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肿瘤创新药大梳理(三)乳腺癌篇-乘东风启航,国产创新药春芽萌动
下载次数:
1898 次
发布机构: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5-06-02
页数:
41页
乳腺癌患者基数大催生治疗药物市场空间广。①患者多,乳腺癌为全球第二大高发的癌种,据世卫组织(WHO)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乳腺癌新发患者约230万人,占当年新发癌症患者数量的11.5%;②市场大,2023年,在靶向药物CDK4/6抑制剂(91亿美元)和HER2药物(96亿美元)强劲增长的推动下,乳腺癌药物的主要市场销售额总计达281亿美元。据Nature文献预测,乳腺癌治疗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2027年有望达到493亿美元,期间CAGR约为15%。③单品强,庞大的乳腺癌市场培育出众多销售规模大的众多明星分子,如CDK4/6抑制剂ribociclib/abemaciclib于2024年全球销售规模分布超30/53亿美元,HER2ADC分子Kadcyla及Enhertu于2024年销售额也分别超20/38亿美元。明星分子的商业化成功吸引众多药企加大该领域药物研发投入、创新成果频出。
本篇报告将按照乳腺癌三大分型、以现有的治疗指南为基础,探讨国产乳腺癌创新药机会,同时将围绕产品力(疗效与安全性)、上市先发优势、目标市场覆盖、适应症布局等维度,分析相关创新药的竞争格局与趋势。
HER2+BC(HER2阳性乳腺癌,占BC比重约20%):HER2BC后线治疗ADC大放异彩,未来在早期及低表达患者渗透提升,将继续带动HER2ADC销售扩容。HER2+BC特征是治疗靶点(HER2)明确,HER2靶向治疗为核心,其中HER2ADC优势明显,尤其是T-DXd在2024年销售额超38亿美元,我们认为该药具备成为百亿分子潜力:T-Dxd适应症将向HER2+BC前线延申;细分HER2低表达患者,带来增量患者空间。映射国内,乘T-Dxd商业化成功带动HER2ADC渗透率提升的东风,随着国产HER2ADC快速跟进,我们认为相关创新药的差异化助力共享市场、放量可期:①国产HER2ADC疗效比肩T-DXd,且安全性更优;②针对HER2乳腺癌开发进展最快为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及科伦博泰的A166;③映恩生物DB-1303布局全球,打开产品销售峰值天花板;④恒瑞医药的SHR-A1811布局适应症广泛,增长后劲充足。另外,围绕患者空间更大的HER2低表达乳腺癌,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映恩生物的D1303、康宁杰瑞的JSKN-003、正大天晴的TQB2102以及恒瑞医药的SHR-A1811均已入Ⅲ期临床。TNBC(三阴性乳腺癌,占BC比重约15%):治疗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潜在创新疗法百花齐放。该亚型的乳腺癌典型特征为ER/PR和HER2表达缺失,因此:①具有光谱抗癌效应的PD-(L)1能够解决TNBC缺乏生物标志物的痛点,但其疗效有限,因此PD-(L)1双抗成为重要迭代方向,包括康方生物、普米斯、康宁杰瑞的相关双抗均进入Ⅲ期临床。②寻找有效靶点成为理解TNBC竞争格局的关键,相关靶点包括TROP2/NECTIN-4/HER3等,其中科伦博泰的芦康沙妥珠、迈威生物的9MW2821以及百利天恒的BL-B01D1有望成为BIC(Best-in-class)。
HR+/HER2-BC(激素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占BC比重约65%):内分泌疗法升级聚焦口服SERD,国产CDK4/6i密集上市。目前该亚型乳腺癌治疗手段成熟,其中内分泌疗法及CDK4/6抑制剂已成为基石疗法:①内分泌疗法中,以氟维司群为代表的SERD疗效优异,但存在肌注不变的痛点,因此口服SERD成升级趋势,国内先声制药、益方生物相关药物进入临床Ⅲ期;②前期全球主要有四款CDK4/6i,包含恒瑞的达尔西利,而近期国产CDK4/6i密集上市,包括四环医药、复星医药、嘉和生物的多款CDK4/6i获批上市,后续国产CDK4/6i渗透率有望提升。
投资建议
乳腺癌发病率高、患者基数大、市场空间广,全球已有CDK4/6i以及HER2ADC在内的多款超大单品出现。我们看好国内药企在乳腺癌领域的突破,包括国产HER2ADC、TROP2ADC、CDK4/6i、口服SERD等众多创新药将陆续上市并落地商业化。建议关注相关标的:恒瑞医药,科伦博泰,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等(更多投资标的请参考报告正文)。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乳腺癌患者基数庞大,市场空间广阔,催生了治疗药物市场的强劲增长。全球CDK4/6抑制剂和HER2 ADC等药物已成为超级大单品,国内药企在乳腺癌领域拥有巨大发展机遇。报告将从乳腺癌三大分型(HER2+ BC、TNBC、HR+/HER2- BC)出发,结合现有治疗指南,分析国产创新药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并重点关注产品力、上市先发优势、目标市场覆盖和适应症布局等维度。 最终,报告推荐关注恒瑞医药、科伦博泰、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等相关标的。
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数量巨大,且晚期患者占比高,治疗需求迫切。2022年全球新发病例约230万,占当年新发癌症病例的11.5%;中国2022年新发病例约36万。浸润性癌患者占比高达88.7%,预后较差,用药需求强烈。 创新靶向疗法的快速发展,显著提升了乳腺癌治疗水平,推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乳腺癌药物主要市场销售额达281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493亿美元,CAGR约为15%。CDK4/6抑制剂和HER2 ADC等单品销售额已突破数十亿美元,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国内乳腺癌创新药市场竞争激烈,但国产药企凭借差异化优势,有望在现有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并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HER2+ BC治疗靶点明确,HER2 ADC药物优势显著,Enhertu(T-DXd)已成为后线治疗的标杆,销售额突破38亿美元,并有望拓展至一线及早期治疗,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国产HER2 ADC药物快速跟进,通过疗效比肩甚至超越Enhertu,安全性更优,以及差异化的适应症布局(例如针对HER2低表达患者),有望与Enhertu共同分享市场。重点关注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科伦博泰的A166、映恩生物的DB-1303和恒瑞医药的SHR-A1811。
TNBC缺乏明确的生物标志物,治疗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PD-(L)1免疫疗法联合化疗成为一线治疗的重要选择,但疗效仍有提升空间。PD-1/VEGF双抗疗法有望迭代PD-(L)1单抗,康方生物、普米斯和康宁杰瑞的相关双抗已进入III期临床。TROP2 ADC药物成为后线治疗的重要选择,科伦博泰的芦康沙妥珠有望成为Best-in-class药物。此外,NECTIN-4、HER3等多元化靶点药物的研发也值得关注,ADC技术路线将成为未来重要方向。
HR+/HER2- BC治疗手段成熟,内分泌疗法和CDK4/6i已成为基石疗法。口服SERD药物有望升级现有内分泌疗法,先声制药和益方生物的相关药物已进入III期临床。国产CDK4/6i密集上市,四环医药、复星医药和嘉和生物的多款产品获批,有望提升国产CDK4/6i的市场渗透率。PI3K/AKT/mTOR通路药物在后线治疗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正大天晴、恒瑞医药等公司积极布局。
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科伦博泰、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等在乳腺癌领域布局领先的企业。 风险提示包括新药研发失败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和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乳腺癌药物市场,指出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全球范围内,CDK4/6抑制剂和HER2 ADC等药物已成为超级大单品,而国内市场也涌现出众多具有竞争力的国产创新药。报告对乳腺癌三大亚型的治疗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详细解读,并从产品力、上市进度、市场覆盖和适应症布局等多个维度,分析了国产创新药的竞争格局。最终,报告推荐关注在乳腺癌领域布局领先的国内药企,并提示了新药研发、市场竞争和政策变化等潜在风险。 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并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创新药趋势向上无惧关税,四季度静待BD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方案印发,建议关注三季报业绩较佳公司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贸易冲突下孕育新机,全球化布局胎企再迎黄金发展期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稳增长方案出台,坚持四大抓手,石化、煤化工依然重点关注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