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化工系列研究(十六):出海研究:我国聚酯链全球竞争力提升,出海推动新增长

化工系列研究(十六):出海研究:我国聚酯链全球竞争力提升,出海推动新增长

研报

化工系列研究(十六):出海研究:我国聚酯链全球竞争力提升,出海推动新增长

  投资要点:   聚酯产能扩张,自给率和市占率明显提升,具备输出基础。我国聚酯原料端的PX、PTA和MEG均有突出的产能增量,其中PX和MEG的进口依存度均已从2018年下降30个百分点至2023年的30%左右。PTA基本实现自给,产能突破8000万吨。下游产品端,长丝占据世界第一产出,瓶片预计继续放量。总体来看,我国聚酯产业链原料和产品均供应充沛,具备产品向外输出,甚至成熟产业链运行模式外输的基础。   技术设备先进,一体化生产成本领先,龙头企业具备出海实力。我国已打通聚酯生产各主要环节的国产化,大型一体化装置生产工艺成熟稳定,且我国作为全球新增产能引领者充分受益后发优势,较周边主要聚酯输出地的生产优势更为明显。尤其是我国聚酯龙头,在工艺应用、技术开发、装置规模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具备一定出海实力。   海外聚酯龙头产业布局调整提供机会。汇总复盘海外聚酯龙头如英力士、Indorama等的历史和近期动态,其成长离不开收并购带来的生产基地和产能的扩张,而随着近年我国聚酯生产链竞争力的大幅提升,海外企业聚酯产能部分处于收缩状态。我们认为这一情况不会轻易改变,我国聚酯企业一方面有望继续扩大产品出口优势,一方面有机会实现更多海外项目投资,拓展海外生产基地和市场。   反倾销政策不改我国出口优势,出海靠近高溢价消费腹地。自2001年以来,全球对我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总计2150起,其中,纺织行业位居涉案行业第四名,涉案数量达182起占全部调查的8.5%。但整体来看,我国化纤和瓶片出口并未受太大影响,出口优势持续保持。另一方面,PET瓶片依然在区域间呈现较大价格差异,套利空间更为广阔。我国瓶片价格与美国瓶片价格曾在2022年6月相差一倍,目前也有近2000元/吨的价差。这也驱动以万凯新材为代表的瓶片企业寻找绕开贸易壁垒的方法,向海外布局瓶片生产基地。   顺应产业链迁移,聚酯上游向海外扩张。与下游成衣代工企业20%人工成本不同,涤纶的直接人工成本占比仅约2%。这意味着我国化纤产业无需因人工成本上升因素而向东南亚转移。在成衣端逐步迁徙至东南亚地区的当前,我国聚酯和化纤龙头顺应产业链迁移,将聚酯原料端(炼化)产能布局至东南亚、中东等地,依靠海外区域自有的原料、消费腹地、投资税收政策等优势获取成本优势以及优质的海外市场,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   “一带一路”提供契机,东南亚成为投资热点。“一带一路”政策、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以及RECP的签订生效等都为我国企业出海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均有较广阔的石化投资空间,央国企带头,民营紧跟出海步伐。   投资建议:我国聚酯产业链日置完善,极具出海竞争力。我国聚酯产业链目前已具备突出的全球竞争优势,体现在产能产量持续引领全球,一体化规模和技术设备先进,生产经营模式成熟,国内龙头企业逐渐占据世界话语权。我们认为,聚酯产业链受资源获取、政策支持、市场增量需求等因素推动,出海正当时。建议关注两条主线:1)聚酯和化纤龙头拓展上游资源获取渠道,炼化率先出海,同时满足海外化工品和内地原料需求,有望打造第事成长曲线:桐昆股份、新凤鸣、荣盛石化和恒逸石化;2)聚酯瓶片产能快速释放下龙头率先出海有望承接高溢价市场,相关企业有望跟进:万凯新材、华润材料和三房巷。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海外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原料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712

  • 发布机构: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1-26

  • 页数:

    2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聚酯产能扩张,自给率和市占率明显提升,具备输出基础。我国聚酯原料端的PX、PTA和MEG均有突出的产能增量,其中PX和MEG的进口依存度均已从2018年下降30个百分点至2023年的30%左右。PTA基本实现自给,产能突破8000万吨。下游产品端,长丝占据世界第一产出,瓶片预计继续放量。总体来看,我国聚酯产业链原料和产品均供应充沛,具备产品向外输出,甚至成熟产业链运行模式外输的基础。

  技术设备先进,一体化生产成本领先,龙头企业具备出海实力。我国已打通聚酯生产各主要环节的国产化,大型一体化装置生产工艺成熟稳定,且我国作为全球新增产能引领者充分受益后发优势,较周边主要聚酯输出地的生产优势更为明显。尤其是我国聚酯龙头,在工艺应用、技术开发、装置规模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具备一定出海实力。

  海外聚酯龙头产业布局调整提供机会。汇总复盘海外聚酯龙头如英力士、Indorama等的历史和近期动态,其成长离不开收并购带来的生产基地和产能的扩张,而随着近年我国聚酯生产链竞争力的大幅提升,海外企业聚酯产能部分处于收缩状态。我们认为这一情况不会轻易改变,我国聚酯企业一方面有望继续扩大产品出口优势,一方面有机会实现更多海外项目投资,拓展海外生产基地和市场。

  反倾销政策不改我国出口优势,出海靠近高溢价消费腹地。自2001年以来,全球对我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总计2150起,其中,纺织行业位居涉案行业第四名,涉案数量达182起占全部调查的8.5%。但整体来看,我国化纤和瓶片出口并未受太大影响,出口优势持续保持。另一方面,PET瓶片依然在区域间呈现较大价格差异,套利空间更为广阔。我国瓶片价格与美国瓶片价格曾在2022年6月相差一倍,目前也有近2000元/吨的价差。这也驱动以万凯新材为代表的瓶片企业寻找绕开贸易壁垒的方法,向海外布局瓶片生产基地。

  顺应产业链迁移,聚酯上游向海外扩张。与下游成衣代工企业20%人工成本不同,涤纶的直接人工成本占比仅约2%。这意味着我国化纤产业无需因人工成本上升因素而向东南亚转移。在成衣端逐步迁徙至东南亚地区的当前,我国聚酯和化纤龙头顺应产业链迁移,将聚酯原料端(炼化)产能布局至东南亚、中东等地,依靠海外区域自有的原料、消费腹地、投资税收政策等优势获取成本优势以及优质的海外市场,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

  “一带一路”提供契机,东南亚成为投资热点。“一带一路”政策、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以及RECP的签订生效等都为我国企业出海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均有较广阔的石化投资空间,央国企带头,民营紧跟出海步伐。

  投资建议:我国聚酯产业链日置完善,极具出海竞争力。我国聚酯产业链目前已具备突出的全球竞争优势,体现在产能产量持续引领全球,一体化规模和技术设备先进,生产经营模式成熟,国内龙头企业逐渐占据世界话语权。我们认为,聚酯产业链受资源获取、政策支持、市场增量需求等因素推动,出海正当时。建议关注两条主线:1)聚酯和化纤龙头拓展上游资源获取渠道,炼化率先出海,同时满足海外化工品和内地原料需求,有望打造第事成长曲线:桐昆股份、新凤鸣、荣盛石化和恒逸石化;2)聚酯瓶片产能快速释放下龙头率先出海有望承接高溢价市场,相关企业有望跟进:万凯新材、华润材料和三房巷。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海外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好的,我已阅读您的要求,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生成的MarkDown格式的总结:

中心思想

聚酯产业链全球竞争力提升

我国聚酯产业链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产能、技术和成本控制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

出海成为新增长点

在资源、政策和市场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我国聚酯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产业链延伸和产能扩张,寻求新的增长点。

主要内容

1. 我国聚酯产业链日趋完善,极具出海竞争力

1.1. 产能扩张,自给率和市占率提升明显

我国聚酯产业链上游原料PX、PTA和MEG的产能均有显著增长,进口依存度大幅下降,PTA基本实现自给。下游产品端,长丝产量居世界第一,瓶片产能预计继续放量。整体来看,我国聚酯产业链原料和产品供应充沛,具备向外输出的基础。

1.2. 技术设备先进,一体化生产成本领先

我国已掌握聚酯生产各主要环节的国产化技术,大型一体化装置生产工艺成熟稳定。与海外主要聚酯输出地相比,我国在生产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我国聚酯龙头企业,在工艺应用、技术开发和装置规模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备出海实力。

1.2.1. PX环节,装置规模化优势

我国PX生产装置规模化优势突出,与日本、韩国等地的装置相比,具有更强的成本竞争力。

1.2.2. PTA环节,后发更新优势

国内PTA装置技术不断升级,新投产的先进项目具有显著的降本效应。与国外相比,我国聚酯生产资本性支出较低。

1.3. 海外聚酯龙头产业布局调整提供相关机会

随着中国聚酯产业链竞争力的增强,部分海外石化巨头开始进行战略调整,收缩聚酯产能。这为我国聚酯企业扩大出口优势和海外项目投资提供了机会。

2. 资源、政策、市场三重驱动出海

2.1. 靠近高溢价消费腹地,绕开贸易壁垒

尽管面临贸易壁垒风险,但我国聚酯产品仍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通过在海外布局生产基地,可以绕开贸易壁垒,靠近高溢价消费腹地。

2.2. 顺应产业链迁移,聚酯上游向海外扩张

随着成衣制造向东南亚转移,我国聚酯企业顺应产业链迁移趋势,将聚酯原料端(炼化)产能布局至东南亚等地,以获取成本优势和优质的海外市场。

2.3. “一带一路”提供契机,东南亚成为投资热点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企业出海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东南亚国家具有广阔的石化投资空间,成为我国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

3.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两条主线:

  1. 聚酯和化纤龙头企业,通过拓展上游资源获取渠道和炼化出海,打造第二成长曲线,如桐昆股份、新凤鸣、荣盛石化和恒逸石化。
  2. 聚酯瓶片产能快速释放背景下,率先出海的龙头企业,有望承接高溢价市场,如万凯新材、华润材料和三房巷。

4. 风险提示

提示了政策变化风险、海外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和汇率波动风险。

总结

中国聚酯产业出海正当时

本报告分析指出,我国聚酯产业链已具备突出的全球竞争优势,在产能产量、一体化规模、技术设备和生产经营模式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

关注龙头企业,把握出海机遇

在资源、政策和市场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我国聚酯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建议关注聚酯和化纤龙头企业以及聚酯瓶片领域的投资机会,同时注意防范相关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