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月度点评:医疗新基建持续铺开,相关板块将陆续受益

医疗器械行业月度点评:医疗新基建持续铺开,相关板块将陆续受益

券商报告

医疗器械行业月度点评:医疗新基建持续铺开,相关板块将陆续受益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近两周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10.96%,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排名最末,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幅为-10.28%,在6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第4位。截止2022年9月26日,医疗器械板块PE均值为16.39倍,在医药生物6个二级行业中排名第5位,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折价22.75%,相较于沪深300、全部A股溢价57.21%、21.61%。   全球疫情整体稳定。截至2022年9月25日,全球报告的确诊病例超6.13亿例,全球每日新冠新发病例超27.49万例,每日新增新冠死亡病例611例,维持稳定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地区疫情有抬头趋势;Omicron仍是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占比超99%,截至9月4日,BA.5全球相对患病率最高,为76.6%,其次是BA.4,患病率7.5%;国内疫情逐步稳定,整体向好。9月25日全国新增本土新冠确诊病例295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04例,新增病例平稳下降,国内疫情局势整体向好。重点省份疫情趋于稳定。   新冠疫情暴露疾病防治短板+当前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医疗新基建开始于2020年,系新冠疫情防治过程中,我国传染病防治、危重症病人治疗资源不足问题凸显。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相比,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有待提高;二是资源分布结构不合理,影响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公平与效率。空间上,东西部医疗资源发展差距大,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沿海地区,结构上,三级医院承担大量医疗行为,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够充分。   三级医院扩建需求释放,疫情后医院建设加速。疫情前,由于分级诊疗制度限制,三级医院的扩张受到限制。但新冠疫情暴露国内医疗资源不足、建设不够完整的弊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救治能力仍显不足,因而疫情后相关部门印发系列政策,鼓励以三级医院为代表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引导三级医院基层分院建设:疫情前受到抑制的新医院立项数量压制得到明显的恢复,连续两年创新高。新建医院的交付能够有效扩容医疗器械市场,为行业提供新增量。   投资建议:医疗新基建自2020年开始,逐渐在全国铺开,我们认为医疗新基建是国家医疗系统建设的大趋势,景气度自前端建筑土建向后扩散,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医疗信息化等相关企业也将相继受益;同时,后疫情时代,全球加强公共卫生建设,顺应医疗新基建浪潮,也为国内医疗器械产品出海提供发展机遇,医疗器械行业国产替代、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在此背景下,建议关注自主创新、具备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如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南微医学、惠泰医疗等;我们也看好受益于下游药物研发高景气、国产替代的生命科学上游厂家,如诺唯赞、百普赛斯、纳微科技等,以及受益于消费升级、掌握核心研发技术的消费医疗企业爱博医疗、我武生物等。   风险提示:海内外疫情加剧,集采政策变化,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等。
报告标签:
  • 医疗器械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001

  • 发布机构: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09-28

  • 页数:

    16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近两周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10.96%,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排名最末,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幅为-10.28%,在6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第4位。截止2022年9月26日,医疗器械板块PE均值为16.39倍,在医药生物6个二级行业中排名第5位,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折价22.75%,相较于沪深300、全部A股溢价57.21%、21.61%。

  全球疫情整体稳定。截至2022年9月25日,全球报告的确诊病例超6.13亿例,全球每日新冠新发病例超27.49万例,每日新增新冠死亡病例611例,维持稳定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地区疫情有抬头趋势;Omicron仍是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占比超99%,截至9月4日,BA.5全球相对患病率最高,为76.6%,其次是BA.4,患病率7.5%;国内疫情逐步稳定,整体向好。9月25日全国新增本土新冠确诊病例295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04例,新增病例平稳下降,国内疫情局势整体向好。重点省份疫情趋于稳定。

  新冠疫情暴露疾病防治短板+当前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医疗新基建开始于2020年,系新冠疫情防治过程中,我国传染病防治、危重症病人治疗资源不足问题凸显。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相比,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有待提高;二是资源分布结构不合理,影响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公平与效率。空间上,东西部医疗资源发展差距大,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沿海地区,结构上,三级医院承担大量医疗行为,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够充分。

  三级医院扩建需求释放,疫情后医院建设加速。疫情前,由于分级诊疗制度限制,三级医院的扩张受到限制。但新冠疫情暴露国内医疗资源不足、建设不够完整的弊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救治能力仍显不足,因而疫情后相关部门印发系列政策,鼓励以三级医院为代表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引导三级医院基层分院建设:疫情前受到抑制的新医院立项数量压制得到明显的恢复,连续两年创新高。新建医院的交付能够有效扩容医疗器械市场,为行业提供新增量。

  投资建议:医疗新基建自2020年开始,逐渐在全国铺开,我们认为医疗新基建是国家医疗系统建设的大趋势,景气度自前端建筑土建向后扩散,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医疗信息化等相关企业也将相继受益;同时,后疫情时代,全球加强公共卫生建设,顺应医疗新基建浪潮,也为国内医疗器械产品出海提供发展机遇,医疗器械行业国产替代、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在此背景下,建议关注自主创新、具备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如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南微医学、惠泰医疗等;我们也看好受益于下游药物研发高景气、国产替代的生命科学上游厂家,如诺唯赞、百普赛斯、纳微科技等,以及受益于消费升级、掌握核心研发技术的消费医疗企业爱博医疗、我武生物等。

  风险提示:海内外疫情加剧,集采政策变化,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等。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6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