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注射穿刺赛道领军企业,“扩品拓客”驱动业绩腾飞
下载次数:
1700 次
发布机构: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2-08-12
页数:
46页
采纳股份(301122)
注射穿刺赛道领军企业,品类丰客户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国内注射穿刺赛道领军企业,产品迭代创新不断布齐管线,客户认可度高粘性强,通过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2.83/3.98亿元,EPS分别为2.03/3.01/4.2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8.6/26.1/18.5倍,低于同类公司估值平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需求端:注射穿刺赛道市场空间稳定增长,海内外客户需求潜力较大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诊疗次数的提升等多因素影响,作为临床治疗领域中使用最广泛、消耗量最大的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同时随着国内外畜牧养殖业规模化程度提升,产业分散的局面也会得到改变。根据GrandViewResearch的数据,全球注射穿刺市场规模稳步上升,CAGR为8.5%,预计2026年将达到257亿美元。公司国外客户收入占比90%以上,其中Neogen、ThermoFisher等客户需求增长稳定,Medline、Mckesson、GBUK、CardinalHealth等客户医用高潜产品逐步经生产验证,需求有望高速增长;国内市场主要满足医用、兽用疫苗和胰岛素注射需求量较大的客户,从2022年起公司正在加快国内产品注册节奏。
供给端:注射穿刺赛道在客户、技术、准入、资金等方面存在较高行业壁垒
客户注重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有较长质量和生产考察期;所需生产设备需定制,对注塑、成型等技术要求较高;注射穿刺产品的市场准入都需经多重审核才能取得生产许可证;产品涉及专利数量多,保护期长,仿制难度高;企业需资金建设十万级的洁净车间以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公司已跨越以上注射穿刺赛道高行业壁垒。
医用+兽用+实验室耗材三驾马车,技术+品类+产能拉动业绩高速增长
医用产品核心驱动业绩高增长,兽用产品和实验室耗材保持稳定增长。公司在产品设计、材料开发、加工工艺、专利保护等方面已形成强大技术竞争力;目前拥有无菌注射器、营养喂食注射器等常规产品以及安全胰岛素注射器、安全采血/输液针等多项高附加值产品,同时正不断加快研发新品和拓展与客户的合作品类;公司现有超6.8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华士镇二期9.2亿支(套)医用注射穿刺器械产业园建设项目预计2023年投产,产能释放将逐步拉动业绩高速增长。
风险提示:新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大客户流失,贸易争端问题、汇兑风险。
采纳股份(301122.SZ)作为国内注射穿刺器械赛道的领军企业,凭借其在医用、兽用及实验室耗材三大业务板块的深厚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显著的增长潜力。公司通过“扩品拓客”战略,不断丰富产品管线,提升客户认可度与粘性,并成功跨越行业高壁垒,为业绩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报告核心观点指出,采纳股份的业绩增长由其多元化的产品布局、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前瞻性的产能扩张共同驱动。公司在医用器械领域紧跟安全化、可靠化趋势,兽用器械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实验室耗材业务也因疫情需求大幅增长。未来,随着募投项目产能的释放和丰富在研项目的逐步落地,采纳股份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实现归母净利润的持续高速增长,并获得“买入”的投资评级。
采纳股份自2004年成立以来,经过十八载的技术沉淀与创新,已发展成为注射穿刺器械及实验室耗材领域的领先企业。公司最初立足于兽用器械,后逐步延伸至医用器械和实验室耗材板块,形成了三大板块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在股权结构方面,公司实际控制人陆军、赵红和陆维炜三人合计直接和间接持有63.81%的股份,对公司拥有较强的控制力。子公司分工明确,如采纳医疗专注于医用器械,采纳检验提供检测服务,采纳国际负责进出口,采纳畜牧则进一步拓展动物健康业务。
在核心财务数据方面,采纳股份的主营业务规模持续增长。2018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43亿元增长至4.4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45.67%;归母净利润从0.21亿元增长至1.31亿元,CAGR高达84.08%。尽管2021年受口罩业务大幅减少影响,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略有下降,但剔除口罩业务后,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8.45%和122.21%,显示出核心业务的强劲增长势头。从产品结构看,医用产品收入大幅增加,兽用产品收入稳定增长,实验室耗材收入持续增加。公司注射器成本占比从2018年的37.88%上升到2021年的61.47%,而穿刺针和实验室耗材占比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境外地区销售,2021年境外销售收入占比高达90.18%。公司毛利率波动但总体水平较高,净利率大幅增加,2021年达到29.56%。此外,公司在手现金充足,应收账款周转率健康并连续三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良好的经营状况和现金流管理能力。
注射穿刺器械市场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增长潜力。从需求端看,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重、诊疗次数提升以及畜牧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等多因素驱动下,注射穿刺器械作为临床治疗和动物防疫中广泛使用的耗材,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全球注射穿刺市场规模稳步上升,CAGR为8.5%,预计2026年将达到257亿美元,其中中国以31%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注射器消费国。医用注射穿刺器械正朝着安全化、可靠化方向发展,主动式和被动式安全注射器市场规模预计快速提升,预填充式注射器也因其便捷性和可靠性而日益普及。兽用注射穿刺市场同样稳定增长,2019年中国市场容量达到24.7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35.1亿元,产品技术水平不断向安全化、高效化迈进,如可发现针和连续注射器。
从供给端和行业壁垒来看,注射穿刺器械行业在客户、技术、市场准入、知识产权和资金等方面存在较高的壁垒。客户对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要求严格,考察期长;生产技术要求高,设备需定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医疗器械的市场准入有严格规定,注册周期长;行业技术密集,专利数量多,仿制难度高;企业需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高标准洁净车间。采纳股份凭借其多年的积累和持续投入,已成功跨越这些高行业壁垒,建立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医用器械、兽用器械和实验室耗材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21年,医用器械收入占比近50%,兽用器械和实验室耗材分别占比35%和17%。公司以ODM和OEM销售为主,自有品牌销售收入逐年增加。核心客户多为国际知名企业,如Neogen、Thermo Fisher、Medline等,合作关系稳定且紧密,部分产品为独家供应。在医用器械领域,公司通过差异化竞争,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如安全胰岛素注射器、安全采血/输液针等高附加值产品。尽管2020年公司在中国医用穿刺器械市场份额相对较低(0.27%),但其增长率显著,且在产品质量控制、性能和差异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兽用器械领域,公司产品特色明显,如“可发现注射针”、“一次性铝塑镶嵌注射针”等独有产品,2019年公司在国内兽用注射器/针市场份额达4.1%,排名第一。实验室耗材业务收入因新冠疫情病毒采样管订单快速增长而大幅增加,特有产品细菌过滤盒具有过滤培养一体的优势。
采纳股份高度重视产品创新和差异化,建立了以技术中心为核心、面向市场需求的研发体系。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中心和83名研发人员,研发费用率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公司的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涵盖洁净车间环境智能动态监测、自动灭菌工艺、铝座/镶嵌注射针技术、安全胰岛素注射器/采血针以及细菌过滤盒等,在生产工艺、灭菌及质量控制环节拥有行业领先的工艺技术。截至2022年7月,公司拥有国内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78项,境外专利3项,并获得了23项美国FDA 510K注册、24项欧盟CE认证以及8项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备案,显示出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国际市场准入能力。
公司在研项目储备丰富,持续推出高安全性、高附加值的重磅产品。例如,无针接头、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已完成FDA产品注册;安全留置针和安全胰岛素笔针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安全留置针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渗透率远低于欧美国家,未来增长空间广阔。安全胰岛素笔针已获得FDA、NMPA和CE认证,鉴于中国庞大的糖尿病患者群体,其市场需求巨大。公司还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共建“陈鸿渊院士工作站”,并配合复星医药与BioNTech合作mRNA新冠疫苗本地化生产。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采纳股份通过IPO募资,主要用于投资“年产9.2亿支(套)医用注射穿刺器械产业园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目前一期厂房已投入使用,二期项目预计2023年投产后,公司产能将得到大幅扩充,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也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公司业绩的持续高速增长提供坚实保障。
采纳股份作为注射穿刺器械领域的领军企业,凭借其在医用、兽用和实验室耗材三大核心业务的均衡发展、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前瞻性的产能布局,展现出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强劲的增长潜力。公司通过深耕细分市场,不断推出高安全性、高附加值的产品,并成功构建了稳固的国内外客户基础和高行业壁垒。随着全球注射穿刺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以及公司募投项目的逐步落地,采纳股份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尽管面临新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大客户流失、贸易争端及汇兑风险等挑战,但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清晰的战略规划,预计将实现归母净利润的持续高速增长,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本周环氧丙烷价格创年内新高,己内酰胺、氯化钾价格延续上涨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减肥赛道开启“长效革命”,MNC加速布局高价值平台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国内首单内贸B5生柴加注,生物船燃需求前景可期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生物柴油供需持续偏紧,坚定看好产业景气上行趋势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