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药品&大健康双轮驱动,“低估值&高分红&变革期”品牌药企或迎新机遇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药品&大健康双轮驱动,“低估值&高分红&变革期”品牌药企或迎新机遇

研报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药品&大健康双轮驱动,“低估值&高分红&变革期”品牌药企或迎新机遇

  仁和药业(000650)   核心逻辑:公司为低估值、高分红、变革期的知名品牌药企。根据我们盈利预测对应2024年市盈率约10倍,2022-2023年公司分红比例均在48%以上,杨潇先生于2022年担任公司董事长,2023年起公司陆续推出董事长增持计划、公司股权回购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等,彰显公司持续经营的信心。同时,2024年公司持续落实“十六字经营方针”,即两品一控、双线突破、优化考核、降本增效,我们认为公司在产品、品牌、渠道等方面均有望迎来新机遇。   药品&大健康双轮驱动,“十六字方针”持续提质增效:①2017-2023年间公司营收复合增速约5%,2023年公司营收达50.32亿元(同比-2%)。在收入构成方面,2023年药品业务营收占比约为73%,而大健康业务占比约为25%,其他业务占比约2%。②在药品业务方面,公司药品业务主要以非处方药OTC类产品为主,约占药品全部收入的80%左右。此外,公司中药产品收入占全部药品收入比例为47%左右。目前公司药品的研发主要集中在大品种的仿制药和国家中药经典名方上。在仿制药方面,2023年公司获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格列齐特缓释片、他达拉非片(20mg)、西地那非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达泊西汀片、玻璃酸钠滴眼液等药品批件。在中药经典名方方面,目前公司的二冬汤处于CDE评审阶段。③在大健康业务方面,公司大健康产品种类涉及功效性化妆品、护肤护发用品、洗涤用品等。同时,公司大健康产品业务目前主要是结合线下、线上两种渠道进行销售,以天猫、京东、抖音、唯品会等几大线上平台为主。2021-2023年间公司7家大健康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约31%,2023年7家大健康公司贡献的扣非归母净利润达1.77亿元。④在“十六字经营方针”方面,两品一控、双线突破、优化考核、降本增效,多管齐下推动公司产品、品牌、渠道、营销全面发展。   “董事长增持+公司回购+员工持股计划”彰显持续经营信心,2024年有望轻装上阵:①自杨潇先生担任董事长以来,公司持续推动股票增持、股权回购、员工持股等。2023年7月20日,董事长发布增持计划,2023/7/20至2023/11/1期间董事长增持公司股份约1457.75万股,合计增持金额约1亿元,增持均价约6.92元/股。2023年12月8日,公司发布股权回购方案,2023/12/8至2024/3/29期间公司回购股份1550万股,回购金额约1亿元,平均成交价约6.45元/股。2024年4月,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草案,本员工持股计划受让公司回购股票的价格为4.52元/股,参与人数不超过110人,股票规模不超过1550万股。②2023年公司计提2.23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其中无形资产减值为1.74亿元(主要系中盛药业计提减值),商誉减值0.31亿元(樟树制药计提商誉减值),存货减值为0.18亿元。从商誉结构上看,公司已对樟树制药、中盛药业的商誉全额计提减值,截至2023年末商誉账面价值为5.47亿元,我们预计后续商誉减值的风险较小,我们认为2024年公司有望轻装上阵。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8亿元、57.63亿元、62.9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9%、9%,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亿元、8.48亿元、9.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13%、13%,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0倍、9倍、8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销售不达预期,新品推出不及预期风险,药品&大健康市场竞争加剧,资产减值风险。
报告标签:
  • 个股研报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37

  • 发布机构: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7-24

  • 页数:

    20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仁和药业(000650)

  核心逻辑:公司为低估值、高分红、变革期的知名品牌药企。根据我们盈利预测对应2024年市盈率约10倍,2022-2023年公司分红比例均在48%以上,杨潇先生于2022年担任公司董事长,2023年起公司陆续推出董事长增持计划、公司股权回购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等,彰显公司持续经营的信心。同时,2024年公司持续落实“十六字经营方针”,即两品一控、双线突破、优化考核、降本增效,我们认为公司在产品、品牌、渠道等方面均有望迎来新机遇。

  药品&大健康双轮驱动,“十六字方针”持续提质增效:①2017-2023年间公司营收复合增速约5%,2023年公司营收达50.32亿元(同比-2%)。在收入构成方面,2023年药品业务营收占比约为73%,而大健康业务占比约为25%,其他业务占比约2%。②在药品业务方面,公司药品业务主要以非处方药OTC类产品为主,约占药品全部收入的80%左右。此外,公司中药产品收入占全部药品收入比例为47%左右。目前公司药品的研发主要集中在大品种的仿制药和国家中药经典名方上。在仿制药方面,2023年公司获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格列齐特缓释片、他达拉非片(20mg)、西地那非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达泊西汀片、玻璃酸钠滴眼液等药品批件。在中药经典名方方面,目前公司的二冬汤处于CDE评审阶段。③在大健康业务方面,公司大健康产品种类涉及功效性化妆品、护肤护发用品、洗涤用品等。同时,公司大健康产品业务目前主要是结合线下、线上两种渠道进行销售,以天猫、京东、抖音、唯品会等几大线上平台为主。2021-2023年间公司7家大健康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约31%,2023年7家大健康公司贡献的扣非归母净利润达1.77亿元。④在“十六字经营方针”方面,两品一控、双线突破、优化考核、降本增效,多管齐下推动公司产品、品牌、渠道、营销全面发展。

  “董事长增持+公司回购+员工持股计划”彰显持续经营信心,2024年有望轻装上阵:①自杨潇先生担任董事长以来,公司持续推动股票增持、股权回购、员工持股等。2023年7月20日,董事长发布增持计划,2023/7/20至2023/11/1期间董事长增持公司股份约1457.75万股,合计增持金额约1亿元,增持均价约6.92元/股。2023年12月8日,公司发布股权回购方案,2023/12/8至2024/3/29期间公司回购股份1550万股,回购金额约1亿元,平均成交价约6.45元/股。2024年4月,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草案,本员工持股计划受让公司回购股票的价格为4.52元/股,参与人数不超过110人,股票规模不超过1550万股。②2023年公司计提2.23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其中无形资产减值为1.74亿元(主要系中盛药业计提减值),商誉减值0.31亿元(樟树制药计提商誉减值),存货减值为0.18亿元。从商誉结构上看,公司已对樟树制药、中盛药业的商誉全额计提减值,截至2023年末商誉账面价值为5.47亿元,我们预计后续商誉减值的风险较小,我们认为2024年公司有望轻装上阵。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8亿元、57.63亿元、62.9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9%、9%,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亿元、8.48亿元、9.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13%、13%,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0倍、9倍、8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销售不达预期,新品推出不及预期风险,药品&大健康市场竞争加剧,资产减值风险。

好的,我已按照您的要求,对您提供的研报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下是报告的 Markdown 版本:

仁和药业首次覆盖报告:药品&大健康双轮驱动,品牌药企或迎新机遇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 低估值与高分红:仁和药业当前估值较低,市盈率约为 10 倍,且近年来分红比例较高,具备投资吸引力。
  • 变革期的新机遇:公司管理层调整后,推出了一系列增持、回购和员工持股计划,彰显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公司积极推行“十六字方针”,有望在产品、品牌和渠道等方面迎来新的增长点。

主要内容

一、知名品牌 OTC 企业,药品&大健康双轮驱动

  • 双轮驱动战略:仁和药业实施药品和大健康双轮驱动战略,力争在五年内实现大健康板块与药品板块并驾齐驱。
  • 工业&商业并重: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杨文龙先生,同时拥有工业公司和商业公司,覆盖药品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
  • 稳健的财务表现:公司近三年净利率维持在 12% 以上,盈利能力稳定。

二、“十六字方针”驱动,大品种仿制药&经典名方或有新增量

  • OTC 药品为主导:公司药品业务以 OTC 类产品为主,占比约 80%,中药产品收入占比约 47%。
  • 大健康业务快速增长:公司大健康产品种类丰富,涵盖功效性化妆品、护肤护发用品等,近年来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超过 30%。
  • “十六字方针”提质增效:公司通过“两品一控、双线突破、优化考核、降本增效”的十六字方针,全面提升产品、品牌和渠道的竞争力。

三、新任董事长有望带来新活力,2024 年有望轻装上阵

  • 管理层增持与激励:公司董事长杨潇先生上任后,积极推动股票增持、股权回购和员工持股计划,增强市场信心。
  • 高分红回报股东:公司近两年分红比例均在 48% 以上,股息率位居可比公司中等水平。
  • 资产减值优化:公司近年来进行了资产减值,有望在 2024 年实现轻装上阵,迎来业绩拐点。

四、业务拆分+盈利预测+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2.8 亿元、57.63 亿元、62.9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5%、9%、9%,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5 亿元、8.48 亿元、9.54 亿元。
  • 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五、风险因素

  • 销售不达预期:OTC 市场竞争激烈,终端销售可能不及预期。
  • 新品推出不及预期:新品上市节奏可能影响业绩增长。
  • 市场竞争加剧:药品和大健康市场竞争可能影响销售额和毛利率。
  • 资产减值风险:未来经营单元未达预期可能导致资产减值。

总结

仁和药业作为知名品牌药企,具备低估值、高分红的特点,在新任管理层的带领下,有望通过“十六字方针”实现产品、品牌和渠道的全面提升。公司药品和大健康双轮驱动战略,以及持续的资产优化,将为未来的增长奠定坚实基础。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0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