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生物专题研究报告:血制品板块2022+2023Q1总结-静丙驱动高增,渠道补库存周期上行
下载次数:
542 次
发布机构: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5-19
页数:
11页
投资要点
2022年血制品增长稳健,23Q1静丙驱动高增。1)23Q1收入利润受益静丙大幅增长。22年血制品板块总收入219.73亿元(+15.16%),扣非净利润44.89亿元(+20.05%);23Q1板块总收入57.64亿元(+28.11%),扣非净利润14.60亿元(+29.48%)。整体来看,22年实现稳健增长,23年Q1高毛利的静丙带动收入利润增速上扬。2)盈利水平提升,净利率、ROE回升。22年毛利率51.12%(-2.91pp),净利率20.43%(+0.83%),ROE6.35%(+0.24%),采浆成本增加、产品结构变化等导致毛利率下滑,但费用进一步优化实现利润率增加。23Q1毛利率47.46%(-1.38%),净利率25.34%(+0.27%),疫情感染催化需求增加导致销售费率下降,净利率提升。3)销售/管理费率下降明显,研发费率保持平稳。2022年血制品板块销售费率12.76%(-0.38pp),费用进一步优化。管理费率7.27%(-0.73pp),相关管理开销减少所致。研发费率3.68%(-0.20%),药企研发保持平稳。4)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保持平稳。2022年血制品板块存货周转率0.91(+0.07pp),存货相对平稳。应收账款周转率0.25(-0.35pp),保持相对平稳。固定周转率0.38(+0.07pp),保持平稳态势。
2022年批签发稳健,23Q1静丙强势回暖。大品种白蛋白批签发增长稳定,静丙强势增长。1)白蛋白:22年批签发4607批次(+0.37%),23Q1批签发1061批次(+6.31%)。2)静丙:22年批签发1156批次(+12.89%),23Q1批签发373批次(+54.13%),疫情催化带动批签发上扬。狂免、破免批签发下滑,乙免23Q1有所恢复。1)狂免:22年批签发125批次(-22.36%),23Q1批签发22批次(-33.33%)。2)乙免:22年批签发26批次(-31.58%),23Q19批次(+125%)。3)破免:22年批签发173批次(+8.81%),23Q141批次(-12.77%)。八因子、纤原有所下滑,PCC增长稳健。1)八因子:22年批签发391批次(+2.62%),23Q198批次(-9.26%)。2)纤原:22年批签发293批次(+27.95%),23Q147批次(-28.79%)。3)PCC:22年批签发250批次(+6.84%),23Q176批次(+8.57%)。
短中期静丙催化,长期把握浆站/采浆量、吨浆利润提升逻辑。短期:静丙带来新增量,渠道进入补库存周期。22年12月中旬全面放开后,全国先后迎来感染高峰、重症高峰。23Q1各家血制品企业渠道库存在短期内快速消化,企业库存也开始紧张。同时随着常规诊疗活动的复苏,血制品需求也会呈现恢复态势,我们预计Q2-Q4血制品需求将继续保持高景气。长期:把握浆站/采浆量、吨浆利润提升逻辑。(1)浆站/采浆量提升:十四五浆站规划各省将在2022-23年逐步落地,加速新建浆站获批和原有浆站建设。我国目前血浆供需仍处紧平衡,浆站、采浆量成为血制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吨浆利润提升:品类丰富、产能充足、管理高效,才能将血浆资源兑现业绩,产生良好的吨浆收入和利润,积极关注高毛利品种静丙、因子类、特免类等的在研进展和上市,产能投产节奏的释放及规模效应,学术推广力度等。
投资建议:短中期,疫情防控优化,企业开工、人员流动等逐渐恢复,看好23年采浆量增加;物流改善、院内诊疗流量恢复,同时防控优化、加强ICU建设,应急需求增加,23年需求量提升明显。长期,把握采浆量提升、吨浆利润提升主逻辑,经营能力优秀的龙头公司有望长期受益,重点推荐华兰生物、天坛生物,建议关注博雅生物、派林生物。
风险提示:血制品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血制品学术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采浆量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血制品业务毛利率下降的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本报告基于对七家主要血制品公司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的分析,总结了中国血制品行业在该期间的市场表现和未来发展趋势。核心观点如下:
2022年,中国血制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2023年第一季度则在静丙制品需求大幅增长推动下,实现收入和利润的显著提升。 这种增长主要源于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重症患者对静丙的需求激增,以及常规诊疗活动的恢复。
短期内,静丙需求的增长将持续推动行业景气度,但长期来看,血制品行业的持续发展依赖于浆站建设的推进、采浆量的增加以及吨浆利润的提升。 这需要企业在产品研发、产能扩张、运营效率和学术推广等方面持续投入。
本报告主要从财务数据解读、批签发数据分析以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三个方面展开,对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血制品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节通过对七家代表性血制品公司(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博雅生物、派林生物、卫光生物、博晖创新、上海莱士)2020-2023Q1的财务数据分析,揭示了行业整体的财务状况。
2022年,大部分血制品企业克服了疫情影响,实现收入和利润增长,但增速有所差异,部分企业受疫苗业务减值或产线技改影响,利润增速较低。2023年第一季度,静丙制品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显著拉动了行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速。
2022年,尽管采浆成本增加和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但费用优化使得净利率和ROE有所提升。2023年第一季度,疫情期间销售费率下降,进一步提升了净利率。研发费率保持平稳。
2022年,血制品板块的存货、应收账款和固定资产周转率保持相对平稳。
本节分析了2020-2023Q1期间主要血制品品种的批签发数据,反映了市场供需变化。
白蛋白批签发增长稳定,静丙批签发在2023年第一季度出现大幅增长,这与疫情期间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其他品种如狂免、破免、八因子、纤原等则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或增长。
本节分析了血制品行业短期和长期的发展驱动力。
2022年末至2023年初的疫情高峰期,静丙需求大幅增加,导致渠道库存快速消化,企业库存也开始紧张,预计Q2-Q4血制品需求将继续保持高景气。
长期来看,浆站建设和采浆量的增加是血制品行业发展的关键,同时提升吨浆利润,需要企业关注高毛利品种的研发和上市,以及产能投产节奏和规模效应。
本报告对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血制品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静丙需求的增长是推动行业短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浆站建设、采浆量和吨浆利润的提升则是行业长期发展的关键。报告建议重点关注华兰生物和天坛生物等经营能力优秀的龙头企业,并建议关注博雅生物和派林生物。 同时,报告也指出了行业面临的血制品价格波动、学术推广、采浆量增长和毛利率下降等风险。 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做出理性投资决策。
医药生物:医保基金预付文件发布,积极布局2025年改善方向
医药生物行业2024三季报总结之CRO、CDMO:订单逐步改善,曙光有望将至,积极把握底部机会
医药生物:医药有望走出低谷,积极把握反弹行情
医疗器械板块2024三季报总结:政策扰动下基本面见底,看好院内诊疗边际改善+设备更新陆续落地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