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行业:CXO行业及新冠小分子口服药进展数据跟踪
下载次数:
2294 次
发布机构: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2-07-07
页数:
20页
CXO行业月度数据跟踪(截至2022.6)
长期维度:一级市场投融资活动强度环比提升明显,创新药IND和NDA数量保持高位。全球:2022年初资本市场趋于冷静,全球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活动强度有所下降。步入6月,全球一级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融资额554.5亿元(同比-55.7%,环比+27.2%)、融资事件数281件(同比-21.7%,环比+33.8%),2022Q2融资额1420.5亿元(同比-54.1%,环比-12.9%)、融资事件数725件(同比-26.9%,环比-16.6%),2022H1全球医疗健康行业融资总额3051.9亿元(同比-54.4%)、融资事件总数1594件(同比-18.3%);国内:6月国内医疗健康投融资额144.2亿元(同比-52.6%,环比+42%)、融资事件数102件(同比-11.3%,环比+47.8%),环比提升明显,2022Q2融资额339.8亿元(同比-52.8%,环比-16.9%)、融资事件数256件(同比-17.9%,环比-18.5%),2022H1国内医疗健康融资总额748.7亿元(同比-55.1%)、融资事件数570件(同比-10.5%)。2022年以来创新药IND和NDA数量高增持续,6月共新增IND数量137个(同比+31.7%,环比+57.5%);Q2新增IND数量300个(同比+7.5%,环比+4.5%);2022H1共新增IND数量587个(同比+10.1%);2022年6月共新增NDA数量为25个(同比-32.4%,环比+8.7%);Q2共新增NDA数量分别为79个(同比+6.8%,环比-3.7%);H1共新增NDA数量分别为163个(同比+23.8%),预计全年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中期维度:1)中观:国产创新药迎来收获期、大分子药物开发加速及新冠药物研发需求持续强劲,上游CRO板块获益显著。2021年底,国家药监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我国“十四五”期间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国内创新药迎来收获期;叠加新冠疫情加速在研新冠药物进展,研发需求持续强劲促使上游相关CRO持续获益;UVL事件取得进展,药明生物有望Q3从UVL清单移除。2022年7月药明生物已顺利完成无锡子公司的检查,有望于Q3从UVL清单中完全移除。2)微观:CXO企业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增速较高,反映订单较为饱满,侧面体现出目前行业仍处于高景气度周期,企业订单充足,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CXO企业员工数量快速增长,人均创收分化明显,横向对比,药石科技人均创收最高,2021年超99.5万元/人/年;其次,博腾股份、九洲药业、凯莱英等CDMO企业人均创收也相对较高,药明康德、睿智医药、泰格医药、睿智医药、昭衍新药和博济医药等CRO业务占比较大的企业,人均创收则相对较低。
短期维度:国内新冠相关CDMO订单增量叠加内生业务订单持续高增,短期业绩确定性高。新冠口服小分子药物赛道景气度高,为国内小分子CDMO企业带来巨大增量。从订单数量来看,目前Paxlovid新冠口服药订单受益最充分的是小分子CDMO头部企业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大体量订单为小分子CDMO企业2022年业绩高增提供保障。此外,内生业务在手订单充沛加速2022H1业绩兑现,CXO行业仍是兼具确定性与成长性的优质板块。
业绩表现:CXO企业收入、利润均实现高增长,2022年增长势头不减。2021年:16家CXO企业2021年收入总额569亿元(+43.1%);归母净利润总额为134亿元(+56.1%),利润端增速环比下降主要与龙头企业投资收益下降有关。2022Q1:受益于新签订单持续高增趋势、在手订单饱满,CXO板块2022Q1业绩继续高增,行业高速发展趋势仍将持续。
款药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礼来和Incyte的巴瑞替尼老药新用,用于需要补充氧的新冠患者,于2021年4月在日本上市,在美国获批EUA;默沙东的莫奈拉韦最早于2021年11月在英国获批上市,随后在日本上市、在美国获批EUA,目前已向中国提交NDA;辉瑞的PaxlovidIII期数据显示疗效突出,已获批美国EUA,2021年12月后分别在英国、欧洲、日本获批上市,2022年2月在中国获批上市。
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分别为处于III期临床的君实生物的VV116、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和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VV116:君实生物与旺山旺水生物合作开发的VV116于2021年12月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EUV用于治疗中重度患者,国内与Paxlovid头对头III期临床于2022年5月公布达到主要临床终点和次要有效性终点,且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Paxlovid,另有两项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进行中;阿兹夫定:于2021年7月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HIV感染,2020年底在巴西开展新冠III期临床,暂未公布临床结果;普克鲁胺:小规模临床试验中显示疗效突出,目前在巴西、美国开展多项III期临床,并且已在巴拉圭、波黑萨拉热窝州、加纳共和国、利比里亚获批EUA。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平台型CXO公司以及Q2业绩高成长标的
UVL清单影响有望于Q3逐步解除,短期新冠相关CDMO大体量订单叠加内生业务持续高增,CXO行业仍是兼具确定性与成长性的优质板块;同时,国内创新药进入收获期,进一步为CXO行业带来增量空间,预计CXO板块业绩保持高增确定性较高,建议关注产业链布局一体化的平台型CXO企业及Q2业绩高成长标的。建议关注CRO+CDMO一体化龙头企业药明康德、药明生物,临床CRO泰格医药,小分子CDMO博腾股份、凯莱英、九洲药业和皓元医药等。
风险提示:
CXO行业产能转移不及预期风险;CXO企业订单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新冠口服药临床试验进展不及预期;新冠口服药上市及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其他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CXO行业整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一级市场投融资活动有所降温;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研发进展迅速,为CXO行业,特别是小分子CDMO企业带来巨大增量空间。 具体而言,报告从行业维度、企业维度和业绩表现三个方面分析了CXO行业现状,并对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的研发进展进行了详细跟踪,最终给出投资建议。
CXO行业整体保持高增长,但一级市场投融资活动强度有所下降。国内外医药生物融资总额均下降,但国内创新药研发依然保持高景气度,IND和NDA数量持续高位增长,这为CXO行业提供了持续的增长动力。
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的研发和上市为CXO行业,特别是小分子CDMO企业带来了显著的增量订单和产能扩张需求。头部CDMO企业获得了大量订单,并积极进行产能扩张,以满足市场需求。
2022年以来,全球医药生物一级市场投融资活动降温,融资总额下降,但融资事件数相对稳定。国内创新药企业投融资活动强度也出现同比下降。然而,创新药IND和NDA申报数量持续保持高位,表明国内创新药研发依然活跃。 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全球融资总额下降54.1%,事件数下降17.6%;国内创新药企业融资额下降68.7%,事件数下降48.1%。与此同时,IND申报数量持续高增,NDA数量也稳步提升,预计全年将保持较高水平。
CXO企业预收账款和合同负债快速增长,反映出订单情况良好。CDMO企业项目数量快速增长,头部企业优势明显。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高,表明企业产能扩张迅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订单需求。员工数量也高速增长,特别是药石科技、美迪西、昭衍新药和博腾股份等企业,增速超过40%,体现了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CDMO企业人均创收较高,而CRO企业相对较低,这与业务模式和产业地位有关。
2021年,16家CXO企业收入总额达569亿元,同比增长43.1%;归母净利润总额达134亿元,同比增长56.1%。2022年第一季度,CXO企业业绩继续保持高增长,但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由于投资收益下降等非经常性因素的影响。扣非净利润增速则远高于收入增速,表明企业盈利能力强劲。
CXO板块股价在2021年经历了回调,主要受贸易冲突和市场情绪的影响。但随着2021年年报的披露和业绩的持续高增长,市场信心逐渐增强,股价在2022年3月开始回暖,进入适配区间。
全球已有3款新冠口服药上市,另有1款提交NDA,10款处于临床III期。这些药物主要包括RdRp抑制剂和3CL蛋白酶抑制剂,以及其他机制的药物。辉瑞的Paxlovid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其疗效显著。
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君实生物的VV116、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和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VV116已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并在国内完成与Paxlovid的头对头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疗效和安全性均有优势。阿兹夫定和普克鲁胺也分别在巴西和多个国家开展III期临床试验,并获得部分国家的紧急使用授权。
报告还提供了美国新冠药物分发情况的数据,包括小分子口服药和中和抗体的分发量、销售单价和销售收入等信息,反映了美国市场对新冠药物的需求情况。
本报告对CXO行业和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的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CXO行业整体保持高速增长,但一级市场投融资活动有所降温。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的研发进展迅速,为CXO行业,特别是小分子CDMO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增量空间。头部CXO企业订单饱满,产能扩张迅速,业绩表现强劲。 虽然存在一些风险,例如产能转移不及预期、订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以及新冠口服药临床试验和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等,但CXO行业长期发展前景依然向好,建议关注产业链布局一体化的平台型CXO企业。
医药行业周报:AI医疗利好消息频现,建议持续关注AI医疗+创新药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药临床审评有望加速,持续关注AI医疗+创新药
医药行业周报:持续关注AI医疗和创新药
医药行业周报:基座医疗大模型持续优化,关注AI医疗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