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华大智造——创新智造引领测序革命,缔造核心工具初露峥嵘

华大智造——创新智造引领测序革命,缔造核心工具初露峥嵘

研报

华大智造——创新智造引领测序革命,缔造核心工具初露峥嵘

  华大智造(688114)   基因测序行业上游的技术壁垒最高,华大智造打破外企垄断、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高通量测序技术(NGS)由于其通量大、精度高、价格低等优势,成为目前主流的测序技术。基因测序产业链上游的进入壁垒最高,全球具有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级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能力的企业主要有Illumina、ThermoFisher及华大智造。   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肿瘤基因测序服务需求高速增长,以及各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持续推动,全球基因测序市场在过去数年间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根据公司招股书,预计2019年全球及中国的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规模分别为39亿美元和42亿元,2023年将达到246亿美元和304亿元,期间CAGR分别为18.22%和19.66%。其中,华大智造2019年在全球和中国基因测序市场的市占率分别为3.5%和25%。我国产业政策大力扶持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行业,同时国内科研机构及企业基于数据保密的需求倾向购买性能稳定的国产设备,本土品牌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其中,华大智造自主研发测序技术路线,并在产品性能、性价比、生态链等方面打造相对优势,迎接国产替代的浪潮。   华大智造以质量为基石,以控本为突破,逐渐建立并持续完善商业生态链   华大智造成立于2016年,目前已形成基因测序仪业务和实验室自动化业务两大板块,并围绕全方位生命数字化布局了如远程超声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产品。2021年营业收入39.29亿元,2017-2021年CAGR为48.76%;归母净利润4.84亿元,2018-2021年CAGR为57.16%。   (1)自主研发测序技术,产品质量具备国际竞争力。华大智造以全资子公司CGUS的技术为基础并不断自主创新,已建立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一方面形成大量专利、注册商标、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等,另一方面也通过在基因测序仪的量产和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保持产品的更新迭代,并通过独立第三方评测验证其产品质量具备国际竞争力。   (2)大幅提升测序通量,较竞品具备成本优势。目前测序成本仍是掣肘整个测序产业链的关键因素,华大智造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布局亦结合上述痛点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①通过提升通量和速度,降低整体测序成本,其中DNBSEQ-Tx基因测序仪将测序试剂价格最低降至5美元/Gb;   ②加大与国内供应商合作开发的力度,现已实现部分高价值原材料的国产化,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降低依赖进口采购的风险;   ③通过自动化样本处理系统(核酸提取、文库制备)、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等从样本到结果的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客户的业务高效开展。   (3)借力强大的合作伙伴,实现技术迭代及商业生态圈的建立和完善。   公司目前的合作伙伴包括科研级用户(卡洛林斯卡医学院、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企业级用户(华大基因、吉因加、泛生子、燃石医学、安诺优达、贝康医疗等)以及海关、疾控等其他机构。我们认为,基于性价比、生物安全性等因素的考量,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政府和企业开始选择华大智造的产品,未来以华大智造测序平台为中心进行开发和应用的企业/机构有望持续增加,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生态圈。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4.59/57.38/74.4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49%/28.69%/29.70%;毛利率分别为59.28%/58.08%/58.4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9/8.14/10.5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63.01%/-63.64%/29.52%;EPS分别为5.42/1.97/2.55,按照2022年9月9日收盘价对应2022年18.45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摩擦对供应链及产品销售的风险;部分原材料存在依赖进口采购的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及与关联方存在大量关联交易的风险;应收账款金额和存货余额较高及周转率较低的风险;知识产权诉讼的风险。
报告标签:
  • 个股研报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995

  • 发布机构: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09-14

  • 页数:

    57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华大智造(688114)

  基因测序行业上游的技术壁垒最高,华大智造打破外企垄断、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高通量测序技术(NGS)由于其通量大、精度高、价格低等优势,成为目前主流的测序技术。基因测序产业链上游的进入壁垒最高,全球具有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级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能力的企业主要有Illumina、ThermoFisher及华大智造。

  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肿瘤基因测序服务需求高速增长,以及各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持续推动,全球基因测序市场在过去数年间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根据公司招股书,预计2019年全球及中国的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规模分别为39亿美元和42亿元,2023年将达到246亿美元和304亿元,期间CAGR分别为18.22%和19.66%。其中,华大智造2019年在全球和中国基因测序市场的市占率分别为3.5%和25%。我国产业政策大力扶持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行业,同时国内科研机构及企业基于数据保密的需求倾向购买性能稳定的国产设备,本土品牌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其中,华大智造自主研发测序技术路线,并在产品性能、性价比、生态链等方面打造相对优势,迎接国产替代的浪潮。

  华大智造以质量为基石,以控本为突破,逐渐建立并持续完善商业生态链

  华大智造成立于2016年,目前已形成基因测序仪业务和实验室自动化业务两大板块,并围绕全方位生命数字化布局了如远程超声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产品。2021年营业收入39.29亿元,2017-2021年CAGR为48.76%;归母净利润4.84亿元,2018-2021年CAGR为57.16%。

  (1)自主研发测序技术,产品质量具备国际竞争力。华大智造以全资子公司CGUS的技术为基础并不断自主创新,已建立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一方面形成大量专利、注册商标、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等,另一方面也通过在基因测序仪的量产和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保持产品的更新迭代,并通过独立第三方评测验证其产品质量具备国际竞争力。

  (2)大幅提升测序通量,较竞品具备成本优势。目前测序成本仍是掣肘整个测序产业链的关键因素,华大智造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布局亦结合上述痛点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①通过提升通量和速度,降低整体测序成本,其中DNBSEQ-Tx基因测序仪将测序试剂价格最低降至5美元/Gb;

  ②加大与国内供应商合作开发的力度,现已实现部分高价值原材料的国产化,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降低依赖进口采购的风险;

  ③通过自动化样本处理系统(核酸提取、文库制备)、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等从样本到结果的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客户的业务高效开展。

  (3)借力强大的合作伙伴,实现技术迭代及商业生态圈的建立和完善。

  公司目前的合作伙伴包括科研级用户(卡洛林斯卡医学院、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企业级用户(华大基因、吉因加、泛生子、燃石医学、安诺优达、贝康医疗等)以及海关、疾控等其他机构。我们认为,基于性价比、生物安全性等因素的考量,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政府和企业开始选择华大智造的产品,未来以华大智造测序平台为中心进行开发和应用的企业/机构有望持续增加,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生态圈。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4.59/57.38/74.4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49%/28.69%/29.70%;毛利率分别为59.28%/58.08%/58.4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9/8.14/10.5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63.01%/-63.64%/29.52%;EPS分别为5.42/1.97/2.55,按照2022年9月9日收盘价对应2022年18.45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摩擦对供应链及产品销售的风险;部分原材料存在依赖进口采购的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及与关联方存在大量关联交易的风险;应收账款金额和存货余额较高及周转率较低的风险;知识产权诉讼的风险。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文档。

中心思想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华大智造在基因测序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其在医疗器械行业的地位。核心观点如下:

  • 技术自主可控,打破外企垄断: 华大智造在高通量测序技术领域实现了技术自主可控,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为国内基因测序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质量为基石,控本为突破,完善商业生态: 华大智造以产品质量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逐步建立并完善商业生态链,提升市场竞争力。

主要内容

公司概况:从同步到引领,不断突破与超越

  • 发展历程: 华大智造成立于2016年,通过收购和自主研发,已成为国产测序平台的领跑者,致力于缔造生命科技核心工具。
  • 财务简况: 公司营业收入快速增长,2017-2021年CAGR为48.76%。基因测序仪业务和实验室自动化业务是两大主要板块,海外收入占比逐年增加。
  • 股权结构: 汪建通过智造控股和华瞻创投合计控股47.07%,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行业发展:高通量测序技术独领风骚,华大智造自主研发打破外企垄断

  • 基因测序行业:
    • 技术格局: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主流,华大智造打破外企垄断。
    • 市场前景: 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预计将保持快速增长,华大智造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 实验室自动化设备行业:
    • 自动化优势: 实验室自动化优势明显,样本制备环节自动化应用潜力较大。
    • 发展机遇: 后疫情时代有望继续加速,华大智造向全自动化及检测领域发展。

公司亮点:打破外企垄断,自主研发测序技术路线

  • 产品矩阵:
    • 基因测序仪板块: 全系列、多型号,产品谱系齐全,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 实验室自动化板块: 满足多样化场景和个性化客户需求,提供自动化样本处理系统、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等产品。
    • 新业务板块: 持续创新,响应多元化需求,包括细胞组学解决方案、远程超声机器人等。
  • 核心竞争力:
    • 产品质量: 自主研发测序技术,具备国际竞争力,拥有专业的团队和多项技术专利。
    • 测序成本: 大幅提升测序通量,较竞品具备成本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原材料国产化和自动化等方式降低成本。
    • 生态储备: 借力强大的合作伙伴,实现技术迭代及商业生态链的完善,包括科研级用户、企业级用户以及海关、疾控等机构。
  • 未来之路: 临床终端应用场景方兴未艾,其中肿瘤领域潜力较大。

其他市场关注问题

  • 不同分子诊断方法的比较: 基因测序蓄势待发,与荧光PCR等技术相比,基因测序在检测基因数量和信息量方面具有优势。
  • 不同基因测序路径的比较: 高通量测序优势明显,在通量、准确度和成本等方面优于Sanger测序和单分子测序技术。

募集资金运用与未来发展规划

  • 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 募集资金将用于华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项目、基于半导体技术的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设备试剂研发生产项目、华大智造研发中心项目、华大智造营销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华大智造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 未来发展战略或规划: 全面提升产品服务竞争力,深化全球布局,优化人力资源。

风险提示

  • 国际贸易摩擦对供应链及产品销售的风险
  • 部分原材料存在依赖进口采购的风险
  • 客户集中度较高及与关联方存在大量关联交易的风险
  • 应收账款金额和存货余额较高及周转率较低的风险
  • 知识产权诉讼的风险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华大智造的全面分析,揭示了其在基因测序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潜力。华大智造凭借技术自主可控、产品质量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成功。同时,报告也提示了公司面临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57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