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高端聚烯烃、PC、生物可降解材料:三类主要化工新材料行业格局及企业布局
下载次数:
1676 次
发布机构: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1-05-20
页数:
47页
近期,《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发布,指南特别强调,石化行业在大力提升产业创新自主自强能力时,要尤其加快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突破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高性能氟硅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生物基及可降解材料以及己二腈、高碳α-烯烃共聚单体、茂金属催化剂等关键原料。重点优化提升聚碳酸酯(PC)、聚甲醛等工程塑料,特种树脂及可降解材料,碳纤维、对位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全氟离子交换膜、高通量纳滤膜、锂电池用隔膜等膜材料产品性能。
以此为契机,我们梳理了几大化工龙头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布局,发现主要集中在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PC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三个领域,与指南高度契合。本报告即研究了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PC、生物可降解材料这三大类化工新材料的产业链关联、市场格局、以及企业的布局,主要内容包括:
1、三大类化工新材料均是以煤、石油、天然气一次能源为源头,经过裂解等反应获得中间产物,我们将其划分为C2、C3、C4及以上三类,再自身聚合,或者相互反应之后再聚合最终制得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PC、生物可降解材料三大类化工新材料。
2、高端聚烯烃技术壁垒高,很多品类对外依存度大于80%,而且国内市场规模超千亿,我们认为是未来最有前景、最值得企业研发投入的新材料领域;工程塑料PC的技术壁垒稍低,国内市场空间约440亿元,目前对外依存度约60%,但随着拟在建产能的大规模投产,预计进口依存度将快速下降;生物可降解材料尽管目前市场规模还比较小,但是随着禁塑令的逐步推广,供应和需求随之释放,2025年有望达到500亿规模,成长空间巨大。
3、建议关注:(1)在三个领域均有布局的万华化学,(2)在高端聚烯烃研发和工业化领域处于国内领先的中国石化,(3)在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布局的恒力石化,(4)在高端聚烯烃及PC领域布局的荣盛石化,(5)在高端聚烯烃多个细分领域布局的宝丰能源,(6)在EAA领域布局的卫星石化。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根据《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报告重点分析了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PC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三大类化工新材料的市场格局和企业布局,指出高端聚烯烃技术壁垒高、市场潜力大,PC产能扩张迅速,供需两旺,生物可降解材料市场规模虽小但增长潜力巨大。报告最后推荐了在上述领域布局的六家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
国家政策为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加快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突破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生物基及可降解材料等领域。这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挑战。
报告重点关注高端聚烯烃、PC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三大领域,并对它们的市场规模、技术壁垒、产能分布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提出具体的投资建议。
三大类化工新材料(高端聚烯烃、PC、生物可降解材料)均源于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通过裂解等反应获得C2、C3、C4及以上中间产物,再经聚合或相互反应聚合最终制成。
高端聚烯烃包括大宗品的高端牌号(如mPE、mPP)和特种聚烯烃树脂(如EVA、EAA、UHMWPE等),应用广泛,主要用于高端管材、汽车零配件、医疗设备等。
全球高端聚烯烃产能主要集中在西欧、东南亚和北美,技术壁垒高,很多品类对外依存度超过80%。以mPE为例,全球产能约1500万吨,CR5约40%,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高端聚烯烃产品严重依赖进口,2019年产量约580万吨,消费量1280万吨,自给率仅45%。
PC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耐用型热塑性工程塑料,下游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电子电器、板材等领域。
全球PC产能超过500万吨/年,正向亚洲转移。中国是全球最大的PC生产国和消费国,2020年产能为185万吨/年,全球占比约31%,但对外依存度约60%。国内PC产能快速扩张,未来三年内将突破300万吨/年。
主流的双酚A型PC生产工艺有界面缩聚法和熔融缩聚法。界面缩聚法(光气法)产品质量高,但对工艺技术和环保要求高;熔融缩聚法(非光气法)成本低,但产品性能相对较低。国内新产能主要采用非光气法。
生物可降解材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2019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产能仅占全球塑料产量的0.33%。2018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为36万吨,预计2020年增长至50万吨。中国“禁塑令”的实施将极大推动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场发展,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亿元。
目前主要生物可降解塑料包括PBAT、PBS、PLA等。PBAT是目前市场应用最好的降解材料之一,国内产能占据全球约50%,但产能扩张迅速,未来市场竞争将加剧。
报告分析了万华化学、中国石化、恒力石化、荣盛石化、宝丰能源、卫星石化等六家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布局情况,并对其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
建议关注上述六家公司。
报告列出了化工新材料价格下跌、原料价格波动、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因素。
本报告基于《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以及公开数据,对中国高端聚烯烃、PC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三大类化工新材料的市场格局和企业布局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指出,这三大领域均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推荐了六家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 然而,投资者需谨慎评估报告中提到的风险因素,并进行独立的投资决策。
医药行业周报:板块缩量下跌,三季报即将进入披露期
医药日报:诺华CD20单抗Kesimpta临床结果积极,用于治疗RMS
医药日报:Ionis创新疗法Zilganersen临床结果积极
医药日报:罗氏口服小分子Giredestrant三期临床成功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