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6)

    • 中医药养生观念深入人心,中药饮片行业迎来快速发展

      中医药养生观念深入人心,中药饮片行业迎来快速发展

      中药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中药产品主要分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以及中药注射剂与中药保健品等类型。本文将分析中药饮片加工行业。   (1)中药饮片加工行业概述   ①中药饮片行业定义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的中药材及其   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品。中药饮片包括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炮炙的饮片。   中药饮片制造是指对采集的天然或人工种植、养殖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的药材部位进行加工、炮制,使其符合中药处方调剂或中成药生产使用的活动。   按照加工方法和最终形态的不同,可以将中药饮片分为传统中药饮片和新型中药饮片两类。传统中药饮片根据加工方法可以分为三类:洗净后直接入药的原型材料、植物药或动物药经软化切制后形成的片和经炮制而成的碎块、颗粒、粉末等。新型中药饮片(即现代中药饮片)指通过现代技术对传统中药饮片进行再处理(如粉碎、提取等),并定量包装而成的颗粒或粉末。它与传统中药饮片最大的区别是:新型中药饮片已失去中药材的原始性状,故从外观上基本无法予以辨别。但由于其用途与传统中药饮片相同,均用于配方,故亦称其为“饮片”。
      深圳汉鼎智库咨询服务
      8页
      2024-11-21
    • 中药饮片加工行业集中度较低,产业处于竞争发展阶段

      中药饮片加工行业集中度较低,产业处于竞争发展阶段

      中药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中药产品主要分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以及中药注射剂与中药保健品等类型。本文将分析中药饮片加工行业。竞争格局   据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数据(2022)》统计,截止 2022年底,全国共有中药生产企业有 4569 家,其中成药生产企业 2319 家,中药饮片企业生产企业 2250 家,均较 2021 年有大幅增长   根据前瞻企查猫数据显示,2020 年-2024 年间全国中药饮片行业新注册企业数量逐年下降,由 2020 年的 116052 家下滑至 2023 年的 39197 家。截至2024 年 5 月,中药饮片新注册企业数有 16137 家。
      深圳汉鼎智库咨询服务
      10页
      2024-10-08
    • 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中药材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中药材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中药
        一、中药材资源分布   我国中药资源主要由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三大类构成。据统计,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有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占87%,药用动物占12%,药用矿物不足1%。   全国用于饮片和中成药的药材有1000-1200余种,其中野生中药材种类占80%左右;栽培药材种类占20%左右。目前,我国出口的各类药材约有500种。   中药历史悠久,其主产地、集散地、地道产地等都有很多记载,并形成了具有代表意义的中药资源传统区划。根据我国中药材产区及其影响范围,中药资源被划分为九大区域。这一划分基于地道药材产地和相关辐射区域的详细考察。   二、中药材市场发展解析与前瞻   01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   在中药材种植面积方面,从2017年到2021年,我国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从5040万亩增至5638万亩,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8%。   但在2022年,由于我国多个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复耕种粮等政策,加上中药材种植成本的上升,导致中药材种植面积减少至5250万亩,同比下降6.9%。然而,到了2023年,我国的中药材种植面积有所恢复,达到5337亩。   三、中药材市场分析   01中药材供需市场规模   中药材,作为中医药乃至整个大健康产业的物质基石,其行业特性可概括为“微小投入,巨大产出”。该产业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广泛的医疗效益。2022年,中国中药材总产量达到521.0万吨,较前一年增加25.8万吨。同年,进口量增至13.23万吨,比上一年增长5.43万吨;出口量微增至13.5万吨,增长0.4万吨。需求量则录得520.7万吨的增长,比2021年上升30.8万吨。   总体上,市场供给略大于需求,未出现明显的供不应求情况。中药材行业的市场规模方面,凭借其卓越的药材品质和疗效,赢得了医疗专业人士和患者的广泛赞誉,使得我国中药材市场的成交额持续上升。   根据数据分析,我国中药材市场在2022年实现了2084.67亿元的成交额,较前一年增长了8.8%。预测显示,随着中医药行业的不断壮大,2023年的成交额有望进一步上升至2232.89亿元。   从历史数据趋势来看,自2018年至2023年,我国中药材市场的成交额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多个因素,包括中医药行业的整体发展和消费者对中药产品需求的增加。   02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   在价格波动方面,中药材市场价格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从2007年到2010年,中药材综合200价格指数快速攀升。   而在2011年至2019年间,该指数则呈现出波动性变化。进入2019年后,价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截至2024年初,中药材综合200指数达到了3337.29点。   与2023年同期相比,指数上升了18.75%。价格指数的上涨主要归因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公众对于能够清肺解毒、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材需求激增,从而推动了中药材需求量的增长。   从政策角度分析,国家为保证粮食供应而采取的措施将扩大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这可能会牺牲部分中药材的种植空间。因此,中药材在供应侧的增长潜力受到限制,导致价格上涨的趋势。
      深圳汉鼎智库咨询服务
      14页
      2024-08-15
    • 随着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发展,中药材进出口迎来发展机遇

      随着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发展,中药材进出口迎来发展机遇

      中药
        (1)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分析   ①中药材进口数据分析   据CIEDATA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5月,我国中药材进口数量为76519吨,同比增长13.9%。5月当月,我国中药材进口数量为21741吨,同比增长18.5%。   进口金额方面,2024年1-5月,我国中药材进口金额为192357千美元,同比下降6.9%。5月当月,我国中药材进口金额为44026千美元,同比下降9.0%。   ②中药材出口数据分析   据CIEDATA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5月,我国中药材出口数量为52362吨,同比下降6.3%。5月当月,我国中药材出口数量为10274吨,同比下降1.4%。   出口金额方面,2024年1-5月,我国中药材出口金额为413846千美元,同比增长0.1%。5月当月,我国中药材出口金额为75008千美元,同比下降5.0%。   ③中药材进出口国家分析   进口方面,我国89%的进口药材来自亚洲。2023年,我国从亚洲市场进口药材4.1亿美元,同比增长2.0%;进口量25.1万吨,同比增长33.3%。其中,从东盟市场进口额26.2亿美元,同比下降14.8%;进口量15.6万吨,同比增长9.4%。虽然东盟市场进口额呈现下滑趋势,但进口量仍高速增长。其中越南市场的表现尤为抢眼,自2019年起,我国自越南进口药材从百万美元增长至千万美元,越南迅速成为我国药材进口第六大市场。2023年,我国自越南进口药材总额达3593万美元,同比增长78%,主要进口品种包括槟榔果、大海子、茯苓、肉桂等。此外,印度和伊朗市场药材进口增速也很快,印度的香料类药材和伊朗的番红花是促进两国进口增长的主要品种,两国分列药材进口第五和第八大市场。此外,我国从加拿大和美国进口的西洋参进口量分别增长55%和97%,进口额分别增长32%和45%,两国分列药材进口第二和第十大市场。   出口方面,海外需求增量回落,国内市场药材价格的增长成为影响出口市场的主要因素。从中药材及饮片出口市场来看,出口到价格敏感型市场的金额下降,如出口到东盟市场的药材2.9亿美元,同比下降20.1%;出口量4.6万吨,同比下滑9.9%。对于非价格敏感型市场来说,中药材的刚性需求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价格敏感度不高,国内药材价格的增长对出口影响相对较小。如出口到日本市场的药材2.9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出口量2.5万吨,同比增长4.5%;出口到韩国市场的药材1.66亿美元,同比下降3.9%,出口量3.3万吨,同比下降2.8%;出口到我国台湾市场的药材1.2亿美元,同比下降1.2%,出口量1.8万吨,同比下降8.9%。   东盟国家是我国中药材、中成药和保健品的重要贸易伙伴。中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总额为85.1亿美元。其中,与东盟市场的贸易总额为20.8亿美元,占比24.4%。得益于东盟地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同东盟地区的中药类产品进口贸易非常活跃。如我国稀缺的血竭等药材依赖东盟市场。据统计,我国从东盟进口中药材及饮片较多,2022年东盟中药材及饮片的进口额达3.1亿美元,占中药材及饮片进口额的50.5%,占比超过一半。新加坡、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是中国在东盟的中药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中药产品是以中药材及饮片、保健食品和提取物为主。东盟国家对中医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强劲,由于丰富的药用资源与良好的传统医药使用传统,东盟市场成为我国医药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首选。   ④中药材出口省份分析   2023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省份依旧保持较高的集中度。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天津市作为出口前三甲,累计出口约占全国出口的“半壁江山”,前十位出口省份累计出口额占比将近八成。广西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2.01亿美元,占比15.2%。
      深圳汉鼎智库咨询服务
      6页
      2024-08-15
    • 医药行业市场呈稳定增长趋势

      医药行业市场呈稳定增长趋势

      化学制药
        一、医药行业市场   1、全球医药行业市场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人口总量的增长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药品需求呈上升趋势,全球医药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医药市场主要由化学药和生物药两部分组成,其中化学药占据着全球医药市场收入构成的主要部分。全球医药市场规模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21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为14012亿美元,预计在2024年将达到16387亿美元。   2、全球化学药市场   化学药作为全球医药市场的一部分,其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0380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10628亿美元,预计2024年全球化学药市场规模将达到11556亿美元。   3、中国医药行业市场   中国医药市场规模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据《2022年版中国医药行业研究蓝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为17977亿元,预计到2024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达19312亿元。
      深圳汉鼎智库咨询服务
      5页
      2024-08-02
    • 全球粉末涂料行业市场持续增长,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行业迎契机(三)

      全球粉末涂料行业市场持续增长,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行业迎契机(三)

      化学制品
        三、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发展前景   聚酯树脂是粉末涂料的关键材料,而粉末涂料主要应用于建筑、家具、家电、汽车等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配套的辅助产品。下游应用领域的发展及消费潜力将较大程度影响粉末涂料的需求量进而影响上游原材料产业。   ①家电领域:粉末涂料主要应用于家电外壳的涂装,包括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家电市场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等多重因素推动实现快速发展后,进入平缓阶段。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家电市场零售总额为8,352亿元,同比下降5.2%,但略高于2020年的水平。其中,彩电市场零售额为1,218亿元,空调市场为1,638亿元,冰箱市场为1,024亿元,洗衣机市场为701亿元,厨房电器市场为1,492亿元,生活家电市场为2,279亿元。目前,我国家电行业呈现两大发展特点,一是县乡市场逆势增长,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乡村振兴力度,努力促进县乡消费,下沉市场成为家电消费的生力军,2022年,我国下沉市场家电销售逆势增长,零售额达2,850亿元,占整体家电市场的比例从2021年的31.5%提升至34.1%;二是家电消费升级,“新家电”蓬勃生长,扫地机器人、加热净水器、家用洗地机等品质化、高端化、健康化的“新家电”产品不仅有助于挖掘家电市场潜能,也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推动家电市场进一步发展。   ②汽车领域:汽车较大的发展空间将持续带动粉末涂料的需求。粉末涂料主要应用于汽车轮毂、刹车片、底盘、雨刮器等部件的涂装。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9%,延续了2021年的增长态势。其中乘用车在稳增长、促消费等政策拉动下,实现较快增长,为全年小幅增长贡献重要力量;商用车处于叠加因素的运行低位。   此外,在“双碳”驱动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潜力正逐步释放,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近两年来高速发展,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   根据公安部统计,2022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7亿辆,其中汽车3.19亿辆,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达到约220辆左右,仍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熟以及立足于引导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刺激居民汽车消费的政策出台,在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的背景下,我国汽车消费结构有望持续走好,未来我国汽车仍有一定的消费潜力。   ③建筑领域:粉末涂料主要用于铝型材、铝合金门窗、铝合金天花及幕墙、防盗门等产品的涂装。根据WIND统计数据,我国建筑企业铝材消耗量从2011年的3,827.3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7,252.9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6%。铝型材作为建筑工程建设中一种重要材料,为了提高其性能,需要对表面进行处理。目前,建筑中比较常见的无铬化表面处理技术有三种,分别是阳极氧化技术、电泳喷涂技术和粉末技术,其中粉末喷涂技术具有简单化、性能优良等特点,在建筑市场占有率较高。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提出,环境保护问题再次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提倡环境保护,并对一些高排放、高污染的工艺流程进行了限制,而粉末喷涂技术凭借其环保性,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在建筑幕墙领域,在过去的十余年中,我国幕墙行业快速增长,我国已发展成为幕墙行业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建筑幕墙主要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公共建筑、建筑物采光顶、异型建筑等建筑物,可以实现建筑外围护结构中墙体与门窗的融合。根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幕墙工程分会数据,2016-2020年,我国建筑幕墙行业产值规模从3,400亿元增长至4,90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9.57%。   ④家具领域:在家具制造中,粉末涂料可以用于框架、脚架、扶手等领域,可以使家具更加美观、耐用、易于清洁。根据中国家具协会数据,2021年全年,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6,647家,累计完成营业收入8,004.60亿元,同比增长13.5%;累计利润总额433.70亿元,同比增长0.9%;累计产量11.2亿件,同比增长14.01%;全国家具类限额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商品零售额1,666.8亿元,同比增长14.5%。   ⑤工程机械领域:   工程机械由众多零部件组成,粉末涂料主要应用于工程机械的薄板件、小件以及结构件等领域,从而起到防腐、耐高温等作用。   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程机械产品需求旺盛,国内的工程机械领域龙头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国内工程机械产量有所上升。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协会2021年发布的《工程机械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得益于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呈现出规模、效益、品牌价值、国际化、创新研发和智能制造等全面提升的良好态势,行业整体实现了高质量稳健发展,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从2015年的4,57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751亿元,复合增长年均率达11.14%,预计到2025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实现9,000亿元;外销收入将达280亿美元,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12%,行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从销量来看,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16-2021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机械行业产品销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受房地产、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工程机械整体销量下滑,2022年12类工程机械产品销量合计约为170.98万台,同比下滑8.13%,但海外市场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以挖掘机和装载机为例,2022年1-12月,共销售挖掘机261,346台,同比下降23.8%;其中国内151,889台,同比下降44.6%;出口109,457台,同比增长59.8%。2022年1-12月,共销售各类装载机123,355台,同比下降12.2%,其中国内市场销量80,894台,同比下降24%;出口销量42,461台,同比增长24.9%。   ⑥3C领域:   粉末涂料可以提高表面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和美观度,同时可以增加表面的硬度和抗划伤性,在3C领域,粉末涂料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用于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等表面涂装。   受数字化浪潮、消费主义及IT技术发展的影响,消费电子所涉及的领域和行业越来越多,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日新月异,行业体量巨大,2022年由于受到宏观经济低迷、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消费电子行业出货量有所下滑但整体保持在较高水平,根据IDC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06亿台,同比下滑11.3%;2022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为1.628亿台,同比小幅下滑3.3%;2022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为2.92亿台,同比下滑16.5%。   与此同时,消费电子的技术升级,也促进了上游行业的技术发展。近年来,平板电脑、智能音箱等新兴消费性电子产品向便携化、轻薄化、高性能、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消费电子产品功能越来越多,产品尺寸越来越小,为了满足产品对于产品性能与超薄厚度的双重需求,消费电子用粉末涂料也日益向高透明度、高金属基材附着力、耐高温等高性能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下游应用领域的广阔的市场前景将保障上游原材料产业的稳定发展。
      深圳汉鼎智库咨询服务
      7页
      2024-05-3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