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中泰化工周度观点22W42:前三季度石油巨头业绩优异,上海印发双碳相关实施方案

中泰化工周度观点22W42:前三季度石油巨头业绩优异,上海印发双碳相关实施方案

研报

中泰化工周度观点22W42:前三季度石油巨头业绩优异,上海印发双碳相关实施方案

  投资要点   年初以来,板块落后于大盘:本周化工(申万)行业指数跌幅为-5.41%,创业板指数跌幅为-6.04%,沪深300指数下跌-5.39%,上证综指上涨下跌-4.05%,化工(申万)板块落后大盘-1.36个百分点。2022年初至今,化工(申万)行业指数下跌幅度为-21.80%,创业板指数下跌幅度为-32.27%,沪深300指数下跌幅度为-28.32%,上证综指下跌幅度为-19.89%,化工(申万)板块落后大盘-1.91个百分点。   事件:据天天化工网,由于2022年前三季度油价飙升,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道达尔和英国石油等全球石油巨头的业绩均取得亮眼表现。10月26日,上海印发《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的通知。   点评:   受益油价上涨增产,前三季度石油巨头业绩优异。根据天天化工网,前三季度中国石油主要业绩指标继续保持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6万亿元,同比增长30.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2.71亿元,同比增长60.1%。其中油气和新能源分部盈利最高,实现经营利润1389.33亿元。主要源于前三季度公司加大勘探开发投入,积极推进油气产能建设,努力实现增储上产。同时扎实推进新能源业务,继续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原油产量6.77亿桶,其中国内原油产量5.77亿桶,同比增长2.7%;可销售天然气产量3.44万亿立方英尺,其中国内可销售天然气产量3.30万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5.1%;油气当量产量12.51亿桶,其中国内油气当量产量11.26亿桶,同比增长3.9%。前三季度中国海油实现未经审计的油气销售收入人民币2658.9亿元,同比上升67.6%,主要得益于国际油价上升和销量增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人民币1087.7亿元,同比上升105.9%。尤其三季度,中国海油抓住油价上涨有利时机,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增储上产、提质增效取得积极成效,成本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提升。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净产量461.5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9.3%,创历史同期新高;第三季度,公司净产量156.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8.8%。得益于深海一号大气田、流花21-2、陆丰14-4/14-8、渤中19-4以及陆上非常规产量的贡献,中国地区净产量同比上升6.8%,达106.9百万桶油当量。海外净产量同比上升13.5%,达49.9百万桶油当量,产量贡献主要来自圭亚那Liza油田二期项目和巴西Buzios项目。   放眼全球,在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油气行业显现出“一枝独秀”的势头。包括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道达尔和英国石油在内的五大石油巨头的三季度总收益约为507亿美元,低于二季度的620亿美元,但仍然是21世纪以来第二高的收益。这些巨额利润主要来源于上游勘探生产。   不过亮眼的业绩并不会让巨头盲目追加投资。根据天天化工网,壳牌中国集团主席黄志昌表示,能源市场走势应该用一个中长期的战略目光来看,而不是油价上升就追加投资,油价下跌就停止投资,这样反而会加剧能源市场的波动。因此尽管过去石油巨头有过在繁荣时期投资增加产量,但事实证明当油价下跌时,这种行为往往会形成反噬。因此,现在能源企业一直在削减成本,实行现金管理。   上海印发《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10月26日,上海印发《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作用。其中,与化工相关的表述包括:“针对钢铁、化工等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以原料燃料替代、短流程制造和低碳技术集成耦合优化为核心,引领高碳工业流程的零碳和低碳再造”、“针对化工行业对化石能源和资源依赖度高、排放强度大的现状,开展节能降碳和能效提升及化工流程再造研究,形成我市化工工业低碳发展的技术体系。节能降碳和能效提升:研发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新技术、化工过程能量集成技术和关键装备、基于化工过程大数据的数字孪生和智慧管控技术等。化工流程再造:研发原油炼制短流程及低碳工艺重塑技术、轻烃/天然气原料替代技术、可再生能源驱动二氧化碳合成化学品关键技术、轻质高强材料的绿色制造技术、工业生物酶/菌种/噬菌体的智能设计与合成生物学技术等。”、“高值化二氧化碳利用:研发二氧化碳转化为醇类、脂类等高值化工产品关键技术、二氧化碳电化学转化技术、微藻生物固碳及下游利用关键技术、二氧化碳地质利用关键技术等。全流程CCUS集成:研发CCUS与火电、钢铁、化工等行业工艺流程耦合技术、船舶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新技术、与生物质结合的负碳技术(BECCS),建设全流程集群化CCUS研发平台等。”“上海化工区:加大副产氢利用,探索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集中示范多元化制氢技术,加快新能源材料以及二氧化碳资源化等技术的应用,推进低碳原料替代等流程再造技术示范,探索提高生物基、废物基原料比例,支持打造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支撑建设“上海化工区绿色低碳示范园”。”关于新材料的表述包括:“储运氢:研发70兆帕及以上高效储氢技术及装备、基于轻质元素的高储氢新材料、氢储能关键装备和系统集成技术、大规模及长距离管道输氢技术、“光伏+氢储能”一体化技术,并探索灵便型固液储氢等新型氢储运技术。”、“对标国际科技前沿,围绕超高效光伏电池、负碳、变革性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新一代核能等技术方向,构建若干新理论,建立若干新方法,发展若干新材料,形成若干新技术。”   产品价格涨跌互现:价格涨幅居前品种:美国HenryHub期货(11.08%)、正丁烷(7.59%)、丙烷(CFR华东)(5.75%)、液化气(FOB东南亚)(5.04%)、己内酰胺(CPL)(4.13%)。产品价格跌幅居前品种:聚合MDI(-13.02%)、TDI(-9.80%)、苯酐(-8.91%)、PVA(-8.15%)、工业萘(-7.81%)。   风险提示事件: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原油价格波动风险、企业经营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原料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953

  • 发布机构: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11-01

  • 页数:

    4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年初以来,板块落后于大盘:本周化工(申万)行业指数跌幅为-5.41%,创业板指数跌幅为-6.04%,沪深300指数下跌-5.39%,上证综指上涨下跌-4.05%,化工(申万)板块落后大盘-1.36个百分点。2022年初至今,化工(申万)行业指数下跌幅度为-21.80%,创业板指数下跌幅度为-32.27%,沪深300指数下跌幅度为-28.32%,上证综指下跌幅度为-19.89%,化工(申万)板块落后大盘-1.91个百分点。

  事件:据天天化工网,由于2022年前三季度油价飙升,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道达尔和英国石油等全球石油巨头的业绩均取得亮眼表现。10月26日,上海印发《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的通知。

  点评:

  受益油价上涨增产,前三季度石油巨头业绩优异。根据天天化工网,前三季度中国石油主要业绩指标继续保持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6万亿元,同比增长30.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2.71亿元,同比增长60.1%。其中油气和新能源分部盈利最高,实现经营利润1389.33亿元。主要源于前三季度公司加大勘探开发投入,积极推进油气产能建设,努力实现增储上产。同时扎实推进新能源业务,继续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原油产量6.77亿桶,其中国内原油产量5.77亿桶,同比增长2.7%;可销售天然气产量3.44万亿立方英尺,其中国内可销售天然气产量3.30万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5.1%;油气当量产量12.51亿桶,其中国内油气当量产量11.26亿桶,同比增长3.9%。前三季度中国海油实现未经审计的油气销售收入人民币2658.9亿元,同比上升67.6%,主要得益于国际油价上升和销量增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人民币1087.7亿元,同比上升105.9%。尤其三季度,中国海油抓住油价上涨有利时机,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增储上产、提质增效取得积极成效,成本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提升。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净产量461.5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9.3%,创历史同期新高;第三季度,公司净产量156.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8.8%。得益于深海一号大气田、流花21-2、陆丰14-4/14-8、渤中19-4以及陆上非常规产量的贡献,中国地区净产量同比上升6.8%,达106.9百万桶油当量。海外净产量同比上升13.5%,达49.9百万桶油当量,产量贡献主要来自圭亚那Liza油田二期项目和巴西Buzios项目。

  放眼全球,在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油气行业显现出“一枝独秀”的势头。包括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道达尔和英国石油在内的五大石油巨头的三季度总收益约为507亿美元,低于二季度的620亿美元,但仍然是21世纪以来第二高的收益。这些巨额利润主要来源于上游勘探生产。

  不过亮眼的业绩并不会让巨头盲目追加投资。根据天天化工网,壳牌中国集团主席黄志昌表示,能源市场走势应该用一个中长期的战略目光来看,而不是油价上升就追加投资,油价下跌就停止投资,这样反而会加剧能源市场的波动。因此尽管过去石油巨头有过在繁荣时期投资增加产量,但事实证明当油价下跌时,这种行为往往会形成反噬。因此,现在能源企业一直在削减成本,实行现金管理。

  上海印发《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10月26日,上海印发《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作用。其中,与化工相关的表述包括:“针对钢铁、化工等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以原料燃料替代、短流程制造和低碳技术集成耦合优化为核心,引领高碳工业流程的零碳和低碳再造”、“针对化工行业对化石能源和资源依赖度高、排放强度大的现状,开展节能降碳和能效提升及化工流程再造研究,形成我市化工工业低碳发展的技术体系。节能降碳和能效提升:研发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新技术、化工过程能量集成技术和关键装备、基于化工过程大数据的数字孪生和智慧管控技术等。化工流程再造:研发原油炼制短流程及低碳工艺重塑技术、轻烃/天然气原料替代技术、可再生能源驱动二氧化碳合成化学品关键技术、轻质高强材料的绿色制造技术、工业生物酶/菌种/噬菌体的智能设计与合成生物学技术等。”、“高值化二氧化碳利用:研发二氧化碳转化为醇类、脂类等高值化工产品关键技术、二氧化碳电化学转化技术、微藻生物固碳及下游利用关键技术、二氧化碳地质利用关键技术等。全流程CCUS集成:研发CCUS与火电、钢铁、化工等行业工艺流程耦合技术、船舶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新技术、与生物质结合的负碳技术(BECCS),建设全流程集群化CCUS研发平台等。”“上海化工区:加大副产氢利用,探索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集中示范多元化制氢技术,加快新能源材料以及二氧化碳资源化等技术的应用,推进低碳原料替代等流程再造技术示范,探索提高生物基、废物基原料比例,支持打造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支撑建设“上海化工区绿色低碳示范园”。”关于新材料的表述包括:“储运氢:研发70兆帕及以上高效储氢技术及装备、基于轻质元素的高储氢新材料、氢储能关键装备和系统集成技术、大规模及长距离管道输氢技术、“光伏+氢储能”一体化技术,并探索灵便型固液储氢等新型氢储运技术。”、“对标国际科技前沿,围绕超高效光伏电池、负碳、变革性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新一代核能等技术方向,构建若干新理论,建立若干新方法,发展若干新材料,形成若干新技术。”

  产品价格涨跌互现:价格涨幅居前品种:美国HenryHub期货(11.08%)、正丁烷(7.59%)、丙烷(CFR华东)(5.75%)、液化气(FOB东南亚)(5.04%)、己内酰胺(CPL)(4.13%)。产品价格跌幅居前品种:聚合MDI(-13.02%)、TDI(-9.80%)、苯酐(-8.91%)、PVA(-8.15%)、工业萘(-7.81%)。

  风险提示事件: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原油价格波动风险、企业经营风险。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格式报告摘要。

中泰化工周度观点 22W42 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 原油市场新周期投资机会: 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原油供需博弈进入新周期,建议关注“油、服、替”相关投资机会,包括海上油气龙头、油气改革先行者以及煤化工龙头企业。
  • 化肥行业投资机会延续: 全球粮价上涨带动化肥景气,长期来看,全球耕地面积有限,人口增长依赖农资投入,化肥需求长期向上,看好钾肥、氮肥、磷肥等细分领域。
  • 化工龙头穿越周期: 龙头企业凭借核心竞争力扩大优势,估值偏低,有望穿越周期,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等优质企业,以及代糖、新材料等领域。

主要内容

1. 投资观点

  • 原油新周期: 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原油供需博弈将原油带入新周期。从供给端看,疫情和恶劣天气重创美国页岩油。考虑全球能源转型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美国页岩油商并未增加资本开支,更多用于削减债务、分红,短期页岩油增量有限。在此背景下,全球原油定价权重回沙特、俄罗斯为首的 OPEC+减产联盟。从需求端看,疫情逐步恢复带来强劲需求,运输业、工业等原油下游主要应用领域的需求快速反弹,几年内有望全面超越疫情发生前水平。国际油价自2020年5月触底后快速反弹并持续走高。预计新一轮原油周期已经展开。
  • 化肥行业: 全球粮价延续涨势,带动化肥景气。2020 下半年以来全球农产品需求强劲复苏,2021 年夏季北半球干旱导致供应减少以及主要出口国收紧,进一步推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趋势。2022年,俄乌冲突后相继禁止出口部分农产品,且运输途径受阻,全球农产品短缺进一步加深,截至 5月 9日,CBOT小米 /玉米/大豆合约价同比涨幅均超 100%,美国农业部 4月再度上 调 2022年 全球小麦产量/消费至 7.79/7.91 亿吨,较三月分别增加 30/270 万吨,产 需缺口扩大至 1280 万吨,全球供需延续紧平衡格局,带动化肥景气。长期来看,全球耕地面积增长空间有限,全球人口持续增长下,粮食产量的提高依赖农资品的持续投入,全球肥料单位消耗量逐步提升下化肥需求长期向上。
  • 化工龙头: 龙头企业扩大优势,同时估值明显偏低,或实现穿越周期。建议关注质地优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如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恒力石化。伴随健康意识提升,代糖成为时代大趋势,建议关注处于景气周期的食品添加剂龙头金禾实业。新材料: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终端需求革新,带动高端制造产业升级和发展。在此过程中,产业革新会对材料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建议关注产业革新与供应链重塑标的:雅克科技、国瓷材料、万润股份。此外,建议关注优质成长性公司:海利得。

2. 化工板块整体表现投资观点

  • 板块表现: 本周化工(申万)行业指数跌幅为-5.41%,跑输大盘。年初至今,化工(申万)行业指数下跌幅度为-21.80%,同样跑输大盘。

3. 化工板块个股表现

  • 个股涨跌: 容大感光、彤程新材、中海油服等个股领涨,回天新材、沧州大化、翔丰华等个股领跌。

4. 本周重点新闻及公告

石油巨头业绩与上海双碳方案

  • 石油巨头业绩优异: 前三季度油价飙升,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埃克森美孚等全球石油巨头业绩亮眼。
  • 上海双碳方案: 上海印发《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涉及化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节能降碳、流程再造、二氧化碳利用以及新材料研发等。

重点公司公告

  • 公司业绩报告: 国际实业、双环科技、乐凯新材、光威复材、江山股份、新开源、瑞丰高材、扬农化工、万华化学、金发科技、卫星化学、国瓷材料、美瑞新材、回天新材、新和成、新瀚新材等公司发布三季度报告,披露了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关键财务数据。
  • 项目进展: 利民股份子公司草铵膦项目进入试车阶段,百川股份子公司锂电池二期生产线进入生产阶段。
  • 其他公告: 锦鸡股份预计可转债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利尔化学将强制赎回“利尔转债”,新纶新材董事长及高管拟增持公司股份。

5. 产品价格及价差变动分析

  • 价格变动: 美国Henry Hub期货、正丁烷、丙烷等产品价格涨幅居前,聚合MDI、TDI、苯酐等产品价格跌幅居前。
  • 价差变动: 己内酰胺-纯苯价差、PTMEG-BDO价差、双酚A-苯酚-丙酮价差等价差涨幅居前,TDI价差、聚合MDI价差、电石法PVA价差等价差跌幅居前。

总结

本周化工板块整体表现不佳,跑输大盘。但原油市场新周期、化肥行业景气以及化工龙头企业的穿越周期能力仍然值得关注。上海市发布的双碳方案为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政策支持。产品价格及价差方面,涨跌互现,需关注具体产品供需情况。投资者应关注宏观经济下行、原油价格波动等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4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