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化工新材料行业简评:日本三井化学退出三氟化氮业务,我国电子特气竞争力有望加强

化工新材料行业简评:日本三井化学退出三氟化氮业务,我国电子特气竞争力有望加强

研报

化工新材料行业简评:日本三井化学退出三氟化氮业务,我国电子特气竞争力有望加强

  投资要点:   事件:5月26日,日本巨头三井化学宣布,决定退出其全资子公司下关三井化学生产的三氟化氮(NF3)业务,生产将于2026年3月底停止,销售将于同年内结束。三井化学表示关停的原因由于海外产品价格竞争加剧、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成本上涨、维修等成本上升,该业务盈利极为困难。虽然公司采取了各种合理化和削减成本的措施,但很难确保继续经营所需的利润,因此决定退出该业务。   三氟化氮:半导体制造的“隐形关键材料”。三氟化氮(NF3),在纯净状态下通常被认为是无色无味气体。在低温时呈现为不透明固体,温度上升到-216.54℃时变为透明,熔点为-206.79℃,沸点为-129.01℃,相对密度1.537(-129℃)。在高温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可耐受高达627℃的温度。通常用熔盐电解法制得,也可直接氟化氨化钠或氨气而获得。采用辉光放电法使氮气和氨气直接作用也能制备三氟化氮。三氟化氮在微电子工业中作为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在离子蚀刻时裂解为活性氟离子,这些氟离子对硅和钨化合物,高纯三氟化氮具有优异的蚀刻速率和选择性(对氧化硅和硅),它在蚀刻时,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是非常良好的清洗剂,同时在芯片制造、高能激光器方面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电子气体受益新兴行业发展需求,目前海外四大巨头仍处垄断地位。据ACMI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将达到60.23亿美元。据卓创资讯,2024年国内电子气体市场预计200亿元左右,电子大宗与电子特气分别整体占比55%/45%。广义上的电子气体是指具有电子级纯度的特种气体,主要分为电子大宗气体及电子特气,广泛应用在包括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半导体照明和光伏等泛半导体行业。电子大宗供应品种少,稳定性保供性要求高;电子特气多达数百种,多用于光刻、刻蚀、掺杂、沉积等工艺环节。竞争格局上,国际主要供应商60多家,主要分布在美欧日韩,通过整合兼并,形成空气产品、林德、液化空气和大阳日酸四大气体公司。在芯片用电子气体领域,四大公司在建设芯片工厂时同步建设气站和供气设施,提供整套气体解决方案,占全球近70%市场份额。   我国电子气体国产化水平提升,三氟化氮已成为净出口产品。随着近年来集成电路、液晶面板、LED、光纤通信、光伏、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健康等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行业的发展,我国在电子级气体领域国产化有所快速提升,以三氟化氮为例,2023年,全球三氟化氮产能4.7万吨/年,产量4.4万吨,开工率为93%;中国三氟化氮产能为2.5万吨/年,产量约2.4万吨。中国生产商主要有中船特气、中国中化(昊华气体)、南大光电等。中国三氟化氮产能产量逐步提高,随着客户认证的增多,三氟化氮成为净出口产品。2023年进口量为344.23吨,出口量为2545.42吨,出口量是进口量的7.39倍。   投资建议:日本三井化学退出三氟化氮业务,或正说明我国相关产品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并有望承接其退出市场,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建议关注电子级气体相关上市代表企业:南大光电、中船特气、昊华科技、雅克科技等。   风险提示:下游电子等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我国电子气体企业下游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海外贸易保护政策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326

  • 发布机构: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5-05-28

  • 页数:

    2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事件:5月26日,日本巨头三井化学宣布,决定退出其全资子公司下关三井化学生产的三氟化氮(NF3)业务,生产将于2026年3月底停止,销售将于同年内结束。三井化学表示关停的原因由于海外产品价格竞争加剧、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成本上涨、维修等成本上升,该业务盈利极为困难。虽然公司采取了各种合理化和削减成本的措施,但很难确保继续经营所需的利润,因此决定退出该业务。

  三氟化氮:半导体制造的“隐形关键材料”。三氟化氮(NF3),在纯净状态下通常被认为是无色无味气体。在低温时呈现为不透明固体,温度上升到-216.54℃时变为透明,熔点为-206.79℃,沸点为-129.01℃,相对密度1.537(-129℃)。在高温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可耐受高达627℃的温度。通常用熔盐电解法制得,也可直接氟化氨化钠或氨气而获得。采用辉光放电法使氮气和氨气直接作用也能制备三氟化氮。三氟化氮在微电子工业中作为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在离子蚀刻时裂解为活性氟离子,这些氟离子对硅和钨化合物,高纯三氟化氮具有优异的蚀刻速率和选择性(对氧化硅和硅),它在蚀刻时,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是非常良好的清洗剂,同时在芯片制造、高能激光器方面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电子气体受益新兴行业发展需求,目前海外四大巨头仍处垄断地位。据ACMI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将达到60.23亿美元。据卓创资讯,2024年国内电子气体市场预计200亿元左右,电子大宗与电子特气分别整体占比55%/45%。广义上的电子气体是指具有电子级纯度的特种气体,主要分为电子大宗气体及电子特气,广泛应用在包括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半导体照明和光伏等泛半导体行业。电子大宗供应品种少,稳定性保供性要求高;电子特气多达数百种,多用于光刻、刻蚀、掺杂、沉积等工艺环节。竞争格局上,国际主要供应商60多家,主要分布在美欧日韩,通过整合兼并,形成空气产品、林德、液化空气和大阳日酸四大气体公司。在芯片用电子气体领域,四大公司在建设芯片工厂时同步建设气站和供气设施,提供整套气体解决方案,占全球近70%市场份额。

  我国电子气体国产化水平提升,三氟化氮已成为净出口产品。随着近年来集成电路、液晶面板、LED、光纤通信、光伏、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健康等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行业的发展,我国在电子级气体领域国产化有所快速提升,以三氟化氮为例,2023年,全球三氟化氮产能4.7万吨/年,产量4.4万吨,开工率为93%;中国三氟化氮产能为2.5万吨/年,产量约2.4万吨。中国生产商主要有中船特气、中国中化(昊华气体)、南大光电等。中国三氟化氮产能产量逐步提高,随着客户认证的增多,三氟化氮成为净出口产品。2023年进口量为344.23吨,出口量为2545.42吨,出口量是进口量的7.39倍。

  投资建议:日本三井化学退出三氟化氮业务,或正说明我国相关产品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并有望承接其退出市场,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建议关注电子级气体相关上市代表企业:南大光电、中船特气、昊华科技、雅克科技等。

  风险提示:下游电子等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我国电子气体企业下游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海外贸易保护政策风险。

中心思想

日本三井化学退出NF3业务对中国电子特气行业的影响

日本三井化学退出三氟化氮(NF3)业务,标志着全球电子特气市场格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这一事件将对中国电子特气行业产生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以及促进国产化进程。 中国企业有望承接三井化学退出后留下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NF3市场的地位。

中国电子特气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虽然中国电子特气行业面临着国产化率提升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下游电子行业需求波动、市场拓展难度以及国际贸易保护政策等挑战。 需要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加强研发投入,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

主要内容

三氟化氮(NF3)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

报告指出,三氟化氮是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材料,在全球电子特气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巨大,但主要被美、欧、日、韩的四大巨头垄断,市场集中度高。 报告援引ACMI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将达到60.23亿美元,而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电子气体市场规模预计达200亿元左右,电子大宗气体和电子特气占比分别为55%和45%。 中国企业虽然在三氟化氮的产能和产量上有所提升,但与国际巨头相比仍存在差距。 2023年,全球三氟化氮产能为4.7万吨/年,产量为4.4万吨;中国产能为2.5万吨/年,产量约为2.4万吨。尽管如此,中国三氟化氮已成为净出口产品,2023年出口量是进口量的7.39倍,这表明中国企业在该领域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三井化学退出NF3业务的影响分析

日本三井化学退出NF3业务的主要原因是海外产品价格竞争加剧、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成本上涨以及维修成本上升,导致该业务盈利困难。 这一事件表明,全球NF3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中国企业有望凭借其成本优势和技术进步,承接三井化学退出后留下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

中国电子特气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建议

报告认为,三井化学退出NF3业务,表明中国相关产品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并有望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 报告建议关注电子级气体相关上市企业,例如南大光电、中船特气、昊华科技、雅克科技等。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潜在的风险,包括下游电子等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市场拓展不及预期以及海外贸易保护政策等。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日本三井化学退出三氟化氮业务对中国电子特气行业的影响。 三井化学的退出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机遇。 然而,中国企业也需要应对下游需求波动、技术升级和国际竞争等挑战。 报告建议关注相关上市公司,但同时也提醒投资者注意潜在的风险。 总体而言,中国电子特气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需要持续努力才能抓住机遇,克服挑战。 未来,中国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才能在全球电子特气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