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疗器械专题之IVD:化学发光相关体外诊断试剂集采演绎
下载次数:
1889 次
发布机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10-17
页数:
24页
核心观点:
自然增长情况下,化学发光的进口替代速度较慢。由于IVD高端试剂(化学发光法)品类的特殊性,在自然增长情况下,进口厂商呈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国产试剂即便拥有价格优势还不够,除非出现颠覆性技术,填补进口试剂未涉足的临床空白,否则实现进口替代道阻且长。
省际联盟集采、未来全国集采等政策能够有效加速进口替代趋势。根据我们预测,安徽牵头省际联盟集采(传染病、性激素和糖代谢等化学发光相关试剂)后可以在政策执行2年内实现自然增长下2030年的国产占有率,随着政策阶段性执行落地,我们预计2030年实现全国集采后,国产化学发光市占率约为48%。
品类齐全、具备创新能力的IVD公司能够消化集采带来的影响,在后期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速。集采具备头部集中效应,我们预计未来政策会继续延续:1)同品种项目齐全的公司才有资格进入A/B组,否则进入C组;2)根据历史报量占前90%的公司进入A组。由于市场份额较高的品种会被一一集采,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公司,不断依靠创新品种带来的高收入增速,来抵御集采品种带来的收入降速。
推荐标的:亚辉龙,新产业,安图生物,迈瑞医疗。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在自然增长的情况下,化学发光IVD试剂的进口替代速度缓慢,但省际联盟集采和未来全国集采政策将有效加速这一进程。具备品类齐全和创新能力的IVD公司能够更好地应对集采带来的影响,并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速。报告预测了在不同集采政策下,2030年化学发光IVD试剂市场规模和国产市占率,并推荐了亚辉龙、新产业、安图生物和迈瑞医疗四家公司。
由于IVD高端试剂(化学发光法)的特殊性,即使国产试剂具有价格优势,在自然增长的情况下,进口替代也面临巨大挑战。进口厂商凭借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呈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国产厂商需要突破性技术或填补临床空白才能有效实现进口替代。然而,省际联盟集采和未来全国集采政策为国产厂商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加速了进口替代的进程。
报告首先回顾了2023年安徽牵头25省体外诊断试剂联盟集采的情况,包括采购范围(传染病八项、性激素六项、糖代谢两项等化学发光相关试剂)、参与企业(罗氏、雅培、贝克曼、西门子等进口厂商和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等国产厂商)以及集采政策的核心看点(根据历史量价得出基准价,报量+组套竞争分组,国产和外资厂商同组竞价,保底降幅50%入选)。
报告分析了集采结果的温和性及延展性,指出集采结果有利于国产头部企业拓展市场,并加速了进口替代趋势。截至2024年10月10日,已有五个省份明确发文跟随安徽省际联盟集采。
报告还预测了安徽省际联盟集采前后市场规模和国产、进口市占率的变化,指出集采政策可以在两年内实现自然增长下2030年的国产占有率。
报告回顾了2024年安徽省开展的肿瘤标志物和甲状腺功能检测产品集采政策,指出该政策是2021年集采的进一步深化,范围更广。报告预测,2025-2026年可能会有新的省份牵头开展肿标、甲功为主的省际联盟集采,并基于一系列核心假设(集采时间、范围、参与厂商、执行力度等),预测了未来省际联盟集采前后市场规模和国产、进口市占率的变化。
报告基于安徽省际联盟集采的经验,预测了全国集采后2030年化学发光市场规模和国产市占率。报告的核心假设包括:已开展的批次和品类保持不变,参与省份、执行力度、出厂价降幅和国产偏好性参考省际联盟集采特征保持不变,后续集采品种本身增速较快。报告预测,全国集采后,2030年中国化学发光市场规模约为916亿元,国产市占率将达到48%。
报告推荐了四家IVD公司:
亚辉龙: 公司深耕自免及特色项目,具有强大的研发和销售能力,在三甲医院的覆盖率较高,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实现快速增长。
新产业: 国内化学发光布局较早,试剂种类齐全,在安徽联盟集采中表现出色,国内外市场双轮驱动,海外市场增速高于国内。
安图生物: 被低估的化学发光国产龙头,稳扎稳打,分子诊断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集采政策利好公司市场份额提升。
迈瑞医疗: 海外市场拓展加速,种子业务高速增长,国内IVD业务领先,整体业绩远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报告最后列出了风险提示,强调所有数据均基于核心假设的预测数据,任何假设或变量的改变都会影响最终预测结果;行业整体趋势不代表个股业绩增长趋势;政策变化预期仅代表个人观点。
本报告基于对安徽省际联盟集采和未来全国集采政策的分析,对化学发光IVD试剂市场进行了深入的预测和分析。报告指出,集采政策将加速进口替代进程,并建议投资者关注具备品类齐全和创新能力的IVD公司。报告最后推荐了四家有望受益于集采政策的IVD公司,并提示了相应的投资风险。 报告的数据和预测均基于一系列假设,投资者需谨慎参考。
STC007达成授权合作,重视创新管线资产价值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乙烷禁运风波趋缓,从“全面停运”到“可运输、暂不卸货”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中东地缘冲突再起,原油、甲醇、SAF等价格上涨
合成生物学周报:自贡签约重点项目布局生物基材料,易生新材料突破PLA纤维难题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