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新材料行业周报:MLCC材料系列三:金属粉料为电极浆料的核心

新材料行业周报:MLCC材料系列三:金属粉料为电极浆料的核心

研报

新材料行业周报:MLCC材料系列三:金属粉料为电极浆料的核心

  本周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上涨4.15%,表现强于创业板指。OLED材料涨0.24%,半导体材料跌1.63%,膜材料涨3.45%,添加剂涨0.87%,碳纤维涨13.73%,尾气治理涨4.45%。涨幅前五为神工股份、永太科技、隆华科技、三孚股份、天奈科技;跌幅前五为康强电子、容大感光、金丹科技、江化微、彤程新材。   新材料周观察:金属粉料为电极浆料的核心,PVD填补国内镍粉空白   电极浆料是MLCC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电极通过电极浆料印刷、固化而成,金属粉料作为主要成分决定电极性能。内电极浆料中使用的导电相金属粉体主要有镍、银、钯,外电极浆料中使用的导电相金属粉体主要有铜和银。随着5G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容MLCC未来将得到大规模应用,需求旺盛,MLCC电极浆料及金属粉体企业的附加值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预计2021年全球/国内MLCC电极浆料的市场规模约为92.92/46.31亿元。传统的MLCC以贵金属“银、钯”作为内电极金属粉体材料(PME),价格非常昂贵。1996年以贱金属“镍”作为内电极金属粉体材料(BME)的生产技术研制成功并投入产业化生产,近年来在日本得到了高速发展,目前使用BME技术的MLCC已经占全部MLCC总量的90%以上。与使用“银、钯”材料的内电极相比,以镍为内电极材料的MLCC成本低且性能优秀。MLCC内电极用镍粉厂商主要集中在日本,以JFE矿业、日本住友、昭荣化学、东邦钛、日本村田为代表。日本厂商主要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生产内电极用镍粉。该方法所需设备比较昂贵,且生产时会产生多种有害产物,对机器设备、产品产生腐蚀。博迁新材作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量产MLCC用镍粉的企业,使用自主研发的常压下等离子体加热气相冷凝法技术(PVD)制备MLCC用镍粉。该工艺制备的粉体粒径可控,从微米级、亚微米级到纳米级均可生产,技术全面匹配未来MLCC等电子元器件薄层化、小型化、高容化的趋势,资源利用效率高,对环境绿色友好,生产流程短,生产灵活度较高。公司现有86条PVD法镍粉生产线,与韩国三星电机等海外大型MLCC厂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协议,迅速开拓海外市场并占据海外市场份额。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阿科力】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84.00%;归母净利润为0.51亿元,同比增长102.78%;归母扣非净利润为0.49亿元,同比增长106.91%;EPS为0.58元/股,同比增长100.00%。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高端电子材料国产替代从0到1的突破,看好膜材料、OLED材料的高确定性成长,看好生物制造在新材料领域的广阔空间。受益标的:斯迪克、昊华科技、长阳科技、彤程新材、瑞联新材、万润股份、濮阳惠成、凯赛生物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报告标签:
  • 化工行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937

  • 发布机构: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1-08-09

  • 页数:

    17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本周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上涨4.15%,表现强于创业板指。OLED材料涨0.24%,半导体材料跌1.63%,膜材料涨3.45%,添加剂涨0.87%,碳纤维涨13.73%,尾气治理涨4.45%。涨幅前五为神工股份、永太科技、隆华科技、三孚股份、天奈科技;跌幅前五为康强电子、容大感光、金丹科技、江化微、彤程新材。

  新材料周观察:金属粉料为电极浆料的核心,PVD填补国内镍粉空白

  电极浆料是MLCC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电极通过电极浆料印刷、固化而成,金属粉料作为主要成分决定电极性能。内电极浆料中使用的导电相金属粉体主要有镍、银、钯,外电极浆料中使用的导电相金属粉体主要有铜和银。随着5G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容MLCC未来将得到大规模应用,需求旺盛,MLCC电极浆料及金属粉体企业的附加值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预计2021年全球/国内MLCC电极浆料的市场规模约为92.92/46.31亿元。传统的MLCC以贵金属“银、钯”作为内电极金属粉体材料(PME),价格非常昂贵。1996年以贱金属“镍”作为内电极金属粉体材料(BME)的生产技术研制成功并投入产业化生产,近年来在日本得到了高速发展,目前使用BME技术的MLCC已经占全部MLCC总量的90%以上。与使用“银、钯”材料的内电极相比,以镍为内电极材料的MLCC成本低且性能优秀。MLCC内电极用镍粉厂商主要集中在日本,以JFE矿业、日本住友、昭荣化学、东邦钛、日本村田为代表。日本厂商主要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生产内电极用镍粉。该方法所需设备比较昂贵,且生产时会产生多种有害产物,对机器设备、产品产生腐蚀。博迁新材作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量产MLCC用镍粉的企业,使用自主研发的常压下等离子体加热气相冷凝法技术(PVD)制备MLCC用镍粉。该工艺制备的粉体粒径可控,从微米级、亚微米级到纳米级均可生产,技术全面匹配未来MLCC等电子元器件薄层化、小型化、高容化的趋势,资源利用效率高,对环境绿色友好,生产流程短,生产灵活度较高。公司现有86条PVD法镍粉生产线,与韩国三星电机等海外大型MLCC厂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协议,迅速开拓海外市场并占据海外市场份额。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阿科力】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84.00%;归母净利润为0.51亿元,同比增长102.78%;归母扣非净利润为0.49亿元,同比增长106.91%;EPS为0.58元/股,同比增长100.00%。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高端电子材料国产替代从0到1的突破,看好膜材料、OLED材料的高确定性成长,看好生物制造在新材料领域的广阔空间。受益标的:斯迪克、昊华科技、长阳科技、彤程新材、瑞联新材、万润股份、濮阳惠成、凯赛生物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电极浆料市场规模巨大,且随着5G和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发展,未来需求将持续旺盛。金属粉料是电极浆料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决定电极性能,进而影响MLCC的整体性能。目前,以镍为内电极材料的BME技术已成为主流,但该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厂商手中。博迁新材作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量产MLCC用镍粉的企业,其自主研发的PVD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具备显著的成本和环保优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MLCC电极浆料市场规模及增长潜力分析

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MLCC电极浆料市场规模约为92.92亿元,国内市场规模约为46.31亿元。随着高容MLCC的大规模应用,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2021-2023年全球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60%,国内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3%。

博迁新材PVD技术优势及市场竞争力分析

报告重点分析了博迁新材在MLCC用镍粉生产领域的突出地位。其自主研发的常压下等离子体加热气相冷凝法(PVD)技术,与传统的CVD技术相比,具有粒径可控、环保、生产效率高等优势,能够满足未来MLCC小型化、薄层化、高容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博迁新材已与三星电机等国际大型MLCC厂商建立合作,并迅速开拓海外市场。

主要内容

本周新材料股票行情分析

本周新材料指数上涨4.15%,跑赢创业板指2.68%。其中,碳纤维指数涨幅最大,达13.73%;OLED材料指数涨幅最小,仅为0.24%。神工股份、永太科技等个股领涨,康强电子、容大感光等个股领跌。报告还跟踪了重点标的(斯迪克、昊华科技、彤程新材等)的市场表现,并对本周重要的公司公告(如阿科力2021年上半年业绩增长106.91%)进行了统计。

行业板块行情及产业链数据跟踪

报告对本周新材料各细分板块(OLED材料、半导体材料、膜材料、添加剂、碳纤维、尾气治理)的行情进行了分析,并与创业板指数进行了比较。此外,报告还跟踪了液晶面板、半导体设备、DRAM、NAND等产业链关键数据的变化趋势。

MLCC材料系列(三):金属粉料为电极浆料核心,PVD填补国内镍粉空白

本部分是报告的核心内容,详细阐述了MLCC电极浆料的组成、金属粉料在其中的作用,以及不同金属粉料(镍、银、钯、铜)的特性和应用。报告重点介绍了以镍为内电极材料的BME技术的优势,以及博迁新材利用PVD技术生产MLCC用镍粉的创新之处,并对其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MLCC电极浆料市场规模、金属粉料特性、博迁新材PVD技术等方面的分析,指出MLCC电极浆料市场前景广阔,而博迁新材凭借其自主研发的PVD技术,有望在国内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报告还对本周新材料行业股票行情、板块行情以及产业链数据进行了跟踪和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市场信息。 然而,报告也提示了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因素。投资者需谨慎决策。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7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