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总结:业绩低点已过,看好后续医药行情

医药行业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总结:业绩低点已过,看好后续医药行情

研报

医药行业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总结:业绩低点已过,看好后续医药行情

  我们选取了314家医药上市公司(包含科创板),2023年收入总额21786亿元(+6%);归母净利润1815.9亿元(-2.4%);扣非归母净利润1674.7亿元(-0.9%),分别占申万医药全成分比例是:87%、115%、125%,主要剔除了在2022-2023年提取巨额商誉减值损失的企业、ST类和2023年以后上市的公司。剔除新冠相关业务数据,2023年收入总额21680亿元(+7%),归母净利润总额1787.7亿元(+1.7%)。2023年实现收入正增长的公司有202家,占比64%;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公司有178家,占比57%。分季度来看,23Q4收入同比略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4Q1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承压。23Q1/Q2/Q3/Q4单季度实现收入5583.3/5525.7/5244.2/5446.1亿元(+12.9%/+10.9%/+0.6%/+0.5%);实现归母净利润551.6/555.6/477.2/235.5亿元(+12.6%/+2.9%/-6.5%/-2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14/505/442/218亿元(+8.2%/+6.3%/-6%/-18.6%)。受政策环境影响和疫情产品同期基数高等影响,2023Q4单季度有所承压。2024年Q1实现收入5573.6亿元(-0.2%),实现归母净利润504.6亿元(-8.5%),扣非归母净利润478.3亿元(-6.9%)。   24Q1板块分化加大。创新药及制剂Q3起受外部环境影响,下半年板块收入同比略有下降,但受益于销售费用率降低,盈利能力稳中有升。板块2023年收入3488亿元(+4.6%),归母净利润402.3亿元(+7.7%)。医疗器械2023年度收入1706亿元(-5.0%),归母净利润340亿元(-14.4%)。剔除新冠相关业务数据,2023年器械板块收入1665亿元(+0.3%),归母净利润335亿元(-7.0%),主要系23年初疫情压制常规需求和医疗反腐导致设备入院招标流程有所迟缓,利润端可能受到22年因收到政府补贴导致基数较大。中药基数影响出清,业绩将迎来拐点。板块2023年年度收入3495亿元(+6.3%),归母净利润374.2亿元(+2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41.4亿元(+25.4%)。2024年一季度收入953.5亿元(-0.8%),归母净利润126.3亿元(-7.7%),扣非归母净利润120.8亿元(-6.4%)。血制品供给面差异导致2023年收入分化,国产血制品利润率普遍提升。剔除华兰生物疫苗业务后,板块2023年收入总额约为232亿元(+14.9%),归母净利润总额约48亿元(+6.4%)。医疗服务2023年疫后修复业绩亮眼,2024Q1受高基数及消费疲软影响表现平淡。板块2023年收入565.1亿元(+27.6%),归母净利润50.6亿元(+375.2%)。零售药店24Q1由于基数原因表观增速放缓。2023年实现收入1070.3亿元(+10.6%),归母净利润为46.9亿元(-2.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6.2亿元(-1.5%)。医药分销分销板块整体23年收入端表现好,2024Q1由于基数原因增速放缓。疫苗2023年板块利润端下滑主要系HPV疫苗因智飞九价占比提升毛利率下滑,以及万泰二价HPV疫苗/IVD业务下滑及新冠疫苗相关资产减值所致。CXO2023年业绩增速放缓,商业化大订单逐步消化致使利润端整体承压明显。原料药2023年原料药板块收入端下降,在行业去库存周期、非法规市场价格竞争影响下盈利能力下滑。生命科学上游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系板块新冠产品去年基数较高。利润体量下降主要各企业加大费用投,扩充品类所致,以及部分企业存在新冠产品资产减值,板块2023年收入79亿元(-18.3%),归母净利润6.8亿元(-57.1%),扣非归母净利润3.3亿元(-76%)。制药装备及耗材板块收入稳健增长,利润有所下滑,主要系受高毛利业务收入占比下降、行业竞争等因素影响,相关公司毛利率端承压。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预期风险;政策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794

  • 发布机构: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5-10

  • 页数:

    172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我们选取了314家医药上市公司(包含科创板),2023年收入总额21786亿元(+6%);归母净利润1815.9亿元(-2.4%);扣非归母净利润1674.7亿元(-0.9%),分别占申万医药全成分比例是:87%、115%、125%,主要剔除了在2022-2023年提取巨额商誉减值损失的企业、ST类和2023年以后上市的公司。剔除新冠相关业务数据,2023年收入总额21680亿元(+7%),归母净利润总额1787.7亿元(+1.7%)。2023年实现收入正增长的公司有202家,占比64%;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公司有178家,占比57%。分季度来看,23Q4收入同比略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4Q1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承压。23Q1/Q2/Q3/Q4单季度实现收入5583.3/5525.7/5244.2/5446.1亿元(+12.9%/+10.9%/+0.6%/+0.5%);实现归母净利润551.6/555.6/477.2/235.5亿元(+12.6%/+2.9%/-6.5%/-2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14/505/442/218亿元(+8.2%/+6.3%/-6%/-18.6%)。受政策环境影响和疫情产品同期基数高等影响,2023Q4单季度有所承压。2024年Q1实现收入5573.6亿元(-0.2%),实现归母净利润504.6亿元(-8.5%),扣非归母净利润478.3亿元(-6.9%)。

  24Q1板块分化加大。创新药及制剂Q3起受外部环境影响,下半年板块收入同比略有下降,但受益于销售费用率降低,盈利能力稳中有升。板块2023年收入3488亿元(+4.6%),归母净利润402.3亿元(+7.7%)。医疗器械2023年度收入1706亿元(-5.0%),归母净利润340亿元(-14.4%)。剔除新冠相关业务数据,2023年器械板块收入1665亿元(+0.3%),归母净利润335亿元(-7.0%),主要系23年初疫情压制常规需求和医疗反腐导致设备入院招标流程有所迟缓,利润端可能受到22年因收到政府补贴导致基数较大。中药基数影响出清,业绩将迎来拐点。板块2023年年度收入3495亿元(+6.3%),归母净利润374.2亿元(+2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41.4亿元(+25.4%)。2024年一季度收入953.5亿元(-0.8%),归母净利润126.3亿元(-7.7%),扣非归母净利润120.8亿元(-6.4%)。血制品供给面差异导致2023年收入分化,国产血制品利润率普遍提升。剔除华兰生物疫苗业务后,板块2023年收入总额约为232亿元(+14.9%),归母净利润总额约48亿元(+6.4%)。医疗服务2023年疫后修复业绩亮眼,2024Q1受高基数及消费疲软影响表现平淡。板块2023年收入565.1亿元(+27.6%),归母净利润50.6亿元(+375.2%)。零售药店24Q1由于基数原因表观增速放缓。2023年实现收入1070.3亿元(+10.6%),归母净利润为46.9亿元(-2.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6.2亿元(-1.5%)。医药分销分销板块整体23年收入端表现好,2024Q1由于基数原因增速放缓。疫苗2023年板块利润端下滑主要系HPV疫苗因智飞九价占比提升毛利率下滑,以及万泰二价HPV疫苗/IVD业务下滑及新冠疫苗相关资产减值所致。CXO2023年业绩增速放缓,商业化大订单逐步消化致使利润端整体承压明显。原料药2023年原料药板块收入端下降,在行业去库存周期、非法规市场价格竞争影响下盈利能力下滑。生命科学上游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系板块新冠产品去年基数较高。利润体量下降主要各企业加大费用投,扩充品类所致,以及部分企业存在新冠产品资产减值,板块2023年收入79亿元(-18.3%),归母净利润6.8亿元(-57.1%),扣非归母净利润3.3亿元(-76%)。制药装备及耗材板块收入稳健增长,利润有所下滑,主要系受高毛利业务收入占比下降、行业竞争等因素影响,相关公司毛利率端承压。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预期风险;政策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对314家医药上市公司(包含科创板)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的统计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 医药行业整体业绩已触底反弹,未来行情值得期待。 尽管2023年全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0.9%,但剔除新冠相关业务后,净利润实现正增长,且2023年四季度收入同比略增,表明行业已度过业绩低谷。2024年一季度,虽然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承压,但部分细分领域表现强劲,预示着行业复苏的趋势。

  • 行业内部结构分化加剧,创新药及中药表现突出。 不同细分领域业绩表现差异显著。创新药及制剂板块在销售费用率下降的推动下,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中药板块在基数影响出清后,业绩迎来拐点;医疗器械板块受疫情和反腐影响,业绩承压,但随着反腐常态化和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有望逐步回暖;而医疗服务和零售药店板块则受到高基数和消费疲软的影响。

  • 政策影响持续,创新药和中药受益于政策支持。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创新药研发和中药发展,包括简易续约规则调整、首发价格形成机制、全链条支持创新药等,这些政策将有利于创新药实现以价换量,并促进中药独家基药品种进院和放量。

  • 国产新药国际化进程加速,License out交易金额屡创新高。 多款国产新药成功在欧美上市,并有多个License out项目交易金额超过5亿美元,表明国产创新药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主要内容

2023年医药行业整体表现及2024年一季度业绩概览

全行业业绩分析

西南证券选取314家医药上市公司(包含科创板)进行分析。2023年,全行业收入总额达21786亿元(+6%),归母净利润1815.9亿元(-2.4%),扣非归母净利润1674.7亿元(-0.9%)。剔除新冠相关业务后,2023年收入总额为21680亿元(+7%),归母净利润总额为1787.7亿元(+1.7%)。2023年实现收入正增长的公司有202家(占比64%),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公司有178家(占比57%)。2024年一季度,全行业收入5573.6亿元(-0.2%),归母净利润504.6亿元(-8.5%),扣非归母净利润478.3亿元(-6.9%),增速承压。

各细分领域业绩表现

报告对创新药及制剂、医疗器械、中药、血制品、医疗服务、零售药店、医药分销、疫苗、CXO、原料药、生命科学上游和制药装备及耗材等十二个细分领域进行了详细的业绩分析,分别从收入、利润、毛利率、费用率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数据呈现和解读,并对各领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具体数据详见原文。

各细分领域深度分析

本报告对各个细分领域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

  • 创新药及制剂: 分析了创新药的研发进展、商业化进程、国际化战略以及License out情况,并推荐了部分值得关注的企业。

  • 医疗器械: 分析了医疗器械板块的复苏、出海、创新和AI赋能四大投资机会,并对不同类型的医疗器械(如影像设备、家用设备、内窥镜设备等)进行了细分分析。

  • 中药: 分析了中药板块的业绩拐点、基药目录调整带来的机会、疫后消费品复苏以及国企混改带来的红利,并推荐了部分值得关注的企业。

  • 血制品: 分析了血制品板块的收入分化、国产血制品利润率提升以及市场需求,并推荐了部分值得关注的企业。

  • 医疗服务: 分析了医疗服务板块的疫后修复情况、消费属性和严肃医疗属性标的业绩差异以及政策支持,并推荐了部分值得关注的企业。

  • 零售药店: 分析了零售药店板块的市场扩张、可比门店增速、处方药外流以及行业集中度提升等情况,并推荐了部分值得关注的企业。

  • 医药分销: 分析了医药分销板块的收入、利润、产业链延伸以及估值情况,并推荐了部分值得关注的企业。

  • 疫苗: 分析了疫苗板块的业绩承压原因、重磅品种的市场潜力以及在研管线的上市节奏,并推荐了部分值得关注的企业。

  • CXO: 分析了CXO板块的业绩增速放缓、新冠大订单消化、全球医药研发投入以及一级市场投融资情况,并推荐了部分值得关注的企业。

  • 原料药: 分析了原料药板块的收入、利润、盈利能力下滑原因以及“原料药+制剂”一体化、CDMO业务和创新技术平台等发展路径,并推荐了部分值得关注的企业。

  • 生命科学上游: 分析了生命科学上游板块的业绩表现、国内外市场需求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并推荐了部分值得关注的企业。

  • 制药装备及耗材: 分析了制药装备及耗材板块的业绩表现、行业竞争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推荐了部分值得关注的企业。

风险提示

报告中提到了多个细分领域的风险提示,主要包括:药品降价预期风险、政策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风险、出海合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成本上涨风险、突发停产整顿风险、疫情波动风险、经营不及预期风险、医疗事故风险、门店扩张不及预期风险、并购门店整合不及预期风险、项目不及预期风险等。

总结

本报告对医药行业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医药行业整体业绩已触底反弹,但行业内部结构分化加剧,创新药和中药表现突出。国家政策对创新药和中药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国产新药国际化进程也在加速。报告对各个细分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行业信息和投资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的数据和分析仅供参考,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72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