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报告:光引发剂供需格局有望改善,行业底部回暖可期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报告:光引发剂供需格局有望改善,行业底部回暖可期

研报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报告:光引发剂供需格局有望改善,行业底部回暖可期

  光引发剂主要应用于光固化产品,可分为自由基引发剂、阳离子引发剂等   从光固化材料产业链看,UV光固化材料主要由光引发剂、单体、低聚物和助剂混合而成,主要产品包括UV涂料、UV油墨、UV胶粘剂等。按引发机理,光引发剂可以分为自由基光引发剂、阳离子光引发剂和阴离子光引发剂,其中前两种光引发剂产业化较为成熟,自由基引发剂常见类型包括裂解型和夺氢型。目前行业内主流的光引发剂品种为907、TPO、184、1173、DETX、ITX、369等。不同型号的光引发剂性能不同,涂料、油墨生产商需视其需求不同来选择合适的光引发剂进行搭配使用。   需求端:光固化技术性能优异,行业产值、产量稳步增长   光固化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节能、适用性广的材料处理和加工技术,一般可在数秒至数十秒之间完成聚合固化,且在常温中即可进行,可有效提升加工效率,应用领域也更为广泛。随着环保政策收紧和我国居民环保意识增强,光固化涂料占比逐步提升,1995年至2020年,光固化涂料在世界工业涂料中的占比由3.5%增长至10%。未来伴随光固化行业技术进步+下游高端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光固化市场需求广阔。光引发剂作为光固化材料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光固化材料中占比为3%-5%,成本一般占到光固化产品整体成本的10%-15%。近年来,光引发剂产值由2018年的31.1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5.93亿元,CAGR为8.09%;产量由2019年的3.84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6.1万吨,CAGR为12.27%。   供给端:我国光引发剂市场集中度较高,未来供给格局有望持续改善   我国是全球光引发剂主要生产国,且多个品种仅我国生产,2023年中国光固化原材料出口12.53万吨,其中光引发剂出口2.54万吨,占比13.21%。2020年以来,由于光引发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及市场竞争激烈影响,光引发剂产品价格与相关企业盈利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光引发剂行业产能不断向具备规模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的企业集中。目前我国光引发剂头部企业久日新材、强力新材、沃凯珑、IGM、扬帆新材、固润科技国内产能分别为2.285、1.66、1.3、1.2、0.8、0.5万吨。据爱企查统计,2021-2024年间,宁夏沃凯珑多次因不符合安全生产、环保要求受到行政处罚,并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未来行业供给端格局有望继续改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未来伴随环保政策收紧以及光固化技术持续进步,光固化产品应用范围有望不断扩展,其核心原料光引发剂需求增长空间广阔。同时,由于光引发剂行业存在一定技术壁垒且下游客户倾向于一站式采购,行业格局不断向具备规模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目前,由于光引发剂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产品价格及相关企业盈利能力已处于历史低位,未来伴随行业供给端格局改善及终端需求放量,光引发剂行业有望迎来底部回暖。受益标的:久日新材、扬帆新材、强力新材、固润科技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亏损导致的持续经营风险等。
报告标签:
  • 化学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55

  • 发布机构: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5-06-02

  • 页数:

    15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光引发剂主要应用于光固化产品,可分为自由基引发剂、阳离子引发剂等

  从光固化材料产业链看,UV光固化材料主要由光引发剂、单体、低聚物和助剂混合而成,主要产品包括UV涂料、UV油墨、UV胶粘剂等。按引发机理,光引发剂可以分为自由基光引发剂、阳离子光引发剂和阴离子光引发剂,其中前两种光引发剂产业化较为成熟,自由基引发剂常见类型包括裂解型和夺氢型。目前行业内主流的光引发剂品种为907、TPO、184、1173、DETX、ITX、369等。不同型号的光引发剂性能不同,涂料、油墨生产商需视其需求不同来选择合适的光引发剂进行搭配使用。

  需求端:光固化技术性能优异,行业产值、产量稳步增长

  光固化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节能、适用性广的材料处理和加工技术,一般可在数秒至数十秒之间完成聚合固化,且在常温中即可进行,可有效提升加工效率,应用领域也更为广泛。随着环保政策收紧和我国居民环保意识增强,光固化涂料占比逐步提升,1995年至2020年,光固化涂料在世界工业涂料中的占比由3.5%增长至10%。未来伴随光固化行业技术进步+下游高端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光固化市场需求广阔。光引发剂作为光固化材料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光固化材料中占比为3%-5%,成本一般占到光固化产品整体成本的10%-15%。近年来,光引发剂产值由2018年的31.1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5.93亿元,CAGR为8.09%;产量由2019年的3.84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6.1万吨,CAGR为12.27%。

  供给端:我国光引发剂市场集中度较高,未来供给格局有望持续改善

  我国是全球光引发剂主要生产国,且多个品种仅我国生产,2023年中国光固化原材料出口12.53万吨,其中光引发剂出口2.54万吨,占比13.21%。2020年以来,由于光引发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及市场竞争激烈影响,光引发剂产品价格与相关企业盈利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光引发剂行业产能不断向具备规模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的企业集中。目前我国光引发剂头部企业久日新材、强力新材、沃凯珑、IGM、扬帆新材、固润科技国内产能分别为2.285、1.66、1.3、1.2、0.8、0.5万吨。据爱企查统计,2021-2024年间,宁夏沃凯珑多次因不符合安全生产、环保要求受到行政处罚,并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未来行业供给端格局有望继续改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未来伴随环保政策收紧以及光固化技术持续进步,光固化产品应用范围有望不断扩展,其核心原料光引发剂需求增长空间广阔。同时,由于光引发剂行业存在一定技术壁垒且下游客户倾向于一站式采购,行业格局不断向具备规模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目前,由于光引发剂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产品价格及相关企业盈利能力已处于历史低位,未来伴随行业供给端格局改善及终端需求放量,光引发剂行业有望迎来底部回暖。受益标的:久日新材、扬帆新材、强力新材、固润科技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亏损导致的持续经营风险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光引发剂行业正处于底部回暖阶段,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这一判断基于以下几点:

光固化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光固化技术凭借其高效、环保、节能等优势,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带动核心原料光引发剂需求增长。

行业供给格局有望改善

我国光引发剂市场集中度较高,产能向具备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行业洗牌加速,未来供给格局有望持续改善。

行业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目前光引发剂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和企业盈利能力处于历史低位,但随着供给侧优化和需求侧增长,行业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主要内容

本报告详细分析了光引发剂行业的市场供需格局,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光引发剂产品概述及市场现状

报告首先介绍了光引发剂的主要应用领域(光固化配方产品,如UV涂料、UV油墨、UV胶粘剂等),分类(自由基引发剂、阳离子引发剂等),以及主流品种(907、TPO、184、1173等)。不同型号的光引发剂性能差异显著,下游企业需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

光固化市场需求分析

报告指出,光固化技术具有“5E”特点(环境友好、高效、节能、适应性好、经济),在环保政策收紧和下游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光引发剂作为光固化材料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数据显示,2018-2023年,国内辐射固化行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光引发剂产值也稳步提升。

光引发剂供给侧分析

报告分析了我国光引发剂市场的供给格局。我国是全球光引发剂主要生产国,但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和企业盈利能力处于低位。同时,行业产能向具备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企业集中,部分产能落后企业面临淘汰。报告还具体分析了久日新材、扬帆新材、强力新材、固润科技等头部企业的市场地位、产能规模和经营状况,指出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报告基于对市场供需格局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光引发剂行业有望迎来底部回暖,并推荐了久日新材、扬帆新材、强力新材、固润科技等作为受益标的,并提供了相应的盈利预测和估值数据。

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列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以及企业亏损导致的持续经营风险等。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光引发剂行业市场供需格局的深入分析,指出光固化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行业供给格局有望改善,行业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报告认为光引发剂行业正处于底部回暖阶段,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并推荐了部分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作为投资标的。 然而,投资者仍需关注报告中提到的风险因素,谨慎决策。 报告数据主要基于公开信息和行业研究报告,其准确性和完整性无法完全保证。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5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