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璟制药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稳中向好,未来可期

泽璟制药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稳中向好,未来可期

券商报告

泽璟制药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稳中向好,未来可期

  泽璟制药(688266)   事件   2022年:公司营收3.02亿元,YOY为58.81%;归母净利润-4.5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95亿元。   2023年Q1:公司营收1.08亿元,YOY为147.25%;归母净利润-0.5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64亿元。   核心观点   看现在:基本面持续优化,催化因素不断   (1)商业化能力不断增强,管理能力持续优化   2022年、2023Q1公司营收同比增长分别达到58.81%和147.25%,主要系多纳非尼销售的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多纳非尼已进院653家、双通道药房443家。作为公司目前唯一一款商业化的药品,多纳非尼于2021年6月上市,2022年1月正式进入医保销售。在医保降价、仿制药竞争、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多纳非尼的销售依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一方面与多纳非尼本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表明公司的商业化能力在快速增强。此外,我们可以看到公司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2022年研发费用(YOY-2.29%)、管理费用(YOY+10.63%)与上期基本持平。   (2)公司迎来收获期,多款重磅产品有望今年获批上市   公司目前有17个主要在研药品的41项在研项目。除多纳非尼片外,3个在研药品(重组人凝血酶、杰克替尼片和注射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的9项适应症处于新药上市申请、III期或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其中JAK抑制剂杰克替尼竞争格局良好,一线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具有全球“Best-in-Class”竞争力,而且有望填补芦可替尼不耐受的中高危骨髓纤维化治疗的空白,公司于2022年10月已提交NDA申请,有望今年获批上市。重组人凝血酶具有生产成本低、止血效果突出、安全性和竞争格局良好(同类产品全球仅一款上市且未在国内上市和开展临床试验)、应用场景更为广泛的竞争优势,而且属于《国家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中的品种,公司于2022年5月已经提交BLA申请,有望今年获批上市。   (3)大额定增募资落地,公司治理结构延续稳定   根据公司2023年4月19日披露的定增结果来看,此次定增得到了多家投资者的广泛参与,发行价格与发行底价比率为123.52%,共收到31份申购报价单,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11家,足额募得近12亿元资金,这将为公司加快产品管线开发和后续商业化及生产提供坚强保证。此外,此次定增完成后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控制权未发生变化,不会影响原有法人治理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看未来:公司自研能力突出,三大技术平台持续兑现。   在三大自研技术平台加持下,公司广泛布局了肿瘤及血液疾病、出血及创伤、免疫炎症性及肝胆疾病等多种疾病。一方面优效的小分子、复杂重组蛋白药物已经或即将商业化,并同时拓展适应症,其中多项处于早期研发阶段;另一方面公司在双/三靶点抗体领域进行了多项、全面的布局,靶点涉及全身、局部、微环境三个不同层次,在2023年AACR会议上公司披露包括小分子药物、双抗药物在内的4项药物的临床前数据,在今年的ASCO年会上公司将披露多纳非尼和杰克替尼共计20项研究成果,多项自研成果入选行业顶级学术会议彰显了公司具有强大的自研能力。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核心产品的市场空间、竞争格局以及商业化的不断加快,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6.82亿元、13.64亿元、21.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5.48%、100.09%、56.54%;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4亿元、-0.56亿元、3.76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国内和海外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公司核心技术与管理人员流失的风险;政策波动风险。
报告标签:
  • 个股研报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67

  • 发布机构: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4-25

  • 页数:

    5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泽璟制药(688266)

  事件

  2022年:公司营收3.02亿元,YOY为58.81%;归母净利润-4.5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95亿元。

  2023年Q1:公司营收1.08亿元,YOY为147.25%;归母净利润-0.5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64亿元。

  核心观点

  看现在:基本面持续优化,催化因素不断

  (1)商业化能力不断增强,管理能力持续优化

  2022年、2023Q1公司营收同比增长分别达到58.81%和147.25%,主要系多纳非尼销售的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多纳非尼已进院653家、双通道药房443家。作为公司目前唯一一款商业化的药品,多纳非尼于2021年6月上市,2022年1月正式进入医保销售。在医保降价、仿制药竞争、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多纳非尼的销售依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一方面与多纳非尼本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表明公司的商业化能力在快速增强。此外,我们可以看到公司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2022年研发费用(YOY-2.29%)、管理费用(YOY+10.63%)与上期基本持平。

  (2)公司迎来收获期,多款重磅产品有望今年获批上市

  公司目前有17个主要在研药品的41项在研项目。除多纳非尼片外,3个在研药品(重组人凝血酶、杰克替尼片和注射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的9项适应症处于新药上市申请、III期或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其中JAK抑制剂杰克替尼竞争格局良好,一线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具有全球“Best-in-Class”竞争力,而且有望填补芦可替尼不耐受的中高危骨髓纤维化治疗的空白,公司于2022年10月已提交NDA申请,有望今年获批上市。重组人凝血酶具有生产成本低、止血效果突出、安全性和竞争格局良好(同类产品全球仅一款上市且未在国内上市和开展临床试验)、应用场景更为广泛的竞争优势,而且属于《国家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中的品种,公司于2022年5月已经提交BLA申请,有望今年获批上市。

  (3)大额定增募资落地,公司治理结构延续稳定

  根据公司2023年4月19日披露的定增结果来看,此次定增得到了多家投资者的广泛参与,发行价格与发行底价比率为123.52%,共收到31份申购报价单,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11家,足额募得近12亿元资金,这将为公司加快产品管线开发和后续商业化及生产提供坚强保证。此外,此次定增完成后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控制权未发生变化,不会影响原有法人治理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看未来:公司自研能力突出,三大技术平台持续兑现。

  在三大自研技术平台加持下,公司广泛布局了肿瘤及血液疾病、出血及创伤、免疫炎症性及肝胆疾病等多种疾病。一方面优效的小分子、复杂重组蛋白药物已经或即将商业化,并同时拓展适应症,其中多项处于早期研发阶段;另一方面公司在双/三靶点抗体领域进行了多项、全面的布局,靶点涉及全身、局部、微环境三个不同层次,在2023年AACR会议上公司披露包括小分子药物、双抗药物在内的4项药物的临床前数据,在今年的ASCO年会上公司将披露多纳非尼和杰克替尼共计20项研究成果,多项自研成果入选行业顶级学术会议彰显了公司具有强大的自研能力。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核心产品的市场空间、竞争格局以及商业化的不断加快,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6.82亿元、13.64亿元、21.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5.48%、100.09%、56.54%;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4亿元、-0.56亿元、3.76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国内和海外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公司核心技术与管理人员流失的风险;政策波动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5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