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新材料行业周报:钠离子电池加速应用,锰系产品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下载次数:
1796 次
发布机构: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2-07-25
页数:
13页
本周(7月18日-7月22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上涨1.83%,表现强于创业板指。OLED材料涨4.66%,半导体材料涨2.66%,膜材料涨6.49%,添加剂跌0.22%,碳纤维涨2.12%,尾气治理涨3.40%。涨幅前五为方邦股份、金发科技、双星新材、万顺新材、中石科技,跌幅前五为石英股份、天奈科技、新宙邦、博迁新材、鼎龙股份。
新材料周观察:钠离子电池加速应用,锰系产品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钠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相同,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构成,同时在充电过程中,Na+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出经过电解液进入负极材料,同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放电过程则与此相反。相较于传统的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具备能量密度较高、循环寿命更长等优势。同时,相较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在成本、保持率、耐过放电性能等方面也同样具备相应的优势。根据正极材料的不同,钠离子电池可以分为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普鲁士蓝类似物、基于转化反应的材料以及有机材料。其中,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NaxTMO2(x≤1,TM为Ni、Mn、Fe、Co、Cu等3d过渡金属的一种或几种))、普鲁士蓝类似物(AxM[Fe(CN)6]y·zH2O(0<x<2,0<y<1;A为碱金属元素,如Li、Na、K;M为过渡金属元素,如Fe、Mn、Co、Ni、Cu))与聚阴离子化合物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三类材料。而在前两种材料中,Mn作为过渡金属元素,有望在钠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伴随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的同步进行,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应用进程将不断加速(尤其是在储能领域替代锂离子电池),相关锰系产品需求也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期,主要受益标的包括湘潭电化、红星发展等。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斯迪克】政府补助:公司以及全资子公司斯迪克新型材料(江苏)有限公司近期获得政府补助资金人民币0.48亿元。
【威孚高科】复工复产:根据无锡市疫情防控形势及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公司位于无锡市新吴区锡兴路30号厂区于2022年7月18日起复工复产。目前公司位于无锡市全部厂区均已复工复产。
【三孚股份】业绩预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2.70亿元到13.97亿元,同比增长100%到1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3.96亿元到4.25亿元,同比增加167.83%到187.44%。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产业转移背景下功能膜材料的广阔市场,看好高端电子材料国产替代从0到1的突破,看好新能源浪潮中新材料的新机遇。受益标的:昊华科技、瑞联新材、宏柏新材、利安隆、濮阳惠成、阿科力、黑猫股份、普利特、斯迪克、彤程新材、东材科技、长阳科技、洁美科技、蓝晓科技、松井股份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本周化工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观点在于,钠离子电池技术正加速其产业化应用进程,尤其是在储能领域,有望替代部分锂离子电池市场。这一趋势将显著推动对锰系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为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报告强调了钠离子电池在成本、容量保持率和耐过放电性能方面的独特优势,并指出锰作为关键过渡金属元素在正极材料中的重要作用。
报告同时指出,新材料板块整体表现强劲,新材料指数跑赢创业板指,多个细分领域如OLED材料、膜材料、半导体材料、碳纤维和尾气治理均呈现上涨态势。这反映出在技术创新和国产替代的背景下,新材料行业持续受到市场关注,具备广阔的成长空间。
钠离子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相似,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构成。相较于传统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上具有显著优势。而钠离子电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现出在成本、容量保持率和耐过放电性能方面的独特优势。例如,钠离子电池的单位能量原料成本为0.29元/W·h,低于锂离子电池的0.43元/W·h和铅酸电池的0.40元/W·h。其-20度容量保持率可达88%以上,远高于铅酸电池(小于60%)和锂离子电池(小于70%),并且具备可放电至0V的耐过放电性能。
正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分为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普鲁士蓝类似物、基于转化反应的材料以及有机材料。其中,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如NaxTMO2,TM为Ni、Mn、Fe、Co、Cu等)、普鲁士蓝类似物(如AxM[Fe(CN)6]y·zH2O,A为碱金属,M为过渡金属)和聚阴离子化合物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三类材料。值得注意的是,锰(Mn)作为过渡金属元素,在这前两类材料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的持续降低,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应用进程预计将不断加速,尤其是在储能领域,有望逐步替代锂离子电池。这一趋势将直接带动相关锰系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
报告明确指出,钠离子电池的加速应用将为锰系产品带来快速增长期。主要受益标的包括:
这些公司凭借其在锰系产品领域的现有产能和技术积累,有望在钠离子电池市场爆发中占据有利地位。
本周(7月18日-7月22日),新材料板块整体表现活跃,122只个股中有98只实现周度上涨,占比高达80.33%。报告持续看好昊华科技、瑞联新材、濮阳惠成等重点标的,并对多家公司进行了跟踪:
此外,本周重要公司公告包括:威孚高科无锡厂区于7月18日起全面复工复产;三孚股份预计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0%到12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7.83%到187.44%;诚志股份和联泓新科发布半年报,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联泓新科拟为生物可降解材料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宏昌电子获得甲基丙烯酸酯聚苯醚相关专利。
本周新材料板块个股涨幅前五名分别为:方邦股份(33.24%)、金发科技(17.80%)、双星新材(16.84%)、万顺新材(15.79%)、中石科技(14.34%)。跌幅前五名分别为:石英股份(-9.18%)、天奈科技(-6.30%)、新宙邦(-5.08%)、博迁新材(-4.96%)、鼎龙股份(-3.89%)。
截至7月22日,上证综指上涨1.3%,创业板指下跌0.84%。新材料指数整体上涨1.83%,跑赢创业板指2.67%。细分板块表现如下:
本周产业链数据呈现以下特点:
报告提示了新材料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这些因素可能对行业发展和企业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本周化工行业研究报告聚焦新材料领域,核心观点在于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加速应用将成为未来市场的重要增长点,尤其是在储能领域,并有望带动锰系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报告通过详细分析钠离子电池的结构、优势及正极材料构成,明确了锰元素的关键作用,并点名湘潭电化、红星发展等受益标的。在市场表现方面,新材料指数整体跑赢创业板指,多个细分板块表现强劲,显示出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报告也对重点公司动态和产业链数据进行了跟踪,并提示了技术突破、市场竞争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潜在风险。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本周环氧丙烷价格创年内新高,己内酰胺、氯化钾价格延续上涨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减肥赛道开启“长效革命”,MNC加速布局高价值平台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国内首单内贸B5生柴加注,生物船燃需求前景可期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生物柴油供需持续偏紧,坚定看好产业景气上行趋势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