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新材料行业周报:碳中和系列三:PLA引领低碳环保,国内产能大规模布局

新材料行业周报:碳中和系列三:PLA引领低碳环保,国内产能大规模布局

研报

新材料行业周报:碳中和系列三:PLA引领低碳环保,国内产能大规模布局

  本周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下跌1.37%,表现弱于创业板指。OLED材料涨2.78%,半导体材料涨1.7%,膜材料涨0.06%,添加剂跌2.14%,碳纤维涨3.15%,尾气治理涨0.44%。涨幅前五为广信材料、晶瑞股份、三利谱、三环集团、新宙邦;跌幅前五为阳谷华泰、普利特、沪硅产业-U、艾可蓝、碳元科技。   新材料周观察:碳中和系列(三)PLA引领低碳环保,国内产能大规模布局   中国力争于2030年左右实现CO2排放达到峰值,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两大方向: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对于化工新材料的影响包括:提升光伏、风电新能源的比例,带动上游材料的需求增长;部分替换以化石能源为原料的产品需求,如生物基聚酰胺、PLA可降解塑料,以及生物柴油;通过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实现CO2循环再利用。   碳中和背景下,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进行“种植固碳-发酵排碳-生产排碳-分解排碳”的自闭环系统,能够大幅减少当前石油路线生产塑料的碳排放。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PLA是以玉米为原料发酵生产乳酸,再以乳酸为原料生产丙交酯,进一步聚合而成。我们假设2023年可降解塑料的渗透率达到30%,则国内市场需求量可达到243万吨,若全部使用PLA替代,则对应市场规模375-703亿元。随着PLA市场增长点的到来,国内PLA产能处在大规模布局阶段,金丹科技年产1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预计于2021年4月投产,金发科技3万吨PLA产线预计于2021年四季度投产,万华化学自主研发的PLA项目正在研发阶段。我们统计国内现有PLA产能9.9万吨,拟建产能168万吨,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濮阳惠成】3月25日,公司发布2020年报,实现营业收入9.13亿元,同比增长34.21%,归母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23.66%。同时发布2021Q1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066.31-4744.03万元,同比增长20-40%。   【万润股份】3月25日,公司发布2020年报,实现营收29.18亿元,同比增长1.67%,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减少0.39%。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OLED材料、军工材料的高确定性成长,看好高端电子材料国产替代实现从0到1的突破,看好生物制造在新材料领域的广阔空间。受益标的:昊华科技、斯迪克、万润股份、濮阳惠成、瑞联新材、彤程新材、利安隆、光威复材、凯赛生物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报告标签:
  • 化工行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250

  • 发布机构: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1-03-29

  • 页数:

    16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本周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下跌1.37%,表现弱于创业板指。OLED材料涨2.78%,半导体材料涨1.7%,膜材料涨0.06%,添加剂跌2.14%,碳纤维涨3.15%,尾气治理涨0.44%。涨幅前五为广信材料、晶瑞股份、三利谱、三环集团、新宙邦;跌幅前五为阳谷华泰、普利特、沪硅产业-U、艾可蓝、碳元科技。

  新材料周观察:碳中和系列(三)PLA引领低碳环保,国内产能大规模布局

  中国力争于2030年左右实现CO2排放达到峰值,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两大方向: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对于化工新材料的影响包括:提升光伏、风电新能源的比例,带动上游材料的需求增长;部分替换以化石能源为原料的产品需求,如生物基聚酰胺、PLA可降解塑料,以及生物柴油;通过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实现CO2循环再利用。

  碳中和背景下,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进行“种植固碳-发酵排碳-生产排碳-分解排碳”的自闭环系统,能够大幅减少当前石油路线生产塑料的碳排放。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PLA是以玉米为原料发酵生产乳酸,再以乳酸为原料生产丙交酯,进一步聚合而成。我们假设2023年可降解塑料的渗透率达到30%,则国内市场需求量可达到243万吨,若全部使用PLA替代,则对应市场规模375-703亿元。随着PLA市场增长点的到来,国内PLA产能处在大规模布局阶段,金丹科技年产1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预计于2021年4月投产,金发科技3万吨PLA产线预计于2021年四季度投产,万华化学自主研发的PLA项目正在研发阶段。我们统计国内现有PLA产能9.9万吨,拟建产能168万吨,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濮阳惠成】3月25日,公司发布2020年报,实现营业收入9.13亿元,同比增长34.21%,归母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23.66%。同时发布2021Q1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066.31-4744.03万元,同比增长20-40%。

  【万润股份】3月25日,公司发布2020年报,实现营收29.18亿元,同比增长1.67%,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减少0.39%。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OLED材料、军工材料的高确定性成长,看好高端电子材料国产替代实现从0到1的突破,看好生物制造在新材料领域的广阔空间。受益标的:昊华科技、斯迪克、万润股份、濮阳惠成、瑞联新材、彤程新材、利安隆、光威复材、凯赛生物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在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生物基可降解塑料PLA市场前景广阔,国内产能正处于大规模布局阶段,值得看好。报告从市场需求、产能布局、行业竞争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推荐了部分受益标的。

PLA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全球禁塑政策的加码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PLA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需求将快速增长。报告预测,2023年国内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将达到243万吨,若全部使用PLA替代,则对应市场规模将达到375-703亿元。这主要基于对一次性食品包装和餐具、农用薄膜、塑料袋等三大领域可降解塑料渗透率达到30%的假设。

国内PLA产能扩张迅速

目前,国内PLA产能扩张迅速,现有产能9.9万吨,拟建产能高达168万吨。金丹科技、金发科技等企业均已规划或投产PLA项目,万华化学也在积极研发中。虽然上游丙交酯合成技术壁垒较高,但国内企业正积极突破技术瓶颈,未来产能将大幅提升。

主要内容

本周新材料股票行情分析

本周新材料指数下跌1.37%,跑输创业板指4.14%。其中,OLED材料指数上涨2.78%,半导体材料上涨1.7%,膜材料上涨0.06%,添加剂下跌2.14%,碳纤维上涨3.15%,尾气治理上涨0.44%。 报告跟踪了斯迪克、万润股份、昊华科技等重点标的,并统计了本周新材料板块个股的涨跌幅排名,广信材料、晶瑞股份等领涨,阳谷华泰、普利特等领跌。 此外,报告还总结了本周重要公司公告,包括业绩预告、投资项目等信息,例如万盛股份2020年业绩增长137%,濮阳惠成2021年Q1业绩预告同比增长20%-40%。

重点标的跟踪及行业信息

报告对斯迪克、瑞联新材、昊华科技、濮阳惠成、万润股份、彤程新材、利安隆、阿科力等公司进行了重点跟踪,分析了其核心逻辑、公司信息及行业信息,例如斯迪克在OCA产品上的突破,万润股份在新材料领域的布局,以及OLED和光伏行业的发展动态。

公司公告统计

报告详细列出了本周涉及业绩、经营数据、增减持、投资融资等方面的公司公告,涵盖了多个新材料细分领域的公司,例如金宏气体、万盛股份、康达新材、康强电子、晶瑞股份、联泓新科、浙江众成、泛亚微透、苏博特、道明光学、福斯特、新宙邦等。

产业链数据跟踪

报告跟踪了液晶面板、半导体等产业链的数据,显示液晶面板市场回暖,3月32寸液晶面板价格上涨6美元。同时,报告还提供了费城半导体指数、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额、DRAM价格、NAND价格、IC封测、PCB制造、MLCC、智能手机出货量、光学等产业链数据的同比增速情况。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生物基可降解塑料PLA的市场发展前景。报告指出,PLA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国内产能正处于大规模布局阶段,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同时,报告对本周新材料行业股票行情、公司公告、产业链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跟踪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市场信息和投资参考。 报告最后还对部分受益标的进行了推荐,但需注意报告中提到的风险提示,例如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情况,谨慎决策。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6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