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中药材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中药材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研报

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中药材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一、中药材资源分布   我国中药资源主要由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三大类构成。据统计,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有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占87%,药用动物占12%,药用矿物不足1%。   全国用于饮片和中成药的药材有1000-1200余种,其中野生中药材种类占80%左右;栽培药材种类占20%左右。目前,我国出口的各类药材约有500种。   中药历史悠久,其主产地、集散地、地道产地等都有很多记载,并形成了具有代表意义的中药资源传统区划。根据我国中药材产区及其影响范围,中药资源被划分为九大区域。这一划分基于地道药材产地和相关辐射区域的详细考察。   二、中药材市场发展解析与前瞻   01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   在中药材种植面积方面,从2017年到2021年,我国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从5040万亩增至5638万亩,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8%。   但在2022年,由于我国多个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复耕种粮等政策,加上中药材种植成本的上升,导致中药材种植面积减少至5250万亩,同比下降6.9%。然而,到了2023年,我国的中药材种植面积有所恢复,达到5337亩。   三、中药材市场分析   01中药材供需市场规模   中药材,作为中医药乃至整个大健康产业的物质基石,其行业特性可概括为“微小投入,巨大产出”。该产业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广泛的医疗效益。2022年,中国中药材总产量达到521.0万吨,较前一年增加25.8万吨。同年,进口量增至13.23万吨,比上一年增长5.43万吨;出口量微增至13.5万吨,增长0.4万吨。需求量则录得520.7万吨的增长,比2021年上升30.8万吨。   总体上,市场供给略大于需求,未出现明显的供不应求情况。中药材行业的市场规模方面,凭借其卓越的药材品质和疗效,赢得了医疗专业人士和患者的广泛赞誉,使得我国中药材市场的成交额持续上升。   根据数据分析,我国中药材市场在2022年实现了2084.67亿元的成交额,较前一年增长了8.8%。预测显示,随着中医药行业的不断壮大,2023年的成交额有望进一步上升至2232.89亿元。   从历史数据趋势来看,自2018年至2023年,我国中药材市场的成交额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多个因素,包括中医药行业的整体发展和消费者对中药产品需求的增加。   02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   在价格波动方面,中药材市场价格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从2007年到2010年,中药材综合200价格指数快速攀升。   而在2011年至2019年间,该指数则呈现出波动性变化。进入2019年后,价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截至2024年初,中药材综合200指数达到了3337.29点。   与2023年同期相比,指数上升了18.75%。价格指数的上涨主要归因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公众对于能够清肺解毒、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材需求激增,从而推动了中药材需求量的增长。   从政策角度分析,国家为保证粮食供应而采取的措施将扩大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这可能会牺牲部分中药材的种植空间。因此,中药材在供应侧的增长潜力受到限制,导致价格上涨的趋势。
报告标签:
  • 中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017

  • 发布机构:

    深圳汉鼎智库咨询服务

  • 发布日期:

    2024-08-15

  • 页数:

    1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一、中药材资源分布

  我国中药资源主要由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三大类构成。据统计,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有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占87%,药用动物占12%,药用矿物不足1%。

  全国用于饮片和中成药的药材有1000-1200余种,其中野生中药材种类占80%左右;栽培药材种类占20%左右。目前,我国出口的各类药材约有500种。

  中药历史悠久,其主产地、集散地、地道产地等都有很多记载,并形成了具有代表意义的中药资源传统区划。根据我国中药材产区及其影响范围,中药资源被划分为九大区域。这一划分基于地道药材产地和相关辐射区域的详细考察。

  二、中药材市场发展解析与前瞻

  01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

  在中药材种植面积方面,从2017年到2021年,我国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从5040万亩增至5638万亩,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8%。

  但在2022年,由于我国多个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复耕种粮等政策,加上中药材种植成本的上升,导致中药材种植面积减少至5250万亩,同比下降6.9%。然而,到了2023年,我国的中药材种植面积有所恢复,达到5337亩。

  三、中药材市场分析

  01中药材供需市场规模

  中药材,作为中医药乃至整个大健康产业的物质基石,其行业特性可概括为“微小投入,巨大产出”。该产业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广泛的医疗效益。2022年,中国中药材总产量达到521.0万吨,较前一年增加25.8万吨。同年,进口量增至13.23万吨,比上一年增长5.43万吨;出口量微增至13.5万吨,增长0.4万吨。需求量则录得520.7万吨的增长,比2021年上升30.8万吨。

  总体上,市场供给略大于需求,未出现明显的供不应求情况。中药材行业的市场规模方面,凭借其卓越的药材品质和疗效,赢得了医疗专业人士和患者的广泛赞誉,使得我国中药材市场的成交额持续上升。

  根据数据分析,我国中药材市场在2022年实现了2084.67亿元的成交额,较前一年增长了8.8%。预测显示,随着中医药行业的不断壮大,2023年的成交额有望进一步上升至2232.89亿元。

  从历史数据趋势来看,自2018年至2023年,我国中药材市场的成交额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多个因素,包括中医药行业的整体发展和消费者对中药产品需求的增加。

  02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

  在价格波动方面,中药材市场价格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从2007年到2010年,中药材综合200价格指数快速攀升。

  而在2011年至2019年间,该指数则呈现出波动性变化。进入2019年后,价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截至2024年初,中药材综合200指数达到了3337.29点。

  与2023年同期相比,指数上升了18.75%。价格指数的上涨主要归因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公众对于能够清肺解毒、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材需求激增,从而推动了中药材需求量的增长。

  从政策角度分析,国家为保证粮食供应而采取的措施将扩大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这可能会牺牲部分中药材的种植空间。因此,中药材在供应侧的增长潜力受到限制,导致价格上涨的趋势。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深圳汉鼎智库咨询服务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