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2月月报:医药持仓仍旧低位,业绩预告密集披露,积极把握复苏主线

医药板块2月月报:医药持仓仍旧低位,业绩预告密集披露,积极把握复苏主线

研报

医药板块2月月报:医药持仓仍旧低位,业绩预告密集披露,积极把握复苏主线

  复苏新起点,重点布局医药板块2023年机会。2023年1月医药生物行业上涨5.47%,同期沪深300收益率上涨7.37%,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约1.90%,位列31个子行业第17位。除医药商业下跌0.64%,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化学制药、中药、医疗器械分别上涨9.35%、7.06%、4.51%、4.43%、4.11%。12月中旬全面放开以后,各地感染人数迅速达峰并度过重症高峰,尽管面临疫情反复及居家隔离的可能,但全面放开的趋势下,复苏预期持续,1月复苏行情持续演绎,其中三类企业表现亮眼:1)创新产业链,1月在国家医保目录谈判、创新药海内外进展、CRO/CDMO优异业绩密集披露下,高成长的创新产业链回暖明显,我们认为2023年有望持续表现;2)消费医疗,复苏预期下民营医疗服务、消费属性的药品和耗材预期持续修复;3)常规受损严重的诊疗及药品。尽管医药板块在10月迎来修复,当前板块仓位仍旧偏低,2022Q4A股基金(偏股型&灵活配置基金)前十大重仓医药板块比占比12.34%(环比上升2.83pp),扣除医药基金后占比4.42%(环比上升0.01pp)。扣除医药基金后医药板块低配4.23%,配置占比较2022Q3仅上升0.09pp。结合当前医药基本面、基金持仓、估值等情况,我们持续看好2023年开始的医药慢牛行情,“复苏”与“防疫”仍将是医药中期的两条主线,2月将继续侧重复苏。看好医疗服务、连锁药店、常规疫苗、血制品、常规诊断等板块的修复。2月重点关注Q1可能带来基本面业绩或事件性催化的细分方向,例如医疗新基建的落地、诊疗及消费复苏数据的验证、连锁药店的业绩持续、特色原料药的业绩改善等。此外考虑新冠流感化趋势,相关疫苗、药物、自我诊疗预计长期持续,可能在业绩、逻辑上不断催化板块行情,持续关注新冠疫情变化。   业绩预告收官,期待2023年持续复苏。1月共有238家医药上市公司披露年度业绩预告,实现增长的有144家,94家出现亏损。其中46家增速中位数达到100%以上,50-100%有42家。其中三类公司业绩表现亮眼:1)受益疫情,包括中药、疫苗、检测、药店、CDMO、原料药等企业。2)高景气赛道的优质个股,2022年在不考虑新冠影响下,部分CRO/CDMO、医疗器械龙头企业持续实现亮眼业绩表现。3)经营拐点和改善的个股,前期市场关注度较低的部分仿制药、中药龙头公司实现业绩明显的反转与改善。2023年在复苏预期的持续演绎下,高成长赛道的回暖、企业经营拐点的改善有望持续。   医药持仓仍处于历史低位,建议积极把握布局窗口期。2022Q4A股基金(偏股型&灵活配置基金)前十大重仓医药板块比占比12.34%(环比上升2.83pp),扣除医药基金后占比4.42%(环比上升0.01pp)。扣除医药基金后医药板块低配4.23%,配置占比较2022Q3上升0.09pp。2022Q4基金持有市值前十大的医药个股为: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爱尔眼科、泰格医药、药明生物、康龙化成、恒瑞医药、通策医疗、智飞生物、同仁堂,较2022Q3前十新增药明生物、通策医疗。持有市值前十大的医药个股中有4家为CRO/CDMO板块企业,以及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疫苗等、创新药等优质龙头,优质赛道持续受到资金青睐。2022Q4持仓基金数排名靠前的个股为: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爱尔眼科、恒瑞医药、药明生物、泰格医药、人福医药、智飞生物、康龙化成、华东医药,相比Q3新增药明生物、人福医药、华东医药。基金持仓增持金额前五的医药个股为:药明生物、人福医药、康龙化成、通策医疗、金域医学,多重底部明确,医药牛市可期,建议积极把握长期价值区间。   2月重点推荐: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爱尔眼科、泰格医药、康龙化成、通策医疗、新产业、康泰生物、海吉亚医疗、安图生物、普洛药业、百克生物、锦欣生殖、南微医学、奥锐特、百诚医药、同和药业、华兰股份。   中泰医药重点推荐1月平均涨幅6.30%,跑赢医药行业0.83%,其中康泰生物+16.52%、药明康德+15.12%、普洛药业+12.81%、泰格医药+10.97%、海吉压医疗+10.63%、新产业+10.19%、康龙化成+9.12%、药明生物+9.02%、安图生物6.53%,表现亮眼。   行业热点聚焦:(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发布;(2)Aβ单抗lecanemab(商品名:Leqembi)获批上市;(3)《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六十六批)》(征求意见稿)发布;(4)《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发布;(5)BTK抑制剂泽布替尼(百悦泽)、非共价BTK抑制剂Jaypirca(pirtobrutinib)获FDA批准上市;(6)《2022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发布。   市场动态:2023年1月医药生物行业上涨5.47%,同期沪深300收益率上涨7.37%,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约1.90%,位列31个子行业第17位。本月医药商业下跌0.64%,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化学制药、中药、医疗器械分别上涨9.35%、7.06%、4.51%、4.43%、4.11%。以2023年盈利预测估值来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4.1倍PE,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市盈率约为15.3倍,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57.3%。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5.9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6.5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34%。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风险、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445

  • 发布机构: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2-01

  • 页数:

    18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复苏新起点,重点布局医药板块2023年机会。2023年1月医药生物行业上涨5.47%,同期沪深300收益率上涨7.37%,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约1.90%,位列31个子行业第17位。除医药商业下跌0.64%,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化学制药、中药、医疗器械分别上涨9.35%、7.06%、4.51%、4.43%、4.11%。12月中旬全面放开以后,各地感染人数迅速达峰并度过重症高峰,尽管面临疫情反复及居家隔离的可能,但全面放开的趋势下,复苏预期持续,1月复苏行情持续演绎,其中三类企业表现亮眼:1)创新产业链,1月在国家医保目录谈判、创新药海内外进展、CRO/CDMO优异业绩密集披露下,高成长的创新产业链回暖明显,我们认为2023年有望持续表现;2)消费医疗,复苏预期下民营医疗服务、消费属性的药品和耗材预期持续修复;3)常规受损严重的诊疗及药品。尽管医药板块在10月迎来修复,当前板块仓位仍旧偏低,2022Q4A股基金(偏股型&灵活配置基金)前十大重仓医药板块比占比12.34%(环比上升2.83pp),扣除医药基金后占比4.42%(环比上升0.01pp)。扣除医药基金后医药板块低配4.23%,配置占比较2022Q3仅上升0.09pp。结合当前医药基本面、基金持仓、估值等情况,我们持续看好2023年开始的医药慢牛行情,“复苏”与“防疫”仍将是医药中期的两条主线,2月将继续侧重复苏。看好医疗服务、连锁药店、常规疫苗、血制品、常规诊断等板块的修复。2月重点关注Q1可能带来基本面业绩或事件性催化的细分方向,例如医疗新基建的落地、诊疗及消费复苏数据的验证、连锁药店的业绩持续、特色原料药的业绩改善等。此外考虑新冠流感化趋势,相关疫苗、药物、自我诊疗预计长期持续,可能在业绩、逻辑上不断催化板块行情,持续关注新冠疫情变化。

  业绩预告收官,期待2023年持续复苏。1月共有238家医药上市公司披露年度业绩预告,实现增长的有144家,94家出现亏损。其中46家增速中位数达到100%以上,50-100%有42家。其中三类公司业绩表现亮眼:1)受益疫情,包括中药、疫苗、检测、药店、CDMO、原料药等企业。2)高景气赛道的优质个股,2022年在不考虑新冠影响下,部分CRO/CDMO、医疗器械龙头企业持续实现亮眼业绩表现。3)经营拐点和改善的个股,前期市场关注度较低的部分仿制药、中药龙头公司实现业绩明显的反转与改善。2023年在复苏预期的持续演绎下,高成长赛道的回暖、企业经营拐点的改善有望持续。

  医药持仓仍处于历史低位,建议积极把握布局窗口期。2022Q4A股基金(偏股型&灵活配置基金)前十大重仓医药板块比占比12.34%(环比上升2.83pp),扣除医药基金后占比4.42%(环比上升0.01pp)。扣除医药基金后医药板块低配4.23%,配置占比较2022Q3上升0.09pp。2022Q4基金持有市值前十大的医药个股为: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爱尔眼科、泰格医药、药明生物、康龙化成、恒瑞医药、通策医疗、智飞生物、同仁堂,较2022Q3前十新增药明生物、通策医疗。持有市值前十大的医药个股中有4家为CRO/CDMO板块企业,以及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疫苗等、创新药等优质龙头,优质赛道持续受到资金青睐。2022Q4持仓基金数排名靠前的个股为: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爱尔眼科、恒瑞医药、药明生物、泰格医药、人福医药、智飞生物、康龙化成、华东医药,相比Q3新增药明生物、人福医药、华东医药。基金持仓增持金额前五的医药个股为:药明生物、人福医药、康龙化成、通策医疗、金域医学,多重底部明确,医药牛市可期,建议积极把握长期价值区间。

  2月重点推荐: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爱尔眼科、泰格医药、康龙化成、通策医疗、新产业、康泰生物、海吉亚医疗、安图生物、普洛药业、百克生物、锦欣生殖、南微医学、奥锐特、百诚医药、同和药业、华兰股份。

  中泰医药重点推荐1月平均涨幅6.30%,跑赢医药行业0.83%,其中康泰生物+16.52%、药明康德+15.12%、普洛药业+12.81%、泰格医药+10.97%、海吉压医疗+10.63%、新产业+10.19%、康龙化成+9.12%、药明生物+9.02%、安图生物6.53%,表现亮眼。

  行业热点聚焦:(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发布;(2)Aβ单抗lecanemab(商品名:Leqembi)获批上市;(3)《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六十六批)》(征求意见稿)发布;(4)《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发布;(5)BTK抑制剂泽布替尼(百悦泽)、非共价BTK抑制剂Jaypirca(pirtobrutinib)获FDA批准上市;(6)《2022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发布。

  市场动态:2023年1月医药生物行业上涨5.47%,同期沪深300收益率上涨7.37%,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约1.90%,位列31个子行业第17位。本月医药商业下跌0.64%,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化学制药、中药、医疗器械分别上涨9.35%、7.06%、4.51%、4.43%、4.11%。以2023年盈利预测估值来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4.1倍PE,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市盈率约为15.3倍,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57.3%。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5.9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6.5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34%。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风险、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8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