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化解结构性矛盾,关注落后产能退出节奏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化解结构性矛盾,关注落后产能退出节奏

研报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化解结构性矛盾,关注落后产能退出节奏

  事件简介     2025年2月10日,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政策措施。会议指出,要坚持从供需两侧发力,标本兼治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等问题,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提质升级。要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标准引领、推进整合重组,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增加高端产能供给。要优化市场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   事件分析   化工行业近一年多时间产能持续投放,大宗环节的产能供给压力在不断提升。自2021年以来的三年时间里,我国的化学原料及制品固定资产投资复合增速达到15.9%,化学纤维的固定资产投资复合增速达到13.0%,投资增速明显超过此前的两个化工发展阶段,带来供给压力的大幅提升,而伴随产能由建设期向投产期逐步过度,行业的供给压力开始逐步加总。2024年化学原料及制品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速仍有8.6%,虽然相较于过去三年的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明显高于前两阶段的需求增速,目前的行业产能供给压力仍在提升,部分大宗产品呈现出了明显的价格调整,进入底部价格运行区间。   此次会议提出化解产业结构性矛盾等问题,再次提出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有利于推动过程产能行业形成产能出清,优化行业格局。自2024年下半年来,我国化学原料及制品行业PPI连续表现低于100,行业整体呈现明显的价格下行,行业内企业盈利受到较大程度的挤压。继2024年5月底我国出台《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后,此次会议再提落后产能淘汰,表明了政策针对供给侧有持续关注。相较于以往,本轮周期的需求在高基数背景下,增速有所放缓,单纯依靠自然的需求增速形成产能消化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因而供给端的外部政策是缩短行业再平衡时间的重要因素,虽然此次会议没有进一步落地细分赛道及产品,但相关政策的重要程度在不断提升。   根据以往的化工大周期来看,需求的具有压舱石的作用,但供给端的影响表现尤为重要。无论是供给侧改革,还是能耗管控,对于行业形成供需格局的改善影响巨大,也是提升产品价格弹性的重要推手。目前的情况看,行业的新增产能逐步进入投放后期,行业进入底部区间震荡,部分产品已经进入边际产能抗价阶段,如果能够有供给端的变化,将有望加速行业形成供需格局的转换,带动已进入磨底阶段的产品获得盈利改善;而部分高能耗产品在大的能耗管控背景下,盈利改善更有望长周期持续,形成中枢盈利的提升。   投资建议   此次会议虽然并未直接落实至细分行业或赛道,但大方向引起重视,一旦后期能够有落地政策,将有望带动周期细分产品形成明显变化。根据会议的讨论内容,要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标准引领、推进整合重组,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龙头优质企业将有望实现盈利改善和份额的提升,进一步提升行业话语权,建议关注煤化工、磷化工等大宗高耗能细分行业,建议关注宝丰能源、华鲁恒升、万华化学等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   政策执行落地风险,行业新增产能超预期风险,能耗监控不及预期风险,落后产能退出耗时过长风险等。
报告标签:
  • 化学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764

  • 发布机构: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5-02-11

  • 页数:

    3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事件简介  

  2025年2月10日,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政策措施。会议指出,要坚持从供需两侧发力,标本兼治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等问题,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提质升级。要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标准引领、推进整合重组,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增加高端产能供给。要优化市场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

  事件分析

  化工行业近一年多时间产能持续投放,大宗环节的产能供给压力在不断提升。自2021年以来的三年时间里,我国的化学原料及制品固定资产投资复合增速达到15.9%,化学纤维的固定资产投资复合增速达到13.0%,投资增速明显超过此前的两个化工发展阶段,带来供给压力的大幅提升,而伴随产能由建设期向投产期逐步过度,行业的供给压力开始逐步加总。2024年化学原料及制品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速仍有8.6%,虽然相较于过去三年的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明显高于前两阶段的需求增速,目前的行业产能供给压力仍在提升,部分大宗产品呈现出了明显的价格调整,进入底部价格运行区间。

  此次会议提出化解产业结构性矛盾等问题,再次提出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有利于推动过程产能行业形成产能出清,优化行业格局。自2024年下半年来,我国化学原料及制品行业PPI连续表现低于100,行业整体呈现明显的价格下行,行业内企业盈利受到较大程度的挤压。继2024年5月底我国出台《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后,此次会议再提落后产能淘汰,表明了政策针对供给侧有持续关注。相较于以往,本轮周期的需求在高基数背景下,增速有所放缓,单纯依靠自然的需求增速形成产能消化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因而供给端的外部政策是缩短行业再平衡时间的重要因素,虽然此次会议没有进一步落地细分赛道及产品,但相关政策的重要程度在不断提升。

  根据以往的化工大周期来看,需求的具有压舱石的作用,但供给端的影响表现尤为重要。无论是供给侧改革,还是能耗管控,对于行业形成供需格局的改善影响巨大,也是提升产品价格弹性的重要推手。目前的情况看,行业的新增产能逐步进入投放后期,行业进入底部区间震荡,部分产品已经进入边际产能抗价阶段,如果能够有供给端的变化,将有望加速行业形成供需格局的转换,带动已进入磨底阶段的产品获得盈利改善;而部分高能耗产品在大的能耗管控背景下,盈利改善更有望长周期持续,形成中枢盈利的提升。

  投资建议

  此次会议虽然并未直接落实至细分行业或赛道,但大方向引起重视,一旦后期能够有落地政策,将有望带动周期细分产品形成明显变化。根据会议的讨论内容,要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标准引领、推进整合重组,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龙头优质企业将有望实现盈利改善和份额的提升,进一步提升行业话语权,建议关注煤化工、磷化工等大宗高耗能细分行业,建议关注宝丰能源、华鲁恒升、万华化学等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

  政策执行落地风险,行业新增产能超预期风险,能耗监控不及预期风险,落后产能退出耗时过长风险等。

中心思想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尤其关注化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会议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标准引领、推进整合重组以及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等措施,旨在促进化工行业健康发展和提质升级。这为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有望改善行业供需格局,提升龙头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化工行业产能过剩及价格下行压力

自2021年以来,我国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显著高于需求增速,导致产能持续投放,供给压力不断加大。2024年,虽然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需求增速,部分大宗产品价格已进入底部运行区间,行业盈利受到挤压,PPI持续低于100。

政策支持下的供给侧改革

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延续了《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政策导向,旨在通过供给侧改革来化解结构性矛盾。此举有望缩短行业再平衡时间,加速行业供需格局转换,提升部分产品的盈利能力,尤其对高能耗产品的中枢盈利提升具有长期利好作用。

主要内容

事件简介:国务院常务会议关注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

2025年2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政策措施,会议指出要从供需两侧发力,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标准引领、推进整合重组,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增加高端产能供给,优化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事件分析:化工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会议重点关注化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化学原料及制品和化学纤维的固定资产投资复合增速分别达到15.9%和13.0%,远高于此前两个化工发展阶段,导致供给压力大幅提升。2024年,虽然投资增速有所放缓至8.6%,但仍高于需求增速,行业价格持续下行,企业盈利承压。此次会议提出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将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问题,优化行业格局,改善行业供需关系。

投资建议:关注龙头企业及相关细分行业

会议虽然未直接点名具体行业或赛道,但其大方向对化工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后续政策落地,将有望带动周期性细分产品价格回升。建议关注在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标准引领、推进整合重组中受益的龙头优质企业,特别是煤化工、磷化工等大宗高耗能细分行业,例如宝丰能源、华鲁恒升、万华化学等。

风险提示

报告列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政策执行落地风险、行业新增产能超预期风险、能耗监控不及预期风险以及落后产能退出耗时过长风险等。

行业点评及特别声明

报告最后提供了行业投资评级的说明,并附上了国金证券的特别声明,声明中包含了免责条款、利益冲突披露、报告使用限制等重要信息,强调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总结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特别是化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高度重视,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旨在通过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行业竞争力。虽然政策落地仍需时间,但其方向明确,为化工行业长期发展提供了积极信号。投资者应关注政策落地情况,并谨慎评估相关风险,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进行投资。 报告中提到的具体企业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