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新材料行业周报:钠离子电池迎来产业化新机遇,或将催生对钠电负极材料的广阔需求

新材料行业周报:钠离子电池迎来产业化新机遇,或将催生对钠电负极材料的广阔需求

研报

新材料行业周报:钠离子电池迎来产业化新机遇,或将催生对钠电负极材料的广阔需求

  本周(11 月 21 日-11 月 25 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下跌 1.26%,表现强于创业板指。半导体材料跌 3.43%,OLED 材料跌 1.49%,液晶显示跌 2.09%,尾气治理跌 3.83%,添加剂跌 1.06%,碳纤维跌1.17%,膜材料涨 1.94%。涨幅前五为双星新材、方邦股份、激智科技、永太科技、万顺新材;跌幅前五为艾可蓝、彤程新材、奥福环保、容大感光、江化微。   新材料周观察:钠电池迎来产业化新机遇,或将催生钠电负极材料广阔需求据中科海钠官网,由于钠价格低廉且钠电池集流体为铝箔, 钠离子电池的材料成本约比锂电子电池低 30%-40%,拥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在性能上,由于钠离子电池拥有更高的界面离子扩散能力和内阻,其倍率性能、低温性能、安全性能较锂离子电池更佳,但能量密度、电压及循环寿命偏低。 因此钠离子电池有望凭借成本优势,在低速电动车、大规模储能等低能量密度要求、高成本敏感性的应用领域持续渗透。据宁德时代公告,宁德时代早于 2021 年就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目前钠电池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已与部分乘用车客户协商,预计 2023 年正式量产。金属化合物、碳基材料(石墨类/硬碳/软碳)、合金材料、非金属单质为目前钠离子电池的 4 种常见的负极材料。 在无定形碳材料中,软碳在高温处理下会充分石墨化,储钠能力会大幅减小,但若不进行高温热处理就用作负极材料,会导致储钠可逆性、循环稳定性变差、电压延后; 而硬碳材料即便经高温热处理,也难以石墨化,表现出更强的储钠能力、更低的工作电位,因此可能是目前钠离子电池最适合的负极材料。我们假设 2023、2024、2025 年钠离子电池在三大应用领域领域的渗透率分别为 1%、 5%、 10%,则我们可测算出: 2023、 2024、 2025年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全球需求量分别为 0.43 万吨、3.10 万吨、9.24 万吨。据华阳股份公告,公司孙公司山西华钠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科海钠持股55%,公司全资子公司山西新阳清洁能源持股 45%)的 2000 吨/年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已于 2022 年 3 月末试投产。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泰和新材】扩大项目跟投范围:公司董事长宋西全、副董事长徐立新、纪委书记徐冲分别出资 50 万元、20 万元、20 万元,共 90 万元扩大对公司子公司经纬智能的股份认购,该认购股份由经纬智能股东李英栋转让。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产业转移背景下功能膜材料的广阔市场,看好高端电子材料国产替代从0 到 1 的突破,看好新能源浪潮中新材料的新机遇。受益标的:昊华科技、泰和新材、瑞联新材、宏柏新材、利安隆、濮阳惠成、阿科力、黑猫股份、普利特、彤程新材、东材科技、长阳科技、洁美科技、蓝晓科技、松井股份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报告标签:
  • 化学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707

  • 发布机构: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11-27

  • 页数:

    1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本周(11 月 21 日-11 月 25 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下跌 1.26%,表现强于创业板指。半导体材料跌 3.43%,OLED 材料跌 1.49%,液晶显示跌 2.09%,尾气治理跌 3.83%,添加剂跌 1.06%,碳纤维跌1.17%,膜材料涨 1.94%。涨幅前五为双星新材、方邦股份、激智科技、永太科技、万顺新材;跌幅前五为艾可蓝、彤程新材、奥福环保、容大感光、江化微。

  新材料周观察:钠电池迎来产业化新机遇,或将催生钠电负极材料广阔需求据中科海钠官网,由于钠价格低廉且钠电池集流体为铝箔, 钠离子电池的材料成本约比锂电子电池低 30%-40%,拥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在性能上,由于钠离子电池拥有更高的界面离子扩散能力和内阻,其倍率性能、低温性能、安全性能较锂离子电池更佳,但能量密度、电压及循环寿命偏低。 因此钠离子电池有望凭借成本优势,在低速电动车、大规模储能等低能量密度要求、高成本敏感性的应用领域持续渗透。据宁德时代公告,宁德时代早于 2021 年就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目前钠电池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已与部分乘用车客户协商,预计 2023 年正式量产。金属化合物、碳基材料(石墨类/硬碳/软碳)、合金材料、非金属单质为目前钠离子电池的 4 种常见的负极材料。 在无定形碳材料中,软碳在高温处理下会充分石墨化,储钠能力会大幅减小,但若不进行高温热处理就用作负极材料,会导致储钠可逆性、循环稳定性变差、电压延后; 而硬碳材料即便经高温热处理,也难以石墨化,表现出更强的储钠能力、更低的工作电位,因此可能是目前钠离子电池最适合的负极材料。我们假设 2023、2024、2025 年钠离子电池在三大应用领域领域的渗透率分别为 1%、 5%、 10%,则我们可测算出: 2023、 2024、 2025年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全球需求量分别为 0.43 万吨、3.10 万吨、9.24 万吨。据华阳股份公告,公司孙公司山西华钠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科海钠持股55%,公司全资子公司山西新阳清洁能源持股 45%)的 2000 吨/年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已于 2022 年 3 月末试投产。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泰和新材】扩大项目跟投范围:公司董事长宋西全、副董事长徐立新、纪委书记徐冲分别出资 50 万元、20 万元、20 万元,共 90 万元扩大对公司子公司经纬智能的股份认购,该认购股份由经纬智能股东李英栋转让。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产业转移背景下功能膜材料的广阔市场,看好高端电子材料国产替代从0 到 1 的突破,看好新能源浪潮中新材料的新机遇。受益标的:昊华科技、泰和新材、瑞联新材、宏柏新材、利安隆、濮阳惠成、阿科力、黑猫股份、普利特、彤程新材、东材科技、长阳科技、洁美科技、蓝晓科技、松井股份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将带来对钠电负极材料的巨大需求。报告基于对钠离子电池成本优势、性能特点及市场渗透率的分析,预测未来几年钠电负极材料需求量将大幅增长,并指出硬碳材料或将成为最合适的负极材料。同时,报告还对相关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投资建议。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机遇与挑战

钠离子电池凭借其成本优势和部分性能优势,有望在低速电动车、大规模储能等领域实现快速渗透。然而,其能量密度、电压及循环寿命仍低于锂离子电池,这将是其未来发展需要克服的挑战。

硬碳材料或成钠电负极材料首选

报告分析了四种常见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指出硬碳材料由于其储钠能力强、工作电位低等优势,可能成为最适合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主要内容

钠离子电池市场分析及需求预测

本节详细分析了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优势和性能特点,并基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和两轮电动车等应用领域的市场预测,对未来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需求量进行了量化预测。预测显示,2025年全球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需求量将超过9万吨。

钠离子电池成本优势及性能分析

报告指出,钠离子电池的材料成本约比锂离子电池低30%-40%,主要原因是钠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以及钠电池集流体为铝箔。在性能方面,钠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低温性能和安全性能优于锂离子电池,但能量密度、电压和循环寿命相对较低。

不同应用领域钠离子电池渗透率预测及需求量计算

报告分别对新能源汽车(A00级)、储能和两轮电动车三个领域钠离子电池的渗透率进行了预测,并基于这些预测计算了未来几年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需求量。假设2023、2024、2025年钠电池在各领域的渗透率分别为1%、5%、10%,则对应需求量分别为0.43万吨、3.10万吨和9.24万吨。

新材料行业周报及公司动态

本节回顾了本周新材料行业整体走势,重点跟踪了部分上市公司的动态,包括公司公告、股票涨跌情况等。

新材料行业周度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本周下跌1.26%,跑赢创业板指2.1%。部分细分领域表现强于整体市场,例如膜材料指数上涨1.94%,跑赢创业板指5.3%。

重点标的跟踪分析

报告对泰和新材、宏柏新材、黑猫股份、长阳科技、瑞联新材、昊华科技、濮阳惠成、万润股份、新和成、彤程新材、利安隆和阿科力等公司进行了跟踪分析,重点关注了各公司的业务发展、财务状况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本节总结了本周上市公司发布的重要公告,包括泰和新材扩大项目跟投范围、美联新材增资子公司等。

股票涨跌排行

报告列出了本周新材料板块个股涨跌幅前十名的公司,方便投资者了解市场动态。

产业链数据跟踪

本节跟踪了部分与新材料行业相关的产业链数据,例如费城半导体指数、DRAM和NAND价格等,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市场信息。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加速带来的市场机遇,并预测了未来几年钠电负极材料的巨大需求。硬碳材料有望成为最合适的负极材料。报告还对相关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投资建议,但投资者需注意报告中提到的风险提示,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 报告数据显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将推动相关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长,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但也存在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 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投资决策。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