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新材料行业周报:特种工程塑料系列三:PPS——空间广阔的世界第六大工程塑料
下载次数:
79 次
发布机构: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1-10-08
页数:
15页
上周(9月27日-9月30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下跌5.32%,表现弱于创业板指。OLED材料跌6.58%,半导体材料跌5.34%,膜材料跌4.41%,添加剂跌5.48%,碳纤维跌1.67%,尾气治理跌3.55%。涨幅前五为凯赛生物、山东赫达、新亚强、三利谱、新宙邦;跌幅前五为万盛股份、宏昌电子、南大光电、时代新材、上纬新材。
周观察:特种工程塑料系列(三)PPS——空间广阔的世界第六大工程塑料
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PPS)被称为继聚碳酸酯(PC)、聚酯(PET)、聚甲醛(POM)、尼龙(PA)、聚苯醚(PPO)之后的“世界第六大工程塑料”,也是八大宇航材料之一。由于世界材料科学发展和塑料改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PPS本身的性能和成本优势,形成了对有色金属、其它工程塑料很强的替代能力,使得聚苯硫醚的可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15-2020年我国PPS需求量由1.98万吨提升至6.35万吨,复合增速26.2%;市场规模由9.62亿元提升至27.33亿元,复合增速23.2%。据中研网预计,从2016到2022年全球PPS消费规模将实现7.7%的年复合增速,到2022年达18.94万吨,市场规模达20亿美元。我们预计我国PPS需求增长将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8年全球PPS主要产能合计15.68万吨,在建产能为5.95万吨。生产企业多集中在日本,其中DIC是全球最大的PPS生产商。新和成为国内PPS龙头企业,目前公司PPS项目产能规划为30000吨/年,其中15000吨已正常生产与销售,第三期已按计划开始实施,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成为世界PPS产能最大的企业之一。长先新材年产5000吨PPS自2012年5月份启动以来,依靠自主开发,经过5年多时间小试、中试、小生产试验,攻克了一系列合成关键技术,并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在技术和研发方面有了丰富的积累和沉淀,目前该项目已实现量产。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康强电子】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1.10亿元-1.30亿元,同比增长53.58%-81.50%。
【裕兴股份】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1.86亿元-2.04亿元,同比增长110%-130%。
【瑞联新材】公司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98.8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41%,授予价格为53.30元/股。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OLED材料、膜材料的高确定性成长,看好高端电子材料国产替代从0到1的突破,看好生物制造在新材料领域的广阔空间。受益标的:斯迪克、长阳科技、昊华科技、彤程新材、瑞联新材、万润股份、濮阳惠成、凯赛生物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PPS(聚苯硫醚)作为世界第六大工程塑料,市场空间广阔,需求增长迅速,尤其在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虽然目前全球PPS产能主要集中在日本,但国内企业正积极扩大产能,并逐渐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未来有望成为全球PPS产能最大的企业之一。 报告同时分析了新材料行业整体走势,以及部分重点公司的表现和公告信息。
PPS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5-2020年我国PPS需求量复合增速达26.2%,市场规模复合增速达23.2%。中研网预测,2016-2022年全球PPS消费规模将实现7.7%的年复合增速,到2022年达18.94万吨,市场规模达20亿美元。报告认为,中国PPS需求增长将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主要受益于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5G通讯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
目前全球PPS主要产能集中在日本,DIC为全球最大生产商。国内企业新和成已成为国内龙头企业,产能规划为30000吨/年,其中15000吨已投产。长先新材也已实现5000吨/年的量产。国内企业正积极扩大产能,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力争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企业之一。 然而,国内企业在产品质量和种类方面仍与国际公司存在差距,未来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上周(9月27日-9月30日)新材料指数下跌5.32%,跑输创业板指6.47%。OLED材料、半导体材料、膜材料、添加剂、碳纤维和尾气治理等细分板块均出现下跌。凯赛生物、山东赫达等个股领涨,万盛股份、宏昌电子等个股领跌。
报告跟踪了斯迪克、长阳科技、昊华科技、瑞联新材、濮阳惠成、万润股份、彤程新材等重点标的公司的信息,包括公司公告、业绩预告、股权激励计划等。
报告总结了上周新材料行业上市公司的重要公告,包括业绩预告、增减持、投资融资等方面的信息,例如康强电子、裕兴股份的业绩预告,瑞联新材的股权激励计划等。
报告详细分析了上周新材料各板块的指数表现,并与创业板指数进行了比较,指出新材料指数整体表现弱于创业板指数。
报告跟踪了上周费城半导体指数、DRAM价格、NAND价格、以及部分半导体产业链环节的营收同比增速等数据,反映了半导体行业整体的运行情况。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PPS市场的发展前景,指出其市场空间广阔,增长潜力巨大,并对国内PPS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同时,报告也对上周新材料行业整体行情、重点公司表现以及产业链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报告最后提示了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本报告的投资评级仅供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普通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UCO-SAF供需持续偏紧,欧盟对美SAF征收反侵销税或凸显中国SAF竞争力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减重赛道全球前沿进展跟踪(三) :新风口之小核酸药物有望破局千亿美金市场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原料药公司加速创新药布局,AI+医疗布局逐步深化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集采优化叠加创新驱动,Pharma迎来发展新阶段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