机构: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5-05-09
页数:
10页
西山科技(68857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6.7%);归母净利润1亿元(-15.9%)。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0.66亿元(-11.2%);归母净利润0.11亿元(-55.7%)。24年业绩略有承压,后续看一次性耗材放量。
24年业绩略有承压,后续看一次性耗材放量。分季度看,2024Q1/Q2/Q3/Q4单季度收入分别为0.74/0.77/0.56/1.29亿元(+10%/-3.6%/-15.6%-12.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6/0.33/0.07/0.33亿元(+8.1%/+50.2%/-63%/-37.6%)。从盈利水平看,毛利率为70.4%(+0.7pp),毛利率提升主要系手术动力耗材的收入占比提升。销售费用率26.1%(+1.1pp),研发费用率16.4%(+3.5pp),研发费用率增长较为明显,研发管线布局丰富。
设备同比有所下滑,耗材同比稳步增长。手术动力装置设备、新产品设备受外部环境影响导致招标滞后,同比收入下滑较多,但公司手术动力耗材实现稳步增长,同比增长15.69%。随着公司微创外科医疗器械产品的快速丰富,产品品类、质量、功能性能、临床适用性、成本价格等方面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以及微创手术及耗材一次性化使用习惯的进一步普及,同时公司产品进口替代的效应进一步得到凸显,24年公司手术动力耗材实现稳步增长。乳房旋切活检针受集采影响,耗材同期收入小幅下降,但神经外科、骨科、耳鼻喉科耗材同比增长明显,增速超40%。此外,公司能量手术设备超声骨刀耗材、等离子设备耗材、高频手术设备耗材均增长明显。其中公司等离子产品耗材实现收入零突破,能量手术设备已逐渐被市场接受,公司“微创手术工具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布局进一步完善。
手术动力装置行业2022年国内市场规模为72亿元,一次性耗材使用有望逐步替代重复性耗材。一次性耗材在临床外科手术中具有更安全、更精准的优势,目前在国外市场一次性耗材的使用远高于重复性耗材。未来随着国内企业的不断学术推广以及医疗收费目录的工作不断推进,国内手术动力装置行业一次性耗材替代重复性耗材的趋势不断凸显。重复性耗材使用次数在几十次到上百次不等,随着一次性化进程不断推进,企业收入有较大增长空间。
公司为国产手术动力装置龙头,持续拓展内窥镜、能量手术设备等领域,致力打造成为外科手术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2024年度研发成果显著,成功获批超声软组织手术设备等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公司在软性内窥镜领域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突破。在这一关键进程中,公司通过组建专业精湛的专项技术团队,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多维度协同创新,全面攻克了电子消化道软性内窥镜的核心技术瓶颈,目前产品注册工作已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手术动力装置国内龙头企业,在传统科室如神经外科、骨科、耳鼻喉科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在整机装机不断拓展的带动下,一次性耗材预计将替代重复性耗材,此外在乳腺外科领域公司凭借首个国内乳腺活检产品预计将逐渐实现进口替代,叠加内窥镜、超声骨刀等创新产品的持续放量,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6.9%。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手术动力装置整机装机进度或不及预期;一次性耗材替代重复性耗材使用进步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医药行业周报:AI医疗利好消息频现,建议持续关注AI医疗+创新药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药临床审评有望加速,持续关注AI医疗+创新药
医药行业周报:持续关注AI医疗和创新药
医药行业周报:基座医疗大模型持续优化,关注AI医疗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