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标准升级系列之三:PLA核心在于丙交酯,PBAT核心在于一体化

化工:标准升级系列之三:PLA核心在于丙交酯,PBAT核心在于一体化

研报

化工:标准升级系列之三:PLA核心在于丙交酯,PBAT核心在于一体化

  主要观点:   PLA、PBAT是可降解塑料领域主流产品   可降解塑料产品百花齐放。塑料是现代化工行业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然而由此产生的“白色污染”问题被广泛关注。可降解材料不仅可以大幅减少废弃塑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也是实现资源循环和利用的有效载体。各种可降解塑料在性能、实用性、降解性、安全性上都有其各自的特点。PLA和PBAT因其性能优良、生产技术较成熟、产业化程度较高,成为了可降解塑料行业的主流产品,发展前景广阔。   PLA技术壁垒较高,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丙交酯的生产   PLA目前是产业化最成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基和生物降解塑料。PLA制备有两种方法,分别是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和直接缩聚法,工业上广泛采用的是丙交酯开环聚合法。中间体丙交酯的合成和纯化是目前PLA工艺流程中的核心技术和难点,其反应条件苛刻、工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生产成本较高,是国内企业PLA产能扩张的主要技术壁垒。目前PLA产能主要集中于海外,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企业正在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研发,试图打通乳酸、丙交酯、聚乳酸的全产业链。预计未来PLA投产速度将有大幅提升,市场前景广阔。国内在建或规划PLA项目新增产能合计160万吨。上市公司金丹科技、万华化学、道恩股份、中粮科技也在积极布局PLA产业链。   PBAT技术较为成熟,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一体化水平   PBAT是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中非常活跃和市场应用最好的降解材料之一。共酯化(直接酯化)、分酯化和串联酯化是PBAT制备常用的三种方法,国内企业主要采用直接酯化法,该工艺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原料利用率高、反应时间短、生产效率高,但也存在反应体系物质较复杂、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且不易控制等缺点,对产品质量有影响。我国PBAT产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技术较为成熟。在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PBAT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公司的一体化水平。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将有三大优势:(1)避免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2)保障原材料供给;(3)生产成本的进一步下降。随着不断有新的在建产能涌入,未来市场竞争加剧,一体化的成本优势将凸显。在建产能方面,PBAT在建或规划产能合计达563万吨,是现有产能的10倍以上。PBAT产业较为成熟,行业内投产加速,新增产能比PLA更多,恒力石化、金发科技、万华化学、道恩股份、彤程新材等上市公司不断加码PBAT赛道。   “禁塑令”开始实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供不应求   经过2020年一年的准备期,我国已形成了国家-地方多层次的禁塑政策体系,政策再度趋严,进入执行阶段,对可降解塑料行业的利好正式落地。可降解塑料已应用在多个场景,如线下商超、零售和餐饮、外卖平台、社区团购平台等,需求量因此大幅增加,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据我们测算:未来5年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量有望达到23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477亿元;未来10年有望达到42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855亿元,未来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较大。   风险提示   可降解塑料技术迭代风险;可降解塑料替代进程不及预期;政策推动不及预期;原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垃圾分类普及和塑料再生技术突破的风险;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无法短期恢复的风险。   推荐关注:   金发科技;金丹科技;万华化学;恒力石化;道恩股份;中粮科技;彤程新材;瑞丰高材(排名不分先后)。
报告标签:
  • 化工行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523

  • 发布机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1-01-29

  • 页数:

    3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主要观点:

  PLA、PBAT是可降解塑料领域主流产品

  可降解塑料产品百花齐放。塑料是现代化工行业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然而由此产生的“白色污染”问题被广泛关注。可降解材料不仅可以大幅减少废弃塑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也是实现资源循环和利用的有效载体。各种可降解塑料在性能、实用性、降解性、安全性上都有其各自的特点。PLA和PBAT因其性能优良、生产技术较成熟、产业化程度较高,成为了可降解塑料行业的主流产品,发展前景广阔。

  PLA技术壁垒较高,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丙交酯的生产

  PLA目前是产业化最成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基和生物降解塑料。PLA制备有两种方法,分别是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和直接缩聚法,工业上广泛采用的是丙交酯开环聚合法。中间体丙交酯的合成和纯化是目前PLA工艺流程中的核心技术和难点,其反应条件苛刻、工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生产成本较高,是国内企业PLA产能扩张的主要技术壁垒。目前PLA产能主要集中于海外,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企业正在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研发,试图打通乳酸、丙交酯、聚乳酸的全产业链。预计未来PLA投产速度将有大幅提升,市场前景广阔。国内在建或规划PLA项目新增产能合计160万吨。上市公司金丹科技、万华化学、道恩股份、中粮科技也在积极布局PLA产业链。

  PBAT技术较为成熟,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一体化水平

  PBAT是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中非常活跃和市场应用最好的降解材料之一。共酯化(直接酯化)、分酯化和串联酯化是PBAT制备常用的三种方法,国内企业主要采用直接酯化法,该工艺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原料利用率高、反应时间短、生产效率高,但也存在反应体系物质较复杂、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且不易控制等缺点,对产品质量有影响。我国PBAT产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技术较为成熟。在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PBAT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公司的一体化水平。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将有三大优势:(1)避免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2)保障原材料供给;(3)生产成本的进一步下降。随着不断有新的在建产能涌入,未来市场竞争加剧,一体化的成本优势将凸显。在建产能方面,PBAT在建或规划产能合计达563万吨,是现有产能的10倍以上。PBAT产业较为成熟,行业内投产加速,新增产能比PLA更多,恒力石化、金发科技、万华化学、道恩股份、彤程新材等上市公司不断加码PBAT赛道。

  “禁塑令”开始实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供不应求

  经过2020年一年的准备期,我国已形成了国家-地方多层次的禁塑政策体系,政策再度趋严,进入执行阶段,对可降解塑料行业的利好正式落地。可降解塑料已应用在多个场景,如线下商超、零售和餐饮、外卖平台、社区团购平台等,需求量因此大幅增加,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据我们测算:未来5年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量有望达到23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477亿元;未来10年有望达到42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855亿元,未来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较大。

  风险提示

  可降解塑料技术迭代风险;可降解塑料替代进程不及预期;政策推动不及预期;原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垃圾分类普及和塑料再生技术突破的风险;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无法短期恢复的风险。

  推荐关注:

  金发科技;金丹科技;万华化学;恒力石化;道恩股份;中粮科技;彤程新材;瑞丰高材(排名不分先后)。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