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康复系列报告之康复医疗器械行业专题报告:政策风起,催化需求释放
下载次数:
2974 次
发布机构: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2-01-24
页数:
52页
投资要点:
我国康复需求广阔。康复医疗行业终端受益者主要涵盖了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残疾人、术后功能障碍者、产后功能障碍者、重疾人群等群体,潜在康复需求巨大。根据《柳叶刀》发表的关于康复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估计全世界约24.1亿人可能在患病或受伤期间受益于康复治疗。其中,中国的康复需求最大,康复需求人数高达4.6亿人。
我国康复医院数量持续增加,康复医学科床位数逐年增长。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0-2020年,我国康复医院数量从268家增加至739家,CAGR为10.68%。其中,非公立康复医院是康复医院数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0年我国非公立康复医院数量573家,是2010年的4.86倍。2015-2020年,我国卫生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从16.18万张上升至30.04万张,CAGR为13.17%。虽然我国康复床位供给量在增长,但仍未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供给端存在较大缺口。
近期康复医疗相关政策频出,助力康复产业加速发展。2021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提出要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的康复医疗专业队伍,力争到2022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6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0人。同年10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2022年将开展15个省份的康复医疗试点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试点省市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地方经验,以点带面,带动全国康复医疗服务快速发展。
我国康复医疗需求释放,有望带动康复医疗器械市场保持较快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2014-2018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15亿元增长至280亿元,CAGR达到24.9%。Frost&Sullivan预测数据显示,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在2023年增加至670亿元,2018-2023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速将为19.1%。我国康复医疗需求释放,有望带动康复医疗器械配置需求持续提升,推动整体市场规模较快增长。
投资策略:维持对康复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推荐”评级。我国康复医疗需求广阔,在政策催化下,国内康复需求有望加速释放,康复医疗相关机构数量将持续增加,康复医疗器械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建议重点关注行业内产品质量优秀,覆盖品种较多,重视自主研发创新、高端产品推新能力强劲、品牌效应逐步增强的公司,如翔宇医疗、伟思医疗、普门科技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间接销售模式风险、技术升级迭代风险、新产品开发和注册风险、产能扩张风险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需求旺盛,政策支持力度强劲,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中国老龄化加剧、慢性病高发、残疾人口众多以及术后康复需求的增长,共同构成了庞大的康复医疗市场。然而,目前康复医院数量、康复床位以及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数量都存在显著缺口,供需严重失衡,为康复医疗器械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康复医疗行业发展,包括增加康复医疗服务机构和床位数量、加强康复医疗专业人员培养、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价格和支付机制等。这些政策为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本报告从康复医疗行业发展现状、市场需求、政策环境以及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报告首先概述了中国康复医疗行业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萌芽、起步、提升和发展四个阶段,并分析了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构成以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报告指出,我国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仍在不断完善中,分级诊疗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
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国康复医疗需求的构成,涵盖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术后患者和产后女性等多个群体。数据显示,中国康复需求人数高达4.6亿人,市场潜力巨大。报告还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居民健康意识增强等因素对康复医疗需求的推动作用。 具体而言,报告分别从养老市场、残障市场、慢性病患者市场、加速康复外科市场和产后康复市场五个方面,结合数据和图表,论证了康复医疗需求的巨大潜力。
报告分析了中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14-2018年,中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CAGR达到24.9%,预计2018-2023年期间CAGR将达到19.1%。报告还分析了康复医疗器械的分类、销售模式以及市场竞争格局,指出我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较低,高端产品国产化率有待提高。 报告对康复医疗器械的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占整体医疗器械市场比重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说明。
报告对康复医疗器械的几个主要细分领域,包括电刺激、电生理、磁刺激和康复机器人进行了深入分析,分别阐述了其市场规模、增长趋势以及技术特点。 报告指出,盆底及产后康复电刺激医疗器械市场增长最快,康复机器人市场也保持高速增长。
报告对国内外主要的康复医疗器械企业进行了介绍,包括DJO Global、BTL Corporate、OG Wellness Technologies以及翔宇医疗、伟思医疗、普门科技和龙之杰等,并对部分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包括营收、利润、毛利率、净利率和研发投入等指标。 报告分别对这些公司的产品线、市场地位、竞争优势以及研发能力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比较。
报告最后给出了对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的投资策略,建议重点关注产品质量优秀、研发能力强、品牌效应好的公司。同时,报告也指出了行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间接销售模式风险、技术升级迭代风险、新产品开发和注册风险以及产能扩张风险等。
本报告基于公开数据,对中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市场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需求旺盛,政策支持力度强劲,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投资者应在充分了解市场机遇和风险的基础上,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报告对重点企业的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未来,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将受到人口结构变化、技术进步、政策调整以及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持续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于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基础化工行业双周报:国际能源署发布《2025年全球氢能评估》报告
事件点评:出海步伐不断加速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第十一批国采临近
基础化工行业双周报:涨价背景下,关注制冷剂板块机会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