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化工行业专题报告:九部委发文再推禁塑令,可降解塑料需求和产能竞速!
下载次数:
1840 次
发布机构: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0-07-26
页数:
16页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再次加剧了禁塑令的力度,将显著推动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增长。然而,目前可降解塑料的产能扩张速度远超需求增长,行业内存在产能过剩和技术壁垒的风险。只有技术成熟、率先实现稳定生产的企业才能在政策红利中获益。
禁塑令的不断收紧,特别是对超薄塑料购物袋和聚乙烯农用地膜的禁令,将直接导致对可降解塑料替代品的巨大需求。报告预测,到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将达到130万吨,远高于目前的不足10万吨。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包装和农业领域的替代需求。
虽然我国可降解塑料产能已达到65.7万吨,但产能利用率仅为30%。未来两年,上市公司规划的126万吨新增产能将陆续投产,产能扩张速度远大于需求增长速度。这预示着行业可能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此外,PLA等部分可降解塑料生产技术尚不成熟,存在技术壁垒,增加了投资风险。
本报告从多个方面分析了禁塑令对可降解塑料市场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
2020年7月17日,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是继1月16日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相关意见后的再次发力。通知明确了五点要求,包括加强对禁止生产销售塑料制品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零售餐饮等领域禁限塑的监督管理、推进农膜治理、规范塑料废弃物收集和处置以及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推动禁塑政策的落地实施,加速可降解塑料的替代进程。
报告指出,尽管全球塑料产量巨大,可降解塑料的占比不足1%,全面替代普通塑料在短期内并不现实。可降解塑料在性能上与普通塑料存在差异,成本也相对较高。其主要应用场景集中在不便于回收利用的场合,例如包装、农业和生物医疗领域。
报告分析了欧美日韩等国家在塑料污染治理方面的经验,总结出“回收与限塑双管齐下”的策略。这些国家一方面通过立法限制或禁止部分塑料制品的使用,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塑料回收和焚烧处理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我国的禁塑政策也借鉴了这些经验,强调了规范塑料废弃物收集和处置的重要性。
报告对我国可降解塑料的市场供需进行了预测。基于IHS的数据和禁塑令的实施进度,报告预测到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将达到130万吨。然而,目前已规划的产能扩张速度远超需求增长,这将导致产能过剩的风险。报告还分析了不同类型可降解塑料(PLA、PBAT等)的性能、应用领域和产能占比,指出PLA技术壁垒较高,生产技术尚不成熟。
报告列举了部分上市公司在可降解塑料领域的布局,分析了其现有产能、新建产能和预计投产时间等信息。报告指出,只有能够率先投产并实现稳定生产的企业才能在政策红利中获益。
九部委禁塑令的出台将显著拉动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但同时,行业也面临着产能过剩和技术壁垒的挑战。未来,可降解塑料行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但充满竞争的阶段。企业需要关注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可持续发展。 只有那些技术领先、成本控制能力强、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企业才能最终受益于禁塑政策带来的市场机遇。 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强对行业发展的引导和监管,避免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促进可降解塑料产业的健康发展。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Enhertu联合疗法获FDA优先审评,有望重塑HER2阳性乳腺癌一线治疗
CXO行业深度跟踪报告:CDMO景气度持续,CRO拐点可期
公司深度报告:自主品牌破局海外,国产替代加速成长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科创主线不变,节前风格或倾向于低估值标的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