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化工行业深度报告:催化剂:化工之魂,助力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下载次数:
2564 次
发布机构: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3-17
页数:
48页
催化剂的发展引领化工行业的发展,国产化、高端化势在必行:催化剂被誉为化工“芯片”,能够提高化学反应效率,促成规模化生产。化学合成、石化炼油、环境处理为其三大主要应用场景。2021年全球催化剂市场规模为373亿美元,近三年增速约5%,稳定发展。目前国内催化剂行业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未来国产替代趋势较强。
分子筛催化剂:能源化工需求稳定,移动脱硝增量可观。分子筛催化剂作为绿色催化剂的代表,在尾气处理(移动源脱硝)和石化化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1)传统能化应用方面,分子筛催化剂将继续受益于我国炼能扩张以及环保低碳要求的控制,市场需求稳固;在炼油、环氧丙烷(HPPO)、己内酰胺等领域快速渗透,国产化替代加速。2)移动源脱硝方面,SCR法是目前最有效的脱硝技术,以沸石分子筛为载体的催化剂是SCR催化剂的主要发展方向。国六标准下对于柴油机NOx和颗粒物方面的排放标准非常严格,原先采用钒基SCR分子筛催化剂无法满足要求,需要使用沸石型分子筛作为SCR的催化剂,并且装置CSF(DPF)强化颗粒物的捕集。国六标准下,分子筛催化剂有望迎来万吨市场增量。
聚烯烃催化剂:国产替代空间大,高端市场方兴未艾。催化剂可促进聚合物链增长,是所有聚烯烃制造工艺的核心。工业用催化剂主要为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是重要的补充。我国作为聚烯烃消费大国,近年聚乙烯、聚丙烯产能快速增长,聚烯烃催化剂需求同时大增,预计到2026年有70%的增长空间。全球聚烯烃催化剂CR5中仅中石化占据9%市场份额,国产提升空间大。我国高端聚烯烃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茂金属催化剂制备技术、原料壁垒高,是关键突破环节。看好从原料端、催化剂自主国产化进入并打通产品产业链的相关企业,例如对外依存率100%的POE和COP/CPP材料,均有国内企业积极研发国产化催化技术,以期实现国产0-1的突破。
贵金属催化剂:资源稀缺,氢能放量带来新亮点。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组分主要以铂(Pt)、钯(Pd)等为主,下游应用主要在汽车尾气和化工领域。除了前述下游需求相关看点,其主要材料铂族金属的稀缺性也值得重视。2021年全球铂族金属储量约7.0万吨,我国仅401吨,以铂金为例,进口依赖度达80%。同时,由于贵金属的稀缺,高成本或将影响其在催化剂应用的部分空间,而氢能的放量有望带来新的增长亮点。贵金属催化剂仍是PEM电解水制法主要依赖材料,铂基催化剂是燃料电池堆催化剂的最优选择。我国燃料电池车目前每车铂金使用量30-80克,后续有望降低至10-15克铂金,仍较传统柴油车、汽油车单车用量(约2-10克/辆)大幅提升。随着氢能应用领域拓宽丰富,预计至2025年可带来贵金属催化剂累计增量达358亿元。
投资建议:双碳背景+化工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下,我们认为催化剂行业发展也有望向环境保护及高端新材料方向突破,全力迈向国产化。看好:1)国六标准全面落地,分子筛催化剂市场空间较大,代表企业中触媒、万润股份等;2)聚烯烃产能扩产加速,高端聚烯烃亟待突破,相关催化剂技术储备企业有望拓展产品布局,代表企业鼎际得、阿科力;3)贵金属催化剂以稀为贵,氢能应用场景有望提供新增量,代表企业贵研铂业、凯大催化、凯立新材。
风险提示:原材料供应、价格波动风险;与国际企业竞争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全球首个双靶点减重药上市,持续关注GLP-1赛道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创新为王,出海扬帆
基础化工2025中期投资策略:供给优化的弹性β,需求驱动的优质α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地缘政治波动加剧,关注相关化工产品价格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