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生物柴油深度系列之一:SAF需求拐点将至,国内产能加速布局

生物柴油深度系列之一:SAF需求拐点将至,国内产能加速布局

研报

生物柴油深度系列之一:SAF需求拐点将至,国内产能加速布局

  主要观点:   生物柴油:全球范围内消费量高增,我国发展潜力大   全球生物柴油年消费快速增长,我国正逐步跟进领先国家步伐。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加速推进能源转型,各国强制掺混政策也成为了生物燃料行业发展主要驱动因素。2023年全球生物柴油消费量达到6586万吨,2009-2023年全球生物柴油年复合增长率10.34%。2023年底,我国生物柴油总产量约220万吨,大部分出口。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生物柴油总产能超过40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不高,核心原因是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国内消费推广时间尚短,除上海施行B5推广加注外,其余地区相关应用停留在试点示范阶段。随着试点工作逐步展开,行业发展将处于加速状态。假设我国交通运输领域柴油掺混生物柴油比例达到1%,对应生物柴油需求量将达到148万吨,若按照B5标准添加(5%的生物柴油与95%的石油柴油掺混而成),市场空间将达到1103万吨。   生物航煤:欧盟强制掺混实施在即,需求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产品优势显著,被视为“净零排放”关键技术。SAF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55%至92%,而其他手段(如机型优化)降碳幅度不超过30%,故其被全球航空业视为能否实现减排突破的关键,预计将为2050年目标贡献超60%的碳减排。根据欧盟可再生航空燃料法规,2025年开始,所有在欧盟机场加注的航空煤油必须包含2%的可持续航空燃料,2030年可持续航空燃料加注量提高至6%,2050年提高至70%。这就意味着到2025年强制混合2%的SAF将需要约100万吨SAF。到2035年占比20%将需要1000万吨SAF。到2050年,将需要每年约2550万吨SAF。我们   预测2025年开始SAF的需求量将形成爆发式增长。而从全球产能来看,目前行业集中度尚高,产能以Neste为首,以百万吨级别需求计算供需尚显紧张。   国内企业加快SAF产能布局,满足国外国内需求增长。我国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较晚,但经过多年的研发攻关已实现产品生产,多家企业出口海外,现存及近期投产企业将充分受益海外的需求增长。同时,国内相关试点加注工作推进。2022年中国民航局《“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力争到2025年SAF累计消费量达到5万吨。2024年9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民航局举行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试点启动仪式,2024年9-12月,12个航班将正式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2025年全年参与单位将逐步增加。截至目前,中石化镇海炼化、河南君恒、海新能科已获得中国民航局适航审定司发布的生物航煤适航证书。预计相关政策落地后远期国内生物航煤每年需求量预计为200-250万吨(5%添加比例)。   废弃油脂:有望成为未来生物燃料主流原料   废弃油脂原料占比逐渐上升。从生物柴油的原料结构来看,最近十年(2014-2023年),菜籽油和棕榈油的比重有所下滑,而废弃油脂的比重逐年上升。废弃油脂生产的生物柴油的减排参考值可达到80%,具有明显的优势。根据RED III的规定,高等级生物燃料(指采用农林业、工业、生活废弃物、藻类、废弃食用油等生产的生物燃料)有阶段性的添加目标,同时还允许在计算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时进行添加量的双倍计算。我们认为基于废弃油脂的环保优势以及其他原料如棕榈油和豆油的相关土地利用变化风险,废弃油脂将成为未来生物柴油和可持续再生燃料的主流原料。   国内废弃油脂资源丰富,原料优势明显。我国上游废弃油脂具有产量大但来源分散、种类复杂,回收难度大的特点,每年产生的废弃油脂可达500万吨以上。废弃油脂的收集和运输是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在国内,主要依靠特许经营单位进行。2021年全球UCO总产量约640万吨,其中中国产量约186万吨,占比高达29%,为全球UCO原料的核心供应国,相关产品主要出口欧盟。2024年11月,国家取消废弃油脂产品出口退税,将有助于将废弃油脂资源存留国内进行深加工利用,促进本国的生产一体化,从而使得我国生物柴油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国际竞争力加强。   投资建议   我们建议关注:   1.拥有二代烃基生物柴油及SAF产能或技术储备企业【嘉澳环保】、【卓越新能】、【海新能科】、【鹏鹞环保】等。   2.上游废弃油脂收集企业【山高环能】、【朗坤环境】等。   风险提示   生物柴油及可持续航空燃料强制掺混政策不及预期;   生物柴油及可持续航空燃料价格剧烈波动;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行业竞争加剧。   行业竞争加剧。
报告标签:
  • 化学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306

  • 发布机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12-06

  • 页数:

    25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主要观点:

  生物柴油:全球范围内消费量高增,我国发展潜力大

  全球生物柴油年消费快速增长,我国正逐步跟进领先国家步伐。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加速推进能源转型,各国强制掺混政策也成为了生物燃料行业发展主要驱动因素。2023年全球生物柴油消费量达到6586万吨,2009-2023年全球生物柴油年复合增长率10.34%。2023年底,我国生物柴油总产量约220万吨,大部分出口。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生物柴油总产能超过40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不高,核心原因是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国内消费推广时间尚短,除上海施行B5推广加注外,其余地区相关应用停留在试点示范阶段。随着试点工作逐步展开,行业发展将处于加速状态。假设我国交通运输领域柴油掺混生物柴油比例达到1%,对应生物柴油需求量将达到148万吨,若按照B5标准添加(5%的生物柴油与95%的石油柴油掺混而成),市场空间将达到1103万吨。

  生物航煤:欧盟强制掺混实施在即,需求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产品优势显著,被视为“净零排放”关键技术。SAF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55%至92%,而其他手段(如机型优化)降碳幅度不超过30%,故其被全球航空业视为能否实现减排突破的关键,预计将为2050年目标贡献超60%的碳减排。根据欧盟可再生航空燃料法规,2025年开始,所有在欧盟机场加注的航空煤油必须包含2%的可持续航空燃料,2030年可持续航空燃料加注量提高至6%,2050年提高至70%。这就意味着到2025年强制混合2%的SAF将需要约100万吨SAF。到2035年占比20%将需要1000万吨SAF。到2050年,将需要每年约2550万吨SAF。我们

  预测2025年开始SAF的需求量将形成爆发式增长。而从全球产能来看,目前行业集中度尚高,产能以Neste为首,以百万吨级别需求计算供需尚显紧张。

  国内企业加快SAF产能布局,满足国外国内需求增长。我国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较晚,但经过多年的研发攻关已实现产品生产,多家企业出口海外,现存及近期投产企业将充分受益海外的需求增长。同时,国内相关试点加注工作推进。2022年中国民航局《“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力争到2025年SAF累计消费量达到5万吨。2024年9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民航局举行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试点启动仪式,2024年9-12月,12个航班将正式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2025年全年参与单位将逐步增加。截至目前,中石化镇海炼化、河南君恒、海新能科已获得中国民航局适航审定司发布的生物航煤适航证书。预计相关政策落地后远期国内生物航煤每年需求量预计为200-250万吨(5%添加比例)。

  废弃油脂:有望成为未来生物燃料主流原料

  废弃油脂原料占比逐渐上升。从生物柴油的原料结构来看,最近十年(2014-2023年),菜籽油和棕榈油的比重有所下滑,而废弃油脂的比重逐年上升。废弃油脂生产的生物柴油的减排参考值可达到80%,具有明显的优势。根据RED III的规定,高等级生物燃料(指采用农林业、工业、生活废弃物、藻类、废弃食用油等生产的生物燃料)有阶段性的添加目标,同时还允许在计算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时进行添加量的双倍计算。我们认为基于废弃油脂的环保优势以及其他原料如棕榈油和豆油的相关土地利用变化风险,废弃油脂将成为未来生物柴油和可持续再生燃料的主流原料。

  国内废弃油脂资源丰富,原料优势明显。我国上游废弃油脂具有产量大但来源分散、种类复杂,回收难度大的特点,每年产生的废弃油脂可达500万吨以上。废弃油脂的收集和运输是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在国内,主要依靠特许经营单位进行。2021年全球UCO总产量约640万吨,其中中国产量约186万吨,占比高达29%,为全球UCO原料的核心供应国,相关产品主要出口欧盟。2024年11月,国家取消废弃油脂产品出口退税,将有助于将废弃油脂资源存留国内进行深加工利用,促进本国的生产一体化,从而使得我国生物柴油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国际竞争力加强。

  投资建议

  我们建议关注:

  1.拥有二代烃基生物柴油及SAF产能或技术储备企业【嘉澳环保】、【卓越新能】、【海新能科】、【鹏鹞环保】等。

  2.上游废弃油脂收集企业【山高环能】、【朗坤环境】等。

  风险提示

  生物柴油及可持续航空燃料强制掺混政策不及预期;

  生物柴油及可持续航空燃料价格剧烈波动;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行业竞争加剧。

  行业竞争加剧。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全球生物燃料市场,特别是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和生物柴油,正处于需求爆发的前夜。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强制掺混政策是主要驱动力,而我国在生物燃料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拥有丰富的废弃油脂资源和技术储备,未来市场潜力巨大。报告建议关注拥有二代烃基生物柴油及SAF产能或技术储备的企业,以及上游废弃油脂收集企业。

全球生物燃料需求增长及政策驱动

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燃料作为降低交通部门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关键技术,其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欧盟的《可再生能源指令》(RED III)等政策,以及美国、印尼、巴西等国的强制掺混政策,都显著推动了生物柴油和SAF的需求增长。 欧盟对SAF的强制掺混比例将在未来几年大幅提高,预计将带来爆发式增长。 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已启动生物柴油和SAF的推广应用试点,为国内市场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内生物燃料产业链及投资机会

我国生物燃料产业链正逐步完善,上游拥有丰富的废弃油脂资源,成本优势明显;中游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二代生物柴油和SAF技术已实现商业化生产;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交通运输领域和航空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 2024年11月取消废弃油脂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将有利于国内废弃油脂资源的深加工利用,提升我国生物燃料的国际竞争力。 报告建议关注拥有二代烃基生物柴油及SAF产能或技术储备的企业,例如卓越新能、嘉澳环保、海新能科、鹏鹞环保等,以及上游废弃油脂收集企业,例如山高环能、朗坤环境等。

主要内容

本报告从生物燃料行业概述、市场需求分析、产业链分析以及投资建议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生物燃料行业概述 (章节1)

该章节介绍了生物燃料的概念、种类以及生物柴油和SAF的性能优势。 重点阐述了二代生物柴油和SAF的技术路线,以及它们相较于一代生物柴油的优势。 数据显示,二代生物柴油性能更优,更利于清洁柴油发展,而SAF是实现航空业减排的关键技术。

生物柴油及SAF的低碳环保优势

本节通过图表对比生物柴油、柴油和汽油的理化特性,突出了生物柴油的环保性能和储运安全性。同时,详细介绍了SAF的减排效果,以及其在航空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代生物柴油和SAF的技术路线

本节对比分析了一代和二代生物柴油的优劣势,并详细介绍了SAF的多样化技术路线,指出HEFA工艺是目前最主流的生产路线。

欧盟主导生物燃料需求,2025年SAF需求即将迎来爆发 (章节2)

该章节分析了全球清洁能源战略对生物燃料发展的影响,以及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政策驱动作用。 重点关注了生物柴油和SAF的全球市场潜力,以及我国生物燃料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全球清洁能源战略及各国政策

本节分析了欧盟RED III等政策对生物燃料需求的推动作用,以及美国、印尼、巴西等国的生物燃料政策。 图表展示了全球生物柴油消费量、产量及增速,以及各国生物柴油消费量和产量占比。

生物柴油市场分析

本节分析了全球生物柴油市场现状,指出欧盟、美国、印尼等地区是主要的消费和生产地区。 同时,分析了我国生物柴油市场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生物柴油行业目前仍以出口为主,但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SAF市场分析

本节分析了SAF在航空业减排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全球和欧盟对SAF的需求预测。 图表展示了全球SAF供应预测,以及部分海外SAF产能情况。 分析了我国SAF行业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已实现SAF的商业化生产,并已启动SAF应用试点。

产业链:国内产业链逐渐成型 (章节3)

该章节分析了生物燃料产业链的构成,重点关注了上游原料供应、中游生产制造以及下游应用推广三个环节。

生物燃料产业链简析

本节简要介绍了生物燃料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用图表展示了产业链的结构。

上游原料供应

本节分析了生物柴油原料的结构变化,指出废弃油脂是未来生物柴油的主流原料。 图表展示了全球生物柴油原料结构,以及欧盟生物柴油原料占比变化趋势。 分析了我国废弃油脂资源的现状,以及取消出口退税政策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下游应用推广

本节介绍了我国生物柴油和SAF的推广应用试点情况,以及未来市场发展潜力。

建议关注上市公司 (章节4)

该章节对部分与生物燃料相关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投资建议。

个股分析 (4.1-4.7)

本节分别对Neste、卓越新能、嘉澳环保、海新能科、鹏鹞环保、山高环能和朗坤环境七家公司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介绍了其在生物燃料领域的业务布局、产能规模以及发展前景。

总结

本报告对全球及中国生物燃料市场,特别是SAF和生物柴油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 报告指出,全球生物燃料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欧盟等国家的强制掺混政策是主要驱动力。 我国生物燃料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技术储备,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报告建议关注拥有二代烃基生物柴油及SAF产能或技术储备的企业,以及上游废弃油脂收集企业。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生物燃料行业面临的风险,例如政策不及预期、价格波动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 投资者应谨慎评估风险,做出理性投资决策。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5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