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中药板块热度提升,关注品牌中药发展新机遇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中药板块热度提升,关注品牌中药发展新机遇

研报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中药板块热度提升,关注品牌中药发展新机遇

  核心观点   医药周观点:中药板块热度提升,关注品牌中药发展新机遇近日,在政策支持、提价催化下,过去估值较低、品牌影响力强的中药企业受到重视。近两年,多项鼓励政策发布,中药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中药企业经营有望实现边际改善。   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初显成效。截至目前, 今年共计 11 款中药新药获批,数量为近 5 年来获批中药新药最多。同时,中成药集采落地相对温和。湖北 19 省中成药集采上周结果公示,共有 157 家企业、182个产品参与,其中 97 家企业、111 个产品中选,中选中成药品价格平均降幅 42.27%,降价相对较为温和。   品牌中成药,兼具药物属性和消费属性,自主型消费较强,定位于消费升级,基本不受医保降药价影响,相反近几年由于名贵中药材原料限制,提价明显。长期看好云南白药(000538)、片仔癀(600436)、中新药业(600329)、广誉远(600771)等。   市场回顾:上周生物医药板块上涨 0.53%,周涨跌幅位居第 10。今年以来, 医药生物下跌 8.62%,跑输沪深 300 指数 3.06 个百分点,排全部 SW 一级行业第 24 位。   细分行业方面,上周医药生物细分板块涨多跌少,中药涨幅最大,上涨 9.41%,医疗服务跌幅最大,下跌 5.7%。今年以来,化学原料药和中药表现最优,年初至今分别上涨 28.81%和 27.11%;化学制剂是表现最弱的子行业,下跌 23.49%。医药商业(-23.49%)、医药商业(-22.30%)、生物制品(-16.20%) 、医疗服务(-12.19%)和医疗器械(-10.10%)跑输医药生物(SW)行业指数。   个股表现来看, 上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陇神戎发(91.53%)、龙津药业(36.89%)、九安医疗(35.06%)、新天药业(34.82%)和广生堂(27.85%)。跌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 *ST 康美(-22.70%)、纳微科技(-13.65%)、漱玉平民(-13.48%)、昊海生科(-10.73%)和康龙化成(-10.50%)。   估值:估值呈现小幅上升趋势,截止周五(12 月 24 日),医药生物(SW)全行业 PE(TTM)33.80 倍,PB(LF)4.16 倍   风险提示:医药政策风险;降价超预期;系统风险。
报告标签:
  • 中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439

  • 发布机构: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1-12-28

  • 页数:

    9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

  医药周观点:中药板块热度提升,关注品牌中药发展新机遇近日,在政策支持、提价催化下,过去估值较低、品牌影响力强的中药企业受到重视。近两年,多项鼓励政策发布,中药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中药企业经营有望实现边际改善。

  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初显成效。截至目前, 今年共计 11 款中药新药获批,数量为近 5 年来获批中药新药最多。同时,中成药集采落地相对温和。湖北 19 省中成药集采上周结果公示,共有 157 家企业、182个产品参与,其中 97 家企业、111 个产品中选,中选中成药品价格平均降幅 42.27%,降价相对较为温和。

  品牌中成药,兼具药物属性和消费属性,自主型消费较强,定位于消费升级,基本不受医保降药价影响,相反近几年由于名贵中药材原料限制,提价明显。长期看好云南白药(000538)、片仔癀(600436)、中新药业(600329)、广誉远(600771)等。

  市场回顾:上周生物医药板块上涨 0.53%,周涨跌幅位居第 10。今年以来, 医药生物下跌 8.62%,跑输沪深 300 指数 3.06 个百分点,排全部 SW 一级行业第 24 位。

  细分行业方面,上周医药生物细分板块涨多跌少,中药涨幅最大,上涨 9.41%,医疗服务跌幅最大,下跌 5.7%。今年以来,化学原料药和中药表现最优,年初至今分别上涨 28.81%和 27.11%;化学制剂是表现最弱的子行业,下跌 23.49%。医药商业(-23.49%)、医药商业(-22.30%)、生物制品(-16.20%) 、医疗服务(-12.19%)和医疗器械(-10.10%)跑输医药生物(SW)行业指数。

  个股表现来看, 上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陇神戎发(91.53%)、龙津药业(36.89%)、九安医疗(35.06%)、新天药业(34.82%)和广生堂(27.85%)。跌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 *ST 康美(-22.70%)、纳微科技(-13.65%)、漱玉平民(-13.48%)、昊海生科(-10.73%)和康龙化成(-10.50%)。

  估值:估值呈现小幅上升趋势,截止周五(12 月 24 日),医药生物(SW)全行业 PE(TTM)33.80 倍,PB(LF)4.16 倍

  风险提示:医药政策风险;降价超预期;系统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在政策利好和提价催化下,品牌中药企业发展机遇显著提升。报告基于对中药政策、市场表现、估值以及个股动态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中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支持中药发展,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显著,中成药集采降价幅度相对温和,为品牌中药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品牌中药具备显著优势

品牌中药兼具药物属性和消费属性,自主消费能力强,受医保降价影响较小,且具备提价能力,长期发展前景向好。

主要内容

市场回顾:医药生物板块整体表现及中药板块强势上涨

报告首先回顾了上周医药生物板块的整体市场表现,指出其上涨0.53%,跑赢大盘。细分行业中,中药板块涨幅最大,达9.41%,而医疗服务板块跌幅最大,为-5.7%。 从年初至今的表现来看,化学原料药和中药表现最佳,分别上涨28.81%和27.11%,而化学制剂表现最弱,下跌23.49%。其他子行业如医药商业、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均跑输医药生物行业指数。

个股表现分析

报告详细列出了上周涨跌幅前十的个股,其中陇神戎发涨幅最高,达91.53%,而*ST康美跌幅最大,为-22.70%。 报告还对部分重点公司的公告进行了跟踪解读,涵盖了产品获批、临床试验进展、GMP认证、股权收购等方面的信息,例如亚辉龙获得欧盟CE证书、东北制药左乙拉西坦原料药注册申请获批、普利制药注射用阿奇霉素获英国批准等。

行业新闻解读

报告总结了本周重要的行业新闻,包括《创新药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发布,湖北牵头19省开展的中成药省际联盟集采结果公示,以及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文件的发布。这些新闻事件对中药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中药板块发展机遇分析:政策支持、提价催化及品牌优势

报告深入分析了中药板块发展机遇,指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推动了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提高了中药新药的获批速度。 同时,中成药集采的落地相对温和,对部分品牌中药影响有限。 此外,报告强调了品牌中药的优势,即其兼具药物属性和消费属性,自主消费能力强,不受医保降价影响,并具备提价能力,这使得品牌中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医药生物估值分析

报告对医药生物板块的估值进行了分析,指出截至12月24日,医药生物(SW)全行业PE(TTM)为33.80倍,PB(LF)为4.16倍。 通过与历史估值数据对比,报告认为当前估值处于长周期波动中枢下沿,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中药政策、市场表现、估值以及个股动态的综合分析,认为在政策支持、提价催化以及品牌优势的共同作用下,品牌中药企业发展机遇显著提升。 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中成药集采降价幅度的相对温和以及品牌中药的消费属性和提价能力,共同构成了品牌中药企业长期向好的发展基础。 投资者应关注品牌中药企业的投资机会,但同时需注意医药政策风险、降价超预期以及系统性风险。 报告中提到的云南白药、片仔癀、中新药业、广誉远等公司值得长期关注。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9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